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過河卒》第四十三章 內亂
  所謂的道門內部爭鬥,在各種謀劃、布局等鋪墊之後的決勝時刻,通常只有兩種形式。

  一種形式是付諸武力,也就是實打實地打上一場,勝者說話。

  另一種就是誰也不敢貿然動手,便是雄辯與詭辯的較量。

  先前的各種謀劃也好,布局也罷,其實都是在增加自己的底氣和勝算,可是勝算再大,沒有最後這一下,也等同於無。

  陳書華道:“齊次席想要如何?難道齊次席想要無視道門規矩直接越過道府議事嗎?還是說,齊次席想要獨斷專行?”

  齊玄素自然不會跳到陳書華在言語中挖好的坑裡,說道:“齊某人既不敢越過道府議事,也不敢越過掌府真人,齊某人只是有兩個提議,第一個提議就是上報金闕。”

  說到這裡,齊玄素故意頓了一下。

  陳書華的臉色有些發白。

  齊玄素已經權衡過利弊,上報金闕對自己來說是下下之策,可他也料定了,陳書華等人更不想上報金闕。對他而言,上報金闕是萬不得已之舉,對於陳書華等人而言,上報金闕則是萬萬不能之舉。兩者差別極大。

  果不其然,陳書華直接問道:“齊次席的第二個提議是什麽?”

  齊玄素這才道:“第二個提議也是召開道府議事,不過不是府主議事,而是道府大議!”

  道府的最高決策出自府主議事,也叫副府主議事,說白了,副府主是參與議事的最低門檻,陳書華說的道府議事就是特指府主議事。可齊玄素提出的道府大議,則是在府主議事的基礎上進行擴大化,增加參與議事的人數,擴大范圍,將其他一些本不夠資格參與議事之人也加進來,比如兩位一品靈官,也包括徐教容等輔理。

  道府大議與府主議事都有門檻,不過前者的門檻是品級,而後者的門檻是職務。

  只要是三品幽逸道士,無論是不是副府主,都能參與道門大議,其中也包括靈官,具體級別就是一品靈官等同於二品太乙道士,二品靈官等同於三品幽逸道士。

  掌府大真人執掌兵事,換而言之,高品靈官都是掌府大真人的人,把他們加進來,齊玄素便不再勢單力孤。再有,在一眾秘書中,徐教容作為掌府大真人的秘書,品級最高,是唯一的三品幽逸道士,等同於三師的普通秘書和三位儲君的首席秘書,是唯一能參與道府大議的秘書,其他人的秘書則沒有這個資格。這樣一來,同樣會增強齊玄素的力量,而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還有一點,就是一品靈官的特殊地位,一品靈官因為不是府主議事的成員,除非戰時,一般不能發表意見,所以許多時候排名要在次席副府主之後。可若是把格局放大,在某些重大儀式場合,全看品級,那麽一品靈官們的排位只在身為參知真人的王教鶴之後,還要在普通真人陳書華之前。畢竟整個道門也只有十二位一品靈官,普通真人則遠遠超出這個數目,一品靈官的地位還是比較超然的。

  一般而言,小議確定戰略,中議決定戰術,大議推動執行。換句話來說,大議其實是個動員大會,而不是具體討論問題的地方。

  不過齊玄素壓根就沒想討論什麽問題。

  現在是討論問題的時候嗎?現在關鍵是穩定局勢,哪怕只是僵持不變。

  陳書華皺眉道:“道府大議怎麽能解決問題?”

  齊玄素立刻道:“道府大議怎麽不能解決問題?眾人拾柴火焰高,所謂人定勝天,也是萬萬人勝天,而不是一兩個人勝天,群策群力,集思廣益,難道不好嗎?”

  大道理的特點是千錘百煉,近乎於真理,優點是極難反駁。

  用大道理壓人就像用大帽子壓人一樣,屢試不爽。

  道理上無法駁倒,使得陳書華左右為難,有心不答應,卻又怕齊玄素上報金闕。

  這是一種西洋人提出的理論,衝突雙方就像兩輛在同一車道上相向而駛的馬車,如果雙方都為了顯示自己不懼衝突的姿態而拒絕讓路,結局就是迎頭相撞,兩敗俱傷。如果一方在最後關頭選擇退讓,選擇退讓的一方會被視為膽小鬼,聲譽受損,不過卻避免了慘烈的衝突和更大的利益損失。

  沒有人想要兩敗俱傷,就看誰更沉得住氣,硬是不讓,逼迫對方閃開讓路。

  現在齊玄素和陳書華也是如此,雙方都不想上報金闕,要麽兩敗俱傷,要麽一方主動退讓,進行妥協。

  就看誰繃不住了。

  不過齊玄素在這方面多少還是有些優勢,畢竟他是金闕派來的人,金闕必然是向著他的。

  齊玄素又添了一把火:“若是陳首席不同意,那就隻好上報金闕了,我可以代為草擬公函,若是掌府真人和陳首席看過後沒有異議,大家聯名上報金闕,等待金闕指示。”

  陳書華沉默了許久之後,說道:“是否進行道門大議,還是要請示掌府真人。”

  齊玄素點頭道:“這是自然。”

  陳書華臉色陰沉地轉身離去。
    齊玄素負手站在原地,目送其離開。

  丁醜靈官來到齊玄素身旁,雖然她年長於齊玄素,品級也要高於齊玄素,但此時竟是對齊玄素有些佩服了。

  他們當初希望齊玄素站出來說話,是因為只有齊玄素有這個資格站出來說話,他們沒得選,多少有點死馬當作活馬醫的意思。可現在看來,齊玄素的表現要遠遠超出他們的意料之外,給了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難怪齊玄素年紀輕輕就能身居高位,道門第四秀當真是名不虛傳。

  丁醜靈官道:“我已經從五百靈官中分出部分人手,安插在此地的關鍵位置,掌管防務,短時間內應該沒有問題。”

  齊玄素低聲道:“我們去水宮見徐輔理。對了,通知甲寅靈官一聲,可以讓靈官分批入城,逐步接掌城防,‘應龍’暫時不落。”

  丁醜靈官輕輕應了一聲。

  當齊玄素來到水宮的時候,王教鷹等人已經退去,只剩下徐教容還守在宮門口。

  先前徐教容通過傳訊說明了大部分情況,比如蘭大真人遭到巫羅和司命真君的偷襲,以及不能上報金闕等等,不過具體情況,還要見面後才好詳談。

  徐教容見到齊玄素和丁醜靈官過來,又是長長舒了一口氣,真正的如釋重負。這也怪不得她,環境決定性格,對於她來說,多年的安逸環境讓她更擅長那些不見刀光劍影的明爭暗鬥,並不習慣這種刀槍見血的武力爭鬥,方才的一幕,著實是驚險。

  齊玄素就不一樣了,他是野道士,幾經生死,也上過戰場,反而習以為常。

  其實齊玄素欠缺的正是在這種不動手的鬥爭手段,不過他善於學習,無論是張月鹿,還是東華真人,甚至是清微真人,以及歷任上司,都是他學習的榜樣,也的確受益良多。

  略微客套之後,三人進了水宮。

  徐教容向兩人說了蘭大真人現在的詳細情況。

  此時蘭大真人的確是閉關了,也的確受傷了,情況不算很樂觀。

  蘭大真人返回水宮的時候,情況已經十分危急,等不到齊玄素回來,只能與徐教容交代後便開始閉關。

  根據蘭大真人所說,僅僅是一個巫羅,他並不落下風,關鍵是司命真君出手偷襲,打碎了他的心臟。

  對於長生之人而言,心臟破碎並非致命傷勢,人仙分分秒秒就能長出一個,地仙比不得人仙,也能以真氣暫時構建出一顆虛假的“氣心”,這並不是讓蘭大真人閉關養傷的關鍵所在。

  關鍵在於,蘭大真人為了脫身,連續使用了第四重“太易法訣”。

  從理論上來說,第四重“太易法訣”是極限,消耗八成真氣,正常使用,沒有什麽問題,前提是不能連續使用。

  第三重“太易法訣”消耗四成真氣,第四重“太易法訣”消耗八成真氣,若是連著使用,就是消耗十二成真氣,超出自身極限,必遭反噬。

  蘭大真人以第三重“太易法訣”擋住了巫羅和司命真君的聯手夾擊,然後緊接著用出了第四重“太易法訣”,不僅打破了巫羅的神域,也將巫羅和司命真君的神降之身徹底擊碎,迫使兩位古仙返回神國。

  蘭大真人當然是勝了,不過是慘勝。

  此中產生的反噬,讓蘭大真人不堪重負。

  這就好比是勞師遠征,靡費無數,雖然最終勝了,打敗了強敵,但沒什麽實質收獲,內部不堪重負,過於繁重的征派激起了民變,大亂在即。

  蘭大真人隻用了一句話總結:“三屍神暴跳,七竅內生煙。”

  仙人這種存在,死而不僵,從外面殺進來,一時半刻是殺不盡的,只有內部自殺自滅起來,才會真正一敗塗地,甚至是身死道消。

  比如說大晉國師林靈素,那麽多強敵,連番重創,可最後他不是死在這些強敵的手中,而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中。

  蘭大真人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平複體內的這場“內亂”,誰也不知道。

  在這段時間裡,齊玄素只能是盡力維持。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