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在1977》228.第228章 正在討論
  第228章 正在討論
  老楊隊長的家和楊隊長家相隔不遠,就在前面兩三戶,相比他兒子的家,老楊隊長的房子就破舊許多,不過倒也寬敞乾淨。

  地面是夯實平整的三合土地坪,雖然這間房子有些年頭,但是地面平整,應該是經常修補過,由此可以看出,這戶人家裡面有勤快人。

  三合土是用黏土、石灰和河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水攪拌而製成,可以用來修建道路、作為房屋的地基,或者是鋪屋內地板,在水泥普及之前,應用十分廣泛。

  傳聞圓明園就大量使用了三合土作為地基,如果沒有外力破壞,這種三合土地基可以使用百年以上。

  不過如果作為道路、地板等表面用途,其牢固程度就遠遠不如水泥地面,時間一長,還很容易形成開裂或坑窪。但是修補也很簡單,調點三合土倒在破損的地方,拿木錘捶緊實後打磨平就行。

  這間房子就是,地面上有些顏色不一致的地方,就是後來修補過的。

  陳凡在想,自己建房子的時候,是不是也用三合土來打地基?

  不過肯定要多摻點石料,這樣更穩當。

  一張八仙桌擺在堂屋正中間,老楊隊長和安全兩個人坐上座,他們一個是主人、一個是主客,四位大隊部的領導陪在兩邊,陳凡和楊隊長則敬陪末座,8個人剛剛好。

  至於住在這屋子裡的其他人,自然另有安排,不需要陳凡操心。

  論地位、年紀,陳凡都是最小的,便負責倒茶斟酒。

  酒盞餐具都是陳凡土窯裡燒出來的,當時他捏了不少奇形怪狀的容器做實驗,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圓有的扁,還有一些走形的東西,燒出來之後也不好賣,他便給了黃鶯她們三個。

  這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沾親帶故,於是不可避免,每戶人家裡都多多少少有一些這類陶器。

  當然,楊菊給爺爺送來的肯定是最好的一批,幾乎沒什麽瑕疵,只不過都是方形的,不符合這個年代人的審美,就沒有拿出去賣。

  安全舉著酒盞,嘴裡嘖嘖稱奇,“這酒碗挺有意思的,有點像酒樽,又有點像船。”

  陳凡提著酒瓶給他倒上,笑道,“當時我就是想燒個酒樽,但是那三隻腳不會弄,弄來弄去都是有的粗、有的細,還不圓潤,索性不要腳,把底部壓平,就成了這個樣子。”

  安全手指在桌子上敲了三下,表示感謝,抬起頭笑道,“我想起來了,上次趕集的時候,你賣了好多陶器,聽說沒少賺。”

  陳凡繼續倒酒,嘴裡打了個哈哈,“還行。不過這樣的機會不多,買陶器的人就這麽多,還有勝利大隊的陶匠在,他們也不會乾看著,估計以後就沒這樣的機會了。”

  安全點點頭,“這倒也是。”

  隨即看著他笑道,“也就是這裡缺少燒製陶瓷的自然資源,要不然公社還能辦個陶瓷廠,請你過去做廠長。”

  陳凡頓時哭笑不得,他算是明白楊隊長說的,安全喜歡嘴上跑火車是什麽意思了。

  楊隊長呵呵笑道,“要是有資源,我早就要請小陳來當我們盧家灣陶瓷廠的廠長,哪裡還輪得到公社。”

  自從楊菊提著籃子把那些不合格的陶器往家裡提,他算是看明白了,就算沒有自然資源的限制,這種土窯也根本不適合辦廠燒製產品往外賣,否則賠都要賠死。

  除非陳凡能夠提升他的燒陶技術,並形成可以教會別人的技術標準,那樣才有辦廠的可能。

  其實現在這樣也挺好,趁著趕集的時候,燒幾窯陶器去賣,能賺一點是一點,反正有女兒楊菊的一份,多少是個補貼。

  至於村裡其他人,得了那些零散的不合格品,誰家都不缺碗碟用,就算還有人有點羨慕眼紅,也不好意思說出口。

  想到趕集,楊隊長問道,“你在單位有沒有聽說,下一次趕集是什麽時候?”

  這話一出,滿桌子人都看向安全。

  恢復農村大集的第一次趕集,是在臘月19,第二次是在正月17,現在已經是2月初9,如果還有趕集的話,應該也快要下通知了吧?

  陳凡給眾人倒完酒,將酒瓶放下,也坐到凳子上看著安全。

  安全笑了笑,說道,“這個事我還真聽說了一點,前面兩次趕集,大家的反響都還挺不錯。”

  他轉頭看向陳凡,笑道,“尤其是陳老師帶起來的熟食攤,讓村民們賺了不少錢,鎮上去趕集的人也比較滿意,畢竟能逛能吃,總比乾逛好玩些,還不用糧票、肉票,大家也覺得劃算。

  所以公社裡面正在討論,要不要徹底恢復初一、十五趕大集的規定,另外再在集市上單獨設一片熟食區,再由公社的衛生部門和餐飲公司來負責管理,可能會對熟食經營攤位進行衛生檢查。

  現在就是還有些細節方面的東西沒有敲定,等全部定下來,就會下發通知,到時候伱們就知道了。”

  公社的餐飲公司就是鎮上國營飯店和公社招待所兩家餐館的主管單位,也算是一家小型“國企”,正兒八經有編制的,負責管理全公社的餐飲店鋪……其實就兩家。

  如果趕大集確定下來,又要增加熟食區,那還真得歸他們管。

  聽到他的話,大家的臉上都紛紛露出喜色。

  如果能夠恢復趕大集,以後社員們就多了一條掙錢的路子,哪怕每次只能賺個幾分幾毛,那也是一筆收入。
    不過楊書記似乎想到了什麽,臉色微微一變,微皺著眉頭問道,“這個熟食攤位進行衛生檢查,要不要收費的?”

  安全搖著頭笑道,“農民兄弟烤個紅薯、賣點糖葫蘆,能掙幾個錢?這種小攤販就不收費,但是像賣甲魚肉、面條攤那種,因為要派工作人員抽樣檢查,會象征性地收取檢查費,不過也不多,也就三五毛錢,對比他們的‘大’生意,不值一提。”

  眾人聽到這話,都忍不住呵呵笑出聲,他們都知道上次張文良賣了上百塊錢,區區三五毛,確實不值一提。

  哪怕是利潤不如他的,最少也能賺個十幾二十塊,

  張隊長轉頭看著陳凡,笑道,“還是你聰明,幹了一次就不幹了,省了一筆檢查費。”

  陳凡呵呵笑了兩聲,好奇地問道,“現在有食品安全規定嗎?”

  如果沒有這方面的規定,不可能讓衛生所和食品公司聯合進行管理吧?

  安全還以為他是不理解這個收費,便看著他耐心解釋,“你們不乾這個,不了解也正常。其實早在53年的時候,伴隨著‘清潔衛生運動’,上級就提出要重視食品安全,那時候全國的餐飲公司都制定了自己的內部食品管理規定。

  等到64年,衛生部又提出了‘食品衛生標準’的要求,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將食品衛生的概念從單位內部提升到全國食品衛生健康整體大局的層面,沒過多久,餐飲公司內部的規定,就變成了各個地方街道、公社的規定。”

  他說著笑了笑,轉頭看了一圈眾人,“所以啊,這個真不是公社想著法子去收費,而是確實要把食品衛生這一塊管起來。我聽我們洪所長說,公社領導開會的時候,為了那三五毛錢的檢查費爭論不休。

  其實是可以不收的,畢竟收也收不了幾個錢,但是有的領導的意思是,定了這個標準,就是給那些賣熟食的社員提個醒,不能以次充好,要重視食品衛生和質量,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衛生安全。”

  眾人齊齊點頭表示了解。

  張隊長笑道,“只要能把農村集市徹底定下來,設置一些管理規定,也非常合理。至於衛生檢查費,公社領導的考慮也有道理,有些人你要是不管著他,他還真有可能胡來,給他們提個醒也好,反正我沒意見。”

  話音落下,眾人紛紛直笑。

  楊書記,“你又不擺攤,當然沒意見。”

  葉樹寶笑道,“他是替三虎子說的呢。”

  肖烈文咂咂嘴,“要我說,再有下次,三虎子就不要出面了,他好歹也是個民兵連長、治保主任,跑出去擺攤,確實不像話。”

  張隊長想了想,深以為然地點頭,“你這話在理,先不管對不對,首先這影響就不好。回去我就跟他說,再有下次,讓家裡其他人去,他肯定不會有意見。”

  話音剛落,一直只聽不說話的老楊隊長昂起頭,“他沒意見,我有意見。”

  安全趕緊側過身,笑呵呵地問道,“老爺子,您有什麽意見啊?”

  老楊隊長指了指桌上的菜,“一鍋雞子都快煨乾,你們還要講到什麽時候去?”

  眾人一聽,頓時哈哈大笑。

  安全趕緊點頭承認錯誤,“對對對,您老教訓得有道理。”

  頓了一下,又說道,“不過您不動,我們都不敢動啊。”

  老楊隊長咧著嘴露出一口大牙,也不跟他客套,端起酒杯說道,“難得各位領導到我屋裡來,我先敬你們一杯。”

  在座的都比他小,哪敢讓他老人家敬酒,都自覺地站起身,雙手捧著酒樽放低杯沿跟他碰杯。

  乒鈴乓啷一陣清響,各自抿了一口酒,才重新落座。

  老楊隊長放下酒杯,對著安全伸出右手指了指,“今天你是客,必須要你來先動筷子。”

  安全也不推脫,乾淨利落地夾了一塊雞肉,卻放到老爺子碗裡。

  老楊隊長樂得眼睛眯成一條縫。

  安全動了筷子,其他人才開始拿著筷子開動。

  陳凡先吃了點菜墊肚子,為即將到來的敬酒做準備。

  卻沒想到,今天這頓飯,還真就是工作餐,或者說家宴也可以。沒有一個個的敬酒,也沒有不喝倒不算完的架勢。

  大家一邊聊著天,一邊吃菜喝酒,等吃到半飽,便開始談正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