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第136章 ,為什麽要拒絕
  第136章 ,打字機和磁芯板
  科研目的是想要獲得低成本、高效率生產的高性能碳纖維技術。

  陳國華是拿出技術來了,但問題是,內地這邊的落後生產力和技術員,很難才能拿出真正的實物。

  “陳所長,沒問題,我們保證能夠在三天之內,拿到新的試驗數據。”

  聽到顧崇傑的回答,陳國華搖搖頭,道:
  “試驗數據是你們必須要做的記錄,但這不是你們做實驗的目的,製造出我想要的高性能碳纖維才是我們這個實驗室存在的意義,懂嗎?”

  懂!
  眾人點點頭,對陳國華的嚴格要求,大家也只能虛心接受。

  回到十一號倉庫之後,陳國華繼續乾活。

  下午五點之後,成時若他們出現了,開始繼續乾活。

  夜幕下,燈火通明的十一號倉庫,此時大家都屏氣凝神。

  百萬字節的磁芯板,近在眼前。

  其實前面已經失敗過了三次,如果這一次還失敗的話,那就必須再來一次了。

  然而此時的時間,都已經是靠近凌晨了。

  由於明天並不是周末,因此大家肯定不能夠零點之後才睡覺的。

  所以不管怎麽樣,都必須在零點之前,成功把百萬字節的磁芯板給拿出來。

  伴隨著時間一點點流逝,終於,陳國華他們成功地製造出來了。

  做好相關的試驗步驟,記錄好數據之後,陳國華再次確認了一下,然後忍不住咧嘴笑了出來。

  霎時間,倉庫內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門口的葉茂昌,回頭看了看,嘀咕了一句,又繼續站崗了。

  而起夜的夏孟遠,隱隱約約聽到倉庫這邊的聲音,也不由感慨了一句,年輕真好。

  老夏是老頭子一個,天黑之後沒多久便睡覺了,不過他起得很早,通常都是凌晨三四點左右就起床了。

  倉庫內的陳國華等人,並不知道外面的事兒。

  歡呼慶祝之後,陳國華就趕緊催促大家睡覺了,不能再耽誤時間了。

  眾人躺在床上,依然興奮地小聲討論著什麽。

  百萬字節的磁芯板都被他們製造出來了,讓他們的心態,在這一刻,得到了極大的膨脹,滿足感、成就感也是快溢出胸膛了。

  如此興奮的心情,想要睡著覺?
  難咯!

  不過他們也確實是非常非常累了,所以聊了沒一會兒,眼皮便止不住地想要打架。

  然後很快就睡了過去。

  轉過天,吃早餐的時候,成時若他們追著陳國華詢問,下一個科研項目,什麽時候開始?
  “現在已經是五月下旬了,想要再準備一個科研項目,還是需要時間呢”

  頓了頓,陳國華繼續說道:
  “我這裡倒是還有不少項目,比如磁芯測試儀等設備,再比如脈衝變壓器”

  “還有就是我最想乾的一件事,芯片!”

  眾人聽到他提出了好幾個新名詞,其他都還好理解,但芯片是什麽鬼?

  薛晉權直接就追問了,什麽是芯片?老陳你趕緊給我們講一講啊,別老是吊我們的胃口
  “呵呵,那我先考考伱們,晶體管的主要功能是什麽?”

  聽到陳國華的話,眾人不由一呆,似乎回到了教室一樣。

  只不過,為什麽要提問這麽淺顯的知識?
  在場眾人,都基本上學霸學神一類,盡管都是計算數學專業,但本身就是要學習物理學的,對物理學的接觸也是很深的。

  何況,去年中科院搞出了一個晶體管計算機項目之後,大家對晶體管的認知和理解就更多了。

  畢竟北大計算數學教研室,乃是全國第一個教研室,對前沿科學的探究是非常敏感的。

  更別說,夏培肅等教授都還是教研室的培訓講師之一呢。

  原時空歷史上,北大、清華等學校,那可都是第一個有103型電子管計算機的。

  而全國的其他很多高校,也是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才有的計算機,這個落後得可不是一點半點啊。

  當然了,北大作為全國知名高校,本來就是科研的最前沿陣地,也是需要肩負起這樣的重任,畢竟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嘛。

  “晶體管的主要功能是放大和開關電流,它由三個不同的區域組成,分別是發射區、基區和集電區.”

  “通過在基區施加電壓,可以控制電流的流動,從而實現信號的放大和開關,老陳這些都是講義裡面的內容,你到底想要問什麽?”

  等曾抗生說完之後,陳國華這才慢條斯理地說道:
  “這就叫溫故而知新。”

  狗屁!

  他們哪裡知道什麽新了?
  就知道溫故了,卻還不知道芯片到底是什麽,又跟晶體管有什麽關系。

  “我知道你們很急,但是請你們先別急.”

  “老陳,我就問你一句,我們二十人的拳頭加一起,你擋不擋得住吧!”

  陳國華頓時臉黑了起來,成時若他們卻是哈哈大笑了,毫無形象地肆意大笑。

  鬧過之後,陳國華這才開始給眾人解釋。

  其實計算機的發展,到了晶體管計算機這個階段之後,之所以很快進入到集成電路時代,而不是什麽量子計算機等等,當然是因為集成電路更加簡單嘛。

  單個晶體管的功能有限,自然是無法滿足現代電子設備對於更高性能和更小尺寸的要求。

  就好像,陳國華在面對日益繁重的文字編寫工作,想要申請打字機。

  如果沒有打字機,是不是會想著發明一個打字機?

  或者有了打字機之後,會不會想著如何再改進打字機,或者有沒有其他辦法來提高打字速度呢?
  又比如於敏等研究員,在進行相關科研任務的時候,有著大量的計算要求。

  而研究所內又沒有足夠的數學家幫忙完成繁重複雜的計算任務,偏偏上面又希望該科研單位能以最快時間完成這個科研項目。

  如果這個時候,恰好有一台運算速度高達十萬次每秒,甚至是百萬次每秒的計算機出現了,是不是就能幫到很大的忙了?

  甚至,如果現在有一台運算速度高達上億次的高性能計算機,是不是就意味著,於敏他們所在的科研項目,能更快地完成呢?

  所以集成電路便是在這個時候應運而生的。

  陳國華還知道量子計算機,但他敢往這方面研究麽?

  連量子理論的基礎框架都沒做好,怎麽研發?

  這就像極了之前的吳幾康一樣,他對陳國華提出來的十萬字節磁芯板的理論,有所懷疑。

  加上在研發設計過程中,遇到了極大障礙,所以吳幾康教授便退而求其次,轉而去研發一萬字節的磁芯板了。

  畢竟在此之前,電子管的貯存量,也就是幾千字節而已。

  基於此,一萬字節的磁芯板存儲器,其實已經是非常大的進步了。

  “老陳,你提出來的芯片,我們都聽明白了,但是怎麽實現呢?”

  薛晉權等人皺眉不已,提出了他們的疑惑。

  陳國華剛才說了,芯片是一塊由半導體材料製成的薄片,上面集成了大量的晶體管和其他電子元件。

  光是這個理論,就足以讓人頭皮發麻了。

  因為一枚芯片裡頭,居然要集成如此之多的晶體管、電子元件,那豈不是說,要在一枚芯片裡面修建一座城市,乃至是一個國家?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這樣的設想,僅僅只是想法,就足夠驚豔所有人了。

  但對於薛晉權他們這些癡迷於技術的學生來說,求知欲才是他們此時內心世界裡的全部。

  他們也驚歎於陳國華的設想,但更加想要迫切地了解,如何在一枚芯片裡面,添加如此之多的晶體管、元器件。

  “怎麽實現?那就只能想辦法咯。”

  陳國華呵呵一笑,旋即便把話題轉移開了。

  “好了,這些都是很後面的技術了,現在我也僅僅只是理論研究罷了,如何實現的問題,交給以後再說,現在你們該回學校了。”

  眾人隻好收拾了一下,起身出門了。

  盡管沒有知道更多關於芯片的事兒,但也已經十分滿足了。

  目送曾抗生他們上了大卡車,陳國華這才收回目光,然後拿著十萬字節的磁芯板,準備回中科院那邊。

  結果於建川過來了,二把手找他。

  二把手辦公室裡,薛亞軍熱情地招呼陳國華坐下來,噓寒問暖了好一會兒。

  後者好笑不已,直接回答了對方關於磁芯板的研發問題。

  主要是百萬字節磁芯板的事兒,此事非同小可。

  得知陳國華他們真的弄出來之後,薛亞軍激動到面色潮紅。

  過了好一會兒,這才反應過來,好像老段還不知道這件事呢?

  不過老段去部裡面開會了,否則的話,也不會是他來找陳國華了。

  “小陳,這是一份全國農業技術研討會的邀請函,時間就在三天后,原本我們早就收到了這份邀請函,只不過最近你在忙,所以沒有打擾你”

  聊完事兒之後,薛亞軍這才說出了他今天找陳國華的目的。

  後者一聽,頓時目瞪口呆:

  “領導,您不會是搞錯了吧?這可是農業技術啊,我又不是搞農業技術的,讓我去參加,不適合吧?”

  “怎麽不合適了?”

  薛亞軍頓時好笑不已:
  “你忘記去年冬天,你研發出來的農用地膜了?還有蔬菜大棚技術,那可是出口到了北方呢”

  聽到對方這麽一說,陳國華頓時尷尬不已。

  他當時哪裡想那麽多呀?

  只是單純為了掩蓋自己空間裡的那些蔬菜,然後才想辦法搞出了蔬菜大棚。

  卻沒想到動靜鬧得還不小呢。

  現在可倒好,農業技術方面的研討會,居然都邀請他去參加了?

  可他並不想去,畢竟他並不想在農業方面有多大的發展。

  搞一搞汽車技術、電腦等等相關技術,就已經很好了。

  再不濟,最多就是研究一下農業機械相關的技術,畢竟這玩意兒也是跟機械有關嘛。

  但他事情繁多,哪裡騰的出手來搞這些研究啊?

  每一項研究,都是需要海量人才和設備,以及最重要的時間。

  或許等到西伯利亞冷風過境的時候,他才有可能有時間去弄這些技術。

  “領導,能不能幫我婉拒掉這個會議啊?”

  陳國華討好著說道,“您也知道,我對這些會議什麽的,並不感興趣,而且這也太佔用我的時間了,我更想把這些時間放在研究上面.”

  “還有啊,我又不善跟人打交道,萬一搞砸了怎麽辦?”

  “另外,咱們不是還要弄一個能夠創造外匯的發明嗎?我這都還沒頭緒呢”

  薛亞軍頓時頭疼不已,卻搖頭拒絕了對方的請求。

  這個研討會,還真不能推辭。

  沒辦法,因為這是農業部門相關領導負責的會議,而且陳國華還被點名了。

  如果陳國華沒去參加會議的話,北汽製造廠肯定要吃桂落。

  得,聽到薛亞軍不容置疑的嚴厲語氣,陳國華隻好無奈地接受了。

  “對了,領導,我最近的工作實在太忙了,我想申請一台打字機。”

  “打字機?”

  薛亞軍疑惑不已。

  早在一九一五年的時候,孔孟之鄉的留學生祁暄發明中文打字機。

  在往後,商務印書館的舒震東在周厚坤的基礎上,又改進了內地第一台實用的中文打字機,只不過這玩意兒更像是檢字機的中文打字機。

  一九四七年的時候,林語堂發明的明快中文打字機也終於製造了出來。

  而建國之後的內地,在五八年的時候,津城的紅星二廠基於舒震東的舒式打字機進行改良,成功研製出了文化牌打字機。

  魔都那邊也陸續研製出了萬能牌打字機、飛鴿牌打字機等等。

  但這些都算是高端玩意兒,也就是電報局等單位才能使用的啊,一般人根本玩不起。

  這也是為什麽這個時代的電報費用那麽貴的原因。

  因為不管是打字的打字員還是電報員,在這個時代都是很少見的,還有電報機、打字機等機器也同樣十分昂貴。

  不少電報局、編輯社等等的打字機,都是進口貨。

  北汽製造廠也有一個印刷廠,但也僅有一台打字機啊。

  “對啊,領導,您也知道我平時需要寫很多技術材料,還需要畫圖紙”

  陳國華理直氣壯地說道。

  “要不您跟段書記說一說這件事,下次也別獎勵其他了,就幫我采購一台打字機,怎麽樣?”

  薛亞軍聞言,更加頭疼欲裂了:

  “小陳啊,要不你再換一個其他要求吧?而且即便你有了打字機,你的打字速度也不夠快啊.”

  “嘿嘿,領導,那您可就小瞧我了,要不咱們現在去一趟印刷廠那邊,我給您看看我的打字速度如何?”

  聽到陳國華的話,薛亞軍頓時狐疑不已:“你的打字速度很快?”

  陳國華自信滿滿地指了指自己的腦袋,道:

  “領導,您也知道我的腦子相對好使,很多文字都可以很快在大腦中形成,而且記憶力也還不錯.”

  “因此,相比那些專業的打字員,其實我的優勢更加明顯,那就是我不需要思考,很快就能編輯出文字了,所以我的打字速度肯定比打字員還要快.”

  對此,薛亞軍充滿了疑惑,心裡也有些懷疑。

  但既然陳國華那麽自信,那就帶他去印刷廠試一試吧。

  印刷廠這邊,薛亞軍和陳國華的到來,倒是讓負責人馬思源驚訝不已。

  馬思源也很快就知道了薛亞軍他們的來意,當即便笑著說道:

  “陳所長,您之前可是有接觸過打字機?”

  打字機可是印刷廠的寶貝,輕易不能讓人嘗試,因為一旦壞了,可不好維修。

  盡管印刷廠這邊的打字機並不是進口設備,但也是國產的好貨啊。

  舒式打字機是十分笨重的,得有六七十斤的重量。

  但相比進口貨來說,舒式打字機的造價便宜很多,而且可靠能用。

  饒是如此,整個北汽製造廠,除了他馬思源之外,也只有打字員譚秀英能觸碰這台打字機了。

  “我是沒有接觸過打字機,但我看過,我也知道如何編輯文字.”

  聽到陳國華的話,馬思源當即便道:

  “那可能讓陳所長您失望了,現在我們的打字機還有很多任務,可能暫時沒辦法借用給您了.”

  滿是敬意的語氣中,卻是拒絕和搪塞。

  他不敢得罪陳國華,也不敢得罪薛亞軍,而且拿任務指標當擋箭牌,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借口。

  打字機,並不是誰,都可以接觸的。

  “呵呵,薛書記看來我們自己的打字機,也沒辦法用啊。”

  陳國華冷笑了一下,眼前的馬思源是不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他陳國華用一下打字機,又怎麽了?
  就算弄壞了,廠裡面沒人能修麽?

  還任務指標呢,那玩意兒能唬得了別人,還能唬得住他陳國華?
  再說了,旁邊還站一位二把手呢,馬思源也太目中無人了吧?

  薛亞軍臉色一沉,“小馬,趕緊去準備一下打字機,別浪費我們的時間。”

  馬思源瞬間便泄氣了。

  面對強勢無比的薛亞軍,他還真沒辦法。

  而且陳國華只是輕飄飄一句,便直接擊潰了他那可笑的理由。

  雙方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之上。

  過了一會兒,打字機前,薛亞軍好奇地詢問譚秀英:
  “小譚,你現在的打字速度怎麽樣?”

  “領導,我現在是每分鍾四十五、四十六個字左右”

  譚秀英傲然地說道。

  她解釋了一下她這個速度的水平,因為在全國所有的打字員當中,能達到每分鍾四十五六個字的人,屈指可數。
    如果是普通人的話,那就更加不可能突破這個速度了。

  陳國華沉默不語,他知道這不是打字員的原因,而是這個時代的打字機,本來就是有這樣的缺陷。

  其實早在一九五二年的時候,在洛陽的打字員張繼英,便站在使用者的角度重構了打字機字盤的排列方式。

  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張繼英十八盤揀字法,就是後世幾乎所有輸入法都會帶的一個功能:預測輸入或者聯想輸入。

  這個發明可以讓整體生產效率提升百分之四十,幾乎可以做到每分鍾打字一百字上下。

  然鵝這只能是在特定場合當中才有可能做到。

  在電報等實際應用場合當中,幾乎很難做到這樣的速度。

  而且要達到張繼英所說的那種水平,其實需要大量的練習才有可能。

  眾所周知,五二年十月的時候,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還把張繼英的事跡拍成了紀錄片。

  在報紙上面也有報道過,張繼英是從十幾歲開始學徒揀字,到五二年的時候,已經有二十多年了。

  在五二年當年的全國印刷打字大賽中,張繼英通過自己的刻苦鑽研,這才創造了每小時揀兩千兩百字的全國新紀錄。

  因此,這背後的辛苦付出,也就是張繼英能做到這樣的速度,其他專業打字員,還得努力訓練才行。

  所以剛才譚秀英才會說這樣的打字速度。

  “小陳,你現在覺得你還能做到像小譚這樣的速度麽?”

  薛亞軍聞言,頓時笑著詢問道。

  陳國華回過神來,看見老薛的表情,啞然失笑道:
  “領導,我當然能做到了,我現在就給您展示一下。”

  說罷,他就大大方方地坐在打字機前。

  眼前的舒式打字機,其實就是建國之前造的那種老舊款式,並不是去年隔壁紅星二廠造出來的文化牌打字機。

  不過也沒關系,陳國華也只是打字而已,又不是要幹嘛?
  至於說張繼英的那種十八盤揀字法,陳國華早就會了。

  要知道他在上輩子可是碼農,工作的時候,天天都要面對鍵盤打字的。

  盡管很多時候,打的不是中文,畢竟忙工作要緊,較少打字聊天。

  直到後面升職了才有時間閑聊打字,即便這樣,他的打字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因此,當他把手放在鍵盤上面的時候,手速一開始,還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這個時代的中文打字機,跟IBM公司生產的打字機,以及灣島那邊的打字機,都有很大不同。

  IBM公司的打字機鍵盤有三十六個灰色按鍵,能打出5400個漢字,但每打一個漢字,需要按四個鍵。

  因此,速度絕對快不了。

  而舒式打字機可是類似發電報的那種玩意兒,單手去按鍵,然後在一個碩大的盤子裡尋找文字。

  傳統的漢字印刷,就是二十四盤揀字法,而張繼英之所以弄出了十八盤揀字法,便是因為二十四盤太難了,太影響效率了。

  陳國華擁有強大的大腦和記憶力。

  盡管一開始,對於這樣的打字方式,他是不太習慣的。

  但當他手速跟上腦子的速度時,文字編輯就變得非常快了。

  一隻手操盤,另一隻手按鍵,一個個漢字出現在前面的紙張上面。

  眼眸盯著秒表的薛亞軍和馬思源兩人,都十分驚訝。

  這才過去三十秒,陳國華就已經編輯出了一行半的文字,這也太快了吧?

  站在陳國華身後的譚秀英,更是張大了嘴巴,滿臉不敢置信。

  太厲害了!

  她不敢呼吸,生怕吵到了陳國華。

  僅僅只是盯著打字機上面的紙張,文字出現的速度非常快,她就已經知道陳國華的打字速度,絕對是遠超於她的。

  或許陳國華都已經可以跟那位全國打字速度記錄保持者拚一拚了吧?
  現如今,打字速度最快的便是張繼英。

  他在今年的時候,又創造了一個每小時揀6648個字的全國紀錄,絕對是非常牛逼的存在。

  “一分鍾到了,數一數有多少字。”

  伴隨著薛亞軍的聲音,譚秀英和馬思源都已經湊近過來,用手指開始數了起來。

  “98,99,100,嘶,總共是一百一十二個字,陳所長,您是怎麽辦到的?”

  此時的馬思源,根本沒有了之前的輕視和不滿,只剩下了尊敬和崇拜。

  他也是打字員,之前最快的速度,也不過是每分鍾三十九個字罷了。

  後來譚秀英被他帶出來了,他升職了,就很少打字了。

  原本他還以為譚秀英就已經十分不錯了,沒想到全國來說,也只是優秀水平,遠不如張繼英。

  但陳國華的出現,直接刷新了馬思源的認知。

  剛才在外面的時候,他就問過陳國華,知道後者並沒有打過字。

  也就是說,陳國華今天第一次使用打字機打字,速度卻是達到了每秒鍾一百一十二個字的驚人速度。

  太恐怖了!

  “呵呵,就是這樣辦到的咯。”

  陳國華笑了笑,旋即看向薛亞軍道:
  “領導,怎麽樣?要不我再測試一遍?”

  後者苦笑不已,他早應該想到的,陳國華這小子,根本就不是普通人。

  然而他卻是用普通人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所以他現在就騎虎難下了。

  “那你就再測試一遍吧。”

  他想再看看,陳國華剛才的打字速度,是不是曇花一現。

  同時,他也在思考一件事,怎麽跟老段說這事兒呢?
  畢竟一台打字機可不便宜,即便它只是造價相對便宜的文化牌打字機。

  五分鍾之後,當陳國華又完成了幾次的打字之後,薛亞軍這才不得不感慨自己又掉進前者的坑裡了。

  陳國華的打字速度,基本上穩定在每分鍾一百五十字左右。

  編輯出來的文字,其實就是他的那篇數學論文。

  基本上整個開篇都被他編輯出來了。

  至於說陳國華這樣的速度能持續多久,那就要看這台打字機的情況了。

  如果陳國華的速度持續兩三個小時以上的話,很有可能打字機被乾冒煙了,而陳國華自己還沒有什麽事兒。

  事情都到了這裡,那麽薛亞軍也只能想辦法給老段說一說,看看怎麽處理這件事了。

  不過老段應該會答應吧?

  譚秀英還在思考著陳國華說的話,而後者已經跟在薛亞軍的身後離開了印刷廠。

  踩著二八大杠,陳國華來到了中科院。

  他現在心情還不錯,畢竟他都表現出這麽快的打字速度了,老段和老薛他們應該會同意采購一台打字機的吧?

  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陳國華走了進來,蔡尚思聽到動靜,抬頭一看,頓時嘿了一下。

  “我說老陳,你終於出關了?”

  “喲,陳大所長終於舍得回來了呀,真是難得啊,聽說前幾天你的數學論文找回來了啊,當時我們都去開會了,沒看到精彩畫面呢.”

  “對對對,老陳你給我們說說,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兒.”

  孫宗鵬、魯小石、商崇新等人紛紛打趣了起來,陳國華瞪了一眼:
  “你們這麽喜歡八卦的人,會不知道那天發生了什麽事兒?”

  梁勝才偷盜論文,然後拿去期刊發表,卻被華院士撞了個正著。

  這樣的事兒,別說是中科院了,即便是外面也有不少人知道了呢。

  前幾天,成時若他們幾人就聊過這件事了。

  因為北大那邊也已經聽說了此事。

  畢竟有句話叫好事兒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雖說文化人不叫偷,得叫竊。

  但壞事就是壞事,不僅在知識分子圈子裡傳得沸沸揚揚的,即便是普通京城老百姓,也都聽說了此事呢。

  梁勝才的名字,一時間都傳開了。

  反倒是作為事件主人公之一的陳國華,卻沒有什麽名聲。

  “嘿嘿,這不是得親自問問你這個受害者嘛,我們還擔心你想不開呢.”

  蔡尚思幾人撓頭尷尬地說道,陳國華懶得搭理他們,便詢問夏教授去了哪裡。

  老夏沒在辦公室裡面,蔡尚思他們也不知道前者去了哪裡。

  畢竟人家夏培肅可沒有告訴他們自己行程的必要。

  “話說你今天過來找夏教授是有什麽事兒麽?對了,你手裡拿著的是什麽呀?半天都不舍得放下來”

  閑嗑了一會兒,魯小石便好奇地發問。

  他這麽一說,大家也注意到了陳國華那怪異的舉動。

  對啊,誰沒事兒一直抱著一個物件啊,辦公室又不是沒有位置,放一下不行嗎?

  “我懶得跟你們說,我先去找教授了。”

  說罷,陳國華就出門去了。

  既然老夏不在,那就他自己去找華羅庚院士或者閔乃大組長。

  這兩位大佬,應該能夠決定一些事吧?
  辦公室裡,陳國華找了一圈,終於在閔乃大的辦公室內見著了後者,當然還有待在這邊的華羅庚院士。

  “華院士,閔組長,是這樣的,前段時間”

  見到兩位大佬之後,陳國華客套了兩句,就直奔主題,同時還把他手裡的十萬字節磁芯板給拿了出來。

  不等他說完,見多識廣的華羅庚和閔乃大兩人看到磁芯板之後,頓時就挪不開眼睛了。

  “你剛才說,這是你自己造出來的?”

  反應過來之後,閔乃大指著桌上的磁芯板,沉聲問道。

  好家夥,這個磁芯板確實是很完美,不管是穿線還是記憶磁芯的排列組合,都跟完美的工藝品一樣,令人拍案叫絕。

  相比之下,之前吳幾康他們研製出來的磁芯板,那真的是不堪入目了。

  “不是我自己造出來的,而是我帶領我們北汽製造廠的科研團隊,經過幾個月的努力,這才製造出來的”

  華羅庚一聽,頓時更加呆滯了。

  旋即馬上反問道:
  “你是說,當初我沒批準給你磁芯板,你就自己造出來了?”

  他的語氣更加不可思議,閔乃大也是瞠目結舌地看著陳國華,半天說不出話來。

  去年春節前,也即是二月初的時候,差不多快過春節那會兒。

  那個時候,磁芯板剛造出來沒多久,陳國華興衝衝地找到華羅庚,希望可以得到一塊磁芯板用於科研。

  只不過當時就被華羅庚給拒絕了。

  然後,年少輕狂的陳國華當初就表示他要自己造。

  當時閔乃大、王傳英等人也都在現場,還嘀咕嘲笑了好幾句,說是陳國華不可能造出來的。

  事實上,想要製造磁芯板,就必須研製出記憶磁芯。

  可記憶磁芯又不是安全帶,更不是什麽農用地膜等之類的東西,這玩意兒可是高科技啊。

  要不然,吳幾康領著那麽多研究員,從去年十月份開始,到現在五月份,已經過去整整七個多月了。

  目前也只是造出來了一萬字節的磁芯板,而三萬字節的磁芯板,還沒弄出來呢。

  由此可知,磁芯板這東西的技術含量,一點也不比記憶磁芯差多少。

  但是,現在,五月下旬這一刻。

  距離春節前的二月初,也就只是過去三個多月罷了,陳國華就搗鼓出來了磁芯板?
  “對啊,華院士,您不是說,如果想要磁芯板的話,那就自己造去,喏,我現在造出來了。”

  陳國華眨眨眼,滿臉天真無邪地說道。

  華羅庚深呼吸一口氣,好懸沒被眼前這個氣人的臭小子給氣暈過去。

  饒是他見多識廣,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莽的年輕人。

  說造磁芯板,真的就去造了,偏偏還真的造出來了。

  “我當時就是一句玩笑話,你還真的去蠻幹了呀?”

  搖搖頭,華羅庚收拾了一下心情,好奇地指著磁芯板問道:
  “測試過了麽?能不能正常運轉?”

  “我們製造廠也沒有計算機啊,我又還沒有單獨製造出磁芯測試器,要不然的話,早就可以測試了.”

  陳國華搖搖頭,道:

  “不過,我能確認這東西是正常的,所以我現在就想來找華院士和閔組長,希望你們能讓我測試一下這塊磁芯板的存儲性能”

  “按照我的設計方案,它是達到了十萬字節的貯存量.”

  十萬字節?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華羅庚和閔乃大兩人給打斷了。

  兩人急促似的驚呼聲,把陳國華都給嚇了一大跳。

  兩雙眼睛都跟牛眼一樣大,真不知道他們為什麽如此驚訝。

  其實兩人剛才看到磁芯板的時候,也以為是幾萬字節的磁芯板,卻沒有想到,會是十萬字節的磁芯板。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麽這意味著什麽,兩位大佬當然十分明白了。

  妥妥的世界領先水平啊。

  “是的,這是十萬字節的磁芯板,華院士,閔組長,怎麽了?”

  陳國華小心翼翼地問道。

  見他這副模樣,華羅庚和閔乃大兩人都很生氣,明明造出來了世界領先水平的磁芯板,居然還這副模樣?

  算了,不管年輕人是在裝,還是真的很淡定,都無關緊要。

  現在還是拿這塊磁芯板檢測一下吧。

  於是,兩人直接帶著陳國華,來到了吳幾康教授所在的研發工作室內。

  後者此時正帶著幾位研究員,埋頭在辦公桌前,指著圖紙進行討論呢。

  聽到敲門聲,大家這才抬頭望去。

  見是華羅庚和閔乃大兩人,至於身後跟著的陳國華,被吳幾康給無視了。

  簡單問候過後,閔乃大就直奔主題,讓吳幾康打開磁芯測試器,給陳國華遞過來的磁芯板檢測一下。

  吳幾康後知後覺,但他那幾個研究員,卻已經看到了陳國華手裡的磁芯板,都驚呼了起來。

  大家都不是一般人,而且他們還天天對著磁芯板、圖紙等研究,豈能不認識磁芯板?
  可對比一下,陳國華的磁芯板就像是已經完成的精美畫作,而他們研究的磁芯板,卻是草草塗鴉之作。

  不僅不合理,而且極為佔用空間。

  “這是誰造出來的磁芯板?”

  盯著陳國華手裡的磁芯板,吳幾康老半天才移開目光,看向華羅庚和閔乃大兩人,眼神裡充滿了驚訝和疑惑。

  後兩者卻是無語,特別是閔乃大,更加沒好氣地說道:
  “我剛才就說了,這是陳國華同志製造出來的磁芯板,吳教授,你剛才耳聾了麽?”

  吳幾康頓時如遭雷擊,直接脫口而出:“不可能,這怎麽可能是他造出來的呢?”

  陳國華聞言,直接回敬了一句:
  “為什麽不可能?吳教授,我當初就跟您說過了,我設計的高級程序語言,必定是可以編程到計算機裡面”

  “您之前研發的一萬字節磁芯板,當然不行了,還得這個十萬字節的才行!”

  此話一出,吳幾康更加難以置信了。

  只見他目光在磁芯板和陳國華之間來回看了一下,道:
  “你為了能讓你設計的高級程序語言進行編程到計算機裡,你親自造了一個十萬字節的磁芯板?”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