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直播:我二十歲退休,回村養老了》第81章 陶瓷界的震動:必須親自上門拜訪葉軒
  第81章 陶瓷界的震動:必須親自上門拜訪葉軒!
  第81章陶瓷界的震動:必須親自上門拜訪葉軒!

  豫省焦市當羊峪,某座大型瓷窯。

  “這次能成功嗎?”

  一個上身穿著灰色麻布短袖,下身棉布長褲,褲腿上沾著些許泥土的瘦削老人自言自語著。

  老人乃是這一瓷窯的負責人柴軍,同時也是一位陶瓷藝術大師。

  一邊等著電窯爐自然冷卻,老人的目光已經緊緊看向了手心裡的陶瓷碎片。

  這塊陶瓷碎片不到巴掌大小,上面有著不少細碎的刮痕和裂紋,一看就有著極強的年代感。

  可殘片被擦拭得乾乾淨淨,又透著擁有者對其的珍惜和愛護。

  要說到這片殘片的特殊之處,那便是殘片內外一致的顏色。

  不是往常的單色泥料,而是棕黃白三色混合而成的泥料!
  這麽一來,這塊陶瓷碎片的身份已經不言而喻——

  從絞胎瓷遺址挖出的絞胎瓷殘片!

  聽到電窯爐傳來一聲機械音提醒,意識到電窯爐已經冷卻完畢,柴老把手中的殘片愛惜無比收了起來,隨後戴著白手套迫不及待打開了已經冷卻的電窯爐。

  不過,就在他滿眼期待地從窯爐內部掏出一個個匣缽時,就見匣缽內滿是顏色不一的陶瓷碎渣。

  有的已經徹底皸裂,連個完整的樣子都拚湊不出。

  有的看似還有個完整的樣子,可要麽邊緣出現缺口,要麽瓶口出現裂紋,一看就知道是失敗品。

  直到看到窯爐內部最後一個匣缽內的白藍雙色陶瓷還保留完整的碗狀,老人已經把最後的希冀放在了這裡頭。

  哪怕有一個完整的成品,那也算成功啊!
  小心翼翼的把陶瓷小碗捧了出來,柴老渾濁的眼神滿是晶亮。

  掌部微微轉動,柴老一眼就看到了陶瓷碗口那明顯的裂紋,方才的笑意立馬僵在了嘴邊。

  “又……失敗了嗎?!”

  滿是落寞地歎了一口氣,柴老的目光立馬暗淡了起來。

  當羊峪作為國內最大的瓷窯之一,本就是瓷中君子絞胎瓷的發源地。

  從上一輩手中繼承了瓷窯的柴老,從小到大聽著絞胎瓷的故事長大,自小就有複原絞胎瓷的凌雲壯志。

  年年造訪大英博物館,就為了研究大英博物館內僅存的絞胎瓷。

  每每回國閉關,從黏土成分、黏土比例、烤製溫度等諸多細節一一考量。

  可惜,十多年過去了,他依舊沒有複原絞胎瓷的製作方法。

  一次又一次的滿懷希冀,迎來的依舊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更讓他覺得難受的是,隔壁的島國卻在三年前傳來了絞胎瓷複原成功的好消息。

  憑借著複原絞胎瓷的名氣,那位複原成功的絞胎瓷大師小山富夫,還專門給絞胎瓷取了一個叫做“練上手”的日式名稱。

  短短一年時間,在小山富夫這位絞胎瓷大師的帶領下,一批以“練上手”著稱的陶藝大師漸次而生,開始在國際陶藝界享有盛譽。

  不光如此,島國的陶瓷界更是放出了風聲——

  他們要將絞胎瓷申遺,表明絞胎瓷本就屬於島國!
  這一宣言一出,立即引起了華夏陶瓷界的震動。

  唐代期間,島國向華夏派遣了大量遣唐使,這才習得了當時最為流行的絞胎瓷製造技術。

  史書上明明有目共睹,島國人怎麽能睜眼說著瞎話?!
  絞胎瓷明明乃華夏之瑰寶,豈能被他國染指?!

  作為絞胎瓷的發源地,當羊峪大大小小的瓷窯義憤填膺,越發投入到了絞胎瓷複原一事之中。

  其中,最具有複原成功可能性的,便是擁有絞胎瓷殘片的柴老。

  可最新的這一次複原,結果已經顯而易見。

  他又雙叒叕失敗了!

  “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就在柴老呆坐在電窯爐旁喃喃自語時,一道焦急的聲音從遠處響起。

  “柴老,快!陶瓷協會打來了電話,說您必須要參加線上會議……”

  陶瓷協會?

  柴老對這種形式上的會議向來不感冒,正準備習以為常的揮手隨意打發,就聽到工作人員又冒出了一句話。

  “據說民間有人成功複原了絞胎瓷,請您一定要出席!”

  有人複原了絞胎瓷?

  柴老噌的一下從原位站了起來,直奔會議室而去。

  “馬上帶我去!”

  ……

  幾分鍾後,柴老屁股都還沒坐下,一開口就直問關鍵。

  “絞胎瓷的消息在哪裡?”

  中氣十足的聲音一出,臨時會議方才還七嘴八舌的議論聲同樣跟著一靜。

  楊傑作為第一個發現絞胎瓷的成員,沾了自家老師吳主任的光,有幸參加了這場臨時會議。

  只不過,看到這場臨時會議上出現的一個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ID名,他恨不得自己越縮越小,巴不得自己的存在感為零。

  這幫要麽是出現在他教科書上的人物,要麽就是目前業界的行業大佬和泰山北鬥,自己何德何能出現在這裡?!

  此時,聽到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楊傑這才注意到發言人乃是當羊峪的陶瓷大家柴軍。

  當羊峪?!

  楊傑猛地反應了過來。

  這不就是絞胎瓷的發源地嗎?

  就在楊傑一邊回想著絞胎瓷的發展史時,他身旁的吳主任已經將發現絞胎瓷的起因經過在會議上介紹了一遍。

  “事情是這個樣子,這名叫做葉軒的主播嘗試了絞胎瓷的複原……”

  “這是目前他開窯的成品,據我觀察,這裡面已經出現了十多種花紋……”

  “不少花紋跟大英博物館僅存的藏品相同,甚至還有大英博物館都沒有出現過的絞胎瓷……”

  一張又一張花紋不同的圖片出現在了電腦中,柴老早就已經帶上了老花眼,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看的那叫一個仔細。

  絞胎罐,絞胎壺,絞胎瓶,絞胎碗……

  一個個全都是他在夢中不知道做了多少遍的絞胎瓷,現如今全都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等到吳主任的聲音一結束,參與本次會議的眾人的聲音接連響起。

  “要是絞胎瓷成功複原,是不是我們也可以正式申遺?!據說隔壁的島國下個月就要正式申遺,妄圖將我國之文化寶藏據為己有,簡直就是恬不知恥!”

  “是啊,這個好消息來的簡直正是時候!”

  “沒錯!我們華夏才是絞胎瓷的發源地,怎麽能讓他人搶走?”

  就在一連串的討論中,陶瓷協會的會長已經問出了最為關鍵的一句話。

  “作為絞胎瓷發源地的傳承人,柴老,您怎麽看?!”

  這道聲音一出,七嘴八舌的討論聲全都安靜了下來。

  很快,所有人都聽到了柴老迫不及待的聲音。

  “有這個年輕人的地址嗎?我要親自上門拜訪!”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