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在1977》第357章 打開市場
   第357章 打開市場
  雖然生意沒談成,不過趙經理還是極盡熱情地挽留他們,在公司小食堂吃了頓招待餐。

  本來葉樹寶心情不好,想著趕緊去找下一家,不想吃這頓飯。

  奈何趙經理實在是熱情,再加上陳凡在旁邊給他遞眼神,便還是留下來,吃了這頓午餐。

  哪怕陳凡心裡清楚,趙經理不肯采購盧家灣的雞鴨鵝,多半是為了出口氣,否則以水運公司的體量,食堂每天隨隨便便就能消耗十幾隻鴨子,還需要拿規矩來推脫麽。

  可他卻沒法挑明。

  當初是自己不給他們面子,如今他們就不給盧家灣面子,至於邀請張文良和張覺民過來講座的人情,早就已經通過禮物還掉了,自然談不上欠人情。

  一報還一報,這才是真正的“禮尚往來”。

  但是不得不承認,這位趙經理真是搞公關的一把好手,表面功夫做得是滴水不漏,接待上更是面面俱到,誰來了都挑不出毛病。

  一頓飯有肉有魚有菜有酒,夥食還挺好,堵的葉樹寶無話可說,還真以為他辦不到。

  以至於從水運公司出來的時候,他還在感慨,“也就是現在日子好過了一點,允許各家各戶養雞養鴨,要是兩三年前,那時候每家養雞不能超過3隻,各個單位到處求著找肉吃,我這幾萬隻雞鴨鵝,哪還用得著出來找銷路,坐在家裡就能把錢收了!”

  陳凡輕輕點頭,“沒錯,就是這樣。”

  張文良立刻轉頭看著他,“你會算?”

  可是,投錢做什麽呢?

  隨即指了指不遠處路邊的大樹,“那裡涼快,去那裡說。”

  如果要繼續投錢,那可真是有心無力了。

  這個加價比例也是有嚴格規定的。

  張文良此時顯得有些沮喪,“唉,你還說豬肉賣不完,第二年就買不到了,連各家各戶的雞鴨都被搶空,那時候好多人去買雞苗鴨苗養著。

  安全在一旁笑道,“你也說了那是幾年前,前年吃豬肉還不用肉票呢,拿著錢隨便買,食品站的豬都賣不完。”

  這兩年又輪到了豬肉拿票買,雞鴨連肉票都不用,花錢就能買,熱一陣冷一陣的,都搞不清楚到底哪年缺肉、哪年不缺肉。”

  葉樹寶點頭,“對。”

  葉樹寶愣了愣,看著他問道,“還要投錢?”

  剛才他就看陳凡一直老神在在,似乎一點也不擔心,他心裡就想著陳凡是不是有什麽其他辦法。

  陳凡走在他身邊,輕聲笑道,“想知道哪年缺肉哪年不缺肉還不簡單。”

  就以豬肉為例,短短三年之內,肉價最低能打到7、8毛錢一斤,最高的時候卻超過1塊5,而且價格越高,就意味著供應量越少,越不好買,價格越低,就代表供過於求,各地生產隊的存欄量過多。

  因為除了成本,還有損耗,這方面的損失完全無法預估。

  直到後來發生了一些事(這段沒了),物價委才陸續提高幾乎所有產品的進銷差價比例。

  葉樹寶在一旁愁眉苦臉,“我不管他們好不好買肉,我隻管怎麽快點把這些鴨子和鵝賣出去,而且要盡快,因為再過一個多月,雞子也都長成可以出欄,這一茬接一茬,要是積壓在手裡,可就虧大了。”

  葉樹寶和張文良附和著點頭,“就是嘛。”

  現在盧家灣欠著大幾千的種苗錢外債,另外還從獸醫站買了好幾百塊錢的藥,用來給禽畜預防疾病、以及留著備用治療,再加上其他投入,生產隊帳上早已只剩下一點零錢。

  但無論是高是低,售價都必須按照本地區物價委員會的規定范圍執行,

  幾人快步走過去,到樹蔭下站著,一陣涼風吹來,心情也稍微舒爽了些。

  安全也哭笑不得地指著他,“這都什麽時候了,你還不把話說清楚,非要急死我們是吧。”

  如果哪一段時間蔬菜或肉類數量比較少,菜市場的采購科就會在某個范圍值以內提高進貨價收購,零售價則是在進貨價的基礎上,按照固定的比例加上去,比如冬天的蔬菜價格就要比平時更高一些。

  另外,即便在同一個地方,價格也不是一直不變,而是有限制的“隨行就市”。

  不過總的來說,工業品的價格差比例更高,某些緊俏產品能超過20%,農產品的價格差一般控制在10%以內,甚至大部分都不超過5%。

  最早的時候,也就是50年代,以糧食為抓手,曾經一度規定零售價不能超過進貨價的3%,這個價格除去人工、運輸、倉儲等成本,可能連1%的利潤都不到,甚至經常會賠錢。

  陳凡點點頭,打著手勢說道,“是這樣,我在南湖鎮上看過,菜市場裡的雞子是1塊1一斤,鴨子是5毛,鵝是1塊錢,這些都是活禽的價格。這個價格是菜市場規定死的,咱不能瞎降價往外賣,對不對?”

  但是大一統並不意味著全國的物價都一樣,還是會根據各地資源的實際情況,價格上會有細微的差別。

  張覺民也點頭附和,“最關鍵的是,養殖的數量增加之後,家禽感染流行病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這方面不能不考慮到。”

  陳凡看他們急得直冒火,只能無奈地兩手一攤,“行行行,我先說。”

  安全看了看陳凡,若有所思地問道,“小陳,你有什麽辦法沒有?”

  比如南方的大米價格就比北方的便宜,東北的也比華北的便宜,因為東北和南方都是大米產區。

  “呵,那時候也要你有幾萬隻雞鴨鵝啊!人家不能養,就你能養?”

  聽到這話,葉樹寶當然不肯走,沒好氣地說道,“我都要急得跳腳,你還在賣關子,還不快點說。”

  菜市場的肉菜價格由“物價委員會”來確定,最早在52年的時候,商業部就設立了物價局。然後在57年,從省到專區、市縣各級又分別設立了地方“物價委員會”,負責統一管理物價。

  陳凡看看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呼出一口長氣,這才說道,“不是我要賣關子,只不過現在盧家灣一窮二白,連幾十塊錢都湊不出來,後面的辦法說了也沒用,必須要先賣出去一部分鴨鵝,湊夠本錢之後,才能進行下一步。”

  直到62年設立了全國物價委員會,由此全國的物價開始進入“大一統”階段。

  這話一出,葉樹寶3人也眼巴巴地看著陳凡。

  陳凡卻不以為意地笑了笑,“辦法肯定有,不過呢,先不著急,縣裡二十幾家單位,現在隻跑了一家,把剩下的跑完再說。”

  陳凡笑道,“也不是算,而是簡單的推測。上級政策收緊,剪尾巴的時候就缺肉,上面放寬松,允許生產隊和家庭搞副業,甚至還給與養殖獎勵的時候,就不缺肉。”

  聽到這話,張文良也反應過來,“所以今年允許搞副業,那養雞鴨的人就多,各個單位也就不愁買不到肉?!”

  陳凡繼續說道,“可是按照這個統一價格,人家菜市場裡有時候都賣不完,咱們那麽多雞鴨鵝,要賣到什麽時候去?”

  不能自行降價,就意味著不能打價格戰,否則伱賣得比菜市場便宜,人家都來買你的,菜市場的貨賣給誰去?所以針對這種情況,絕對是發現一個處理一個,絕不姑息。

  這時安全在一旁奇怪地問道,“那你還說要在縣城菜市場申請一個攤位?難道縣裡的就好賣?”

  陳凡搖搖頭,轉頭看著他笑了笑,“如果直接賣活禽,別說在縣城,就算拿到地委,甚至省城,也未必能賣得動。

  說到底還是那句話,菜市場有固定的貨物來源,每天的銷量也都維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可能節假日會猛漲,但平時其實都差不多,居民也都習慣在公家的地方買東西,無緣無故憑什麽買咱們的?”

  葉樹寶越聽越迷糊,“這也賣不動,那也賣不動,那你的辦法是什麽?還說要投錢?”

  陳凡笑著豎起兩根手指,說道,“兩個辦法,一個是找單位客戶,也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單位人數多,需求量大,哪怕一家單位一天只要20隻,十家就是200隻,一個月就能銷掉6000隻。”
    葉樹寶拍拍巴掌,苦著臉說道,“可是剛才人家趙經理也說了,縣城的各個大單位,幾乎都跟菜市場簽了協議,有菜市場給他們供貨,誰會買咱們的?”

  陳凡聳聳肩,“試一試嘛,萬一有呢。”

  安全眉頭微皺,問道,“那要是試過了,還是沒有呢?”

  陳凡打了個響指,笑道,“縣城沒有,我們就去地委,別的不敢說,在地委衛生系統我還是有幾分面子,尤其是雲湖幾家醫院,每家醫院除了自己的幾百名醫護人員,另外還有上千名病人和陪床的家屬,病人最需要補充營養,他們也舍得花錢。就算地委菜市場的供應量再充足,只要需求量夠大,無論如何,我們總能賣出去一些吧!”

  雖然他也收了衛生處的禮物,算是了結了人情,卻還有“交情”在,這點面子他覺得還是能掙回來。

  聽到他的話,葉樹寶臉色立刻陰轉晴,嘴角往兩邊咧開,哈哈笑道,“對啊,我怎麽忘了還有地委醫院。”

  張文良在一旁也眉飛色舞,“真別說,就以小陳和地委幾家醫院領導的關系,賣他們幾隻鴨子肯定不成問題。”

  張覺民也笑道,“哎呀,你怎麽不早說呢,看把我給急的。”

  頓了一下,又說道,“那咱們可以直接去地委啊,何必到縣裡碰壁?”

  陳凡抿著嘴搖搖頭,“這就是我說還要投錢的地方。從盧家灣過來,每天還有兩趟公車,可是去地委,就要從縣裡轉車,咱們跟縣城和地委的司機又不熟,人家能允許咱們把雞鴨鵝拉上車、或者放在車頂上弄髒?”

  他看了看幾人,正色說道,“我的想法是,最好是能在縣城找到幾個大客戶,先賺一筆錢,然後再用這筆錢,建一個熟食作坊,到時候就可以走水路、直接給地委供應熟食。”

  葉樹寶頓時睜大眼睛,“熟食作坊?”

  安全則若有所思,“走水路?”

  陳凡看了看兩人,說道,“南湖公社的菜市場裡就沒有賣熟食的,只有國營飯店裡面有。剛才吃飯的時候,我也問過趙經理,縣裡的菜市場也沒有賣熟食的攤位,同樣要去國營飯店買,這就說明這是一個空白市場。

  剛才我也說過,如果直接賣活禽,不一定能賣得出去,可是如果我們在菜市場裡賣熟食,對外平價銷售,不僅能賺更多錢,最重要的是能與菜市場公司的活禽攤位錯開,不會引起他們的抵觸,同時也能打開一部分市場。”

  安全頓時恍然大悟,“所以你要先賣出去一批活禽,才有錢去搞熟食作坊。”

  “嗯。”

  陳凡點頭笑道,“最好的結果,就是兩條腿走路,一邊給單位客戶送貨,一邊自己製作熟食售賣,這樣穩打穩扎,一步一個腳印,逐漸打開市場。

  但是如果縣裡確實賣不出去,也沒關系。

  我剛才也考慮過了,我們可以先去南湖水運公司賒個舊的小型掛槳機回來,柴油機就用抽水的那台,把生產隊的木船改造一下,做成快艇,走水路往地委直接賣活禽。

  從水路到地委碼頭,大概是50公裡左右的河道,如果劃槳過去,要一整個晚上,可是開快艇,估計一兩個小時就能到,而且裝貨也更多。

  只不過買掛槳機要錢、燒柴油也需要更高的成本,還有木船也需要改裝,活禽又沒有熟食好運輸,所以才作為第二選擇。”

  聽到這裡,四個人都明白了陳凡的意思。

  先想辦法賣活禽,賺到錢之後,一方面改裝木船,另一方面建熟食作坊,這樣就能避開活禽市場,打開一條銷路。

  至於說熟食好不好賣,那就要看做出來的東西好不好吃。以陳凡的廚藝,還用擔心這點嗎?
  葉樹寶這時候憂心盡散,兩手緊握哈哈笑道,“走一步算三步,這條路不通,馬上就有下一條,不愧是陳老師啊。”

  安全也跟著哈哈笑了幾聲,等笑聲停歇,他才說道,“最後一個問題。”

  陳凡轉頭看著他,“做什麽熟食?”

  安全點著頭笑道,“我肯定相信你的手藝,就是好奇。”

  陳凡聳聳肩,“烤鴨、鹵鴨、鴨脖子、鴨雜、燒鵝、鹵鵝、鵝肝、醬油雞、燒雞、荷葉雞、雞雜,雞鴨鵝能做的熟食多了去。

  而且這個又不是工業品,咱們自己做好了拉出去賣,也符合生產隊發展副業的政策,所以做這個絕對沒問題。

  至於價格方面,我們可以參考國營飯店的定價,只不過熟食肯定沒有大師傅做出來的菜肴‘精致’,那麽稍微便宜一點點,主管部門應該也會同意吧。”

  安全連連點頭,“同意,必須得同意,只要比活禽貴一點就行,畢竟是熟食嘛,不能和活禽賣一個價,至於比飯店裡的便宜,只要理由充足、合情合理,物價部門也會適當通融,這個肯定沒問題。”

  張文良在一旁搓著手,對著陳凡笑道,“哎呀,聽你說可以做成這麽多熟食,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然後看看其他人,“那就開始唄,抓緊時間賺本錢,先賣出去一批,趕緊把運輸船和熟食作坊搞出來啊!”

  葉樹寶這時也精神抖擻,大手一揮,“走起。”

  心裡有了底,做起事來氣勢都不一樣。

  接下來兩三天,葉樹寶仿佛回到三年前,公社各個單位求著他買雞鴨鵝的那段時間,頭上的草帽像禮帽、身上的汗衫堪比襯衫、腳上的布鞋也穿成了皮鞋,似乎走路都帶著風。

  從早到晚穿梭在縣裡的各個單位之間,與他們的領導高談闊論,暢談雞鴨鵝合作的美好前景。

  我們有肉、你們有錢,我們供應肉,你們多吃肉,多好!

  雖然來來回回就那麽幾句,但是經過一番辛苦奔波,跑完27家大大小小的單位之後,終究還是談妥了15家大客戶。

  其中就有縣衛生局、縣衛生學校、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等衛生系統的7家單位。

  所以陳老師在衛生系統的面子還是很足的,這不,哪怕從來沒見過本人,這第一次見面,人家就號召所有單位都給食堂加兩道菜。

  從今往後,整個衛生系統每天向盧家灣生產隊訂購200隻鴨、30隻鵝,一下子解決了一大半的銷量。

  剩下的8家單位中,縣建築公司和農業和畜牧局兩家單位訂購的數量,加起來又佔了剩下的一半。

  縣建築公司不用說,本來就有邱師傅和馬師傅做內應,在陳凡拿出第一稿《鋼鐵“水壩”》的小說之後,建築公司總經理親自出馬作陪,先是一口氣下了200隻鴨子、50隻鵝的大訂單,之後又與盧家灣簽訂每天30隻鴨、10隻鵝的供貨合同,並大筆一揮,先付半個月的貨款,直接解決了盧家灣缺錢的燃眉之急。

  一隻鴨平均1塊2,一隻鵝平均7塊5,單單這一筆,鴨子就賣了780塊,鵝1500塊。

  荷包一下子鼓起來的葉樹寶,整整笑了三天,硬是沒合攏嘴。

  另一個畜牧局肯這麽大方,還是與陳凡有關。

  別忘了,陳凡如今唯一一張正兒八經的證書,就是“鄉村獸醫資格證”,而且當初他在公社獸醫站學習的時候,提出許多建設性的問題,畜牧局將這些問題歸納匯總,上報給了地委畜牧處,受到了上級的公開表揚。

  而且養殖業本來就在畜牧局的管轄范疇之內,現在下面的生產隊找上門來,他們當然要表示表示。

  於是在沒有其他“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畜牧局便也與盧家灣達成長期供貨協議,只是畜牧局人不多,而且基本分散在下面各個公社,所以訂購的數量不算多,每天10隻鴨子、兩隻鵝,算是聊表心意。

  剩下的6個單位,才是真正“不記仇、給面子”的好客戶,只是他們表示初期合作,一下子不好買太多,和畜牧局一樣,各家隻預定了每天10隻鴨、兩隻鵝,先看看情況,要是職工們反應還可以,再追加數量。

  當然,沒說出來的話,自然是如果反應不好,那就取消算了。

  這一次來縣裡,總共3天時間,共完成一筆大單200隻鴨子、50隻鵝,其他日常供貨單,合計每天300隻鴨、54隻鵝。

  雖然比預期低了不少,不過盧家灣的養殖大業,終於向市場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