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在1977》第347章 三道關
   第347章 三道關

  看著安全往前跑,楊隊長也迅速行動。

  經過陳凡身邊,還拍了一下他的胳膊,“愣著幹什麽,走哇。”

  陳凡趕緊跟了上去。

  不一會兒就碰上,安全早已掏出煙遞過去,“郭師傅,今天來這麽早啊。”

  那位郭師傅順手接過煙,笑道,“安幹部啊,今年你下鄉蹲點?”

  他說著看了看走過來的楊隊長和陳凡,“謔,還是在盧家灣?”

  安全又掏出打火機點燃湊過去,咧著嘴笑道,“有緣分嘛。”

  這時楊隊長也走到跟前,分外熱情地伸出雙手,“郭師傅好。”

  郭師傅點燃煙,慢吞吞地伸出右手握了握,顯得頗為穩重。

  不過陳凡也看出來了,他的慢吞吞跟傲慢還是有些區別,大概就是胖子最常見的那種慢速度。

  就以盧家灣6隊為例,購糧的數量高達45500斤,差一分錢,就差了455塊,攤到每個社員頭上就是一塊多,如果被列入第三等,那就差了一千多塊錢。

  購糧也屬於強製任務,和公糧一起,合稱為“征購糧”,征就是公糧,購就是收購,都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小隊一年才能掙多少錢?這就差了一千多,還不賠死?!

  這年頭能養得白白胖胖也不容易啊,再想到食品站殺豬的朱師傅,只能說糧食系統是真的養人!

  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呼怕呼啊!
  又聊了一陣子,陳凡打主力、楊隊長和安全打配合,終於引出寫小說的事來。

  傳聞中陳老師出手例不虛發,最次也是地委日報,回頭文章刊登,縣建築公司還不省內揚名?!
  這不是賺了是什麽!
  就在郭師傅暗暗羨慕的時候,楊隊長趕緊說道,“小陳,咱們糧管所為國家收糧食,整個公社的糧食都要交到這裡,他們還要負責管理,不僅辛苦,責任也重啊,要不也寫一篇糧管所的小說?”

  不過哪怕明知道這是個“坑”,他也樂意往下跳。

  那位郭師傅見陳凡這麽低姿態,也笑得格外開心,“陳老師謙虛了啊,別的不說,就憑你辦獸醫班,為盧家灣培養出12名合格的獸醫,後來又辦學習班,教生產隊的孩子學知識,就當得起老師這個稱呼。”

  陳凡抿嘴微笑,心裡想著,所以你是在炫耀自己上過中專嗎?
  雖然只是糧食系統內部的學校,卻也是中專呐。

  陳凡臉上卻露出難色,配合著演戲,“我正愁下一篇小說寫什麽題材,能寫基層糧食人的故事肯定很合適,可是我對糧食人的工作不熟悉啊。”

  安全立刻說道,“你對建築工人也不熟悉,怎麽能寫的?還不就是聽了邱師傅和馬師傅兩位給你將當年的故事。”

  陳凡態度擺的很正,呵呵笑道,“不敢當老師稱呼,您叫我小陳就行。”

  在這個時代,雖然也有刁難的情況出現,但更多只是一種姿態上的高傲和心理優越感,做事的時候還會留幾分底線。

  如果不想拉回去,就只能接受扣秤及低價。

  郭師傅握住陳凡的手晃了晃,臉上的笑意又濃了幾分,“陳老師是吧?今天還是第一次見,聞名不如見面啊。”

  思忖間,陳凡手上動作不停,等楊隊長剛松開手,他就快步上前伸出雙手,“郭師傅您好,今天辛苦您了。”

  郭師傅早已笑成了彌勒佛,舉著雙手輕輕搖擺,“言重了言重了,我也就是乾的時間長了點。”

  特別是80、90年代,情況比現在要更加嚴重無數倍。

  隨即指了指郭師傅,“你也可以找郭師傅請教啊,郭師傅在糧管所幹了快20年了,見多識廣啊,什麽樣的場面沒見過?只要伱誠心請教,郭師傅這裡滿肚子全是故事。”

  他算是看出來了,今天這幾位在給他唱雙簧呢。

  跟安全和楊隊長兩人聊了一路,他現在也知道了糧管所檢驗員的份量。

  嗯,這個不能多說。

  比如一等糧的收購價格是9分錢,二等糧就只有8分,三等糧卻連7分錢都不到,只有6分5厘,別看只差一分幾厘錢,可積少成多啊。

  除了這些,陳凡還知道,這樣的經歷對於全國絕大部分的農民來說,應該都經歷過。

  或者說,面對集體的生產隊,心裡還有幾分忌憚。

  頓了一下,又笑道,“不過說到故事,我這裡還真知道一些。”

  所以被拒收之後,只能拉回去,再重新篩選更好的稻谷,要顆粒最大、最飽滿的,再暴曬兩三天,又拉過來賣給人家。

  郭師傅一聽,不覺有些羨慕,“那兩位老師傅賺了啊!”

  不過他也聽出來了,這位郭師傅恐怕也是糧管所的重要後備人才,大約與安全同等級的那種,也就難怪他這個事業編的辦事員,竟然對安全這位稅務所的小領導不冷不熱。

  只有上過學卻力不從心的人,才知道知識的可貴,陳老師你能夠傳授知識,還這麽用心,很難得啊!”

  在公社轉家庭承包製以後的20年裡,才是真正的沒有底線!

  生產隊交公糧和購糧也是有規范的,一般來說,糧管所會將糧食分為3個等級,公糧需要達到一等,才會接收入庫,否則就要扣秤。

  購糧則沒有強製要求,三等他們也收。可是一等、二等和三等之間,就會有一定的價格差異。

  他抽了口煙,眼裡露出追憶的神色,“想當年啊,我就是沒有好好學習,也是沒有碰上一個好老師,監督不嚴,太過放縱,以至於基礎太差。後來被推薦去縣裡糧食學校學習進修,好多科目都不及格,費了好大的力氣才趕上。

  表面意思是扣除重新攤曬的水分減重,以及相關人工費用。實際上事實如何,只有檢驗員自己知道。

  想到胖子,陳凡看著這位郭師傅也是嘖嘖稱奇。

  怎一個慘字了得。

  人家拒收,你說不賣了行不行?
  當然不行!

  就這還不算最慘的,最慘的是被評為等外,這時就會被糧管所拒收。

  安全指了指陳凡,對著郭師傅說道,“這兩天盧家灣正在建小水塔,請了兩個縣裡的老師傅過來指點,陳老師就跟人家聊上了,聽了老師傅的故事,就說要寫一本關於建築工人的小說。”

  沒見那一篇《在希望的田野上》,把那些個做過蹲點幹部的人嘚瑟成什麽樣了嗎。雖然他之前也做過蹲點幹部,也算是其中之一,可一大片哪有獨一份來得痛快!
  所以陳凡剛遞了個話,他便滿口答應,“只要陳老師感興趣,我多的是故事講給你聽。”

  旁邊楊隊長當即兩手一拍,“那今天中午我來安排,就在公社國營飯店,請郭師傅喝一杯,咱們邊喝邊聊。”

  只要郭師傅肯高抬貴手,抬一等就能多幾百塊,區區一頓飯算得了什麽。

  既然都已經接受了人家遞來的橄欖枝,郭師傅便也順水推舟,“行啊,那就叨擾了。”

  隨即看了看好大一片運糧隊,笑著說道,“時間也差不多了,這邊是你們運來的公糧吧,先去驗驗。”

  楊隊長大喜過望,趕緊側過身伸出右手,“您這邊慢點。”

  郭師傅卻沒有立刻行動,而是指了指他剛才出來的小平房,說道,“叫兩個人,幫我把裡面那幾張桌子都搬出來,還有椅子和磅秤。”

  楊隊長立刻揮手大喊,“躍進,帶上民兵班的,把屋裡的桌子椅子磅秤搬出來。”

  話音剛落,從隊伍裡立刻衝出來11個人,一窩蜂地湧進了小房間,從裡面抬出來三張八仙桌,還有幾條板凳、兩台磅秤。

  這些就是糧管所今天工作人員的辦公桌。

  郭師傅指揮他們把八仙桌放到指定的位置,然後從其中一張桌子上拿起一個大大的記錄本,還有一把鐵鑽。

  鐵鑽是一根扁平的鐵管,中間部位是空的,露出一條大洞。有點類似於《znh保鏢》裡面那把三棱軍刺。

  郭師傅拎著鐵鑽,走到運糧隊旁邊,對準一隻大麻袋就扎了進去。

  拔出來之後,將記錄本夾在腋下,從洞裡倒了一點谷子在手掌心裡,然後拿起幾粒放在嘴裡咀嚼。

  嚼了幾下,他將嘴裡的谷子吐到地上,鐵鑽裡的稻谷也倒在地上,又繼續往前走,隨機插在下面的一袋稻谷上。

  這樣的動作反覆重複。
    陳凡跟在後面,看著撒了一地的谷子,暗暗有些心疼。

  看到他的表情,楊隊長卻滿臉微笑地搖了搖頭,甚至還偷偷比了個大拇指。

  陳凡瞬間了然,這還是郭師傅手下留情了,要不然灑的谷子可不止這麽些。

  直到插了十幾袋,郭師傅才轉過身,對著一直跟著的楊隊長笑道,“今年的谷子不錯啊。”

  短短的幾個字,卻令楊隊長喜笑顏開。

  盧家灣6隊的社員們也紛紛喜形於色,互相小聲轉告檢驗員說今年的谷子不錯。

  開心的情緒迅速傳開,引得後面的白浪湖6隊也翹首期盼。

  檢驗員的心情對交公糧也至關重要,看來今天檢驗員的心情很好啊!

  這麽多的糧食,郭師傅不可能隻檢驗十幾袋。

  他在盧家灣的運糧隊裡來回遊走,時不時的查驗一下,包括用籮筐挑來的散裝谷子,也都不厭其煩地查驗,甚至還將手伸進底部,掏出來看下面的谷子成色。

  這樣耗費了將近半個小時,總算結束了檢驗。

  隨後他在記錄本上做記錄,同時說道,“可以,都是一等品。”

  話音剛落,周圍的盧家灣社員立刻蹦得老高,舉著雙手雀躍歡呼起來。

  今年夏收交糧這第一關,算是過了!

  交糧三道關,檢驗是第一關,過了檢驗關,接下來就要過磅。

  直到這時候過磅員才姍姍來遲。

  郭師傅主動迎上去,小聲說了幾句話,過磅員臉上立刻堆起來笑容,滿面春風地和安全、楊隊長、陳凡打招呼,隨後只是簡單抽了支煙,便不耽誤時間,招呼盧家灣6隊的人過磅。

  後面的人群立刻跟上,把車子分批拉過來,將麻袋抬到磅秤上。

  過磅員端坐在八仙桌旁,手指撥動秤砣,每過一車,就開一張收據。

  他這是怕弄混。

  (80年公糧收據)
  先過公糧,每過一車,他都開一張收據,同時在本子上做好記錄,一直等到湊夠應繳公糧的數量,他才大聲喊停,然後開始稱購糧。

  還是同樣的流程,一車車的糧食從他面前過磅,他也會同樣做好記錄,開一張收據。

  (77年儲備糧、也就是購糧收據)

  開好收據之後,這些單據都會交給楊隊長保管,他拿給劉會計登記,再到糧管所財務部領取售出糧食的款子,最後交給黃保管員入帳,算作今年生產隊的收入之一。

  今年的購糧是45500斤,一等糧的收購價是9分5厘,總共可以收到4325.29元的款項。

  單單這一筆,對於三百多人的盧家灣6隊來說,平均一個人可以分十幾塊呢。

  糧食經過檢驗、過磅兩道關,交糧任務還沒有結束。

  運糧隊要將糧食重新裝車,運到後面的糧倉,親自將糧食倒進糧倉裡面,才算完成。(這個圖出不來。)
  這便是第三道關,入倉關。

  盧家灣的幾十輛板車、獨輪車,一百多擔稻谷,在庫管員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將糧食入庫。

  就這樣,從早上6點趕到糧管所,然後7點鍾開始檢驗,一直忙到將近10點,大家才完成今天的交糧任務。

  即便如此,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公糧入倉,便算是完成了今年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所有人都可以松一口氣。

  至於最重要的任務之二,自然便是(農歷)下半年的秋糧入倉。

  對於這年頭的老百姓來說,除了自家的生活之外,最最重要的大事,就是交公糧。

  種地納糧,在老百姓看來,這簡直就是再天經地義不過的事,也再沒有比完成納糧任務更開心的事了。

  直到這時,楊隊長也長長地松了口氣。

  他還記得要請郭師傅吃飯的事情,便讓劉會計和黃保管員一起去隔壁糧管所辦公樓結帳,再請劉師傅帶著大家回生產隊。

  這時候就不用講究隊形了,社員們將空空如也的籮筐堆積起來,放在板車上,再由壯勞力拉回去。

  倒空的麻袋也要帶回生產隊。

  這些麻袋都是公社發下來用於預防水患的,如果發生管湧、水位過高等險情,就要用這些麻袋裝土填到河堤上,現在不過是被臨時征用,甚至連被檢驗時扎破的洞也要補好。

  臨時利用一下,倒是替生產隊省了不少麻袋錢。

  三百多人出來,回去的時候卻少了一半。大家平時難得來一趟公社,剛剛又經歷了忙碌的雙搶,這時候自然要在公社裡逛一逛,哪怕什麽都不買,也當是個消遣。

  等所有人都散去,這裡只剩下安全、楊隊長和陳凡,等著郭師傅忙完之後,和他一起去吃飯聊天。

  而郭師傅除了給盧家灣6隊和白浪湖6隊檢驗,又給後來的兩個生產小隊檢驗完,忙到差不多11點半,才收好東西走過來,“久等了,可以走了。”

  楊隊長自然表示沒事,殷勤地請郭師傅先行,不一會兒便到了國營飯店。

  到了這裡,陳凡就跟回了家似的。

  雖然他隻來過兩回,卻跟這裡的服務員和大廚朱浩混得爛熟,進門就熟稔地打招呼,還到後廚轉了一圈。

  郭師傅見陳凡如此交友廣泛,臉上的笑容不禁更盛三分,姿態也放低了不少。

  吃飯的時候,他一邊喝酒,一邊給陳凡大講特講南湖糧管所成立以來,遇到過的各種典型事跡。

  本來陳凡還只是為了任務而應付一下,等聽到他說的那些故事,不禁來了興趣,跑到對面新華書店買了一隻筆和一個筆記本,將郭師傅講的故事一一記下。

  郭師傅見陳凡如此認真,也不由得暗暗點頭,談興愈發高漲。

  這一頓飯直接從11點半吃到下午兩點,要不是郭師傅還記得下午還有小隊過來交糧,恐怕他能在這裡聊一下午。

  散場之後,郭師傅急匆匆地往糧管所趕去,陳凡三人則在後面慢悠悠地走著。

  看著大街上其他小隊返回的運量隊,陳凡笑著說道,“任務完成,隊長你總該放心了吧。”

  楊隊長連連點頭,“嗯嗯,放心了、放心了。”

  他兩手叉腰,顯得格外意氣風發,“我領隊交糧食也有不少年了,還是頭一回這麽順利。”

  說著拍拍陳凡的肩膀,笑道,“多虧了有你啊!”

  陳凡笑著搖搖頭,“還是咱們生產隊今年的糧食質量好,要不然我就是說破天,郭師傅也不敢輕易抬級。”

  今天絕對是郭師傅送了個人情,後來檢驗其他生產隊的時候,陳凡也看了,就沒有一個說全部都是一等糧的,最少也有兩三成的二等糧。

  不管是慣例,還是實際情況,就和語文考試沒有人能得100分一樣,糧管所也不會給任何一個生產隊定百分之百的一等糧!

  全部都定一等糧,你們就這麽有能耐啊?!
  所以這份人情,楊隊長看得清清楚楚,在他心裡,自然要給陳凡也記上一功,甚至可以說是最大的功臣。

  而且除了6隊,今年盧家灣其他小隊過檢應該也會順利許多。

  不看僧面看佛面嘛,誰不知道陳老師是盧家灣大隊的統籌工,既然已經賣了面子,高抬貴手給其他小隊開點便利,也是應有之義。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