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好萊塢的香瓜人》第147章 臉書和Banana上市
  第147章 臉書和Banana上市
  “生日快樂……”

  “快點,小吉伯特,快點許願吹蠟燭……”

  在香瓜莊園內,一場生日派對正在舉行,小吉伯特的好友們都已經過來了。

  娜奧米·沃茨布置了整個生日宴會,還從一家意大利餐廳請了廚師來莊園,負責生日晚宴的製作。

  “好,”看著好友們期待的目光,小吉伯特雙手合十,閉著眼睛許願:“第一個願望呢,希望大家的生活事業都能夠紅紅火火。”

  小李子笑道:“沒想到,你這個願望居然是許給我們的。”

  “噓,不要說話,小吉伯特,你繼續。”索菲亞讓小李子閉嘴,繼續讓小吉伯特許願。

  “第二個願望,希望今年公司上市成功,股票大漲。”

  “好,第三個呢!”

  “這第三個,我就不說出來了。”小吉伯特在心中默默的許了一個願望,然後吸一口氣,吹滅了蠟燭。

  “恭喜,小吉伯特,你二十五歲了……”

  “二十五歲了呀,時間過得真快啊!”

  好友們都送上各自的禮物,小李子送了一套漁具,一看價格就不菲。釣魚佬可以空軍,但裝備必須要好的。

  馬特·達蒙送了一輛自行車,閑著沒事,他可以和小吉伯特一起去海濱大道騎行,鍛煉一下。

  索菲亞送了一套她自己設計的衣服,今年她還和朋友開了一家服裝設計公司,新衣服讓小吉伯特穿一穿,幫自己測評一下。

  最有意思的是斯嘉的禮物,居然是一隻貓。

  斯嘉自己很喜歡貓,但是斯隆女士不讓養貓,所以斯嘉就把貓送給小吉伯特養,這樣自己就能來香瓜莊園擼貓了。

  “斯嘉,”小吉伯特摸著小貓,小貓舒服的發出呼嚕聲,他問斯嘉道:“這隻貓有名字了嗎?”

  “沒有啊,伱給取一個名字吧!”斯嘉說道。

  小吉伯特回憶一下,想到前世自己養過一隻貓,叫奶糖,所以他就取名道:“不如叫奶糖吧!”

  “奶糖?”斯嘉念了兩遍,覺得不錯:“好啊,那就叫奶糖。”

  於是,小貓奶糖寶寶就成為香瓜莊園的正式成員,在莊園內住了下來。

  晚上等朋友們走後,就是享受時間了。

  這次娜奧米·沃茨扮成了老師,而查理茲·塞隆扮成一個法官,卡梅隆·迪亞茲則穿上DC漫畫裡貓女的服裝,再次讓小吉伯特享受了一次。

  知道小吉伯特很愛這一口,三個女人那是花樣百出,差點讓小吉伯特樂不思蜀。

  不過第二天小吉伯特還是從溫柔鄉內醒過來,去就舊金山參加臉書上市前的會議。

  從1995年以來,臉書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表現相當出色,隨著北美互聯網用戶大規模增長,臉書的用戶也開始呈現指數級增長。

  目前北美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2500萬,第二名的小日子也不過兩百萬,後面幾名加起來都不如北美互聯網用戶多。

  不得不說,華盛頓方面在1993提出互聯網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相當的有前瞻性。當世界其他地區的網民還在撥號上網的時候,北美逐步換成寬帶方式上網了。

  這對臉書來說,簡直是一個火箭助推器一般,推動公司實現快速發展。

  截止第二季度,臉書已經成為全美第一大圖片分享和社交網站,而且廣泛在年輕人當中流行,用戶量突破五百萬。

  會議結束後,臉書還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吸引了科技媒體和財經媒體,甚至娛樂媒體前來報道。

  那些科技和財經媒體還好奇為什麽娛樂媒體也會參與這件事,但看到台上坐著的小吉伯特也不感到奇怪了。

  小吉伯特是臉書最大股東早已不是什麽秘密了,關心這個事情的人都在猜測著臉書上市後,小吉伯特的財富會達到多少。

  新聞發布會由首席執行官馬克·魯爾主持,他列舉了各種數據,向公眾證明臉書的美好前景。

  “從1995年第一季度以來,公司經過最初的發展,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公司股東都對公司前景非常看好。

  臉書作為時下最流行的社交網站,已經在北美互聯網掀起一陣風暴。其高度交互性,基於實名製的社交方式,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

  面對媒體記者們,馬克·魯爾意氣風發,自信十足。

  “截止目前,臉書用戶已經突破五百萬,每月訪問量達到八百萬人次,總訪問量早已突破一億。

  用戶活躍度相當高,平均一個用戶每個月要訪問十次以上,每次要瀏覽近十五個頁面。

  不論從哪種標準來看,臉書所取得的成績都足夠讓公司所有員工自豪,讓股東放心。”

  召開新聞發布會,實際就是一個炫耀的行為。

  同時也告訴市場和股民,公司表現良好,請大家積極購買。

  這一招很有效,新聞發布會之後,《矽谷科技》,《華爾街日報》等有影響力的科技財經報紙都全面報道了這次盛況。

  《華爾街日報》還說道:“今年七月,整個納斯達克必定要為臉書而瘋狂。”
    好萊塢這邊,這把焦點放在小吉伯特身上。沒想到小吉伯特除了電影方面之外,在投資和創業領域同樣成果斐然。

  很多好萊塢圈子裡的人,離開好萊塢就玩不轉,沒想到小吉伯特居然如魚得水,讓大家感到佩服。

  鑒於小吉伯特的身份,一些媒體又開始炒作小吉伯特的魷魚血統,《華盛頓郵報》甚至給小吉伯特送上一個上帝之子的稱號。

  小吉伯特看見這個稱號還一愣,我和耶穌平起平坐了?
  不過仔細一想就不覺得奇怪了,雖然西方宗教氛圍確實比較濃厚,也有那種比較忠實的信徒,但更多時候宗教不過也是一種工具而已。

  人們利用宗教來達到各種目的,比如十字軍東征,表面上是懲戒異教徒,最後成了掠奪財富的戰爭。

  小吉伯特是魷魚裔,這個年代正好是魷魚人神話非常盛行的時期。有小吉伯特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當然要被魷魚團體當做一個正面例子來宣傳。

  對小吉伯特來說,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在臉書上市之際,小吉伯特那邊就收到了很多魷魚精英團體的邀請函,包括支持地中海岸邊那個地方的團體。

  對小吉伯特來說,如果非要當一個魷魚人,他一定奉行自由主義,主張世界和平。

  因此那些極端魷魚精英團體的邀請,小吉伯特都沒去。

  魷魚內部也有派系的,現在自由派可以高喊:“小吉伯特屬於我們自由派了……”

  而小吉伯特和那些極端團體的分歧,也是北美其他資本團體樂於見到。至於極端團體帶來的麻煩,小吉伯特就委托自己父親老吉伯特幫忙周旋了。

  總不可能就因為小吉伯特不支持復國主義團體,他們就把小吉伯特來一個背後身中八槍自殺吧?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如果不支持這些團體,那魷魚集團還會捧著你嗎?

  最起碼自由派會捧著小吉伯特,小吉伯特甚至可以當上自由派的領袖,領導自由派和極端團體做對抗,就像北美的驢黨和象黨一樣。

  至於媒體方面,也不用擔心,魷魚集團的傳媒力量很多都掌控在支持極端團體的魷魚資本當中。

  但接下來幾十年,是世界輿論方式發生巨變的時刻,互聯網終將取代傳統的電視報紙等媒體。

  小吉伯特布局互聯網,以臉書Banana為開端,可以全面掌控社交網站,弄出推特,視頻分享網站,摧毀傳統的輿論傳媒方式。

  當然,掌握如此大的宣傳機器,小吉伯特一定會成為某些團體的眼中釘肉中刺,這就需要小吉伯特自己格外注意和小心了。

  話說回來,如果成為全美超級富豪的小吉伯特不明不白的死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引起的社會動蕩是劇烈的。

  以北美社會階層的結構,下層民眾再怎麽亂都沒事,反正還會有全世界源源不斷的潤人來到這裡,補充廉價勞動力。

  中產階級出事,也只是稍微有點事情,但不影響其本質根基。

  但位於社會頂層的超級富豪出事,瞬間就會引發大規模的恐慌。

  一旦對富豪來說天堂不再是天堂了,那誰還敢把財富往這裡轉移?北美如何成為世界的中心?

  沒有這些富豪,社會頃刻間就會崩塌。

  這些東西前世在中國,小吉伯特是很難感受到的。直到親身在北美生活體驗過,才知道資本對西方社會來說,意味著一切的根基。

  當然,很多事情也很難說,保不齊小吉伯特要學習馬斯克,來個我絕對不會自殺的保證,讓全世界都知道。

  現在考慮這些事情還太早了一些,目前小吉伯特和各大資本們,尤其是魷魚資本之間相處還算愉快。

  1995年七月,在一切準備就緒後,臉書高管們集體趕赴納斯達克,敲鍾上市。

  小吉伯特親自敲鍾,當敲下那一刻,早已準備就緒的股民們立即衝入交易地點,開始購入臉書股票。

  一般來說,公司上市敲鍾,通常還需要做一些路演宣傳,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但臉書絲毫不用,開市那一刻,北美證監會網站就以大量訪問人數而宕機,氣得投資者大罵。

  等網站恢復過來後,投資者們發現,臉書的每股股票從3.8美元瘋長至11.7美元。

  這讓投資者們更加瘋狂了,更多湧入的投資者不斷把臉書股價堆上去,收市的時候,股價已經上漲至15.3美元一股。

  如此大規模的IPO,其聲勢甚至比去年網景公司還要誇張。

  借著臉書上市,馬克·魯爾和霍尼·馬爾斯都成為了千萬富翁。至於最大股東小吉伯特,雖然拿一部分股票套現,但仍然持有大量臉書股票,價值五億美元。

  整個臉書的市值,在收市結束後,市值來到了十三億美元。

  但這不是終點,臉書股票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股價幾乎一天一個樣,上漲速度非常快。

  這還沒完,臉書上市後,緊隨其後,Banana在八月份成功上市,使得Banana市值一舉超過八億美元。

  憑借兩家公司的股份,財經媒體預估,小吉伯特個人財富已經超過十五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把小吉伯特列為三十歲以下富豪第一名,超過希爾頓集團和蘭黛集團的繼承人們。

  最關鍵的是,小吉伯特不像那些依靠父輩的人,幾乎可以說白手起家的,這又為美國夢增添了一個傳奇人物。

   商業方面不太擅長,但不交代也不合適,簡單寫一寫,一筆帶過算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