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好萊塢的香瓜人》第76章 外行人做外行的事
  第76章 外行人做外行的事
  慶功宴圓滿的結束,小吉伯特有預感,以後自己會慢慢習慣這個場合,甚至不當回事的。

  六月份不可避免的到來,《生死時速》終於在海外多個國家大規模上映了。

  六月的第一個周末,《生死時速》就在海外拿下4580萬美元的票房。

  影片北美票房累計到了1.25億美元,暫時排在今年北美票房榜第一。

  加上海外票房,也暫時成為今年的全球票房冠軍。

  《生死時速》這樣一部在北美大爆的影片,一般也會在海外取得不俗的票房。

  華納內部對海外票房做了一個預估,影片會取得2億到2.5億美元的海外票房。

  加上北美票房很有可能破1.5億,也就是說《生死時速》最終票房有可能破4億。

  小吉伯特電影票房一部比一部高,讓迪士尼和華納都樂開了花。

  小吉伯特自己也很高興,因為他簽訂的導演合約有分成協議,還是階梯式分成。

  如果北美總票房到達1.5億,那他就有百分之十五的總票房分成,最後收入會超過兩千萬美元。

  加上片酬,已經超過2500萬美元。

  有人可能會驚呼,北美票房才1.5億,你一個人就拿走2500萬,那電影公司能乾嗎?

  還記得之前介紹的九十年代北美票房分成協議嗎?小吉伯特拿走的分成是多,但電影公司得到的更多。

  而且小吉伯特並沒有染指海外票房分成,那些都屬於發行商和投資公司的。

  另外,在電影行業,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部電影在票房上獲得的收入比例是在下降的。

  好萊塢專業數據調查公司調查了最近十年來大賣的商業電影,結果顯示發現,票房收入隻佔據一部影片總體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這個數據不是絕對,但足以說明除了票房之外,電影的盈利模式是非常廣闊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北美放映還沒結束呢,迪士尼就把《生死時速》的北美錄像帶版權賣了八百萬美元,電視版權賣了六百萬美元。

  而且這個是有年限的,到期了還可以繼續賣,等於一個長期飯票。

  此外,影片的版權還可以在海外多個國家繼續賣。

  幾十萬幾百萬美元加起來,都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可見一部大熱電影的周邊版權盈利能力。

  《生死時速》強大的盈利能力,讓迪士尼和華納都很心動,如此高的盈利能力,不出續集就可惜了。

  於是迪士尼和華納找到小吉伯特,問他有沒有製作續集電影的打算。

  小吉伯特表示不感興趣,如果兩家公司想開發續集,最好找其他導演來接手。

  沒有小吉伯特,《生死時速》還會成功嗎?這是迪士尼和華納的共同疑問。

  《生死時速2》暫時沒譜,但是另外一個有關於小吉伯特的項目,卻開始立項了,那就是《死神來了》。

  作為全球賣出1.26億的驚悚恐怖電影,其盈利能力早就讓迪士尼上下都流口水了。

  於是在小吉伯特明確表示沒興趣製作續集,也無意參與投資之後,子公司試金石影業花兩千五百萬美元,直接買斷了小吉伯特手裡的部分版權。

  小吉伯特的底線是兩千萬美元,不過希娜·布恩當然不會死守底線,獅子大開口三千萬美元,最後談到了兩千萬五百萬美元。

  《生死時速》的票房分成還沒到帳,不過這筆買斷的錢卻很快到帳了。

  有錢了,就好辦事。

  就在六月初,小吉伯特持股的蘋果發生了一件大事,時任CEO的約翰·斯卡利因為業績不佳,辭去了CEO的職位。

  CEO職位由邁克爾·斯平德勒接任,並且宣布要重振蘋果公司。

  但市場對邁克爾·斯平德勒並沒有信心,股市一開盤,股價就一路下跌,市值跌破二十億美元。

  這個時期,是蘋果最艱難的時期,幾乎跌落到谷底,接近崩盤的局面。

  然而,這對小吉伯特來說,卻是一個大好機會。

  趁著這個機會,小吉伯特再次吃進不少蘋果的股份。

  他直接買了一個蘋果小股東手裡的所有股份,並且獲得了相應的董事會席位。

  這個小股東急於跑路,此時在市場上蘋果屬於爛股,所以賤價把股份賣給了小吉伯特。
    加上這次購買的股份,小吉伯特手裡蘋果股份已經來到了百分之二點五左右。

  投資經理人大衛曾勸說小吉伯特,不要購買蘋果的股票,但小吉伯特一意孤行。

  這倒不是小吉伯特固執,主要是股票投資和電影領域完全是兩碼事。

  他前世也就知道蘋果谷歌臉書之類的企業市值很高,但你讓他具體了解九十年代北美哪些企業未來發展會很強,他還真不懂。

  所以投資的時候,小吉伯特都挑名字熟悉的投資。

  現在谷歌還沒影呢,臉書也不知道在哪,雅虎也找不到,亞馬遜還有一年。

  也就跌落谷底的蘋果,還有微軟和思科,以及甲骨文他知道。

  後三者者屬於熱門股,市值一直在上漲,小吉伯特也買不了多少。

  在買到足夠進入蘋果董事會的股份後,剩余的錢,小吉伯特都去買了這三家公司的股票,這個舉動被大衛認為是一個明智的投資行為。

  跌落谷底的蘋果,能直接大量購買,股價便宜。在買了一個小股東手裡股權之後,甚至讓小吉伯特成功進入董事會。

  史蒂夫·喬布斯不知道什麽時候回歸蘋果,印象中好像也不遠了。

  回歸後的史蒂夫·喬布斯接受了比爾·蓋茨的1.5億美元投資,使得比爾·蓋茨成為蘋果公司的股東之一。

  但現在,小吉伯特只花兩千多萬美元,就拿到了和比爾·蓋茨一樣成為蘋果董事會成員,現在看是虧且不明智的,但長遠來說是賺的。

  早就說了,蘋果公司是長期投資,成為董事會成員之後,還能影響蘋果的決策。

  既然知道蘋果是在史蒂夫·喬布斯回歸之後,才脫離低谷的,難道就要被動等待嗎?
  作為重生者,被動的等待也太low了點吧!
  他完全可以提前促成喬布斯的回歸,早點把蘋果公司帶入正軌,這不比傻傻的等待好多了。

  而且,小吉伯特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一直藏在心裡,那就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支持喬布斯,未來有可能憑借這層關系,從喬布斯手裡弄到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很快,這麽一個機會就來了。

  因為換了一個CEO,蘋果召開股東大會,小吉伯特自然也會列席。

  他所持有的股份,甚至讓他成為蘋果的第三大個人股東之一,僅次於兩位聯合創始人。

  開股東大會的時候,小吉伯特表現得很沉默,一直在聽CEO講話。

  將要推出什麽新產品,做什麽新業務之類的。

  小吉伯特不懂,不過那些產品在他眼裡都屬於過時落後的產品,雖然現在熱門,但不久之後就會被淘汰。

  所以他興趣缺缺,一心想著怎麽把史蒂夫·喬布斯弄回蘋果公司。

  作為知名電影導演,還是有很多股東知道小吉伯特的大名的。

  在股價跌落谷底的時候,蘋果公司就公開了小吉伯特股東的身份,希望提振市場信心。

  但誰想到,很快華爾街的財經媒體就把小吉伯特形容成除了電影,其余一竅不通的傻蛋。

  投資蘋果這個行為,被稱為最愚蠢的行為。

  在好萊塢享譽無數的小吉伯特,在華爾街和矽谷成了傻子的代名詞。

  據說,現在矽谷最流行的一句話是:今天你當小吉伯特了嗎?

  甚至在微軟的一次會議上,比爾·蓋茨公開嘲笑小吉伯特,稱他絲毫不懂IT和科技行業,還是回去拍電影吧!
  比爾·蓋茨說的沒錯,小吉伯特還真不懂。

  如果不是有前世的事情擺在那裡,他也不會頂著別人看傻子的目光持續不斷的買進蘋果公司的股票,

  小吉伯特從來不在意別人的看法,那樣會讓自己活得很累。

  別人怎麽想他不管,他只知道,蘋果沒有史蒂夫·喬布斯真不行。

  所以,他在股東大會的第一句話是:“能否把喬布斯先生請回來?”

  此話一出,蘋果股東們全體炸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