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年代對照組?不慌,我有靈泉空間》141.第140章 開學
  最後的最後,小學裡面的老師也選好了,基本上全部都是知青。

  小學叫做翻頭小學,因為那種小山就叫翻頭山,聽著就和村子裡面很貼。

  教材也在開學之前全部都送了過來,開學,足足有五天的時間,各個村子都把小孩送過來。

  現在學校裡面不收錢,只收糧食,只要付出一點糧食,就可以在這個學校裡邊吃住讀書。

  顧雪和其他幾個老師商量了一下,每天上六節課,上午三節,下午三節,每節課一個小時左右。

  學校裡面沒有裝響鈴,這玩意兒一個要十多塊錢,顧雪覺得沒必要。

  而是在辦公室裡邊裝的時鍾,門口有一個大鍾,這玩意兒還是一個村子裡面老和尚的遺物,腦和尚走了之後一直丟在村子裡面的倉庫,現在剛好拿出來,用來當成上下課的鈴聲。

  每一次到了時間直接去敲鍾,還別說那個大鍾的聲音特別的響,只要一敲,別說是學校裡邊,就是距離不遠的村子都能聽到這個聲音。

  另外幾個沒有參與建設小學的村子,看著大家夥熱火朝天地把孩子送到小學裡面,看著都有些眼紅了。

  後來知道了學校裡邊兒包吃住,還能夠讀書寫字,想了想,總覺得是自己虧了點。

  去問了一下,幾個村子的人早就商量好了,他們這些沒有一起建設小學的,每個學期四毛錢的學費,不包吃不包住,如果要吃住的話,就需要額外多給糧食。

  這樣一來其他人壓根就沒有這個心思去把小孩送過去,心裡面只能羨慕著。

  到了糧食收成的時候,第一波學生早早的就開學了,這時候小學也慢慢地走上了正軌。

  憑藉剛開學的前半個月,所有村子的小孩進行了一次摸底考試,區分好了每個年級。

  一到三年級基本上都坐滿了人。

  學校裡邊有課本,但是不能帶回去,只能夠在學校裡面用,如果到了新的年級,就要把課本還回去。

  這樣能夠保證課本的利用最大化,等到後面學生更多的時候,才不會抓瞎。

  去小學的那條路,現在也變得非常的平整,建造小學用的瓦片和磚頭,那些不能夠用的渣渣,全部都撲在了這條路上面,一路上被壓得嚴嚴實實。

  各個村子對小學都很好奇,經常會在這裡上上下下走動,這條路自然而然的就拓寬了不少。

  可以說周圍的這幾個村子,上學那是非常的方便,最遠的也不過5公裡左右,過來上學,不過一個多小時的路程,非常的方便。

  現在的小學可沒有未來的周末,現在都是上七天課休息三天,10天為一個周期。

  一開始在村子裡面玩習慣了的孩子坐在那裡上學非常的不適應,可後來吃到了食堂的飯,每個人吃的飽飽當當的,想著如果不讀書了,就吃不到這麽好的飯,很多人讀書更加用功了。

  這些小孩心裡面也清楚,只有好好讀書,才能夠過好日子。

  家裡面的大人可是說了,要是考上了初中和高中,家裡邊兒就想辦法送他們去工廠。

  那可是工廠啊,工廠裡邊可以領工資的,到時候可以吃好多好多的肉。

  小學裡邊兒做飯的是一個殘疾的老兵,以前是炊事班的,雖然和顧千山不是在一個部隊,但是兩個人都知道對方的存在。
    正好這次找做飯的人,顧千山靈光一閃就想到了這個人。

  真沒想到竟然就找到了個寶,真不愧是在部隊的炊事班裡面呆過,那手藝杠杠的。

  即時每天都是蘿卜土豆白菜,偶爾還會有一些魚啊什麽的,也能每天做出個花樣來。

  最重要的是每天都不會剩下什麽,每天都是吃的,乾乾淨淨不會浪費,保證了,小學的資源最大化。

  不僅小孩吃舒服,就連裡面的知青老師也上交了糧食,準備在小學裡邊吃飯。

  老師是不包吃的,如果要在小學裡面吃飯,就要自己上交糧食。

  眼瞅著小學走上正軌,顧雪也從這其中隱去身影,在村子裡的養豬過日子。

  時不時就去後山轉一轉,看到小學裡面的糧食沒有多少,自己多多少少往裡邊加一些。

  不過數量都不太多,每一次就加一點點,每天消耗的也看不出來。

  這段時間,周書記托人寄了100塊錢過來,原來是周書記拿著這個計劃書網上投遞,上面的人采用了這個計劃,並且把這個計劃修改了很多個版本,是用在各個落後的村落。

  小學在各個貧窮落後的村落裡面建起來,掃盲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周書記被上面特地了表揚了,還給了50塊錢的獎金和一系列的東西。

  總得價值就有七十多塊錢,周書記自己墊了三十多塊錢,湊夠了10張大團結,給了顧雪。

  對於周書記來說,這些錢遠遠沒有表彰重要,所以拿錢的時候也是非常的慷慨,甚至去省裡面的時候,還帶了好幾盒貴重的糕點讓人家送過來。

  這件事情就這麽告一段落了,村子裡面慢慢地也少了很多小孩玩耍的聲音,同時顧雪想起了原本似乎有一段劇情。

  顧國富孫子,在村子裡面玩耍的時候,和小朋友一起去河邊玩,說是去撈螺螄,最後被淹死了。

  而現在作為大隊長的顧國富,最先把自家的孩子全部送到了小學裡邊兒,讓他們在學校裡邊好好讀書,回家的時候就監督小孩寫作業。

  就導致了這段時間別人說是去河裡面摸螺絲,就是在村子裡邊玩都沒有幾個小孩。

  甚至年紀更小一點的,家裡面的人覺得留在家裡面又要照顧很麻煩,直接送到翻頭小學學前班,讓老師照顧著。

  拿這個碗還能在那吃飯,也不求小屁孩能學到點什麽東西,就跟托兒所一樣。

  到了農忙的時候,不用整天帶著孩子,大家夥乾活都更有激情了,原本預計七八天才能完成的搶收,現在五天就收完了。

  今年的產量,讓村子裡面的人都被嚇到了,修建起來的四個糧倉全部裝滿了還裝不下。

  這幾天連夜帶著村子裡面的人修建新的糧倉,看的村子裡面的人紅光滿面的。

  等上交完,分到村子裡邊兒各家各戶,那該有多少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