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150.第150章 準噶爾
  第150章 準噶爾

  12月17日,準噶爾汗國,王城伊犁(今伊寧市察布查爾縣海努克古城)。

  “什麽人?……下馬檢查!”十余名準噶爾士兵操刀持槍,將一隊百余騎冒著漫天大雪進抵城門的隊伍逼停,一邊小心戒備,一邊眼睛滴溜溜地盯著騎士馬背上馱負的包裹。

  該不是哪支商隊送上門了吧?
  “啪!”

  猛然間,一名騎士揮起馬鞭狠狠地抽在最靠前士兵的身上,鞭梢掃過臉上,立時帶出一絲恐怖的血痕。

  受到父親冷落的羅布藏舒努對此是極為不滿,他不僅置父親的嚴厲反對,娶了原葉爾羌汗王的孫女(原有歷史中,此君是娶了拉藏汗的女兒),還一度詛咒父親不得長生天之眷,死後亡靈也不得超度。甚至,在與一些準噶爾貴族交談中,妄言要主動投附大秦,領著漢人擊破他們準噶爾汗國。

  如果您發現內容有誤,請您用瀏覽器來訪問!

  事情敗露後,羅布藏舒努被囚禁了兩年,直到三年前(1723年)準噶爾大舉進攻哈薩克,而他母親又不斷地懇求,他才被釋放得到任用,並從中獲取了不小的功勞。這也使得他的名望開始不斷上升,獲得不少準噶爾部眾的支持,“準噶爾之人,皆心服於羅布藏舒努”。

  “對付一個區區膽小鬼,何至於動用大批軍隊?”噶爾丹策零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我已經有周密的計劃,到時候,你只需要在部族大會上表達支持我的態度即可。”

  “敦多布兄弟,你回來!”

  可問題是,秦國人口眾多,就算損失再多的士兵,他們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完成補充,並且還能將部隊規模持續擴大。

  “汗王又生病了。”
    “嚴重嗎?”

  頃刻間,百余騎的隊伍快如奔雷,卷起地上的雪花,迅疾地駛入城中。

  “以前咱們也不是沒遇到過白災,何須擔心過甚?”噶爾丹策零聽了策凌敦多布的話語,雖心中起了幾分憂慮,但仍舊表現得雲淡風輕,“大不了,到了春暖時節,帶著軍隊往哈薩克人的地方走一遭,總能搶回一點東西,安撫受災的部眾。不礙事的,我的敦多布兄弟,一切都會好起來。”

  這些堡壘城寨,駐扎的秦軍數量不等,多者兩三千,少者一兩百,城中布設若乾火炮,再加上守軍持有的犀利火器,沒數千兵馬,根本啃不動。即使通過大軍圍困加強攻,打破了那些堡壘,那也要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

  僅僅打了幾仗,噶爾丹策零便再也不敢與秦軍正面對敵,以免自身軍力遭到嚴重削弱,而是不斷率領騎兵在廣闊的草原上兜圈子,伺機進攻秦軍落單的小隊或者防守薄弱地區。

  “看情形要比幾年前嚴重得多。”

  可以說,要跟秦國人拚消耗,準噶爾汗國那是絕對拚不過的。

  不過呢,在任的準噶爾汗王策妄阿拉布坦向來“憐愛”大王子噶爾丹策零,始終將他當做繼承人來培養,還對他信重有加,對老二羅布藏舒努卻並不怎麽看重。

  此時,噶爾丹策零在聞知汗國各地出現雪災後,便理所當然地想到來年開春,帶著兵馬去哈薩克那裡去找補。

  對於人丁本就稀少的準噶爾汗國,領兵的台吉和將領一般不會輕易去碰秦國人修築的堡壘,太過損耗兵力了。即使一個蒙古勇士換三個秦國士兵,那也是極為不劃算的。

  俄國人囿於財政困難,對中亞地區投入不夠,使得俄國人在當地的軍事實力並不強大,讓抓住機會的噶爾丹策零數度將其擊退。

  1716年,噶爾丹策零率一萬準噶爾軍隊圍攻額爾齊斯河上遊的俄軍亞梅舍沃要塞。當時,這座要塞中有近三千名俄軍駐守,噶爾丹策零硬是將其圍困三個月,並接連打退了從托木斯克方向前來增援的俄軍,最終迫使俄軍倉惶撤離,兵力損失大半。

  “巴圖爾琿台吉!”

  “我的部眾都在伊塞克,這大雪天氣,一時半會趕不過來。”

  “羅布藏舒努又要跳出來了?”

  其實,相較於羅布藏舒努在哈薩克陰溝裡翻船,遭遇大敗,身為大王子的噶爾丹策零的戰績也不怎的。早在1710年,他便被父親派往北邊,對付俄國人和秦國人。

  可是在西域北部,尤其是天山北麓地區,受限於山川河流的阻礙和固定綠洲的原因,準噶爾在面對秦軍穩扎穩打,同時輔以修築堡壘的作戰模式,就顯得有些束手無策,難以招架。

  亞梅舍沃要塞圍攻戰若是要與後世我大清的雅克薩之戰相比較的話,那絕對是雅克薩之戰的加強版。駐守雅克薩的俄軍可不是沙俄的什麽正規軍隊,而是一群由少量的俄軍冒險者與部分哥薩克人組成探險小分隊。亞梅舍沃要塞進行的圍攻戰,則是雙方正規軍隊之間的比拚,還有亞梅舍沃要塞比在雅克薩用泥土和木頭構築寨堡要堅固的多得多,但是準噶爾軍隊愣是硬生生吭下了這塊硬骨頭。

  只要準噶爾汗國在秦國那裡遭到軍事打擊,蒙受巨大損失後,那麽它一定會掉頭向西,大肆進襲哈薩克,擄掠他們的財物和人口,以補償和恢復自身的實力。

  “瞎眼了,巴圖爾琿台吉的路都敢攔!”那名騎士將臉上厚厚的遮風蒙布揭開,厲聲呵斥道:“趕緊讓開,誤了大台吉的軍務,小心將你扒光衣服,扔到野外喂狼!”

  “我們要清除準噶爾汗國的叛賊,恢復汗國正常的統治秩序。”噶爾丹策零眼神逼視著對方。

  配備近半火器的準噶爾騎兵,往往可以極低的交換比將喀爾喀蒙古諸部打得抱頭鼠竄,並擄掠大量丁口。可在面對火器裝備率極高的秦軍部隊時,雙方的戰損比往往會達到1:2,甚至1:1,在幾次擊敗秦軍後,己方也是傷亡慘重,難以進行下一輪的持續進攻。

  而數年前(1724年),土爾扈特部卡爾梅克汗國阿玉奇汗去世後,其子策凌敦多克繼位,掌握實權的大臣們也開始大力支持色特爾扎布和羅布藏舒努,試圖利用他們來影響準噶爾,以為土爾扈特部的外援。

  可能是看到噶爾丹策零在面對秦國時,經常吃癟,屢屢碰壁,二王子羅布藏舒努便不免看輕了他幾分,覺得他枉受父親寵愛,卻不能為汗國分憂,根本沒資格繼承汗王大位。

  漠北和漠西地區,地勢廣闊,皆為一覽無余的草原戈壁,準噶爾軍尚能憑借超強的機動性,與秦軍進行周旋。

  一三.一一四.一四一.一二二

  秦國人對於任何有反抗行為或者不肯歸順的蒙古部落都會展開無情的屠殺,所有的青壯年男子皆被斬首,女人和孩子則被當做戰利品,賞賜給那些屠戮同族的蒙古敗類。

  為了獲得足夠的軍力,準噶爾汗國也開始從周邊仆從國征召大量炮灰,甚至曾經被他們極度壓製的真神教信徒,也充斥於軍隊之中。

  五十多年前,隨著準噶爾部在伊犁河谷的不斷擴展,實力日趨強盛之後,便將王廷從布克塞爾遷至伊犁河谷,開始著手在這處水草豐茂之地修築汗國都城。後來,準噶爾汗國相繼征服葉爾羌和哈薩克兩個汗國,掠取了大量金銀,還從烏斯藏迎回無數的神器和佛像,遂在伊犁河南岸建海努克廟、北岸建固勒扎廟予以安放供奉,成為周邊草原蒙古部眾崇拜禮佛的聖地,使得伊犁成為西域和中亞地區最大的政治和商貿中心。

  不過,近二十多年來,隨著秦國陸續奪佔西域北部地區後,準噶爾汗國是愈發感受到嚴重的軍事壓力。

  “大台吉,準備怎麽做?”策凌敦多布沉吟半響,沉聲問道。

  自從1723年,準噶爾汗國大破哈薩克汗國,攻佔其都城後,便就此一蹶不振,幾乎每年都要遭到準噶爾的侵襲。

  羅布藏舒努,準噶爾汗王策妄阿拉布坦的次子,是他與第二位妻子色特爾扎布(阿玉奇的女兒)所生。

  然而,噶爾丹策零在轉頭面對秦國時,卻一頭撞上了鐵板。早期還曾率領蒙古騎兵與秦軍展開大規模野戰,雖然憑借蒙古勇士嫻熟的弓馬和熟悉的地理環境,贏得了幾次勝利。但在盤點己方戰損時,頓時讓噶爾丹策零為之吐血不止。

  若是不集結大軍與秦軍對決,那麽人家就將部隊屯駐在戰略要地或者關鍵的綠洲所在,然後拉來一群夫子、丁壯開始築城建堡,並遷移大量漢民在該地實行半軍半屯,佔據在那裡不動了。靠著這種無賴打法,秦軍一點一點地朝伊犁河谷逼近。

  與秦國打了這麽多年,噶爾丹策零可以說值得稱道的建樹不多,驚天的功勞更是沒有,反而使得準噶爾汗國在軍事上越來越處於被動局面,只能據險而守,將秦軍暫時擋在博羅科努山以北,死死保住這片準噶爾部的核心之地--伊犁河谷。

  早在三年前,策妄阿拉布坦的第一個妻子因病去世後,色特爾扎布便隨著自己地位的提升,而逐漸滋生野心,準備將自己的兒子羅布藏舒努扶持為下一任準噶爾汗王。為此,她開始在王廷布局,極力拉攏準噶爾部的貴族與喇嘛結成聯盟,又將自己的一個女兒嫁入娘家土爾扈特部,以獲得外援。從青海被秦國逐出的和碩特部首領羅布藏丹津因為不滿策妄阿拉布坦將其推到東部前線作為炮灰,也與色特爾扎布暗地結成同盟,支持她的兒子羅布藏舒努為準噶爾汗王的繼承人。

  “快來坐下烤烤火,再喝點勁辣的燒酒,暖暖身子!”噶爾丹策零一邊招呼策凌敦多布坐到身邊來,一邊將身側的女人一腳踹開。

  “大王子,你稱呼我為兄弟,有什麽事情就該直言相告,而不要這般遮遮掩掩。”策凌敦多布將酒壺中的酒一口飲盡,然後隨手丟到一邊,眼神咄咄地看著噶爾丹策零。

  不過,考慮到汗王的妻子色特爾扎布深厚的娘家背景和崇高的地位,策妄阿拉布坦倒也沒怎麽難為這個“不成器”的二王子。

  此時,哈薩克汗國已然處於四分五裂狀態,在位的博拉特汗雖然為汗國最高統治者,但也隻佔了一個大義之名,根本無法整合哈薩克各部。統治大玉茲的是卓勒巴爾斯汗,統治中玉茲的是賽馬可汗和庫西克汗,統治小玉茲的則是阿布勒海爾汗。

  “敦多布兄弟,我這次將伱招來,是有重要的事情與你協商。”待策凌敦多布喝了一點酒,烤了一會火,身體逐漸暖和後,噶爾丹策零鄭重地看著對方,語氣嚴肅,“我們汗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我需要你的支持,來拯救我們的汗國,帶領我們的族人再次享受曾經擁有的榮光。”

  “整個伊犁河谷恐怕都要遭遇白災了。”策凌敦多布一屁股坐到火爐前,舉著酒壺便猛地灌了幾大口,一股火熱,瞬間在腹中湧動,“其他地方尚且不知,但估計也是情況好不到哪裡去,到處都是暴雪天氣。這個冬季定然會讓我們損失大量丁口和牲畜。到了來年春天,咱們汗國可能會面臨嚴重的危機。”

  準噶爾汗國在中亞地區大殺四方,周邊的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哈薩克汗國,以及坎巨提、巴達赫尚等一眾小邦國,無不臣服於蒙古人的刀槍下。就連北邊強大的俄羅斯人,也數度敗於他們之手,不敢掉頭南望。

  厚重的門簾被掀起,被稱為巴圖爾琿台吉的策凌敦多布(即大策凌敦多克)帶著一股冷冽的寒風,大步邁進屋內。正坐在爐邊烤火喝酒的準噶爾汗國大王子噶爾丹策零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並將手中的酒壺順手丟給對方。

  不過,在隨後的戰鬥中,狂妄自大的羅布藏舒努卻吃了大虧,在塔什乾和賽裡木城下,被哈薩克人使出了貫用的老把戲--詐降,待他放松警惕後,猝然發起偷襲,損失了不少部眾,“五千余眾,遇襲大崩,僅帶三百兵突圍,一邊遁逃,一邊派人急報與其父,折汗國之銳氣”。

  秦國憑借其強大的國力和仿佛無窮無盡的人力,硬是沿著天山北麓一帶谷地,連續修築十余座堡壘城寨,盡逐準噶爾勢力,代之遷移大量漢民,將他們的戰線逐步延伸至賽裡木湖畔。最近的精河堡,與伊犁城僅僅隻隔著一座高聳的博羅科努山,若非地勢崎嶇,山勢陡峭,秦國人無法展開大軍進攻,加之準噶爾汗國不遺余力地在山間要道修築大量堅固堡壘,說不定早就讓人家把自己的老巢給端了。

  罷罷罷,這些未來的隱患暫且擱置一邊,待我蒙古人擊敗了東邊的漢人,再行割除這些遺毒,也尚未不遲。

  更讓準噶爾汗國為之沮喪的是,蒙古人內部的分化和不團結。秦國人在青海和漠南、漠北地區,征募了大量蒙古人,並將他們粗粗武裝後,便驅為前鋒(炮灰),於廣闊的草原地區,向他們準噶爾汗國控制下的部落發起進攻。

  這次慘敗,不僅讓羅布藏舒努好不容易積攢的威望喪失殆盡,而且也讓準噶爾汗王策妄阿拉布坦對他失望不已,愈發不將他列為繼承人的選項之中。

  可是,此舉也不乏存在一些隱憂,將來說不定會反噬其身,讓那些失勢的阿訇和巴依重新獲得武力。

  嗯,只要你能騎得馬、提得刀,對立嚴重的宗教問題,都可以統統放任,只要能維系汗國的統治,應對東方的軍事威脅。

  十余名準噶爾士兵聞言,齊齊看向隊伍中間的一名披著名貴裘衣的貴人,立即將刀槍收了起來,快速將城門口的拒馬拉開,然後恭敬地將這隊騎士放進城內。

  可是,跟東邊那個強大的秦國,征戰數十年,準噶爾汗國的部眾是越打越少,地盤也是越打越萎縮,不僅無法再度染指漠南蒙古,就連漠西和漠北(即喀爾喀蒙古)的遊牧區域也是愈發難以掌控。更不要說,在西域地區,還讓秦國人一點一點地拱到了伊犁河谷附近,並修建了一連串的堡壘,宛如利劍一般,刺入準噶爾汗國的腹心之處。

  噶爾丹策零也試過像進攻俄軍亞梅舍沃要塞那般,去拔除這些駐有少量的士兵的堡壘據點。但打過之後,仍舊難以承受己方太大的損耗。方圓不到數百米的堡寨,一般都會存儲四五個月的作戰物資,輔以火槍火炮,相當難啃,就算不計代價一個一個攻過去,那得花費多少時間,消耗自身多少儲備!
  就算成功拔掉某個據點,充其量只能擒殺數百秦軍士兵,繳獲為數不多的物資。若是一個不小心,秦軍大批救援部隊殺來,說不得就要跟對方來場正面對決,承受更大的損失。

  要知道,秦國的人口規模可是百倍於準噶爾汗國,他們的軍隊即使損失了一萬人,也能很快獲得補充。

  “好,我以長生天發誓,我策凌敦多布將無條件地永遠支持大台吉的一切行動。”策凌敦多布手撫胸口,鄭重地說道:“不過,大台吉在作出決定前,可不要讓王廷生出亂子,讓東邊的秦國人趁機尋到機會,向我們發起進攻。”

  “不會。”噶爾丹策零搖頭說道:“這場白災,雖然對我們準噶爾汗國而言,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但這也未嘗不是一個最好的機會,讓所有人都被這肆虐的暴風雪困在屋裡,寸步難行。從而使得我們可以從容清理雜物,重塑我們汗國的信心。”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