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逢凶化吉,從九龍奪嫡開始》第93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九更)
  第93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九更)
  陳恪緩緩道來:“除了儒家典籍,還有諸子百家先賢的典籍也一並看了,譬如陰陽家的攻守之道,法家治世之道,兵家謀劃之道,雜家,小說家,農家等諸子百家之法,皆有可取之處,然而我卻發現諸多學說,居然有諸多矛盾衝突之處,看的越多,困惑越多。”

  “這個情況,在儒家之中也時常出現,比如兩位聖人為了人本善和人本惡的論題,爭執了千年,類似的問題也有很多.最近新起的理學,也有很多疑問,‘格物致知’說來簡單,我靜坐一日,在竹林想了一天,也沒有任何頭緒。”

  “此外還有數萬年的人族歷史,各大王朝列傳,也無事拿出來看看。其中荒謬之處,不在少數,那些寫史的人,高勢闊步,惜墨如金,除了王侯將相,世家公族,再無其他,無人為悠悠眾生作傳,難免過於千篇一律。”

  陸鳴淵質問道:“但熟知不等於真知,你看的這些也不是為了你自己為官為科舉,是為了什麽呢。”

  “為了什麽.其實在下心中也很迷茫。”

  陳恪有些茫然,搖搖頭道。

  “自從母親去世之後,我便了無牽掛,不怕殿下笑話,陳某當初讀書出人頭地的想法,只是希望餐餐能吃飽,直到拿到秀才功名,可以領取官衙俸祿,解決了溫飽,於是便開始每日每夜的讀書。”

  “官場舞弊案發生之後,功名利祿的這份心思也淡了。”

  “若不是殿下,恐怕我現在還在老家茅屋裡面煮粥教書。”

  陸鳴淵耐心的聽著他的話語,心中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一個人。

  他閉緊雙眼,沉吟良久。

  心中浮現出一位詩人。

  半生窮困,死於荒涼。

  他的一生哪怕再窮困潦倒,也不曾停筆,書寫他那波瀾壯闊的日子。

  哪怕仕途坎坷,遭小人佞臣汙垢,卻始終憂國憂民,初心不改。

  他的每一個字,都嘗盡人間寥落和世態炎涼。

  他一生寫下的詩,都涵蓋不了他一生不屈的意志和對山河社稷的渴望。

  陸鳴淵緩緩睜眼道:“既然如此,我想送你一句話。”

  “什麽話?”

  看到六皇子殿下伸手,陳恪識趣遞去手中記錄的紙筆。

  陸鳴淵寫字之快,讓他不由吃驚,而且寫的好像還是一句詩,對方的速度之快,看到最後,低聲不禁念道: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落筆而成,陸鳴淵朗聲道: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杜甫縱有千轉慈悲的聖人心腸,卻沒有雷霆手段。

  故而窮困潦倒,受人擺弄,顛沛流離一生。

  自己寫這首詩,就是興詩聖之志,激勵陳恪,哪怕自己嘗盡世間諸般苦,也要樂觀豁達,不忘初心。

  “收好,好好保存,不要拿出來給別人看,時不時拿出來激勵自己就行,此人的故事,伱當個雞湯聽聽。”

  陳恪還沉浸在這句話的廣大胸懷之中,雖不知雞湯聽聽為何意,還是鄭重的點頭,反覆品味此話。

  時間來到晚上。

  陳恪閱卷不止,床頭到床尾,全都是書本摘抄的要點。

  只見他用微弱的文氣附著在一本本書上,提取其中文字,在腦海觀閱,如此一來,就不用一直拿著書了。

  陸鳴淵見到,必須要說一句量子閱讀。

  事實上並,非如此,這個世界的讀書人看書都不慢。

  儒道第三境明心之後,大多可以做到如此,提取一本書的內容,然後記在腦子裡。

  陳恪快就快在他不僅記在腦子裡,而且可以同時觀閱多本書,將這些書過眼熟讀,這個才是真正的本事。

  這算是他自己訓練出來的讀書速度。

  看了一會兒,他也有些乏了。

  拿出白天六皇子殿下寫給他的句子看一看。

  越看越覺得此話不簡單,神蘊十足。

  倒不是說這一句話有多厲害,而是他透過這句話看到了一個人。

  一個山河破碎,四處漂流的兩鬢斑白老人。

  他仿佛憑借體內的文氣穿過了文字,觸摸到了一層屏障。
    陳恪不禁低聲喃喃:“世間真的有這樣的人嗎?明明自己嘗盡世間苦難,卻飽含對那些弱小孤零之人的憂慮。”

  他不由想起了他自己。

  年幼喪父喪母,沒爹疼,沒娘愛,好歹他祖上也顯貴過,到他這裡,卻是如此模樣。

  從小他就羨慕那些可以一直在私塾念書的富家子弟,而他四處都找不到一個可以傳授學問的先生,只能替人書寫家書,裝裱字畫,賺錢買書學東西,本想改回齊姓,回到齊家,卻被人說成是野種,不配進齊府。

  全力考到秀才,卻遇到了烏龍案,科舉生涯差點結束。

  他已經二十多了,同窗舉子,大多出人頭地,要麽得恩蔭,也能有個好去處,如果沒有六皇子殿下,自己還是一事無成。

  想到此處,從八歲以來死過娘親之後的陳恪再未流過一滴眼淚的他,如今眼眶不由濕潤。

  殿下說的這人,跟他的身世頗有相似之處,一樣淒苦,一樣位卑人輕。

  像殿下說的,這位老前輩一輩子的經歷,尚能說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樣的話。

  自己為何做不到呢?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我陳恪也一樣可以。”

  陳恪下意識說出此話。

  顯然是將這句話當作了自己的志向。

  他閉上眼,這十六個字化作璀璨金光,印入他的心壁。

  這一瞬間,他仰天喊出一句。

  “殿下,我悟了!”

  待到此句吟出。

  下一刻。

  “轟隆!”

  寂靜的天空有一道驚雷劃過。

  文淵閣內,詩詞所在的宣紙蕩起一道磅礴的氣流,很快席卷整個大殿。

  每一個字散發出金色光芒。

  刹那間,光芒彌漫,耀眼無比,將在文淵閣早已休息的上百官吏驚醒。

  而後,宣紙如陽,傾瀉出金色光芒,如洪流一般,將周圍淹沒。

  幾乎是一瞬間。

  在場起身的校書郎,校書丞都陡然大變。

  他們癡癡地看著這一切。

  眼中皆是不敢相信。

  “天地文氣。”

  “是儒道文氣。”

  “這詩蘊含了什麽樣的大道,儒道文氣居然凝聚出了異象。”

  金色光芒愈演愈烈,更是衝上十丈之高,化作一道光柱。

  氣浪濺射出去,四方動靜頻出!
  讓整個帝京城的讀書人都抬頭望天,怔怔的看著這一幕。

  腦海中出現了天道之音。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聽到這個聲音,所有人都是一臉震驚,仿佛意識到了什麽。

  “有人悟道立命了!”

  “是怎樣的大道,居然得到了天地的認可!”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