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寒門求生路:我用模擬器種田》第64章 他想拉皮條了
  第64章 他想拉皮條了
  “這婦人?”

  於文書剛剛開口問,一旁的衙役趙大壯立馬就應和他了。

  “於文書,剛才路過的婦人,好像是……”

  一時之間想不起來,趙衙役就轉過頭問了村長陳七兩。“村長,這婦人是誰啊?”

  陳七兩注意到於文書的一雙眼睛不大老實,他想了一下,就回答道:“那是張縣尉家的張大老爺四太太的外甥媳婦。”

  趙衙役聽到這話,本能的瞪大眼。

  “陳老,你可別糊弄咱們。張大老爺四太太的外甥媳婦,怎麽就來了你們陳家村了?”

  陳七兩聽了,一臉疑惑,不由得高聲反問道:“怎的了?趙老弟,你竟然把他家忘了?這婦人不是旁人呢。她可是陳毅軒的婆娘。”

  “陳毅軒你是知道他底細的。說起來,陳毅軒的太爺爺還是你們趙氏一族的恩公呢!要不是有他太爺爺當初提拔你們,你們趙氏哪裡會有現在這般威風?”

  趙衙役聽到這話,突然沉默了。

  而一旁站著的於文書,很快就明白了這層關系。

  想著陳毅軒以前祖上闊過,他家的姨媽又是跟趙家三足鼎立之一的張家,他猶豫了一下,就突然說了。

  “原來是有這般淵源。真是失敬失敬。”

  雖然嘴上是這麽說,可他心裡還是存了別的心思。

  於文書本名叫於蘇岑。

  他這人平日裡,不愛抽大煙,不愛喝花酒,更不愛賭博。

  他唯一的癖好,就是在女色上。

  而且這種女色,跟別的男人喜歡的那種女色完全不同。

  在他看來,在追求女色上,別的男人都是膚淺的。

  他們大部分隻喜歡年輕稚嫩的的黃花大閨女。畢竟那些黃花大閨女啥都不懂,好糊弄。

  而他,對自己的本事信心十足。

  他最愛結了婚的婦人。

  他現在明媒正娶娶進自個兒屋的一妻兩妾,以前全是別人的老婆。還是那種死了男人的寡婦。

  ……腦子裡一回憶起,自己先前的那驚鴻一瞥。那婦人紅光滿面,露出八顆整整齊齊白白淨淨的牙齒的燦爛笑容,於文書忍不住在心底納罕。

  在這種窮的鳥不拉屎的地方,她還能笑的那樣燦爛,可見這婦人的性子就是個樂觀堅強的。

  說不定還是個極有自己的主意和見識的。

  於文書生平最欣賞的,就是樂觀堅強的女子了。

  他娶進家門的那一妻二妾,性格都要強。都能獨當一面。唯一的缺點,就是她們喜歡爭風吃醋,喜歡天天圍著他打轉。

  想到家裡的婆娘,於文書現在又恨不得趕緊的回家。好陪陪自己的幾個老婆。

  趙衙役四五十歲的年紀,連親孫子都有了。

  他人老成精。

  注意到於文書先去看到那長得不錯的婦人後,一直都在走神。

  話裡話外都在打聽她夫家。

  他立馬就將這事兒記下心來。

  趙衙役是個老油條了。很會巴結人的那種。

  他現在的想法特別的簡單。

  他心裡尋思著自己以後,如果有合適機會了,自己又能跟於文書打好關系,自己一定會投其所好。把那婦人跟他湊作一堆。

  他同為男人,哪裡不知道男人的那點心思啊?

  俗話說,家花不如野花香。

  這男人們出門在外,看什麽都覺得新鮮。平常大魚大肉吃多了,就想吃點家常小菜,換換口味,調節一下自己的心情。
    他以前就是這麽過來的。

  反正外面的那些女人,隨便玩玩罷了。不用娶回家的。

  趙衙役在這裡一邊想著,怎麽巴結縣令老爺太太的親侄兒,順便拉拉皮條。一邊又在心裡頭琢磨著,自己這一次該敲村長陳七兩多少竹杠。

  陳七兩知道這幾人的來意。

  無事不登三寶殿,他們就是來收錢的。

  收的錢多還是錢少,也是他們說了算。

  農民們生存也不容易。陳七兩雖然是陳家村的村長,比村裡絕大多數的人都要有錢。可他家裡說到底也不富裕。

  他家兒子孫子一大堆。

  全家上上下下已經有了37口人。

  管著37口人的衣食住,勞心又費力。

  為了不讓底下的那些小子們餓死,他們這些老家夥們都是拚了命的在田地裡蠻乾。

  然而,他們整日努力辛勤的幹了,也就只能混個溫飽而已。再想往上進一步,都不可能了。

  陳七兩早就看明白了,三個人當中眼前這位年輕的於文書,他地位最高,分量最重。很有話語權。

  於是,陳七兩帶著自己的幾個兒子,卯足了勁拍他的馬屁。

  一會兒說他一看就知道是個富貴人,出生不凡。一會兒又說他文采飛揚,乃文曲星下凡。

  伸手不打笑臉人。

  雖然陳七兩跟他那幾個兒子拍馬屁拍的特別直白,但也把於蘇岑拍的特別的爽快。

  於蘇岑以前開當鋪,接觸的都是縣城那些祖上闊過的破落戶。

  那些人絕大部分都是讀過書的,身子骨好似還有幾分傲骨在。做不出如此直白坦然的拍他馬屁的事。

  但是現在到了這陳家村,他感覺到一股特別強烈的新鮮感。

  他也終於意識到,這些看上去很無知的泥腿子,原來以前還真就讀過幾本書?
  要不然,他們怎能說出這些不同樣的諂媚阿諛之詞呢?
  好聽的話,只要是個正常的男人,他們都愛聽。

  於蘇岑飄飄然了,可他還是沒忘記這次要辦的正經事兒。

  “老陳啊,行了,那些好聽的話,你就別說了。我呢,不是那種蠻不講理的人,也不是那種喜歡挑別人的刺,找別人茬的。”

  “按往年的規矩,咱官府夏秋之際都會收三成稅。還是得用銀子交。”

  陳七兩聽了,露出一臉為難的表情。

  “大人啊!您有所不知,咱這村裡家家戶戶為了交春季的人頭稅,夏季的糧稅,已經到了典租老娘和老婆的地步了。這次要是真的按照三成稅收,咱們小老百姓明年就得活生生餓死了!”

  於蘇岑聽了,就知道這老家夥是在跟他討價還價。

  他其實也知道,這稅要是照實收,根本就收不上來。

  他姑父姑母先去找過他,跟他說了這縣裡收稅的事。

  其實按照朝廷以前派發下來的指示,這一般情況下,他們這只能種一季春小麥,也就是農作物一年只能收一次的地方,只在秋季交稅。

  然而,他姑父的親叔父,也就是前縣令大人,以前就跟縣裡大戶定好了規矩。

  朝廷的糧稅,每年收兩次。以備不時之需。

  因為朝廷總是會在跟北方諸多遊牧部落打仗時,會有意強征多次稅賦。到了那時候,他們縣一級的官府要是沒完成朝廷下發的任務,各個都要吃掛落。

  很多老百姓們根本就不知這事兒。

  等於說,他們收一季的麥子,總共交四到五成的糧稅。

  而那些把田佃給農戶們的地主鄉紳們,為了得到一個好名聲,也會有意打配合。表面上聲稱他們收四成,之後,他們給各個佃戶,都給一些減免。基本上只收三成左右。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