快點來登入喔~!!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
  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北疆航空也確實組建過一個螺旋槳支線客機機隊,只不過用的是ATR42。

  主要原始設計的新舟60確實是一架找不出優點的飛機,而且真正投入運營都已經是21世紀了,最後連口湯都沒喝上。

  不過重點並不是這8架飛機的訂單,而是意大利人伸出來的橄欖枝。

  這對於華夏民航工業來說很有可能是個巨大的機會。

  “阿古斯塔公司?”常浩南一愣:“他們不是……直升機……”

  “過去確實是這樣,但從他們開出來的條件上看,誠意很足,不像是有什麽貓膩。”

  易元和、劉洪波和常浩南三人走在停機坪附近,夕陽把三個人的影子拉得老長。

  “總公司那邊經過分析,認為可能是他們想要借此進入華夏市場吧,他們的產品性能相比歐洲直升機公司甚至還要好一點,就是成本麽,嘖嘖……”

  “成本問題也未必就不能解決。”走在另一邊的劉洪波一邊整理著身上的衣服一邊說道:
  “畢竟他們是直接和華夏航空工業總公司那邊在談,如果能有一條產線的話……”

  趁著另外兩個人討論直升機生產線的功夫,常浩南微微抬起頭回憶了一下。

  阿古斯塔公司,在他重生之前的那個時候,已經叫做阿古斯塔-韋斯特蘭公司,是一家主營設計和製造各種直升機的意大利企業。

  代表型號諸如AW109和AW139,是未來華夏警用直升機序列中的絕對主力。

  1996年這會,這家公司應該正在考慮跟英國的韋斯特蘭公司合並的事情,也正是這次合並,把該公司的產品前綴從“A”變成了“AW”。

  不過從馬後炮的角度來看,這次的意英合作不能算是很成功。

  經過漫長的談判之後,兩家公司在2001年才達成協議,但聯合運營隻維持了三年,到2004年的時候,阿古斯塔-韋斯特蘭公司的全部股權就重新被意大利人高價買了回去。

  隨後一直運營在芬梅卡尼卡集團旗下。

  “等等……”

  想到這裡,常浩南好像找到了一些頭緒。

  新舟60是一架40-60座級別的螺旋槳支線客機,這個細分市場眼下的規模還不算大,因此其中的玩家很少。

  而最主要的機型ATR42則是意大利和法國兩家聯合研製的。

  意大利這邊的參與方是阿萊尼亞宇航公司。

  也是芬梅卡尼卡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之一。

  一切似乎都變得清晰了起來。

  “說起來,阿古斯塔那邊的條件是什麽,跟我們聯合開發麽?”

  “沒錯,不過新舟60的整體設計已經基本定型了,所以他們只是在飛機制造工藝和航材方面提供一些幫助,而且還會注入一筆研發資金,這也是總公司方面比較看中的部分。”易元和點了點頭。

  沒辦法,這功夫華夏的經濟只能算是剛剛進入上升期,說得好聽點叫做進步空間很大,所以像新舟60這種優先級不高的項目,經費都是相當緊巴巴的。

  “他們……沒有要求參與其它方面的設計?”

  “其它方面?”

  易元和聽到這個問題也是一愣,隨即猜到了對方話裡的意思:“你是擔心你在機翼上面的技術被偷師過去吧?”

  “嗯……”常浩南低頭思索了一瞬間:“算是吧,主要還是在分析他們想要什麽。”
    “這方面你不必擔心,別說他們根本沒提這種要求,就算提了,咱們也不可能同意。”易元和輕笑著擺了擺手:

  “華夏航空工業眼下就這麽點絕活,梁總他們緊捂著還來不及呢,除非那邊也能拿出什麽對等的技術來分享。”

  這個想法倒是跟當初的常浩南不謀而合。

  “那最終的生產呢,是聯合生產還是……”

  “在華夏和意大利分別建設一條總裝線,除了各自負責的核心零部件之外,都是分別在各自國內生產。”

  “看來他們在這個領域的野心不小啊……”

  聽到這裡,常浩南也算是大概明白了意大利那邊的目的。

  “野心?伱是指我們國內的直升機市場?”劉洪波還在考慮直升機的事情。

  “不不不,不是直升機,也不是華夏國內的市場。”常浩南搖搖頭:
  “芬梅卡尼卡集團可以算是意大利的國企,而它旗下的兩個核心公司一個跟法國合作開發ATR42,另一個跟咱們合作開發新舟60。”

  “考慮到瑞典那邊的薩博2000因為成本和跑道要求的問題競爭能力很弱,也就是說在這個細分領域內,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無論選擇哪種型號,都逃不開讓意大利人掙錢。”

  “而且,ATR42的總裝工作是在法國圖盧茲完成的,並沒有給意大利國內提供太多的就業機會,對意國內的產業發展幫助也有限。”

  “……”

  90年代的時候,這些信息還並不是很靈通,所以常浩南在最後又花了點時間介紹芬梅卡尼卡的具體情況。

  聽完之後,易元和和劉洪波幾乎同步露出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

  (°ο°)~
  畢竟意大利人別的能力另說,站隊水平絕對一等一。

  “你的意思是,對方很看好這個細分市場在未來的發展?”易元和臉上的表情逐漸從驚訝轉為欣喜。

  實際上,之所以選擇40-60座級別的支線飛機作為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起點,跟什麽市場評估用戶調研都沒有任何關系,完全是因為在90年代初這會,國內能實現自主生產的客機只有仿製安24的運7一種。

  沒得選。

  所以當身為總工程師的易元和聽到這個市場未來大有發展的判斷時,自然會有一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感覺。

  “沒錯,尤其是東南亞和南美這些陸路交通不便,通航距離又比較短的地區,此外還有一些多山的歐洲國家應該也會考慮。”

  “如果是這樣的話……”

  易元和低頭踱著步子,一隻手不斷摩挲著自己的下巴。

  這是他在思考問題時的習慣性動作。

  “或許應該跟總公司方面匯報一下,盡力促成這次國際合作?”

  “至少以眼下對方提出的條件而言,對我們沒有壞處。”

  常浩南作為外人自然不可能直接幫易元和做出什麽決定,但他非常清楚應該怎樣給對方施加影響。

  “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建議進一步加快新舟60的試飛進度,最好能趕上參加明年年中舉辦的巴黎航展。”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