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直播:我二十歲退休,回村養老了》第76章 你這不是玩泥巴嗎?泥巴怎麽編花?!
  第76章 你這不是玩泥巴嗎?泥巴怎麽編花?!
  第76章你這不是玩泥巴嗎?泥巴怎麽編花?!
  莫非,葉軒是要用多種泥料混合在一起不成?!

  可這怎麽可能呢?
  要知道,陶瓷的泥料本身只能呈現出單一顏色。

  無論是過去的唐三彩還是彩瓷,無一不說明了一個事實。

  陶瓷要想實現彩色效果,就不得不對陶瓷上釉。

  可無論是釉下彩,還是釉上彩,甚至是釉中彩,那都是在陶瓷的胚體表面進行加工。

  哪有直接混合兩種不同顏色泥料的?
  其中,直播間裡那名自稱陶瓷專業的學生已經說出了混合泥料的難點所在。

  “不同泥料在高溫下的膨脹系數是不一樣的,泥性不同的泥料混合在一起,這絕對會崩裂啊!”

  見專業人士如此發言,直播間的網友也一個個恍然大悟。

  “還真是,回想了一波以前高中課堂的歷史課,先從土陶發展到彩陶,再出現原始瓷器,後來又發展成彩繪瓷……全都是在表面上色啊!”

  “聽明白了,那豈不是說葉軒這兩種泥料混合在一起的方式壓根不可取?!”

  “完了完了,我剛才說什麽了,不要用自己的興趣去挑戰別人的專業,葉軒這分明就在自取滅亡吧?”

  “我覺得葉軒應該也是江郎才盡了,他估計是想創新,可他絲毫不知道,不是現在沒發展出來,是因為他想創新的路子,前人都已經幫他踩過雷了……”

  “別呀別呀,我還是很相信葉軒的!”

  “是啊是啊,說不定葉軒能給我們大家一個驚喜呢!我賭個葉軒能成,想加入的同志們加個vx,目前賠率不高……”

  ……

  直播間的彈幕在不知不覺之中已經朝著好幾個方向發展而去。

  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驚喜之後,不少網友早就成為了葉軒的忠實粉絲。

  哪怕是葉軒從未調整過的陶瓷領域,這幫粉絲依舊對葉軒充滿了自信,濾鏡不可謂不厚重。

  老天爺都已經給葉軒加了這麽多技能點了,又何妨多一項陶瓷精通?
  相比這些拍著胸膛對葉軒堅信不疑的網友,也有不少網友隻覺得隔行如隔山,對葉軒心存懷疑。

  畢竟,葉軒此前已經在打獵、建築、種植等多個領域全面開花。

  哪怕是天才,也不能全能到沒邊吧?

  也有一些網友暗自旁觀,顯然在蹲守起了葉軒的後續。

  彈幕還在刷著屏,可葉軒此刻壓根顧不上。

  他正忙著對之前找來的黏土進行加工處理呢。

  “咱們先從紅泥開始處理,這種泥土裡面因為富含氧化鐵,所以呈現紅褐色”

  “紅泥的粘性高,雜質少,可塑性極強,非常適合當做胎體。”

  邊說著,葉軒開始用錘子一一敲碎之前找來的紅土塊。

  “之前製作土窯,咱們的黏土可以隨意些,這回要製作陶瓷,就必須要精細對待了……”

  聽著葉軒的娓娓道來,直播間的網友就見原本成塊的土塊被葉軒漸漸敲成碎土。

  直到泥塊碎為泥渣,葉軒這才把碎土倒入水桶,加入清水,混成泥漿。

  “不是所有的土都能用於製作陶瓷。製作陶瓷,往往需要使用特定的原材料,這一步只是起點.”

  給網友賣了一個個大大的關子,葉軒轉身回了躺屋。

  等到出來的時候,他左手多了幾個沉甸甸的白色編制袋,右手還多了幾個玻璃瓶,裝著不知名的白色粉末。

  “這看起來還挺神秘啊!”
    “袋子裡和瓶子裡都是什麽?”

  就在網友好奇之時,此前的專業人士繼續冒了泡。

  “沒錯,能成為陶瓷的泥料那叫一個大不容易,必須具有可塑性,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形變卻不會開裂;還需要結合性,能維持泥土顆粒互相結合不散.”

  就在直播間的網友互相科普之時,鏡頭下的葉軒已經拆袋的拆袋,翻蓋的翻蓋,挨個加入了各式各樣的添加物。

  “為了增加黏土的強度和穩定性,必須加入一部分鹼面,石英粉,長石粉……”

  這些都是昨晚葉軒從村子裡當包工頭的村民手裡換回來的,就為了今天的泥料製作。

  心中暗自感謝了一波老鄉,葉軒手上絲毫沒有閑著,將泥漿攪拌均勻後,他又拿出了篩網開始過濾。

  “這一步過濾必不可少,盡管紅泥的雜質已經少之又少,可還是達不到陶瓷的要求。”

  “多過濾幾遍,不光可以去除原有的微小雜質和粗糙顆粒,也可以讓泥漿更為細膩……”

  瞧著葉軒說的頭頭是道,直播間的網友也看得津津有味。

  原本就站在葉軒這邊的網友一個個越發挺直胸膛,連彈幕都透著一絲得意,仿佛在說——

  快看快看,我就知道他可以!

  而此前對葉軒半信半疑的網友這會兒也開始心生搖擺。

  說不定葉軒真能做到呢?

  這會兒,起先自稱是陶瓷專業的那個網友也對葉軒這嫻熟的動作暗自稱奇。

  “咦?葉軒這製泥的動作還挺熟練的?”

  只不過,驚訝了一小會兒之後,這名網友繼續高舉起了混料不可取的旗幟,開啟了勸退模式。

  “葉軒還是放棄吧,多種泥料混合在一起沒前途的……”

  顯然,在這位陶瓷專業的網友的認知當中,還從未出現過多種泥料混合而成的陶瓷。

  就在網友刷屏連連之時,葉軒也開始對泥漿多次過濾。

  等候泥漿自然沉澱之時,他依次重複了方才的操作,繼續製作起了白色黏土和棕色黏土。

  隨著各類泥水靜置分層,葉軒一一倒去泥水,隻保留了濕潤黏土,將其一一平鋪在了小院地面,讓其自然晾乾,
  幾個小時轉瞬即逝,不同顏色的黏土泥料裡的水分逐漸控乾,凝固成了固體。

  將相同顏色的黏土重新揉成泥塊,放置在案桌上隨時調用,葉軒繼續向直播間的網友介紹了起來。

  “方才是第一步製泥,接下來我們就開始進行第二步配色揉泥。”

  所謂的配色揉泥,也就是將白泥和彩色泥按照不同的比例疊放在一起,經過絞揉摔打成不同顏色的過程。

  而這一環節直接決定了絞胎紋的花色,可謂是至關重要。

  見直播間的在線人數依舊居高不下,葉軒也說起了自己打算製作的第一件陶瓷。

  “那麽,接下來我們就用泥巴來開始進行手工編花。”

  簡簡單單的話一出口,直播間的網友一時之間都不由懷疑起了自己的耳朵。

  手工編花?!
  你這不是玩泥巴嗎?

  泥巴怎麽編花?!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