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在1977》第100章 成了三大員
  第100章 成了三大員

  有大型工程,自然也有中型、小型工程。

  中型河工一般由省級出面組織,比如蘇北灌溉總渠和淮河治理就是省級工程,一般是發動省內力量來修建,人力物力都是在本省解決。

  這種時間不會太長,出工也不會太遠。

  最小的自然就是縣級工程,也就是本地人常說的“挑堤”。

  一般由縣水利局負責主持,各個公社(鄉鎮)分段管理,再由下面的生產大隊獨立實施。

  大部分情況下,不需要帶鋪蓋行李出門,早上出工晚上回家,如果趕工期、時間長,也會在大堤上搭窩棚短住。

  此外也沒有太多的機械和物料,主要就靠箢子、扁擔、鐵鍬、小推車,一點點地給大堤加固、加高、拓寬。

  挑堤是重體力活,基本上只會挑選18到45歲的人參加,如果家裡勞動力不足,才會將年齡放寬到16到50歲,原則上不要女人。

  但是如果家裡實在出不了男人,也可以適當照顧女人上堤燒火煮飯。

  為什麽這麽累的活,大家卻都搶著去幹呢?
  當然是因為待遇高。

  後世網上有人說,上河工沒有工分,還要自帶乾糧,那其實是很大的誤會。

  不能說沒有,但不在這個年代。

  往前是解放前在藍區“服勞役”。

  往後則是生產隊解散,取消了記工分,也就是產生誤會的時期。

  八九十年代的農民自己承包責任田,自負盈虧,但是規定的“提留”不能少,河工也必須要完成。

  那個時候上河工已經沒有了工分,但是可以記“工”,這些工都是有價值的,可以抵扣“提留”,也就是農業稅。

  而且如果是時間比較長的工程,都會統一安排夥食,將糧食和肉菜按人頭髮到生產隊,生產隊自己組織火頭軍煮飯。

  若是不安排,讓農民自帶乾糧,這部分補貼就會折算到“工”裡面,用於抵扣“提留”。

  這種跟解放前的自費“服勞役”是兩碼事。

  有些80後、90後的記憶中,自家大人自帶糧食去上工,還沒有工資,就以為是免費勞動,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麽一回事。

  而現在挑堤,正常情況下,一個壯勞力可以計12分的工分,最高的甚至能計到15分,哪怕是燒火的婦女也能有10分。

  工分更高不說,還包兩餐夥食。

  吃得好不好且不提,最少必須保證能吃飽。乾這種重體力活,不吃飽可不行,嚴重的話真的會死人的。

  既有工分賺,又有免費的飯可以吃,在餓過肚子的老一輩眼裡,自然是天大的美差,也就難怪人人都想去上工。

  若是出遠門,限名額的那種,為了爭搶名額,甚至還會鬧出一些小矛盾。

  張隊長就講了一個趣事。

  有一次出門上河工,隔壁青山公社的一個生產隊分配人手,當時確定是一家出一個人,可其中一家只有女人,男人去了邊疆支邊,他女人舍不得掙工分的機會,也硬要去,隊長就問他,“我們都是男人,你去了睡哪裡?”

  那女人也不是好糊弄的,當即就喊道,“鑽你被窩、給你捂腳行不行?”

  當時引得哄堂大笑。
    隊長沒辦法,隻得同意她跟著過去,但是沒有給她安排重活,就讓她當了個“火頭軍”,睡覺也在搭的臨時廚房裡。

  由此可見現在的農民對這項工作的重視。

  這些上工的工分,也不是由生產隊出,而是上級部門跟生產隊結算,要麽直接撥款、撥付物資,要麽用於抵扣生產隊的上繳任務,總之不會落到社員頭上去分攤。

  雖然不排除有些地方的基層幹部上下其手,克扣攔截,但總的來說,在社員們眼裡,挑堤是一件既辛苦又開心的好事。

  也就難怪前幾天吃席的時候,還主動有人問楊隊長,今年還有沒有挑堤的工?

  ……

  陳凡坐在煙霧繚繞的辦公室裡,暈頭漲腦地聽著四位領導伱一句、我一句,說著上河工的那些事,再結合小時候聽外公他們聊天時說的話,心裡總算對這個工作有了點大致的概念。

  搞清楚狀況之後,他實在受不了這裡的二手煙,恰好也快到停廣播的時間,當即便準備打聲招呼出去。

  這時楊書記不知道想了些什麽,突然靈機一動,對著陳凡說道,“小陳你會不會寫新聞稿?”

  陳凡,(◎_◎)?“啊?”

  他還沒反應過來,倒是張隊長一下子就明白了楊書記的意思,當即乾咳一聲,和顏悅色地說道,
  “這個挑堤啊,雖然只是一個小工程,但是放在全局來說,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小陳你要是有這個本事,不妨試一下,給我們隊裡的社員寫幾篇新聞稿。

  要是能被公社廣播站選中,也是個榮譽嘛,萬一沒選中,也沒有關系,可以就在我們自己廣播站裡面播。”

  旁邊的葉樹寶一聽,立馬接著他的話說道,“以前每年挑堤,縣廣播電台都會挑一些典型做報道,有時候還會選送到地委日報。

  可惜啊,這麽多年了,連那狗屁倒灶的甘家村都上過一次縣廣播,卻一次都沒選中過我們盧家灣。”

  然後看著陳凡,“他們不選我們沒關系,我們現在自己也有廣播站,而且還來了你這個文曲星,……”

  陳凡嚇得趕緊擺手,“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葉樹寶打了個哈哈,“反正就是這麽個意思,縣裡面能往地委選送,那我們生產隊也能往公社送啊,公社是不是也可以往縣裡送?
  只要你把新聞稿寫出來,剩下的就是我們的事,為盧家灣揚名的機會就在眼前,錯過就要等下一年,你可千萬要頂上去啊!”

  陳凡呆著臉,你們剛剛還在說,今天挑堤就是個小工程,還不值一提。現在就是錯過就要等下一年,變化要不要這麽快啊?
  聽到葉樹寶的話,肖烈文也加入勸說的行列,“不管行不行,你總歸先試一下,這可是關系到集體榮譽的事,試都不試,可不是乾工作的態度。”

  陳凡,好嘛,這都上線到工作態度上面來了,我還能說啥?

  他隻得苦笑著說道,“這東西我也沒寫過,只能說試著寫一下,要是寫得不好,……”

  楊書記立刻抬起手,“寫得不好也跟你無關,就我們隊裡這些個大老粗,連試一下的本事都沒有呢,誰還有資格怪你?”

  說著叭了口煙,咧著嘴笑道,“剛才老張不是說了麽,最不濟,也可以在咱們自己隊裡播嘛,大小也是個榮譽。”

  話都說到這個地步,陳凡自然不再拒絕。

  這時張隊長又呵呵笑道,“小夥子好好乾,要是你的文章能被公社選上,我做主給你發獎狀,還讓你再兼個通訊員。”

  陳凡咧著嘴尬笑。

  我已經是廣播員兼資料員,再兼一個通訊員,得,以後乾脆叫三大員。

  可是你們又不漲工資!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