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逢凶化吉,從九龍奪嫡開始》第210章 狸貓換太子,金絲雀卦象,龍章鳳姿
   第210章 狸貓換太子,金絲雀卦象,「龍章鳳姿」命格

  帝京。

  第二天,大清早的功夫。

  新鮮出爐的大炎邸報就被士子和百姓搶奪一空。

  兩個偌大的標題無比醒目。

  第一個是魔國大軍多線直逼邊境,大炎多城慘遭屠戮,三教各大勢力派出頂尖修士鎮守長城,大炎新一代聖賢齊行硯,擔任天玄洲鎮守使,掌邊境六洲政務,領天子配劍,牧守天玄,不從者可斬立決。

  鎮北王與冠軍侯在西北響應配合,皆聽候差遣。

  具體傷亡數字,沒有統計出來。

  或許說,是沒有人敢暴露出來。

  觸目驚心的數字會深深刺痛不少還沉浸在盛世之中的人們。

  但唯一的要求,卻讓內閣開了好幾天的會,至今沒有結果。

  百姓會不會反感這種事情?這是第一件事情。

  有聰明人發現,這個大冥女帝的心思手段超過了歷代大冥國主。

  曾幾何時,都只有其他小國派出公主和親,維持與大炎的關系安定。

  當然,這些舉措是不是假惺惺,別有用心,也不清楚,至少明面上人家做的仁至義盡。

  諸多內閣大臣皆是無奈,王和甫正襟危坐在官邸桌案之前,手持朱砂筆,有些皺眉,不斷沉吟思考。

  皇宮內閣大堂,金碧輝煌。

  只有他國送人進來。

  原本就是大炎趁著魔國內亂,然後西北大軍偷襲南部諸州,給他國造成了損失。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此乃奇恥大辱!
  如今大冥女帝抓到了罪魁禍首,同時將違背命令的地府修士梟首,也算是給大炎王朝最大的面子,而且凶手的確不是大冥女帝的人,而是地府的修士。

  然而所做的這一切只是為了和親而已。

  反而是那些兵強馬壯的軍鎮,一個個的淪陷,無法抵擋地府大軍。

  地府之中,地位森嚴,弱肉強食,強者為尊,有十大種族,此次參與入侵大炎的起碼有一大半,已知的軍情中,出現了不少妖魔邪祟修士,譬如:殘忍食人肉的男女羅刹,百鬼夜行、操縱百鬼夜行,鬼轎行走的浮空城,以屍骨為肉身的邪祟,斷頭仍能行走的詭異人族。

  最後以和親收尾,那日後還是井水不犯河水。

  如果說魔國這樣做,然後索要一些其他好處,他都覺得沒問題,僅僅只是和親,就有些古怪,不是有些,是真太古怪了。

  地府不完全受到大冥朝廷的管轄,地位等同三教,兩者沒有直接關系。

  這些消息,無疑是讓局勢更加嚴峻。

  畢竟打仗這種事情,大家都不想打,殺敵一千,自損三百,很容易讓其他國家漁翁得利,你給我一個台階,我就給你一個台階,如今魔國的確給了台階,而且給的台階很大。

  大國之間就是看做法,只要面子上大家都過得去,一切好說。

  和親?

  大冥女帝提出了退兵的唯一要求,那就是和親。

  這件事情,於大炎朝廷處理起來,就十分棘手了。

  好在最為關鍵的幾處長城關隘沒有淪陷,玉祿關位列其中。

  都自己殺自己人了,這面子足夠平息國內的大部分民怨。

  而且大冥女帝還約束軍紀,處置了手下人,並且道歉,讓大炎無法譴責魔國。

  哪裡有大炎入贅給聖冥為婿的先例?
  割地賠款,那更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需要淮安王入贅大冥,在魔國為婿?

  從聖冥出兵開始,魔國一直處於戰爭輿論的頂端,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

  人家鎮壓了叛亂,回過頭來算帳報復,也算合理。

  不是說和親難,而是和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事實上,有邊境小鎮百姓駐守的地方,基本都沒有淪陷。

  還提出了解決矛盾的辦法。

  大炎王朝也從來沒有和親給別人的例子,哪怕是公主,郡主。

  有些古怪。

  以後這些聖冥將士們豈不是要寒心?
  這事站在大冥女帝的立場來看,哪怕她不殺自己人也沒錯,畢竟又不慫你,對方站在有理的一邊,是大炎挑事在先。

  第二件事情,就是魔國自己砍自己人,這成本很大,畢竟有句話叫做幫親不幫理,除非影響太大,不然的話,不可能自己砍自己人。

  可大冥女帝選擇將自己人殺了,給大炎王朝一個台階,不惜得罪地府勢力,這面子很大,自降身份都不足為過。

  只要你大炎朝廷答應和親,將太子入贅過來,那我就不追究你偷襲的事情了,我立馬退兵。

  大炎太祖英明神武,自他橫空出世以來,大炎以武立國,掃平八荒,統一四海,奪中土天命,近百年,才逐漸以儒治國,開辟盛世。

  第二個消息,則是更讓人們震驚。

  倒不是說和親丟人,而是大炎王朝與魔國和親這事,他從來沒有想過。

  站在內閣和朝廷的立場和角度來看,和親無非是挑選一位皇子送過去入贅,打破了大炎不和親的傳統,損失了一些面子。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損失。

  還有就是,這個皇子的身份有些特殊,乃皇帝看中的太子人選。

  還沒有正式立儲,但基本上是板上釘釘了。

  “王公,考慮的如何了?”

  率先開口的,是一位氣質儒雅的緋袍中年男子,他乃是文華閣大學士,兼任戶部尚書的楊靖羽,也是內閣重臣之一。

  王和甫沉聲道:“和親的帶來好處雖大,但此舉無疑是打破了大炎的傳統,估計民間還會有民怨,甚至激起民變。”

  以王和甫個人心思來看,是不希望和親的。

  他外孫能當太子,憑什麽要放棄,去跟魔國和親?
  楊靖羽歎氣道:“但如果不和親,大炎就得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去與魔國展開全面戰事,發動舉國之力,還要強製征兵,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而且勝負未知,代價太大了。”

  當初剛得知消息的時候。

  哪個大臣不是慷慨激昂,哪個不是覺得大受屈辱?

  揚言絕對不可能和親,一定要跟魔國打到底。

  可是冷靜下來,看了一眼錢包,臉色只能發苦。

  只有他這個戶部尚書知道財政內幕,對打仗保持深深的擔憂。

  當今大炎國庫赤字吃緊,入不敷出。

  主要原因來自於永安帝這幾年打的仗太多,前有十年備戰,畢其功於一役,雖勝卻是慘勝,唯一戰果,妖女還逃回國了,聖上執意出征東瀛洲,軍費頗多,滅國了也無法彌補漏洞。

  然後就是天降大水,來年鬧饑荒,好在有存糧,饑荒沒擴大。

  緊接著,各地叛亂,魔尊出世,三皇子帶人叛亂平反,結果自己鬧了兵變。

  冠軍侯率兵出馬,又是一筆大開銷。

  戰事帶來的虧空還沒有恢復,如今的大炎已經折騰不起大的戰事了。

  戰爭一旦打響,什麽軍需物,還有糧草都不說,死一個正規大炎精銳,就要補百兩白銀,並且免全家稅收三年,外加一些其他福利,譬如說,若有後代男丁可上私塾,由朝廷撥款減免一半。

  這是大炎將士的福利,如此一來,也可以讓將士們安心,一戰死後,朝廷會料理一切。

  這一場大戰下來,死個幾萬人真不是一件誇張的事情,尤其是攻城之戰。

  按照皇帝陛下的脾氣,如果真的開戰,至少要打幾年,死傷人數估計數十萬得有。

  光是銀兩就是上千萬的賠償,外加上其他各項東西,少說一萬萬又五千萬兩白銀。

  其他的就不說了。

  可如果派個公主去和親直接止損總和三四萬萬兩白銀,外加上還能促進貿易,十年下來,可能賺個五六萬萬兩白銀,帶來的收益四舍五入一下。

  就是十萬萬兩白銀啊。

  大炎王朝一年的國庫收銀也就是兩萬萬兩白銀,入贅一個皇子,帶來五年的國稅收入。

  這不是一件好事?
  再換句話來說,都不說銀兩不銀兩,犧牲一個人,換回十萬將士的生命,這筆生意就太值了。

  內閣大臣楊靖羽認為。
    和親問題不大,滿朝文武都會答應,甚至連皇帝都會答應。

  再換句話來說,都不提銀兩不銀兩,犧牲一個人換回十萬將士的生命這筆生意就太值了。

  兩人一個同意,一個不同意。

  只能看內閣其他成員的意願。

  “其他大人,還有讚成和親的嗎?”

  楊靖羽問道。

  傳來的反應,卻是出奇的一致。

  “眼下來看,和親的好處是要大過開戰的。”

  “是啊,入贅一個皇子,就能換取十年太平,唯一缺點就是會損失一些大炎的威嚴和顏面。”

  王和甫看向他們的眼睛裡,十分平靜。

  陸鳴淵既不是他們的外孫,也不是他們投資的對象,所以誰當太子跟他們無關。

  自然會選擇和親。

  他們覺得,誰當太子都不錯。

  陸鳴淵當不了,可以選擇八皇子陸雲卿。

  他們對陸雲卿的好感度,可能要更高一點。

  “首輔大人怎麽看?”王和甫目光看向首座位置。

  首輔袁玄罡蹙眉道:“你們投票吧,此事老夫也很難做出決定。”

  這確實是袁玄罡的風格。

  從來不得罪哪一步,只看結果和意願,再做選擇,可以避免背太多鍋。

  “聖上的意思呢?”王和甫不依不撓的問道。

  首輔袁玄罡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聖上還在考慮,但考慮到國庫軍費不足這一項,讓我等給出一個解決辦法。”

  一聽到聖上沒有定主意,王和甫淡笑道:“既然聖上讓我等想解決辦法,諸位不妨聽我一言?”

  此話一出,內閣所有人都看了過來。

  王和甫悠悠道來:“大冥女帝明明佔據了主動權,可以更進一步,大舉入侵邊境,對大炎發起滅國之戰,可是她沒有,而是主動退了一步,提出和親交好的方案,各位不覺得,此舉十分奇怪詭異嗎?”

  這句話點醒了諸位內閣大臣。

  “是啊,她到底有什麽目的?”

  “不可能只是為了羞辱大炎吧,若是能拿下大炎各地州郡,好處可比什麽和親大的多。”

  不少人想到了關鍵,腦海靈光一閃,道:
  “難道魔國內部還有矛盾,又或者說,大冥女帝剛剛登基,大冥百廢俱興,所以也無法支撐大的戰事,這次入侵不過是一次強弩之末?”

  其他人提出擔憂:“問題是,我們不敢賭,萬一激怒了大冥女帝,那就是真真正正的開戰了!”

  “王大人的意思,到底是什麽?”

  王和甫解釋道:“和親事小,太子事大。和親一事,我們的顧慮並非是顏面問題,而是人選。淮安王乃是聖上親口定的太子人選,關乎大炎未來,這正是大冥女帝想看到的,不費一兵一卒,只需將太子入贅大冥,那聖上殫精竭慮選出的繼承人,就沒了威脅,一個不安定的大炎,才是她想看到的。”

  袁玄罡輕輕點頭:“王大人此言有理。”

  王和甫笑道:“我們索性成全大冥女帝,給她一個‘太子’,但是卻是一個假太子。”

  其他內閣大臣立馬反應了過來。

  “王大人的意思是,狸貓換太子之法,用贗品和親?”

  王和甫點頭:“那大冥女帝在大牢之中,只見過我外孫一面,而且匆匆一面,固然沒有多少印象,只需讓聖上再次冊封一位皇子,取名‘陸鳴淵’,然後送入大冥即可。”

  這是王和甫能想到的,救外孫的唯一辦法。

  楊靖羽思忖了一會兒道:“王大人的這個辦法,或許可行。”

  “這假太子,會不會被大冥女帝看出來?”

  有大臣提出疑問。

  楊靖羽道:“應該不會,大冥女帝對淮安王並不了解,兩人只見過一次,她只是需要一個欺辱大炎的由頭罷了,什麽入贅,就是想羞辱大炎而已,斷去大炎未來,只需給一個名頭就行。”

  “如果諸位大人覺得沒問題,計劃就可以開始實施了。”

  王和甫微笑道。

  首輔袁玄罡聽到這個辦法,也是緩緩頷首:“眼下這個辦法,確實是最可行的,既不用開戰,讓魔國退兵,又能不送出真實的太子人選。”

  “就這樣吧,王大人,你去招呼一聲淮安王,讓他整理出當時在大牢中的卷宗,不然到時候尋找的太子替身露餡了,那就不妙了,此事事關重大,想要達成,還需要認真對待。”

  “是!”

  諸位大臣分工明確,開始去尋找替身的人選,以及做思想工作等等。

  清燭殿。

  “淵兒,這近來發生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王和甫出門就來到了冷宮做客,詢問情況。

  陸鳴淵給外公倒了一杯茶,點頭道:“有所耳聞,無非是魔國猖獗之事。”

  他不知道大冥女帝是出於一種什麽樣的心思。

  居然想讓他入贅!
  他們明明佔據上風,可以更進一步,攻佔大炎的土地,為何會選擇和親呢?
  陸鳴淵不會天真的以為,大冥女帝是貪圖男色,兩人才見過一面,對方肯定有更深層次的目的。

  “所以外公此次前來,是為了.”

  王和甫歎了口氣,自責道:“是外公沒用,保不住伱。”

  “什麽意思?”

  陸鳴淵頓感不妙。

  王和甫無奈道:“一開始,大部分大臣還是認同開戰的,但實際情況是,大炎國庫已經沒有辦法再支撐大規模的戰事,強製征兵,會激起各地民變,傷及大炎國運。”

  “所以內閣大臣大部分,都默認了和親的可行性,人數佔據絕對優勢。”

  “於是外公只能想出一個狸貓換太子的辦法來保住你。”

  “此計能不能成,現在還不知道,但你要做好思想準備。萬一失敗,你很有可能會因為和親,入贅魔國,失去太子之位。”

  陸鳴淵聞言,也是沉默了。

  他沒有想到,局勢已經發展成這個樣子。

  太子之位,固然危險重重。

  可入贅魔國,顯然更加危險!

  大冥聖國是什麽地方?
  乃是妖魔邪祟橫行之地。

  傳言,聖冥天下,白日和黑夜,完全是兩個世界。

  白日為人間,黑夜為幽冥!
  人族能跟妖魔共存,可想而知,那裡的環境有多差。

  只有心魔噬體,心狠手辣的魔修會被放逐到聖冥之地。

  在那裡,基本沒有善茬。

  中土天下,有儒釋道禮教的束縛,勸導人們向善,在聖冥之地,只有弱肉強食,強者為尊。

  陸鳴淵自認,他是絕不可能看到和親的。

  “嘩!”

  忽然。

  陸鳴淵腦海的龜甲再次顯靈,這一次,只有兩道裂痕凸顯出來,顯然能提供解決的辦法也很少。

  【狸貓換太子之法,贗品和親,禍患無窮,為國立言,凝龍魂,塑龍骨,可擺脫和親宿命。】

  【上爻吉卦,狸貓換太子,禍患無窮,唾棄和親之舉,為國立言,可擺脫和親。福則四方來投,太子府人才濟濟,歌頌不絕於耳,佳人青睞有加,禍則招惹大冥女帝,受永安帝重視忌憚,湛藍命格「蛟龍得水」晉升尊紫命格「龍章鳳姿」,中吉!】

  【中爻凶卦,接受和親,服侍女帝,變成深宮男寵,成為大炎之恥。福則豔福無限,地位崇高,禍則激怒永安帝,龍運盡失,失去太子之位,眾叛親離,背上不世罵名,成為大炎王朝,乃至中土天下的敵人,達成金絲雀結局,中凶!】

  看罷卦象,陸鳴淵心中暗道:“看來,想解此劫,靠其他人,靠外公是不行的,還得親自動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