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寒門求生路:我用模擬器種田》第114章 三月初一種苧麻
  第114章 三月初一種苧麻

  真的要過年了。

  除夕夜裡,陳飛燕帶著一家人圍坐在炕桌邊上,在暖和的炕上吃燙燙的羊肉餃子。

  今天晚上要守夜。陳毅行汪盈盈還有他們的兒子汪吉鶴,就不回他們的茅草屋去了。

  到了大年初一的一大清早,也就是天還沒亮的時候,陳飛燕就帶著全家人做年夜飯。

  今年的年夜飯特別豐盛。

  一大鍋三斤多的豬油炸小魚仔、八十個煮熟的羊肉餃子豬肉餃子,一大碗的豬肉油渣子、一砂鍋的燉的爛爛的豬下水。

  幸虧陳飛燕當初叫陳毅軒到縣城賣酸菜的時候,在當鋪買回來好幾個砂鍋,要不然,家裡的菜都沒地方放。

  年夜飯做好後,陳毅軒作為一家之主,嘴裡念念有詞,請家裡已逝的老人吃飯。

  念完後,陳毅軒就叫家裡人拿筷子,坐在炕上一起吃飯了。

  家裡條件不好,沒有餐廳。也沒有專門吃飯的飯桌。

  炕不大,一家人睡覺勉強擠得下。

  全家十一口人這會兒,吃著這豐盛的飯菜,都笑的合不攏嘴。

  “我就說,咱弟妹是個有本事的媳婦兒呢!當初要不是弟妹會養豬,還把那倆豬都給閹了,咱家這豬絕對長不到兩百斤!”

  聽到自己男人拍妯娌的馬屁,汪盈盈心裡就不樂意了。

  她心想,養豬算什麽大本事?

  等自己明年開春展露一手,保證掙的錢比她的多!
  她不是硬要跟她比,她是真覺得紡紗織布掙得的錢,比養豬多。

  養豬需要糧食,需要提防豬瘟,她當日可是親眼瞧見過,自己弟妹一家人是怎麽伺候豬的。

  她當時可是讓自己的兒子,天天趕著那倆豬在河邊洗澡。每天還給它們燉豬食。

  也幸虧他們一家人住在山腳下,住在河邊。林木還算多。要不然,她這麽浪費柴禾,不知道要遭多少人罵呢!
  天天在家吃吃喝喝,時間過得飛快。

  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大年初八。

  初八大雪一停,就又有人上門給陳飛燕家拜年了。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陳飛燕的娘家人。

  他們這次過來,帶了點東西。

  半斤的乾山楂、三斤多的野核桃、三斤多的井鹽、十幾斤的熏過的野豬肉、二十幾個曬乾的柿子,全用背簍裝了。

  瞧著自己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都帶著自己孩子們來了,陳飛燕的臉微微一變。

  暗想,這架勢有點大啊!

  這是要幹嘛來的?
  把這些人迎進院門後,他們一個個的,像是看什麽稀奇一樣,東看看西瞧瞧。還一臉親親熱熱的說道:“小妹,上次爹帶咱們過來,時間太短了,我都沒敢仔細你家。”

  “小妹啊,現在你聲名遠揚啊!咱村裡好多人都知道,你和你男人長本事了,財運旺了,都掙到大錢了。嘖嘖嘖,你家這院子真寬敞。還有你家這房子,也不錯。”

  “小妹,你家現在這麽發財,不論如何,你可得幫幫你娘家人啊!這事兒,你當初可是親口答應你爹了的……”

  見眼前這群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這些話,陳飛燕笑了笑:“我答應過的事情,我自然不會輕易反悔。”

  “不過嘛,現在的時機不對。”

  “等到三月初一,你們再把孩子都送過來吧?”

  聽到這話,陳飛燕娘家人都驚訝問道:“為什麽要等到三月初一?”

  陳飛燕直接坦言道:“我家三月初一才需要勞動力。三月初一開始,我們打算在幽水河河灘邊上種幾十畝的苧麻。到時候,我們用織布機織布。那麻布不管是讓我們自己穿,還是賣到縣城,都挺好的。”
    陳飛燕的娘家人不是個糊塗的。

  一聽到這話,就算盤上了。

  照小姑子這架勢,以後好像是要乾大事的樣子。

  一開口就要種幾十畝?
  自家孩子跟她身邊,怎麽說也能勉強混碗飯吃,也能學點本事。

  在陳飛燕的招呼下,他們都進了屋烤火。

  聊了一會兒天,他們就心滿意足的回去了。陳毅軒想留他們吃飯,他們都不想佔這便宜。

  不一會兒,他們離開的背影就消失在地平線上。

  ……

  等他們一走,汪盈盈就牽著陳毅行離開。

  她有話想要跟自己男人說。

  到了自個兒的屋子,汪盈盈就跟陳毅行埋怨道:“當家的,咱們這幾年得好好乾,使勁掙錢。咱欠你弟弟家的人情,還是要早點還。要不然,人情債越滾越大,不單是咱倆老家夥在你弟弟和他媳婦兒面前抬不起頭,就連咱兒子都要受委屈。你說他一個讀書種子,好端端的,卻要在他堂兄弟堂姊妹面前低一等,他心裡好受麽?你心裡好受麽?”

  陳毅行聽到這話,無奈的歎了一口氣。

  心想,確實是這個道理啊!
  人窮志短,他也不想讓自己老婆孩子跟著他受委屈。

  他抓住汪盈盈的手承諾:“媳婦兒,你放心,今年開春,我跟兒子除了幫弟弟家的忙之外,我還會額外找張大地主,多租幾畝田。”

  “到時候,咱那幾畝田的出息,不給弟妹管,給你管。”

  汪盈盈聽了,喜上眉梢,嘴角上揚。

  “當家的,咱這個家你有你真好!”

  ……

  此時又到了黑夜。躺在暖和炕上的陳飛燕,湊在陳毅軒耳邊說道:“相公,你應該不會怪我自作主張吧?”

  陳毅軒搖了搖頭,不語。

  陳飛燕見狀,趕緊給他解釋了:“當家的,過年前那位於大人不是派人給咱拜早年,那個仆人都說了,我們家的織布機受縣令大人的重視,我估計以後他應該會把那織布機來個全縣推廣。”

  “畢竟,在他治下,如果糧食產量增加,如果每年產出的布匹增加,縣衙每年的稅收就會增加。這可是他的功績呢。我聽說,縣令他們每幾年就有一個考核。評個上中下三等。這事兒關乎他仕途,我覺得他應該會用點心在這上頭。”

  “假如我們家能搶在他之前,大力在河邊種植苧麻,來個大豐收,把麻布織出來了,這錢可是會實實在在的落在咱手上的。”

  陳毅軒聽到這話,他突然打了一個機靈,頓時從炕上爬了起來。

  對啊!

  現在河灘邊上的地都是荒地,沒開發的那種。朝廷都沒收稅的!

  假如等到縣令大人真要推廣織布機,那他到時候就會把眼光投注在河流邊上多水的地方。

  因為在他們這裡,只有水多的地方才適合種苧麻……

  不過,一想到幽水河的河畔年年都會鬧洪水,真不適合種糧食,陳毅軒就提醒自個兒媳婦兒了。

  “媳婦兒,咱這幽水河每年夏天都會漲水的……”

  陳飛燕笑了:“它漲就漲唄!”

  “咱反正就是試一試,損失一些時間和給咱娘家那些孩子每天的糧食。要是漲水漲的太狠,咱也能把苧麻收了,拿來喂豬!”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