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第160章 ,真是厲害!(求訂閱)
  第160章 ,露天電影(求訂閱)
  一九五九年十月下旬,京城翠花胡同,陳家門口。

  “有人在家嗎?”

  騎著自行車的郵局工作人員,身上背著斜挎包,後面的車架上還綁著兩個包裹,露出裡面的報紙、信件等。

  “來了來了,您好,請問有什麽事兒嗎?”

  陳小月看著眼前的工作人員,眼裡帶著好奇的目光,輕聲詢問道。

  門口附近,有好幾個小屁孩停下動作,投來了驚訝的目光。

  還有幾個路過的大媽們也都投來了詫異的表情,這是什麽情況呢?

  只聽郵局工作人員道:
  “請問您是陳國華嗎?這裡有一份需要陳國華本人簽收的信件,麻煩您讓他出來一下.”

  陳小月隻好衝門內喊了一聲,然後就把她大哥給呼喚了出來。

  “同志您好,我是陳國華,在這上面簽字是吧?好嘞,謝謝您!”

  簽字之後,陳國華就拿到了信件,當場就拆開了。

  郵局工作人員還笑呵呵地問道:
  “你這同志那麽年輕,沒想到還是一個作家啊”

  以前,陳國華確實是想當作家來著,可直到現在,潛伏這本小說還在手上,並沒有拿出去發表。

  “我不算作家,我就是只是一個文字搬運工罷了”

  陳國華呵呵一笑,看到稿費支票之後,便遞給了他妹妹。

  “喏,你看看,我沒騙你吧?”

  之前,陳國華說過了,他交了一篇六萬字的論文給期刊那邊發表。

  後來聊著聊著,家裡人都不太相信。

  畢竟六萬字的論文,絕對不是那麽好通過審核的。

  可是現在呢?
  看著稿費支票上面的數字,還有繁體的大寫壹佰捌拾元整,頓時讓陳小月尖叫了起來:
  “大哥,真是的是一百八十元的稿費啊,太好了!”

  她這一聲尖叫,頓時讓鄰居的幾個大媽們,全都驚呼了起來。

  然後腳步情不自禁地來到陳國華兩兄妹面前,導致郵局工作人員暫時也不好離開了。

  不過,郵局工作人員也挺好奇的問了一句:到底是寫了些什麽?他想回去看看!

  該說不說,對於當作家這件事,很多人還是很向往的。

  便是幾位鄰居大媽,不也是滿臉期盼的眼神嗎?

  “我大哥寫的可不是小說,而是論文,數學期刊您知道嗎?您可以去找一找,大哥,伱的論文在那一期呀?”

  還沒等陳國華開口呢,陳小月就已經顯擺了起來。

  前者聞言,頓時好笑不已。

  “八月、九月和十月這三期都有,現在這張稿費支票的論文應該是在十一月或者十二月”

  兩兄妹的對話,直接把工作人員和鄰居大媽都給整懵圈了。

  期刊?論文?
  這些都是什麽玩意兒啊?
  不懂不懂,太高深了!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關於陳國華寫論文賺稿費的事兒,很快就傳遍了附近的幾個街道。

  也就是郵局工作人員來送稿費支票這件事,通過鄰居大媽們的口,很快就傳出去了。

  范太平聽聞此事,還去書店找了一圈,結果卻沒有找到。

  直到這天傍晚,他剛巧碰到陳梨花下班歸來,問了一下這件事,才知道學術期刊這些,都是專門訂購的。

  一般來說,類似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二部等單位,就會有這樣的期刊了。

  否則的話,就只能去大學裡面詢問了。

  因為這些都是很高深的論文,一般人根本不會感興趣。

  聽聞此事之後,范太平都蒙圈了。

  原來還有這樣的事兒啊,難怪他無法理解陳國華哪裡來的錢買書了。

  大家都是鄰居,也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但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卻是比人和豬的差距,還要大。

  物理研究所二部,辦公室內的王樹迎,看著眼前的專家高仁烈,拿著一本期刊雜志愛不釋手的樣子,不由納悶不已。

  “高教授,這本雜志就真的有這麽好看嗎?”

  “這不是好看不好看的問題,而是它這篇論文,對我來說挺重要的,它解答了我很多的數學問題.”

  見高仁烈頭也不抬一下,王樹迎更加無奈了。

  當即便要揮手讓對方先回去搞研究了,可話到嘴邊,便變成了好奇:
  “高教授,這篇論文是誰寫的呀?居然能解答您的數學問題?”

  “你是問作者嗎?我看看啊,是一個叫陳國華的作者,咦這個名字有點耳熟”

  高仁烈頓時有些奇怪,但想了想,又把這個問題拋到腦後面去了。

  王樹迎卻是心中一動,道:“能不能麻煩看一下作者簡介?”

  不多時,王樹迎便知道了這位陳國華是誰了。

  還真是他認識的陳國華,而不是同名同姓的人。

  連北大的教研室裡都有一個跟陳國華同姓名的人,全國上下就更多了。

  畢竟陳是大姓,國華這兩個字又挺普通的,所以出現同姓名的人,挺正常的事兒。

  然而王樹迎是沒有想到,陳國華這小子不搞科研了,居然擺弄起了論文?

  數學論文?

  看高仁烈那副專注的模樣,便知道這篇論文的價值不低。

  因此,王樹迎十分吃驚,陳國華這家夥的腦瓜子,就這麽好使嗎?

  中科院,華羅庚也看到了那篇數學論文,感慨萬千。

  錯過了一個好學生啊!
  當初,陳國華纏著他請教數學問題,可不僅僅只是請教數學問題,當然也隱晦地表達過,想要當他博士研究生的想法。

  但當時的陳國華,還只是本科在讀或者碩士在讀。

  除此之外,那個時候的陳國華,在數學層面表現出來的天賦,很一般。

  跟他在機械製造領域、計算機領域的天賦,差遠了。

  也因此,當時的華羅庚,並沒有考慮過要收陳國華作為自己博士研究生的想法。

  再後來,陳國華直接跟中科院這邊鬧得很僵。

  作為計算機研究所的所長,華羅庚不好說什麽。

  可也知道,陳國華這樣的年輕人,簡直就是鯰魚效應裡的那條魚,肯定是不能夠讓他進來把中科院的水給攪渾的。

  同時華羅庚也知道,陳國華並沒有進入中科院的想法,否則的話,後者也不會一直避免跟中科院接觸了。

  到了現在,陳國華都被上面暫停搞科研咯,只能夠當一名教書匠了。

  雖說華羅庚也不知道有關部門那邊,到底收集了多少關於陳國華的證據、舉報信等等資料。

  但華羅庚也清楚,以陳國華現在的情況,當一個教書匠,無疑是最合適的。

  萬萬沒想到的是,陳國華居然寫起了論文,而且一直在發表論文,十分高產。

  就好像這些數學理論研究,對他來說,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另一邊的辦公室內,蔡尚思他們幾人也都注意到了這一期的數學期刊。

  “老孫,你說陳國華他這小子的腦袋是怎麽構成的呀?為什麽他在數學上還有這麽好的天賦?”

  看著上面的論文,魯小石頓時忍不住酸道。

  孫宗鵬聞言,翻了個白眼:

  “我要是知道的話,我還用得著在這裡嗎?”

  人體大腦絕對是最複雜的器官,沒有之一。

  他們這一群研究員,搞計算機的運算器、控制器等元器件的設計工作,都勉勉強強。

  如果是讓他們把設計出來的運算器、控制器等變成真正的元器件,那絕對夠嗆能研製出來。

  連計算機的部分元器件都難研製出來,更別說什麽大腦構造了。

  估計神仙都夠嗆吧?

  “算了,別跟人家陳國華比,咱們還真比不了。”

  商崇新自嘲了一下,接著道:
  “要我說,還是跟陳國華多學習吧,人家那麽聰明都比我們還要努力,我們是不是應該要更加努力才行呢?”

  “切,努力頂個屁用啊?”

  對此,蔡尚思有不同意見:

  “陳國華不是很牛逼嗎?現在還不是說暫停就暫停?他能怎麽辦?”

  “要我說,在我們這片土地,還是去機關單位最有用”

  該說不說,蔡尚思此言很有道理,可謂是一針見血。

  從古至今,內地都是一個被冠//本位深深影響著的國家,這玩意兒絕對是刻進基因血脈裡面了。

  眾人表示讚同,但他們在中科院都是艱難掙扎,如果是機關單位的話,那估計也很難混出頭。

  何況,現在可是國家分配工作,可不是他們說換工作就可以換工作的。

  北汽製造廠,材料科研所。

  閔乃大根本沒時間看什麽期刊論文,因為最近這段時間,他都在研究陳國華留下來的技術資料。

  他跟陳啟宏、祝永年、吳幾康等人,分別管理著纖維研究車間、晶圓製造車間和芯片製造車間等。

  偏偏這些車間,都不是一般人能搞的。

  即便是專攻晶體管技術的陳啟宏,也同樣被陳國華留下來的技術資料,弄得十分狼狽。

  原本很高速前進的研究進展,現如今戛然而止了。

  下面的研究員,如果遇到了問題,那就是先自救了。

  實在是無法自救,那就互相討論。

  如果都還不行,那就先暫停了。

  沒辦法啊,閔乃大他們都需要從頭開始學這些技術,哪有那麽快的時間就學會啊?

  真以為他們是陳國華嗎?

  而王寶柱、劉永芬他們這些大學生,可不是全部技術資料都是深入學習。

  比如芯片製造技術資料,這本資料本身就是理論概述。

  更深入的技術資料,是後續他們參加完考試之後,陳國華拿出來的。

  拿出來的新技術資料之後,那就大家開始分工協作了。

  比如光刻機技術來說,大家在完成高級單反照相機的時候,那都是分幾個小組,有人負責鏡頭的部分技術,有人負責高對比補償技術,還有人負責全開光圈測光技術等等。

  如此才能夠團結協作完成研製的。

  可相比技術簡單一些的高級單反照相機,掃描電子顯微鏡技術,無疑就複雜多了。

  吳幾康就被這項技術給弄得狼狽不堪。

  而且,掃描電子顯微鏡技術,也僅僅只是芯片光刻的一個步驟,僅此而已。

  眾所周知,芯片製造技術資料裡面,還涉及到了光刻膠、薄膜沉積、刻蝕、離子注入、拋光、清洗和檢測等等。

  這是一項十分複雜的系統工程,哪裡是吳幾康一個人能夠搞掂的呀?

  忙碌了一天的學習工作,吳幾康兩眼昏花,把眼鏡放下來,好好地給眼睛做了一個眼保操。

  等他離開車間之後,也看到了同樣十分疲憊的閔乃大、祝永年和陳啟宏等人。

  幾人對視一眼,皆是苦笑不已。

  回去的路上,幾人互相討論著各自的情況,祝永年忍不住感慨道:
  “當初的陳國華,真的有那麽厲害嗎?他一個人,是怎麽拿出來這麽多技術的?”

  這個問題,也是有關部門正在調查的問題。

  童敬之這個副處長,覺得十分匪夷所思:陳國華畢竟只是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如何懂得這麽多技術呢?

  “誰知道啊?”

  陳啟宏搖搖頭,道:

  “我之前還覺得陳國華這個年輕人心思太浮躁了,一點都不沉穩,做什麽事兒都想要快.”

  “現在看來,他的那個大腦,或許真的比我們造出來的晶體管計算機的運算速度,還要快很多呀!”

  吳幾康在這個時候,突然插嘴道:
  “諸位,你們說我們真的能夠在今年年底之前,造出來一台運算速度達到每秒一千萬的集成式計算機嗎?”

  現在已經快十一月份了,距離年底,就僅僅剩下兩個月罷了。

  就這,還想造出來?
  做夢吧!
  晶圓都還沒開始製造,光刻技術也搞不出來,就這?
  國外倒是有很多技術都已經拿出來了,比如離子注入這個技術。

  作為半導體制造中,最為重要的工藝之一,離子注入技術,在一九五零年的時候,北美的拉塞爾和威廉姆肖克萊兩人便已經發明了這項技術。

  並且,在一九五四年的時候,就已經申請了這項發明的專利。

  吳幾康他們現在根本看不到陳國華關於離子注入技術的資料。

  只因為材料科研所根本還沒涉及到這部分的研製工作,所以拿出來也沒用。

  至於說之前更早拿出來的芯片製造技術資料,這就是總的技術概論,類似論文一樣。

  如果真的寫得十分詳盡,一本資料根本不可能放得下這麽多文字。

  何況,薛晉權他們這些大學生,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兩個月內就學完了。

  換句話說,吳幾康他們現在要完成任務,難度系數是非常高的。

  即便是陳國華真的把非常詳盡的技術拿出來,那也沒用啊。

  要知道,吳幾康、陳啟宏、閔乃大、祝永年他們這些人,都已經五六十歲了,年紀都不小了。

  這個年紀的精力大不如前,不能熬夜,效率也是很低。

  更何況,其實他們本身也沒辦法全身心投入到科研當中,所以才會在九月下旬接手材料科研所之後,到現在都過去一個月多一些的時間了,連技術資料都還沒完全學完。

  何談其他呢?
  “今年年底是沒辦法了,明年年中,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閔乃大遲疑了一下,給出了一個大概的時間。

  他可不像陳國華那麽自大,直接就跟王樹迎來了個軍令狀,定死了就是今年年底,最遲不超過明年一月份結束之前。

  因此,從九月初的項目開始,到結束,也不過是短短的四五個月罷了。

  吳幾康、祝永年、陳啟宏他們聞言,不由沉默了。

  沉默中,他們很快回到了中科院,卻發現辦公室內的眾人,居然在討論一篇數學論文。

  數學論文有什麽好討論的?
  直到吳幾康他們聽說是陳國華寫的,而且寫得很有深度,引人深思。

  他們這才拿過那本期刊雜志,然後低頭看了起來。

  夜幕降臨,外面已經起風了。

  十月底的京城,天氣已經很冷了。

  “嘶!”

  只是簡單瀏覽了一下,吳幾康便倒吸了一口涼氣。

  好家夥!
  這個陳國華在數學層面,居然也有這麽深的研究?
  太不可思議了!
  不說吳幾康,即便是閔乃大他們也同樣瞠目結舌,表情不敢置信。

  “同名同姓吧?”

  “打電話去問一問鹿喬山不就知道咯?這個點的話,他應該在家吧?”

  這個提議很不錯,祝永年當即拿起電話。

  一通轉接之後,終於是聯系到了數學期刊的主編鹿喬山。

  後者得知是祝永年後,便大笑著說道:

  “老祝,這麽晚了還給我打電話,不會有什麽大的發明研究吧?那我可要好好拜讀一下了”

  此話讓祝永年很是尷尬,借用笑聲掩飾了一下,他便問道:

  “老鹿,這一期的期刊,上面有一篇關於淺析大規模對稱矩陣特征值問題的論文,你知道是誰寫的嗎?”

  “上面不是有作者名字嗎?還有簡介啊,就是陳國華寫的”

  鹿喬山還有些納悶,不由強調了一遍。

  心中很快反應了過來,似乎當初他聽說的一個傳聞,陳國華跟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的關系,不太好!
  之前他還以為只是傳言罷了,也沒多在乎。

  畢竟他也找過段學複、華羅庚等數學家幫助審閱一下陳國華的論文,他們都沒有拒絕嘛。

  但是現在看來,空穴不來風啊!
  “是不是一個十八歲左右的年輕人?高高瘦瘦,大概有一米八幾高的帥氣年輕人?”

  祝永年心中已經有了答案,但還是不死心,又問了一嘴。

  “對啊,陳國華確實很高,也蠻瘦的”鹿喬山回憶了一下說道。

  一米八四的身高,體重也才一百二十三斤,這樣的人,怎麽可能不瘦呢?
  瘦到爆炸了都!

  聽到這裡,祝永年頓時沒話說了。
    跟鹿喬山隨便嘮了幾句,然後才掛斷了電話。

  旁邊的吳幾康、閔乃大、陳啟宏等人,全都沉默了起來。

  這個陳國華做事,還真是出人意表啊!

  如果說之前的技術發明這些,大家都不是很清楚陳國華的天賦能力具體如何。

  畢竟那些技術發明,是團隊合作,外界是不太清楚陳國華在其中具體起到了什麽作用。

  但數學理論研究的論文,這一點,絕對是沒辦法作弊的。

  要知道,五十年代的很多數學家,比如華羅庚、段學複、秦元勳、蘇步青、張素誠、熊全治等人,幾乎都是有在國外留學經歷。

  陳國華的論文提交給到鹿喬山之後,後者必定會按照嚴格的流程,完成初步審閱之後,才會交給以上的這些數學家們進行審閱。

  內地的這些數學家,幾乎都是在各個數學領域內,有著很高深的數學研究。

  不管是在國內外,他們都閱讀過很多他們這個領域內的論文。

  因此,陳國華寫的這篇淺析大規模對稱矩陣特征值問題的論文,不可能會出現抄襲的事兒。

  除了不可能抄襲之外,這論文也只能是陳國華自己寫出來的。

  揚名立萬的事兒,不可能有人會傻到不去做,而是自己寫好了然後交給陳國華來發表。

  所以,大家都知道,這篇論文絕對是陳國華自己寫的。

  “他已經開始對集成式計算機的數學理論下手了,而且還是下狠手.”

  不知道沉默了多久,閔乃大這才突然開口說道。

  他們也不是不懂數學,當然能夠看明白這篇論文的價值所在。

  可也因為太清楚了,所以他們才更加恐懼害怕。

  明明他們都已經搶走了陳國華的材料科研所,沒想到他不僅沒有因此沉淪下去,反而越挫越勇,直接拿起紙和筆,乾起了論文工作?
  理論研究的工作,看似簡單,實則更加困難。

  好歹計算機研發的話,只是從一到二的工作,然而理論研究卻是從零到一啊。

  “他的大腦到底是怎麽樣的?為什麽就那麽厲害呢?”

  這個問題,絕對是沒有答案的。

  翠花胡同,陳家客廳,一家人正在吃晚飯。

  “下周開始,我們就要購買冬儲大白菜了,不過今年不需要買那麽多,因為到了冬季的時候,會有蔬菜大棚的蔬菜.”

  胡萍姑一邊吃飯,一邊說著今天王春梅主任傳達下來的指示。

  今天下午,王春梅作為街道辦主任,去上面開會了。

  回來之後就宣布了關於冬儲大白菜的工作安排,今年相對來說,沒有那麽緊張了。

  但冬儲大白菜依然是目前街道辦最重要的一項工作,而且還是工作考核指標之一。

  陳恭祿聞言,好奇地詢問道:
  “今年郊外種了很多蔬菜大棚嗎?”

  “不知道,不過聽那些經常去城郊的大媽大爺們說,不少菜農所在的農村,他們都接到了相關的任務指標”

  對於這件事,陳國華也是不太清楚,不過他還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爹,其實前幾天我和小月她們回馬家墳的時候,也看到了不少村民準備農家肥,也谘詢過他們,今年馬家墳這邊也確實需要種植蔬菜大棚.”

  “不過,聽他們說是試種植,不會大規模種植”

  去年冬天,蔬菜大棚技術才剛出來。

  除了北汽製造廠有種植經驗之外,也就還有幾個科研單位、大學等嘗試過種植了。

  這意味著,懂這項技術的人,還不是很多。

  經驗也不夠充分,因此,不可能在今年就一下子推廣開來。

  更重要的是,農用地膜也沒有製造很多,這才是限制其發展的主要原因。

  “不過,不管外面怎麽樣,我們家多買一些大白菜是沒錯的,特別是那些三級、四級的蔬菜”

  聽到陳國華的話,大家都點點頭。

  三級和四級的大白菜,今年是不受限制了,想買多少就買多少。

  不過,一二級大白菜卻是不行的,有限購。

  買回來的大白菜,那些老幫子可以用來喂雞。

  家裡還有兩隻小雞崽,是陳國華和於沫離婚後,陳梨花買回來的。

  一來,之前養的那兩隻已經成了婚宴上的一道菜。

  二來,現在養的這兩隻小雞仔,到時候於沫離有了身孕之後,坐月子什麽的,也能下兩個蛋,補充一下營養。

  家裡不養雞是不行的,畢竟偶爾家裡來了客人,或者沒什麽吃的時候,就可以應應急。

  何況,兩處院子那麽大,別說養兩隻雞了,養兩百隻都沒有問題呢。

  當然了,現在可沒有那麽多糧食來養雞,而且也不允許養這麽多。

  陳國華肯定也不會養那麽多雞的,甚至到了七八十年代之後,誰還會養雞啊?
  一家人閑聊著這件事,聊著聊著,不知道怎麽地,陳恭祿突然就把話題轉移到了陳梨花的婚事上面。

  “萍姑,你在街道辦工作,消息比較靈通一些,也多留心一下哪些青年適合你妹妹.”

  催婚!

  此話一出,陳梨花瞬間就有些慫了。

  “爹,我還那麽小,今年也剛出來工作,能不能晚幾年再結婚?”

  “你說呢?”陳恭祿瞪眼道:
  “你看看你弟弟,今年都已經結婚了,明年我和你娘就可以抱大孫子了,可是你呢?”

  “再過幾個月你就二十一周歲了,你還小啊?”

  “當初你娘生你大哥的時候,也才十七歲,你都二十一了,還沒人要,你以後想當老姑婆啊?”

  一句沒人要,直接讓陳梨花破防了。

  看戲的陳國華他們都不吱聲,只有於沫離俏臉微紅,只因為剛才老陳說了一句明年抱大孫子。

  不過,隔岸觀火的陳國華,很快就被他爹點名了。

  “國華你也是,你身邊也有那麽多大學生,工廠裡面也有不少,有合適的就介紹一個你姐.”

  聽到他爹的話,陳國華哭笑不得:

  “爹,我那些大學生,都還小.”

  事實上,不是沒有合適的,但不適合啊。

  比如吳禮義、李壽同、錢振鵬等,還有聶景忠、王寶柱、高裕民、程耀華等等。

  他們這些要麽是去年畢業的大學生,要麽是今年畢業的大學生,智商情商都不低。

  奈何,之前他們也來過家裡,當然也見過陳梨花了。

  如果真的合適,都不用陳國華說,早就看對眼了。

  結果是到現在都沒有什麽下文,那還用說嗎?
  再說了,他七姐的要求估計不低,怕不是要像他六姐那個姐夫危裕民一樣。

  反正陳梨花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雲婉裳此時開口了,道:

  “梨花,你說說你喜歡什麽樣的男生?我們給你參考一下。”

  “喏,像弟弟這樣的就很好,溫文儒雅、高高瘦瘦.”

  話還沒說完,陳恭祿便打斷道:
  “其他都好,你弟弟這身板太瘦了,不好!”

  這個時代,能找到幾個不瘦的年輕人?

  對老陳的這個觀點,陳國華沒有當場提出反對意見。

  事實上,在這個年代,胖子才是福氣。

  滿大街溜一圈,基本上都不可能找到一個胖子。

  “爹,又不是您相親,是我相親啊,得我喜歡才行吧?”陳梨花當即反駁道。

  老陳還想發表意見,被雲婉裳瞪了一眼,隻好沒再吱聲了。

  只是,陳梨花說完她對未來對象的要求之後,雲婉裳忍不住開口道:

  “你這樣的要求太高了,難怪你嫁不出去,活該你沒人要.”

  “娘,您怎麽知道沒人能達到我說的這些要求呢?”

  陳梨花得意洋洋地說道,她就是不想那麽早嫁人,晚幾年就挺好的。

  瞅瞅她說的這些要求,不提其他了,隻說像陳國華這樣的年輕人,整個京城都找不出來幾人。

  或者說,一個都沒有。

  當然了,老陳和雲婉裳兩口子肯定不會讓她繼續這樣下去了。

  今年過完年,指定會讓她去相親。

  只要是能夠見面,基本上也能定下來了。

  因為這個時代的相親,不會相很多次。

  關於他七姐的婚事,陳國華沒有發言權,也懶得插手,免得被他七姐以後埋怨。

  何況,有陳恭祿、雲婉裳、胡萍姑他們三人,也輪不到陳國華插手。

  十一月,如期而至。

  伴隨著北方吹過來的西伯利亞冷風,京城的氣溫已經驟降到了零上一二度。

  這個氣溫,已經十分寒冷了。

  “明天晚上,街道辦在六十五中那邊放電影,是長影廠拍攝的《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你們要去看嗎?”

  傍晚的陳家,陳小月從廚房那邊端來了最後一道菜,胡萍姑拿著洗好的碗筷邊走進來邊說道。

  陳國華一聽,撇撇嘴道:

  “大嫂,又是露天電影啊?之前夏天的時候,我們去看那部《沙漠追匪記》,喂了多少蚊子不記得了嗎?”

  對於這個時代的露天電影,他向來嗤之以鼻,不太喜歡。

  為什麽?
  就比如說之前看的《沙漠追匪記》這部電影,在他看來就是一部‘粗製濫造’的電影。

  整部電影講的是五一年的時候,在西北大沙漠當中,張文甲率領騎兵連追擊武裝殘敵,英勇打敗敵人的故事。

  故事沒什麽好說的,肯定是展現我軍的不畏艱難險阻,也要把敵人殲滅在大沙漠境內的英勇果敢的精神。

  可是這打鬥場景、化妝技術等等,在陳國華看來,都是破綻百出。

  加上又是黑白電影,就這,能有多好看?
  只能說,感受一下現場氣氛咯。

  畢竟那個時候,大家就算是被蚊子叮咬,那也是看得非常過癮的。

  幾乎整個觀影過程中,所有的觀眾都一直盯著熒幕看,一副全神貫注的樣子。

  即便是結束之後,也還有很多人一起討論。

  甚至在第二天還能聽到有不少觀眾討論其中的劇情呢,比如有人還喊著打死特務頭子金冶中的狠話。

  “啊?看電影,我要去看,我要去看!”

  聽到電影兩個字,陳小敏頓時連忙舉手表示,她就是天生最愛湊熱鬧的人。

  何況,電影確實很好看,看多少次都不會膩。

  比她三姐的那什麽小人書,可有趣多了。

  於沫離、陳小月、陳小梅她們都連連表示,她們想要去看電影。

  而此時的陳梨花卻在一旁笑眯眯地說道:
  “我們單位在前幾天的時候,就已經放映過這部電影咯.”

  話音剛落,陳小月便馬上道:

  “不要劇透,不要劇透,我不聽我不聽!”

  哈哈!

  全家人頓時大樂了起來。

  劇透這件事,確實是很影響觀影期待感。

  因為去看電影之前,就已經知道了劇情,在觀看的過程中,那種爽快的感覺就少了很多。

  一家人吃著飯,順著電影這個話題閑聊了起來。

  最近這一個多月以來,由於陳國華幾乎天天待在家裡,獲取消息的來源,全靠晚餐這頓飯了。

  偶爾他也就是去北大上課的時候,會跟於沫離一起。

  可他每周就兩節課,還基本上都是連著一起上的,所以他的時間特別多。

  也因此,只要不是上課時間,他都是在家寫論文。

  缺少跟外界的溝通,並不會讓他感覺煩悶,反而在每天晚上吃飯的時候,格外的活躍。

  早餐的話,大家都吃得很快,倒是比較少交流。

  既然確定了明天晚上要去看電影,所以第二天的時候,陳國華就去了一趟百貨商店,買了不少棉手套和帽子等保暖禦寒的物品。

  其實家裡有,但多準備一些,肯定是沒錯的。

  當天晚上,大家早早吃過飯,然後就一起出發前往六十五中學操場看電影去了。

  六十五中學操場上,當陳國華他們到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一群民眾,男女老少都有,簇擁在一起,坐在長條凳上,翹首期盼著電影的開始。

  還有不少人是自己帶了小馬扎過來,更有甚者,直接爬到樹上,因為這個位置視野還算開闊,到時候電影播放的時候,肯定能夠看得清。

  現場十分熱鬧,小屁孩追逐打鬧,尖叫聲四起,比電影熱鬧多了。

  陳國華最喜歡的就是這樣的場面了,比過年還要歡快呢。

  至於說電影嘛,他是真不期待。

  由於來得沒有其他人家早,所以陳國華他們只能夠在稍微靠後的地方看電影了。

  “同志你坐過去一點,別老是往我們這邊擠.”

  電影即將開始,坐在陳國華旁邊的一個青年就擠了他好幾下,讓他不由皺眉提醒對方。

  “你以為我想啊?真是多嘴”

  青年十分惱火,陳國華見對方沒再擠過來,倒是懶得跟對方一般計較。

  此時電影已經開始了,全場安靜了下來。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這部電影,講的是年輕人情情愛愛的故事。

  一開始,電影畫面就出現了複員軍人高佔武回鄉的事兒,由於家鄉缺水,便提出了引水工程。

  這個過程中,高佔武愛上了中學畢業孔淑貞。

  然後讓陳國華覺得狗血不已的情節來了,另外一位青年曹茂林也喜歡上了孔淑貞,然後高佔武居然幫著曹茂林去追孔淑貞。

  “哎呀,這個高佔武好蠢啊,居然都看不出來人家孔淑貞喜歡他嗎?”

  旁邊有人開始吐槽,不少觀眾都是如此,因為他們都被劇情深深吸引住了。

  如果不狗血的話,他們還不樂意看呢。

  畢竟只有這樣的情節,他們才會拍大腿,指著那個誰誰罵。

  就像是夏天那部電影一樣,很多人都對金冶中這個特務恨之入骨、咬牙切齒。

  原時空有一部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安嘉和這位大反派就被很多人記了很多。

  反正當年陳國華看的時候,也是咬牙切齒的,因為當年他還小,分不清什麽是演戲,什麽是現實呢。

  “同志,麻煩你別擠了,行嗎?都第幾次了?”

  沒在看電影的陳國華,發現自己又被旁邊的青年擠了好幾下,忍不住再次開口。

  結果對方還怒了呢,直接就推了陳國華一下。

  好家夥,這暴脾氣可還真是忍不了呢!

  現場人還蠻多的,所以陳國華並沒有被推倒。

  站起來之後,陳國華就要動手了,不過陳恭祿反而更快。

  後者就在後面一排,所以很快出手。

  父子倆一起動手,直接讓青年痛得嗷嗷叫。

  松開手之後,他就丟下一句狠話,起身離開了。

  這場小風波,並沒有影響大家觀影的心情,因為這樣的小摩擦,時有發生,習慣就好。

  就在電影結束之後,陳國華一家離開的時候,那個青年已經喊來了六個小年輕,把他們一家給圍了起來。

  “小子,老頭,我看你們還敢囂張不?”

  PS:上一章又是審核中,難搞!求月票支持,謝謝大家!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