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在1977》第102章 體現了我們是一個
  第102章 體現了我們是一個……

  第二天。

  2月1日,星期二,距離趕集日還有5天。

  但是陳凡的重點還不能放在趕集上,他得先完成寫新聞稿的任務再說。

  早上6點50跑到大隊部,準點打開收音機。

  然後在肖烈文的指點下練習武術。

  熱身功、扎馬步、五行拳,全部練完之後,就已經到了9點。

  期間陳凡一直在練,肖烈文一直旁觀,如果不是還睜著眼睛,陳凡都要以為他睡著了。

  做了兩次呼吸術之後,陳凡緩緩收功,對著肖隊長問道,“肖隊長,挑堤什麽時候開始?”

  肖烈文打了個哈欠,指了指旁邊的大堤,“已經開始了啊。”

  就一點小工程,劃清楚責任段之後,講一下施工標準和要領,拎著工具就可以開工,確實沒什麽需要準備的。

  陳凡,“啊,那我去看看。”

  說著收拾東西就要出去。

  肖烈文笑道,“這個我知道,你是不是要去采風?”

  陳凡咧著嘴點點頭,“啊,對。”

  說采風也沒錯,眼見為實,寫出來的東西才有質感,何況他還沒見過真正挑堤的樣子,去長長見識也好。

  肖烈文鎖好門以後,背著雙手,跟他並排往下走,“我們以前在前線打仗的時候,也有記者過去采風,坦白說,當時有個別戰士看不起那些文職幹部,覺得部隊就是乾仗的,要什麽文職嘛。”

  陳凡在一旁眼角微抽,這個“個別戰士”是不是你自己?
  肖烈文只顧著說話,也沒看見他的表情,否則一定要堅決澄清。

  他低著頭繼續說道,“不過後來才發現,那些文職記者真是好樣的,手上沒有槍,就拿著本子和筆上戰場,用筆記錄前線的戰事和英雄事跡,許多戰場上的英雄模范就是被他們用筆寫下來的。

  那時候國家也窮,買不起太多照相機,他們有些人會畫畫,就在本子上畫下戰場上的景象,讓咱們國內的老百姓了解到戰場的第一手畫面資料,……”

  他沒聽到陳凡的聲音,便轉頭看了看,卻沒看到人。

  當即愣了一下,再轉身,這才看見陳凡站在樓梯上發呆,不禁問道,“你怎麽啦?”

  陳凡回過神來,趕緊快走兩步,問道,“您剛才說,記者在前線畫素描?也登上報紙啦?”

  肖烈文不解地看著他,“什麽是素描?”

  陳凡抬手比劃了一下,“就是用鉛筆畫人和物的輪廓景象。”

  戰場上畫畫,肯定不能支個架子畫油畫吧,也不能擺張桌子畫國畫,所以百分之百,肯定是拿著本子畫素描。
    “哦,原來這就是素描啊。”

  肖烈文點點頭,“對對,他們就是畫素描,當時有個記者到我們連隊去采風,還給我們連的幾個戰士畫過,畫得可像了,跟照相差不多。”

  陳凡眼珠轉了兩圈,嘿嘿笑道,“那確實挺厲害的。”

  隨即不再說這個話題,繼續往前走。

  肖烈文卻停不下來,又說起戰地記者,“當年的記者可不得了,文能提筆、武能扛槍,就說有個叫閻吾的,別人都叫他‘武記者’,這個稱號是怎麽來的呢?
  就是有一次,他跟著部隊上前線,戰場上的指揮員犧牲了,敵人正在向我軍撲來,這時候怎麽辦?有個戰士看他身上背著望遠鏡,就以為他是指揮員,向他請求作戰命令。

  說來也是巧,閻吾從一開始就跟著這支部隊,全程旁聽了指揮員接受命令、分析敵情和下達任務的經過,他知道這次作戰的目的是為了擊退敵人,打開勝利通道,就果斷下令全面反擊,最終贏得了勝利。

  從此以後他就被人稱為‘武記者’,並創下‘參加戰鬥最多、采寫戰地新聞最多、在前線組織戰役性報道最多’的記錄。……”

  肖烈文歷數著戰地記者的先進事跡,陳凡很認真地聽著,同時分心二用。

  既然戰地記者可以畫素描,那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用素描代替照片?
  不是沒這個可能性哦。

  作為一個機電專業的學生,他也能畫一手漂亮的圖紙。

  雖然這個畫跟那個畫相差甚遠,但是沒關系,他可以練啊。

  恰巧圖書室裡面就有一本《美術常識》,裡面就有素描入門的內容,回頭只要將裡面的內容翻一遍,刷點經驗值上去,是不是能把素描技能刷出來?

  天意如此啊!
  兩人慢步走到大堤上,一個說痛快了,很開心,一個想明白了,也很開心。

  站在大堤上,不遠處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肖烈文指著正在挖土的一個小山坡,笑著說道,“那個山坡地勢起伏不定,既不能建房子,也不能種水稻、棉花,以前就是盧財主家的柴山,老百姓要上山砍柴,一擔100斤的濕柴就要跟他交一角錢。”

  頓了一下,他眼裡閃過一絲悵然,“其實貴到不貴,我聽上海的戰友說,當年他們一擔60斤的濕柴就要賣4角錢。還有華北、陝北那邊的有些地方草木稀少,解放前有地主的時候就不說了,就十幾年前,一斤柴火還要3分錢,老百姓看見一把草都恨不得撿回去,現在不知道要多少。

  跟那些地方相比,就算我們這裡草木比較多,盧財主100斤濕柴只收1角錢,也算得上厚道。”

  陳凡眨眨眼,很想說,隊長伱是不是跑題了?
  肖烈文轉頭看了他一眼,還以為自己說的話他不敢接,便擺擺手笑道,“現在講這些話都沒事咯,這要是一年前,我也不敢說。”

  陳凡見他越扯越遠,只能將話題扯回來,“所以這次挑堤,就在那裡取土方?”

  肖烈文點點頭,“農田是根本,能不動就不動,現在老百姓燒柴,主要靠稻草和棉梗,不夠的還有河堤上、村前屋後的雜樹林,怎麽樣也夠燒火,乾脆就把這座柴山挖掉,等哪天把這座山挖平,還能多出十幾畝好田。”

  挖山取土,完了再改造成良田,還真是一舉兩得,難怪肖隊長臉上頗有得色。

  陳凡想了想,拿出筆記本開始記錄。

  “昔日貧農砍柴還要交錢的地主家的柴山,成為今日修補大堤的土方,一樣的山,不一樣的用處,體現了我們是一個……”

  肖烈文在一旁看著他寫字,目光逐漸呆滯,忍不住暗暗感歎,這個通訊員找得好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