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回九零小漁村》36.第36章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行,你先吃著,我回場裡了,這幾天你不用去上班了,好好休息——對了,等你輸完液,就回家吧——別忘了把剩下的醫藥費付了。等你回去上班,別忘了謝過平安哥,送你過來,還幫你墊了醫藥費。”

  “行了行了,快走你的吧,婆婆媽媽的,煩死了。”徐平才腮幫塞得鼓鼓的,一說話,一粒米從他嘴裡飛了出來,落在了被單上。

  這段時間,正是植珠核的關鍵時期,養殖場人手不多,但規模卻不算小,這些蚌苗,他們要趕在天徹底熱起來之前,手工一個個植完,工程的確不小。

  或許是這兩天覺睡飽了,徐平才漸漸冷靜了下來,吃完飯,一邊坐在病床上等點滴打完,一邊反思起自己來。

  好不容易捱到點滴打完,出了衛生所,他老老實實回了家。

  走到院裡,他看著徐金富佝僂著身子咳嗽的背影,眼中湧起淚水。

  “爸……”

  “哦,回來了。”徐金富正專心地修著電視遙控器,頭也沒抬,“吃飽沒,沒吃飽鍋裡還有飯,吃完休息去吧。”

  “哎……現在天還不算熱,馬上又要到梅雨天了,您多注意身體,別老抽煙……”徐平才不敢看父親,一番交代完就逃去了廚房。

  端著雞湯,徐平才的淚忍不住落了下來。

  他吸了吸鼻子,喝了一大口,想要繼續感受父親山一般無言的愛,卻愣住了——

  正常的雞湯,正常的鹹度,哪有什麽“父親的味道”。

  “徐平禮!你小子玩我是吧!”徐平才忍不住在廚房吼道。

  “怎了?”徐金富聽到徐平才的喊叫,走了過來。

  “這雞湯你做的嗎,爸?”

  “不是啊,是平禮早上做的,怎麽了,餿了?我嘗嘗?”

  “沒事。”徐平才咬牙切齒,擠出一個微笑,“您忙您的,我吃完飯去睡覺。”

  徐金富聳了聳肩,撇著嘴走了。

  雖然徐平禮當天回家,免不了一頓兄弟間的友好比試,但徐平才的精神也在這小插曲後,肉眼可見的恢復了。

  隨後他便也趕緊投入到了爭分奪秒的養殖場工作裡。

  一進養殖場,他就看到三個憔悴的人,整個養殖場一片寂靜,只能偶爾聽到育苗池裡的魚苗的聲音。

  這幾天,為了趕工,他們三個都是把被褥帶到辦公室,飯也是村長和徐平義他們幫著送的。

  徐平才的到來,讓大家稍微恢復了一點人氣,但也只是一點點。

  “我去看漁場了。”徐平才打了個招呼。

  “別去了,過來幫忙。”徐平禮用乾枯的聲音說。
    徐平才“哦”了一聲,搬著凳子,拿著工具,坐在了他們中間,戴上手套。

  “你看我們怎麽做,你就怎麽做。”

  徐平才湊在徐平禮邊上,看他熟練地將蚌殼固定在架子上,一隻手用小鉤子將母貝的性腺挑起,另一隻手將一旁不鏽鋼盤子上的一小塊從其他蚌上取下的“裙邊”塞進去,隨後又放入十來顆炸米花大小的珠核。

  見習結束之後,徐平才也開始了實踐。

  “你可輕點,”徐平禮不放心,湊在旁邊指點,“挑的時候小心別傷著蚌了,這些蚌可金貴著呢。”

  “知道了,知道了。”徐平才說著,手一抖,刺了蚌肉一下,蚌柔軟的身體猛地縮了起來。

  如果它能發出聲音,恐怕是要哭了。

  “都怪你一直在旁邊說話,害我分心了!”徐平才抬起頭,怒目看向徐平禮,“去去去,弄你自己的去。”

  一連扎了幾次同一隻蚌,徐平才終於成功挑起了它的性腺,將外套膜和珠核小心放了進去。

  他的心中湧起成功喜悅,抬起頭,卻只看到三個宛如機器一樣麻木的人,他們面前方才還擺滿的插著楔子的蚌,此時已經只剩零散幾隻。

  徐平才咽了口口水,低下頭,繼續乾自己的事了。

  好在他們最終是趕在五月前,將六個育苗池裡密密麻麻的蚌苗全部植入了珠核。

  “哇,我要吐了,做夢都在植珠核……明年說什麽也要招新人進來,我受不了了。”植完最後一個蚌,徐平禮眼神空洞,癱坐在凳子上,喃喃道。

  接下來的半年裡,他們四人每天都圍著養殖場大大小小的魚和蚌度過。

  但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到了九月,他們養殖場的海鱸魚和第一批珍珠正式投向了市場。

  第一批試養殖的一千八百斤優質海鱸魚,由市裡參與農業合作項目的飯店和加工商們,以一斤9元的價格收走了。

  而第一批由農業專家們培育的半成苗,收獲之後,平均每個蚌產17顆珍珠。產出的七百斤珍珠,以每斤12元,全部被王老板收走。

  完成這一波生意之後,四人坐在辦公室,又開了個小會,總結這次的成果。

  “我總覺得王老板的價太低了點……”徐平才忍不住嘟囔道,“之前聽課的時候,謝老師不是說,人工珍珠的正常收購價格在15元到90元一斤嗎?這也太低了點吧?咱們的珍珠又大又好,怎麽反而連最次的也不如?要是這樣,咱們還不如改行賣海鱸魚,養起來容易,來錢還快。”

  “沒辦法,誰讓人家是咱們的投資人呢。”徐平禮說,“咱們畢竟受人家恩惠,總得給人家一些好處。而且你要是偷偷更改了養殖的內容,不得賠更多違約金?知足吧。”

  “之前簽約的時候明確寫了,十年內,每批珍珠王老板都會根據實際需要,低價掃五百到八百斤,多出來的可以自留,我們自己找人收。”徐采妹說,“這個定額是跟姚村差不多的——主要咱們這批苗畢竟是試養殖的半成品,成本本來就高,賺不了錢很正常,等我們自己育的這批出來,情況應該會好些。”

  “八百斤?咱們從蚌芽開始育的這一批要是能長起來,或許能夠……”徐平安開了口,“但前提是所有苗都能健康活下來,所有植進去的珠核都能順利長成珍珠。”

  “我看難……要不咱們再找農科院定一批半成的救急?”徐平才看向了徐采妹,問道,“不過,貴是真的貴了點……”(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