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好萊塢的香瓜人》第286章 拍攝布景和道具
   第286章 拍攝布景和道具

  除了安迪·瑟金斯的動作捕捉技術,《魔戒》三部曲有很多特效製作的畫面。

  其中的一項難點就是大小比例的處理,因為影片中人物身高會差很多,最重要的就是霍比特人。

  霍比特人和人類的差別,主要就是大小比例的不同。

  就特效來說,最大的目的就是達到視覺上的真實感。

  “好了,基倫,準備排練一次。”小吉伯特指揮道。

  在一些畫面的處理上,攝影主導約翰·施瓦茲曼實驗過攝影角度和演員視線。

  為了研究他們該用什麽攝影角度角度和打燈的方法,小吉伯特要求所使用的技巧一定要達到逼真的效果,也要很快的達到這效果,不會讓這些鏡頭露出破綻。

  只要能讓片中人物清楚的演出不同的大小,就能解決大小比例的問題。

  在拍攝之前,劇組做了很多的前期測試,比如製造大道具。通過放大道具比例,來達到人物比例縮小的效果。

  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在拍攝的時候劇組運用了多次運用這樣的方式。

  在躍馬旅店拍攝的鏡頭,大小替身的鏡頭,劇組製作了分別搭建了布景,製造了大小比例不同的效果。

  利用視覺錯覺的效果,劇組找了幾種不同的方式試拍,找出合適的拍攝方式。

  這樣一來,等到正式拍攝的時候,演員們就可以按照預先設定的方案去表演,而不用浪費時間。

  另外一個難點就是人物同框的問題,伊恩·麥克萊恩有一米八的身高,而伊利亞·伍德有一米六八的身高。

  兩人的身高有差距,這個劇組幫了很大的忙。

  不過不是每個人都有伊利亞·伍德和伊恩·麥克萊恩的身高差,在身高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劇組研究了幾種方法。

  一種是傳統的技巧,就是利用視覺錯覺。

  如果要讓兩個人其中一個人看起來比較小,就讓他離著鏡頭遠一些。離鏡頭近的人看起來比較大,離鏡頭近的人就比較矮小。

  不過使用視覺錯覺的前提是,攝影機必須固定不動,鏡頭的運用隻局限上下和左右的搖鏡。

  在開拍之前,小吉伯特和攝影指導約翰·施瓦茲曼,和特效工作室的工程師們解釋了自己對鏡頭運用的想法。

  “看這裡,我站在這裡,安娜站在那裡。我站在後面的時候,看起來就和安娜差不多一樣的身材。

  如果再往後退,那我看起來就比安娜小。”

  約翰·施瓦茲曼試拍之後,對小吉伯特說到:“這樣畫面會有失衡,我們在布景上必須要精細一些才行。”

  小吉伯特表示同意,他繼續說道:“視覺錯覺最大的好處就是,所有元素都出現在鏡頭裡面,這對我們的拍攝相當有利。”

  人類和霍比特人的比例差不多是大約是1比0.75,所以一個人類和鏡頭的距離就要比一個霍比特人遠大約一又三分之一倍。

  如果想要甘道夫和佛羅多站在一起,他們離著鏡頭十英尺遠的話,佛羅多就要有一又三分之一倍那麽遠。

  對美術和道具組來說,道具和置景是關鍵。

  他們需要製造大小不同的道具和布景,按照拍攝要求的大小比例,把場景道具做大或者做小。

  就拿袋底洞的內景來說,同樣一個布景,美術組做了兩個完全一模一樣的,只是大小比例不同。

  所以在拍攝的時候,伊利亞·伍德使用的是正常比例大小的袋底洞,而伊恩·麥克萊恩使用的則是縮小比例的袋底洞屋子。

  小比例的布景就好像潛水艇內部,劇組拍攝的時候,每天都擠在狹窄的空間內。

  道具也是一樣的,小比例的布景裡,所有的道具都是等比例的縮小。所以就可以看到一些很可愛的小桌子,椅子,壁爐等。

  袋底洞每一本書每一張羊皮紙和每一個道具,都要做成兩種比例,適應不同比例大小的袋底洞。

  就連甘道夫的馬車,也是兩種不同比例大小的馬車。

  在拍攝的時候,就把馬車上的座位分成兩半,好讓甘道夫和佛羅多感覺像是肩並肩坐在一起一樣。

  但其實伊利亞·伍德在表演的時候,距離甘道夫的後方有一段的距離。

  只要做這種安排,就能製造大小不同的錯覺。

  類似的方式使用的還有很多,在正式拍攝之前,劇組做了大量的試拍工作,然後才運用到正式的拍攝當中去。

  做這些工作,就是要營造出一種真實的感覺。

  而好萊塢同行們對待工作認真的態度,研究拍攝手法時那專業程度,都讓這些在劇組學習的中國同行們大開眼界。

  同時中國同行們發現,小吉伯特在劇組並不是獨斷專行,很積極的聽取手下人的意見。

  有一件事可以證明,在拍攝摩瑞亞礦坑的戲份的時候,一個中國的工作人員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一旁的人都說:“人家都是好萊塢專業的,人家能不懂?你提意見,人家能聽嗎?”

  但沒想到,聽得懂中文的小吉伯特聽到了這個工作人員的建議,當即找人來試驗一番,結果有效。

  於是小吉伯特果斷采取意見,按照這個中國工作人員的方式來拍攝了這場戲。

  就是這一幕,讓中方的工作人員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看得出來,起碼在小吉伯特的劇組,小吉伯特是能聽得進去建議的,並不存在歧視。

  後來大家都發現,不光是小吉伯特,《魔戒》劇組的各個部門都沒有歧視,瞧不起中國工作人員的行為。

  相反,可能是因為小吉伯特的關系,也可能是在中國的土地上,這些老外對他們都非常的友善。

  甚至在美術組和道具這邊,中國的工作人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還得到了小吉伯特的誇獎。

  這一點,就把《魔戒》劇組和中國的劇組區分開來。

  在中國的劇組,資歷和地位決定一切,沒有到一定地位,是沒人聽你說話的。

  當然了,事情也不是絕對的。

  好萊塢的劇組也同樣有論資排輩的情況發生,而中國的劇組同樣也有和《魔戒》劇組平等對待的情況。

  只是視角不同,所看到的結果便不同,這不是說好萊塢的劇組就華語電影的劇組強到哪裡去。

  製片人查爾斯·羅文就對小吉伯特說,在同等素質下,他發現中方的工作人員比美方的工作人員效率更高,更勤奮,更能吃苦。

  查爾斯·羅文覺得,假以時日,等待華語電影劇組再發展一段時間,勤勞的中國人很快能帶領中國電影成長起來。

  小吉伯特笑了笑,不置可否。

  雖然人是勤勞的,都不錯,但很多時候行業的發展決定權不在這些中堅力量的人才手裡。

  頂層的那些大佬,才能決定一個行業的走向和發展。

  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基本都是一樣的狀況。構成好萊塢的基礎,是這些千千萬萬的專業人才。

  但決定行業發展的,是掌控和主宰好萊塢的大人物們。

  要不然,歐美的政治正確風潮也不會流行起來的,就是大人物推動的結果。

  除了這些特效和特別的鏡頭拍攝,劇組采用了大量的實拍鏡頭,把大量的美景都給拍攝出來。

  看到成片,觀眾可能會有些奇怪,好像這是一部中國旅遊的宣傳片。

  實際上,小吉伯特打算在後期發行DVD版本的時候,會把每處景點都給標出來,供影迷們瀏覽。

  萬一有影迷產生了興趣,然後去中國旅遊,對中國旅遊業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貢獻。

  除了電影拍攝之外,小吉伯特最關注的就是霍華德·肖的配樂創作的情況。

  可能是時差問題,霍華德·肖的團隊並沒有在洛杉磯的工作室創作配樂,而是來到中國,隨時和小吉伯特溝通,創作配樂。

  霍華德·肖在京城租了一間工作室,並且和中國愛樂樂團達成了合作,愛樂樂團將會全程參與配樂的錄製。

  愛樂樂團的成立比前世早一些,在1998年年底成立的,隸屬於大剪刀,由央媽進行管理。

  結束春季巡演後,愛樂樂團就加入了霍華德·肖的團隊,參與配樂的錄製。

  電影配樂非常重要,因為它能牽動觀眾的情緒,在看電影時候的情緒。

  在拍攝的時候,演員,導演都會努力的傳達氣氛和情緒。但是音樂卻能很強烈的,在適當的時刻讓觀眾感受當時的情緒。

  小吉伯特要求霍華德·肖編寫的配樂,能夠先提供一些過來,讓演員們聽一聽,感受一下情緒。

  他認為聽著霍華德·肖的這些配樂,演員們能夠更好的進入狀態。

  也確實是,每一段戲創造了不同的配樂,讓演員感受不同的情緒,發揮能更好。

  就連演技相對較差的奧蘭多·布魯姆,都在聽配樂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情緒,表現比開拍之初好了很多。

  這就是配樂的作用,不光是帶動觀眾融入電影,也能提升演員的表演質感。

  當然了,配樂還在陸續的創作之中。

  電影裡還有背景吟唱女聲,或者用英語,還有大量的精靈語言唱的一些歌曲。

  而這些工作,都是請的一些歐洲樂團的歌唱家來錄製,聽起來感覺非常的棒,讓人享受。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