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第254章 ,風起九月(附更新說明)
  “好的,老陳,知道了,這就起飛!”

  薛晉權頭也不回地應了一聲。

  他也在看著顯示器,因為此時只有無人機上面搭載的鏡頭,才能夠讓他看清楚前方的情況。

  無人機目前搭載了三個固定位攝像頭和一個可以旋轉的主攝像頭。

  目前是在三百米的高空飛行,加上它看著就像一個相對大號的龐然大物,相信那些飛鳥應該不會想不開來攻擊它吧?
  特別是遊隼這樣的中型猛禽,它是最有可能襲擊無人機的鳥類之一。

  還有老鷹這樣的鳥類也同樣如此。

  “國華,你今天怎麽跑來這裡了?害我找你找了好久”

  越野車的帳篷外面,邱宗嶽把腦袋探了進來,滿臉的好奇。

  陳國華聞言,頓時笑著站起來說道:
  “領導,您怎麽還找到這裡來了?是有什麽急事嗎?”

  他確實是沒想到邱宗嶽會追來基地這邊,畢竟最近好像也沒有什麽大事吧?

  難得今天是個好日子,所以他才會帶著研究員來到基地這邊進行測試。

  只不過,現在看來他是沒辦法一直全程參與到測試當中了。

  邱宗嶽帶走了陳國華,就在旁邊不遠處的樹林裡,除了警衛員和龍康侯在附近之外,就沒其他人了。

  兩人站著聊天,陳國華聽著邱宗嶽陳述關於光刻機定貨的數量和收上來的資金,臉上也是挺吃驚的。

  包括德州儀器、克雷公司、西門子公司、斯特沃克公司、索尼公司等一眾電子產品相關企業在內,他們全都訂購了光刻機。

  他們都支付了貨款,似乎不怕華潤公司不給貨,又或者是不怕華潤公司給的光刻機很次。

  實際上,他們在訂購之前,並沒有了解陳國華想要出售的接近式光刻機到底是怎樣的。

  從良品率上面來說,只要是熟練技術工人,那麽良品率絕對可以維持在百分之九十三以上。

  985工廠等兄弟單位在前幾年有使用過這樣一款光刻機,良品率就是在這之上。

  並且這台光刻機還能夠製造內置一萬枚晶體管的芯片,甚至是五萬枚晶體管芯片,如果他們擁有這樣的技術工藝的話。

  芯片是需要設計的,也需要相匹配的離子注入設備才行,並不是說擁有光刻機就可以製備相對應的芯片了。

  眾所周知,芯片的生產過程有四大步驟,芯片設計、晶圓製造、製造加工、封裝測試。

  第一步就是芯片的設計,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工藝技術之一,十分關鍵的一步。

  設計師需要根據芯片的功能、性能、功耗等要求,使用專業的軟件工具來繪製芯片的電路圖和版圖,進行仿真、驗證和優化。

  在六十年代這個時間點,呵呵,這一步驟是被很多人給省略掉了。

  為什麽?
  因為這個時候的電子產品還不多,不管是計算機微處理器裡面的芯片,還是存儲器裡面的芯片,其實都是大同小異。

  或者說,他們根本都沒有進行細分這些問題。

  振華研究所從一開始就已經是明確了這些,所以在存儲器層面就已經進行了芯片優化設計。

  關於這一點,IBM公司他們雖然也從華悅計算器和華欣收音機等,了解到其中的差異。

  但由於技術壁壘,以及沒有申請這樣的技術專利,也沒有引起他們的密切關注。

  還有就是數字信號處理芯片,他們也同樣缺少相對應的理論基礎和技術,因此IBM公司的溫克爾曼和首席技術專家麥克道爾,以及克雷公司的哈利法克斯和艾德貝特等人都還在頭疼如何突破這些技術。

  其次便是振華研究所開發出來的這些產品當中,技術工藝都是相對落後的,連閃存技術都沒有使用,其存儲器芯片內的字節也是少的可憐那種。

  就比如之前六月份推出去當展示的兵乓遊戲街機,只有一百二十八字節的隨機存儲內存和六千字節的隨機存取存儲器。

  所以它的芯片設計工藝,跟IBM公司他們的芯片設計工藝,看起來就沒有多大的差異。

  畢竟內存字節,太少了,沒有碾壓性的優勢。

  當然了,幾年前流行的磁芯板這樣的存儲器,已經是過時了,畢竟二者之間技術工藝不在同一個時代。

  計算機是需要縮小尺寸,而不是延續以前的大房子似的計算機。

  第二步是晶圓製造,這是最耗費時間的階段。

  晶圓是芯片的基本原材料,它是有單晶矽或其他半導體材料製成的圓形薄片。

  而它的製造過程又涉及到了鑄造、切割、表面拋光等幾個子步驟。

  這一步也是耗費的時間成本,也會增加芯片的成本。

  畢竟北美等其他地區的人工成本很高,內地的人工成本,那可真是太有優勢了。

  第三步則是製造加工,這部分是芯片製造的核心部分。

  製造加工主要用於完成集成電路中的基本元件,也就是晶體管的製造。

  作為核心部分,整個過程就包括了清洗晶圓、氧化、導電金屬沉積、光刻和刻蝕等步驟。

  根據不同時代的技術工藝,會有不同的工藝區別,其中離子注入設備和光刻機這兩大核心設備,就不得不提一下了。

  眾所周不知,離子注入設備是半導體制程中最為關鍵的工藝技術,是通過控制離子束的能量和劑量,可以改變材料的性質和結構。

  更詳細地解釋,就是在矽晶圓中加入雜質元素,改變晶圓襯底材料的化學性質,包括載流子濃度和導電類型,但雜質注入會造成晶格損傷,這時需要退火工藝來修複矽晶格激活摻雜後的電晶體。

  整個離子注入工藝的流程是離子源、離子加速器、離子質量分析器和掃描系統。

  這些步驟,在國外,早已經不是什麽稀罕技術了。

  早在一九五零年的時候,北美人拉塞爾奧爾和威廉姆肖克萊就已經發明了離子注入工藝,並且後者在一九五四年的時候,就已經申請了這項發明的專利。

  所以離子注入也是最早采用的半導體摻雜方法,它跟另一種摻雜方法,成為芯片製造的基本工藝之二。

  一九五六年的時候,還是北美人,叫富勒的研究員發明了擴散工藝。

  離子注入用於形成較淺的半導體結,擴散用於形成較深的半導體結。

  這兩種摻雜工藝就像炒菜中添加調味料,它是對半導體材料的“添油加醋”。

  少量的其它物質摻進很純的半導體材料中,使其變得不純,對於半導體材料來說,其它物質就是雜質,摻入的過程就稱為摻雜。

  摻雜是將一定數量的其它物質摻加到半導體材料中,人為改變半導體材料的電學性能的過程。

  除了離子注入設備之外,還有就是光刻機。

  但是在提光刻機之前,不得不說一下結型場效應晶體管和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這兩者的區別了。

  原時空歷史上,一九五九年的時候,貝爾實驗室的韓裔科學家江大原和馬丁艾塔拉發明了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

  這是第一個真正的緊湊型,也是第一個可以小型化並實際生產的晶體管,因為它可以代替大部分結型場效應晶體管,對電子行業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這個時空,陳國華比對方更早地發明了這樣的晶體管,但也沒有早多少天。

  也因此,一九五九年這一年,陳國華研發晶體管計算機之後,這才開啟了晶體管尺寸縮小工藝的發展之路。

  眾所周不知,電壓控制的場效應晶體管是一種使用電場效應改變器件電性能的晶體管。

  主要用於放大弱信號,主要是無線信號,放大模擬和數字信號。

  同時它又分為結型場效應晶體管和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這兩者也都主要用於集成電路,並且在工作原理上非常相似。

  其中結型場效應晶體管是最簡單的場效應晶體管,其中電流可以從源極流到漏極或從漏極流到源極。

  而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是一種四端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由可控矽氧化製成,所施加的電壓決定了器件的電導率。

  由於其高輸入阻抗而在集成電路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主要用於功率放大器和開關,同時作為功能元件,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在嵌入式系統設計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者的區別,就是結型場效應晶體管只能在耗盡模式下工作,反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可以在耗盡模式和增強模式下工作。

  此外,結型場效應晶體管的高輸入阻抗約為1010歐姆,這使其對輸入電壓信號敏感。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提供比結型場效應晶體管更高的輸入阻抗,這得益於金屬氧化物絕緣體,使得它們在柵極端的電阻更高。

  簡單來說,相比結型場效應晶體管,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的優點在於耐壓更高、泄露電流更小、輸入阻抗更大。

  所以不管如何,兩者有相似的電性特點,但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在大多數方面性能更優,是電路升級換代的首選器件!
  接下來就是光刻工藝了,它是芯片製造的靈魂技術。

  原時空的歷史上,在一九五八年的時候,仙童半導體公司的諾伊斯、戈登摩爾等八叛逆,從照相機商店購買了三個16毫米鏡頭。

  他們製作了一個步進和重複照相裝置,用來製作掩膜,並且對掩膜板、光刻膠進行了改進。

  這就是最原始的單個晶體管制造工藝。

  華潤公司出售的眾多晶體管,便是這樣的工藝製造出來的。

  當然,振華研究所在後續製造出來的微米級別晶體管,自然是使用了其他工藝,而不是這樣簡陋工藝。

  在原時空的歷史上,仙童半導體的羅伯特諾伊斯在一九五九年的時候,就提出過一個技術設想:
  “既然能用光刻法制造單個晶體管,那為什麽不能用光刻法來批量製造晶體管呢?”

  “把多種組件放在單一矽片上將能夠實現工藝流程中的組件內部連接,這樣體積和重量就會減小,價格也會降低。”

  也因此,仙童半導體公司這才開始將光刻工藝嘗試應用於晶體管批量製造。

  為此,羅伯特諾伊斯還提出了平面技術的設想。

  後來仙童半導體的八叛逆中的瓊赫爾尼,他發明了光學蝕刻的處理方法,實現了諾伊斯的這種平面技術。

  這種方法有些類似於利用底片衝洗照片的過程。

  開始,瓊赫爾尼用的是一片鍺或矽,然後他在上面噴灑上一層叫做光阻劑的物質。

  如果把光照在上面,光阻劑就會變得堅硬,然後就可以用一種特殊的化學藥品清除掉沒有被光照射到的光阻劑。

  所以,赫爾尼就創造了一個光罩,它就像一張底片,上面有一簇小孔,用來過濾掉不清潔的東西,然後讓它在光線中翻動。

  在化學洗滌之後,金屬板上只要是留下光阻劑的地方,雜質就不會散落到下面,以此來解決平面晶體管的可靠性問題。

  從光刻機的發展史來看,六十年代初期是接觸式光刻機,也就是諾伊斯他們最先研製出來的遮蔽式光刻機。

  這玩意兒是被陳國華遺棄,然後被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的閔乃大、吳幾康他們撿起來,但最後還是被遺棄的一種落後工藝。

  之前,陳國華安排林志武他們這些芯片工程師進行製備五百枚晶體管芯片時,使用的則是接近式光刻機。

  原時空歷史上,接近式光刻機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才出來的一種光刻工藝。

  之後是七十年代中後期的投影式光刻機,接著就是八十年代的步進式光刻機,再到步進式掃描光刻機、浸入式光刻機和深紫極紫外光刻機了。

  這就是光刻機,但芯片製造並不是只需要幾枚晶體管,而是希望可以集成更多的晶體管電路。

  原時空歷史上,在一九六二年的北美無線電公司的史蒂文霍夫施泰因和弗雷德裡克海曼兩人研製出了可批量生產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

  並且采用實驗性的十六枚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晶體管集成到一個芯片上,這是全球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集成電路。

  換句話說,這個時空的一九六二年,已經可以使用光刻機等設備來生產五千枚晶體管集成電路芯片,已經遠遠超出原時空的實力了。

  除了這種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集成電路之外,還有一種叫互補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路技術。

  而這種互補型電路技術,才是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基礎,後世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集成電路芯片都是基於這種技術工藝製造的。

  第四步是封裝測試,這種工藝的話,北美那邊當然也有,但芯片技術哪家強?

  現在看來自然是京城的振華研究所了。

  從以上的技術敘述,也不難看出來,光刻機這東西在整個芯片工藝製造當中的地位。

  那就是核心中的核心。

  這也是為什麽之前,華潤公司的晶體管和芯片賣得那麽貴,堪比天價,也有IBM公司、克雷公司等企業買單的原因。

  同時也是為什麽克雷公司、德州儀器、索尼公司他們在不知道光刻機的具體性能、良品率等情況下,就瘋狂地直接掏錢購買的原因。

  只因為技術太複雜,工藝太重要了。

  而眾所周知的一點,那就是華潤公司推出來的產品,從來就沒有次品一說,全都是精品。

  基於這樣的口碑,雷蒙第一個站出來掏錢采購,就成為了擾亂市場的那顆老鼠屎。

  盡管菲利克斯、弗雷澤等人恨不得讓雷蒙這個人閉嘴,但當時的場面,已經容不得他們思考那麽多。

  人,都是環境下的產物。

  在那樣的氛圍之下,人的大腦是不可能有太多的理性,很快就會被氣氛裹挾,然後腦袋發熱,直接下訂。

  後世時空,聽懂掌聲的那些人,不就是在巨大的氛圍中,把人帶入一種‘極樂’的氛圍中。

  就好像是他們都覺得所有人都應該成功,也可以馬上成功的那種。

  給了幾萬塊錢,就可以馬上秒變出幾十萬,甚至是幾百上千萬。

  但天上,哪有掉餡餅的好事兒呢?

  從港島那邊傳回來的消息,克雷公司他們總共訂購了五十八台光刻機,總共是十一點六億美金。

  誇張到了極點。

  也說明這些資本家到底多有錢了。

  “領導,他們真的已經把這些錢都給了我們?”

  聽完之後,陳國華十分驚訝地看著邱宗嶽,後者此時還在手舞足蹈,表情十分興奮。

  之前,邱宗嶽給伍先生他們這幾位領導匯報工作的時候,他還沒有表現得太過興奮。

  可面對陳國華的時候,他可就沒有那麽收斂了。

  或者說他直接表現得跟一個孩子似的,非常興奮。

  “當然,他們肯定已經把錢給我們了,柳冠中同志對此已經回應了很多次”

  “並且,他已經出發前往白雲城,今天晚上應該可以抵達京城”

  邱宗嶽十分肯定地說道。

  這可是十一點六億美金,是截至目前為止,華潤公司收到過的單筆最大的資金。

  盡管這些資金都不是從一個人那邊得來的資金。

  可依然是華潤公司在港島設立以來,當天收入最高的一次。

  甚至可以說是港島開埠以來,單日成交金額最高的一次。

  如此龐大的資金,饒是柳冠中見多識廣,也難免激動狂喜。

  而邱宗嶽有如此表現,也就不奇怪了。

  陳國華聞言,頓時咧嘴一笑:
  “哈哈,之前我們都還擔心上半年的十五億美金無法完成這個目標了,這才幾天時間?”

  對此,邱宗嶽也是狠狠地拍了陳國華的肩膀:

  “國華,我們都應該感謝你,如果沒有你的聰明才智,我們也不可能有這麽高的收入.”

  前幾天還憂心忡忡,現在卻是喜上眉梢,甚至可以用狂喜來形容。

  因為加上這十一點六億美金,從元旦到現在,振華研究所的整體收入就已經突破了十五億美金,直接來到了十七億美金。

  此前的收入是五億多,所以二者相加,可不就是十七億美金嘛。
    那麽從現在開始到十二月三十一號,再賺十二億多美金,應該不是什麽大問題了吧?

  “領導們都表揚了你,他們都非常高興.”

  聽到邱宗嶽的話,陳國華謙虛地說道:

  “我可沒有做什麽,我啊只是提了點建議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前者失笑不已,他當然知道陳國華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

  而且也非常聰明。

  跟這樣的人交流,邱宗嶽是非常開心的。

  高興之余,話題很快就轉移到了接下來的光刻機制造當中,邱宗嶽谘詢陳國華,要不要去985工廠等兄弟單位進行指導?
  結果陳國華卻是直接搖頭道:

  “領導,您還記得我們之前製造出來的那幾台已經過時的老舊光刻機麽?”

  “之前您一直不想讓我們振華研究所製造這麽多光刻機,呵呵,現在您知道這些光刻機應該幹嘛去了麽?”

  “只要把掃描電子顯微鏡等零部件拆掉,然後重新組裝就可以了”

  眾所周不知,掃描電子顯微鏡這東西可是八九十年代之後,光刻機的標配。

  而這個時代的光刻機嘛,還是使用其他光學元器件,可不是使用這種先進的玩意兒。

  估計仙童半導體公司、IBM公司他們這些企業,都沒有想到掃描電子顯微鏡這樣的先進光學元器件。

  因為只有這樣,芯片製造的過程才會更加方便快捷,精準度更高,良品率更好。

  就好像細胞研究一樣,一個是照相機,一個是顯微鏡,二者的觀察結果肯定不一樣啊。

  “真可以這樣?他們不會發現這是老破舊的機器麽?”

  邱宗嶽對此很是疑惑,結果陳國華直接給了對方一個白眼,道:
  “領導,您又不是沒有進去過我們的潔淨室,裡面都是無塵工作車間,您覺得它哪裡老破舊了?”

  “我們的工程師每天都會對光刻機進行技術維護,怎麽可能會讓它成為老破舊呢?”

  光刻機這東西十分脆弱,也沾染不得外界空氣,就算放置在無塵車間裡面,那也是再三保護。

  因此根本沒有什麽老破舊一說,並且光刻機可是非常複雜的機械設備,涵蓋了光學元器件等各種組件,它根本不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只要是稍微有個零部件有點問題,呵呵,它就能立馬歇菜,不乾活了。

  邱宗嶽聞言,頓時尷尬一笑,可還是有些遲疑。

  畢竟賣給別人這樣的設備,會不會破壞掉華潤公司的口碑?
  “領導,要不然您說什麽時候才能夠快速完成這筆訂單?這可是五十八台光刻機啊.”

  陳國華再次翻了一個白眼,接著說道:

  “要我說,我們振華研究所也應該再成立一家光刻機生產工廠了,同時還有光學儀器製造廠等上遊零部件供應商.”

  “這是一個很大的產業集群,未來,出口光刻機將會是一種常態化的經濟.”

  後世時空的光刻機,越來越複雜,或者說現在振華研究所研發出來的深紫外光刻機,就已經非常複雜了。

  現如今就只有振華研究所能夠具備這樣的研發實力,而985工廠、5341工廠、107工廠等兄弟單位,他們就只有製造能力。

  因此,如果現在不重視起來的話,那麽陳國華覺得,這些優勢,很有可能在很短時間內就會喪失殆盡。

  邱宗嶽秒懂:
  “說吧,你又有什麽計劃了?”

  陳國華頓時笑道:
  “還是領導懂我!”

  接著他就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個建議,或者說他早已經規劃好的一個大計劃。

  製造業需要發展,自然是少不了種子。

  但伴隨著人造衛星、導彈、核潛艇和氫彈四大計劃的啟動,以及振華研究所那三十億美金的任務指標,陳國華也啟動了製造業發展計劃。

  較早之前,他就把光刻機相關技術工藝給到985工廠等兄弟單位了。

  這是種子計劃的一部分。

  而這個時空,赫魯提前下台。

  肯尼迪也提前領了盒飯,一切的一切都有了很大不同。

  所以陳國華覺得自己很有必要稍微大膽一些,把製造業計劃先拿出來。

  最重要的還是現在十一點六億美金這個鉤子,絕對是最好的催化劑。

  有了這樣的催化劑,陳國華覺得,上面肯定不會否掉他的製造業計劃。

  整個製造業計劃中,光刻機只是其中的一環,其他產業還無法進行發展。

  而光刻機就代表了一個產業鏈,它的上遊需要有光源、透鏡、運動系統、光刻板、掩膜等零部件的生產產商。

  還有之前陳國華提及過的準分子激光器、掃描電子顯微鏡等生產產商。

  僅僅只是這些,都可以投建很多家工廠了。

  “激光器這些我都懂,透鏡的話,京城光學儀器廠、西北光學儀器廠等地方工廠不可以生產嗎?”

  聽罷陳國華的話,邱宗嶽馬上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前者頓時說道:
  “可以把技術提供給到他們,但是領導,技術保密呢?我們是不是又要成立一家監控攝像頭的生產工廠呢?否則的話,這麽多工廠,想要最大限度地杜絕那些工廠泄露技術,監控設備肯定需要安排上”

  “所以我才會提議在我們妖零零工廠、妖零妖工廠和妖零貳工廠這個廠區附近,再投建一個產業園區.”

  “只有集中管理,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杜絕技術外泄的可能性.”

  “至於說是否需要將這些工廠都變成軍工企業,那就看領導你們的考慮了.”

  其實,建設產業園區的好處還有很多,比如產業集群優勢,更方便進行合作等等。

  就好像莫斯科的半導體城差不多,但又有所區別。

  不過,按照現如今的情況,陳國華覺得,上面還真有可能把這個產業園區變成一座衛星城。

  肯定會在裡面建設幼兒園、托兒所、醫院、食堂、供銷社等等。

  當然,這些對陳國華來說,都不是問題。

  相反,衛星城建立之後,往後想要撤掉,那就很難了。

  因為這些產業都是需要大量供血,如果失去外界的訂單支撐,整個產業鏈恐怕會遭遇毀滅性打擊。

  陳國華當然會有所擔憂,但只要港島還在,華潤公司沒有倒閉。

  在陳國華看來,那些國外的商人,絕對會像現在一樣,跑過來港島完成交易。

  就好像前兩年的楓葉國一樣,他們也是直接無視了北美的經濟封鎖這條禁令。

  直接聯系華潤公司,租借商船,把楓葉國內積壓已久的糧食,賣給了華潤公司。

  沒辦法啊,人家楓葉國也是需要恰飯的啊,要不然北美幫他們收購了這些糧食?
  事實上,當時的北美,也同樣是豐收啊。

  既然是豐收,他們本土的糧食都是白菜價,而且還能夠節省運輸費用,又怎麽可能大老遠地跑去楓葉國那邊采購呢?
  牧場倒是希望可以拿下這些白菜價的糧食來當飼料,很可惜,人家本土有很多糧食,而且還消耗不了,所以不會去楓葉國那邊采購。

  另外,楓葉國也不可能把糧食以白菜價賣掉啊。

  賣給華潤公司才是最好的選擇。

  因此,在利益的驅使下,陳國華覺得不太可能出現沒有訂單的問題。

  反倒是振華研究所這邊需要保持技術領先優勢,只有這樣,才能夠持續拿到訂單。

  當然,就算技術是持平的情況下,內地這邊生產的產品,也是具有競爭優勢的。

  成本低廉!

  可以打價格戰。

  這就是陳國華提出製造業計劃的最大底氣之一。

  聽完陳國華的話,邱宗嶽點點頭,接著說道:

  “行,我知道了,到時候你寫好計劃書.”

  “領導,計劃書我已經寫好了等下回去之後就可以提交給您”

  邱宗嶽聞言,頓時瞪了對方一眼:
  “好小子,你是不是早就在這裡等著我了?甚至你前幾天才提出光刻機這個計劃,也是有意為之?”

  看似生氣,實則是誇讚。

  畢竟陳國華是真的很沉得住氣。

  從三月開始,北美的仙童半導體公司就已經拿出了接近式光刻機。

  當時邱宗嶽都擔心死了,結果陳國華愣是拖延了許久,這才出招。

  好吧,出招就出招吧,陳國華還把光刻機技術捂得嚴嚴實實的,愣是沒有丁點要賣光刻機的想法。

  畢竟人家仙童半導體公司賣一台光刻機的單價可是三千五百萬美金。

  絕對是非常非常昂貴的設備了。

  然後華潤公司推出來的五千枚晶體管芯片,單價五十美金一枚,逼得仙童半導體公司被迫大降價。

  從三千五百萬美金一台光刻機的單價,砍到了兩千萬美金一台。

  這個單價的話,已經是非常非常低廉了,幾乎沒有什麽賺頭,或者說是賺個辛苦費?

  反正就是那個意思,不至於血虧嘛。

  結果這個價格的光刻機,還是沒有多少人願意買單。

  因為華潤公司的五十美刀一枚芯片,更有性價比啊。

  為什麽?
  五十美金一枚芯片,一萬枚芯片也才五十萬美金罷了。

  而五十萬美金對比兩千萬美金的光刻機,哪個更有優勢?

  很明顯啊!

  至於說為什麽現在雷蒙、菲利克斯他們這些人又為什麽無腦地花重金,並且是大量的資金采購十幾台光刻機呢?
  自然是想中間商,想當二道販子,並且華潤公司的光刻機,無論是良品率還是其他,都更有優勢。

  最關鍵的還是這台光刻機能夠製造內置一萬枚晶體管的芯片。

  甚至,如果克雷公司、德州儀器、西門子公司等企業,他們有更好的芯片設計工藝、封裝技術工藝等等,還能夠製造內置五萬枚晶體管的芯片。

  這樣的吸引力,對雷蒙他們這些資本家來說,毫無疑問是非常致命的。

  陳國華沒有想著要賣光刻機,直到上半年都過去了,七月第一天,邱宗嶽心急火燎地找到他表達了這些擔憂之後,他這才提出了光刻機預售的辦法。

  卻沒想到預售光刻機這個辦法,直接讓那些資本家們紛紛‘慷慨解囊’。

  然而陳國華自己又提出了一個製造業計劃。

  幾乎可以說是環環相扣啊,似乎一切盡在陳國華的掌握之中,要不然他怎麽可能提前就準備好了計劃書呢?
  因此,邱宗嶽看似在生氣,責怪陳國華沒有提前告知他這些信息,害得他為此擔憂不已。

  實際上他是很開心的,畢竟陳國華這樣的聰明人,不僅能夠守得住秘密,又有非常強悍的洞察力和市場判斷力。

  這樣的科研工作者,生在華夏,確實是讓人開心的事兒。

  “領導,我就是.”

  陳國華訕笑著解釋了一下,邱宗嶽並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而是繼續討論這個話題,詢問了不少關於這個製造業計劃的問題。

  “領導,我可以提醒您一下,這個計劃需要的資金並不少,幾千萬人民幣是很有可能的”

  “當然了,如果可以的話,我倒是希望直接從現在有的工廠當中挑選優秀的工人進入這個工業園區.”

  “同時,通過今年畢業的高中生進行優中選優的選拔方式來挑選優秀的工人.”

  “與其建設廣大農村地區,我覺得還是優先發展工業,只要工業發展好了,我們才能夠從國外賺到外匯,采購大量的原材料和設備.”

  “然後反哺我們的農業機械、農業技術、鉀鹽礦的開采等等,如此一來,我們的糧食產量才能夠提升,這是一項正循環”

  聽到陳國華說的這些,邱宗嶽不由點點頭。

  事關大局方面的事兒,他覺得還是由陳國華親自跟上面進行匯報吧。

  否則的話,由他傳達,只怕會變味。

  對此,陳國華隻好無奈地攤手道:

  “領導,那可能需要等一等了,我現在還沒完成這個無人機的測試工作,並且柳冠中同志也還沒回來,要不我們明天再一起過去找領導進行匯報?”

  邱宗嶽欣然點頭答應了下來,然後跟著陳國華一起去參觀一下這台無人機。

  另一邊的帳篷裡,薛晉權已經玩嗨了。

  姚詩瓊他們都很想玩這台無人機,結果遙控器在薛晉權手中,他們搶不贏。

  “老薛,測試得怎麽樣了?最大飛行速度是多少?”

  伴隨著陳國華和邱宗嶽兩人的到來,薛晉權他們頓時收斂了起來,一個個都跟鵪鶉似的,要多認真就有多認真。

  “主任,我們剛才已經測試過了,空中最大的飛行速度可以達到六十七公裡每小時,最優的速度應該是五十五公裡每小時.”

  就在薛晉權匯報的時候,旁邊的姚詩瓊他們突然驚呼了起來。

  因為顯示器上面出現了一隻從天而降的遊隼,直接衝著無人機俯衝而來。

  無人機總共有四個攝像機鏡頭,其中一個就在頂部這邊。

  主攝像頭是在無人機腹部,這個地方可以查看前後左右的方向,但主攝像頭一般來說只會一直盯著某個方向,因為這相當於無人機的眼睛。

  其他三個攝像頭,更多是用來警惕其他突發情況,或者是主攝像頭的補充。

  陳國華和邱宗嶽也看到了顯示器裡面的那隻遊隼,頓時都忍不住捏了一把汗。

  眾所周知,遊隼的飛行速度,一般來說都是在五十到一百公裡每小時左右。

  可是當它們俯衝的時候,速度可以達到驚人的每秒一百零八米。

  相當於每小時三百八十九公裡的速度,非常恐怖。

  如此迅猛的俯衝速度,一般來說,還真沒辦法及時反應過來。

  而剛才的薛晉權正一心兩用,一邊操控無人機飛行,一邊給陳國華進行匯報工作。

  也因此,在這樣的時刻,薛晉權想要及時反應過來,躲避遊隼的攻擊。

  難度系數非常大。

  那麽他能否躲開呢?(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