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人在二戰:帝國的覆滅!》60.第60章 撕毀互不侵犯條約,德軍渡過維斯
  第60章 撕毀互不侵犯條約,德軍渡過維斯瓦河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為什麽德軍要攻擊我們?我們跟他們不是有互不侵犯條約嗎?”

  一名蘇軍士兵一臉惶恐的躲在土坡後面問道。

  “這還用說,肯定是德軍已經撕毀了條約,所有人打起精神來,舉起你們的武器射擊”

  蘇軍中士看著前面的情況立即大聲的呼喊道。

  想要調動蘇軍士兵的士氣,零星的一群蘇軍士兵開始胡亂的放槍。

  雖然說德軍的偷襲讓蘇軍造成了不小的混亂。

  但是面對面的戰鬥力著實不怎麽樣。

  也不能怪他們,主要還是大清洗行動至少損失九十多萬人。

  可想而知除了大頭兵之外,但凡是有點本事的軍官基本上都被擼了一遍。

  這就造成了後續補充的軍官大多數都是小白。

  雖然從軍校畢業了,但是對於正面戰場的情況他們是一無所知。

  如果是與芬蘭掰手腕可能憑借著裝備的優勢拉回劣勢。

  但是眼前的可是目前藍星最能打的德軍,可不是芬蘭軍隊。

  論裝備德軍的可一點不差,論作戰水平德軍的也都升級了。

  前期被臭揍也是有原因的,看一戰中沙俄部隊也都是百萬百萬的死亡。

  兩次世界大戰好像都是如此,不管是尼古拉斯統治的沙俄時代,還是大胡子統治的蘇聯。

  都是論百萬百萬死亡的節奏。

  整個蘇聯西線布置了近四百萬軍隊,短短數個月的時間裡面就被德軍分割包圍俘虜。

  “一班火力壓製,二班與三班左右包抄,吃掉他們”

  手中拿著望遠鏡的穆勒中士下令道。

  隨著穆勒中士的命令下達後,士兵們開始行動起來。

  相互掩護開始左右包抄蘇軍部隊。

  “中士,德軍從兩側上來了!”

  一名蘇軍士兵滿臉慌張的來到蘇軍中士身邊匯報道。

  “後撤!快撤!”

  蘇軍中士畢竟指揮能力有限,他一個中士指揮著五十多人哪裡指揮的開。

  在他宣布後撤後,對面的穆勒放下望遠鏡。

  “追!”

  隨著一聲令下,所有人立即起身在後面追擊蘇軍士兵。

  維斯瓦河河面上德軍部隊還在架設浮橋中。

  而半履帶兩棲摩托車已經將另外三十人送去了對岸。

  雖然一來一回要十分鍾,但是一次投送三十人,憑借著德軍的火力跟作戰意志即便是遭到大部隊的圍攻也能夠堅挺至下一波支援到來。

  “少校,穆勒中士率領的部隊已經抵達了拉姆要塞的外圍,途中遭遇了蘇軍巡邏隊擊斃了二十多人”

  一連來的士兵將前面的情況匯總給了威廉。

  威廉手下三名參謀是威廉找來的年輕軍官。

  他們都是帝國軍事學院畢業的人才。

  想要在合成戰鬥營當指揮官先得要在營部擔任參謀半年以上才行。

  否則不會讓你一個白丁去指揮作戰的。

  對於目前的情況威廉還是很滿意的,推進速度跟他的預期都很貼切。

  五十分鍾後浮橋鋪設好了,坦克開始從上面通過。

  19噸的輕型坦克還是可以跑一跑的。

  再重的坦克那就需要更加完善的橋梁了。

  至少要在水下打上鋼柱作為支撐點,而不是光憑借著浮橋的浮力支撐。

  19噸的輕型坦克,正面裝甲相較於三號四號已經優秀的太多了,雖然說也是一個脆皮,至少目前對於T34-76坦克來說能夠做到一換一甚至更多。

  E5輕型坦克的工藝其實很粗糙。

  五對負重輪,車體焊接而成,主炮塔直接築磨一次性成型,裝上炮管往上一扣完事。

  這就是E5輕型坦克的工藝,與傳統德國工藝那相差太多了。

  也正是因為沒有了那些傳統工藝的加工,才導致E5輕型坦克僅僅需要8000工時。

  一輛四號坦克在德國需要15000工時。

  而一輛E5輕型坦克則少了整整7000工時。

  不過比起了T34坦克來說還是差的太遠了。

  一輛T34坦克巔峰時期僅僅需要3000工時。

  也就是說3000/24=125天的時間。

  看似很長,但是實際上排列的計劃可不是一輛坦克。

  而是上千輛坦克流水作業同時開工。

  比起15000工時的四號坦克來說,E5輕型坦克已經佔據了很大的優勢。

  唯一牛逼的就是千米的距離,德國75毫米L48倍徑火炮穿透力遠比蘇軍的76毫米強一些。

  蘇軍目前的T34分為幾個時期版本,首先是40年25.6噸T34坦克,裝備的是76.2毫米L30.5倍徑火炮。

  其次就是41年26噸最常見的T34-76坦克,裝備的是76.2毫米L42.5倍徑火炮。

  F34這種型號的火炮在一千米穿深最多66毫米裝甲。
    且還是測試最好的數據,但凡是發力不好還不一定打的穿66毫米裝甲。

  而E5裝備的德國75毫米L48倍徑火炮即便是不用改進型的火炮也能夠在2000米打穿86毫米裝甲。

  加上雙方的火控系統跟通訊系統,可以說十輛T34-76坦克遇到了6輛E5輕型坦克。

  一個不留神能夠將這十輛T34-76坦克全部帶走。

  在通訊好的情況下,六輛坦克相當於多出六隻眼睛。

  而對面的T34-76十輛就9輛沒有通訊裝置,看見了也沒法通知其余人。

  當E5橫行到43年的時候,早就已經生產出了E7主戰坦克了。

  期間還有E6中型坦克的出產,搭載88毫米L56倍徑火炮就問還有誰?
  T34坦克想要摧毀E5輕型坦克那至少也得要靠近700米左右的距離。

  千米打中的概率對於T34坦克來說實在是有些玄學。

  2000米外摧毀對方的坦克,這樣的傳奇都是德國裝甲兵創造的。

  隨著各部隊開始渡河後,一連已經渡過去一半以上了。

  穆勒一聲令下率先對拉姆要塞展開了火力試探。

  十幾名德軍士兵松散的陣型彎著腰往前進。

  在遇到了機槍火力阻攔後立即全部趴下。

  後方的穆勒中士則在記錄前面的火力點。

  等火炮到齊了那就是一個個拔除的下場。

  浮橋搭好後,輕型火炮們也都陸續跟著過河了。

  直屬於一連的兩門M1940型步兵炮在半履帶小摩托牽引下朝著拉姆要塞而來。

  下車後三人開始擺弄步兵炮。

  因為經常要往前推進,所以步兵炮上的炮盾保留著。

  如果是防守作戰那就拆除炮盾跟輪子這樣更加的隱蔽。

  前方三百六十米,二樓窗戶處馬克沁重機槍一挺。

  炮手快速的轉動著絞盤炮口也從揚起的狀態不斷的低下頭。

  準備開始平射了,僅僅抬高了一絲絲角度。

  這樣直接就能夠飛入二樓窗戶處。

  “裝填!”

  一枚炮彈直接塞入了炮膛中。

  隨後關上炮閂,拉動了擊發繩索。

  轟!
  遠處的二樓窗戶處瞬間炸開了。

  整個二樓房間內被炸的塵土飛揚磚石亂飛。

  裡面一個機槍組瞬間就被撕碎了,留下的都是殘肢斷臂加上那嚴重變形的馬克沁重機槍。

  在機槍被摧毀的瞬間,前面的德軍士兵開始陸續的爬起身來準備繼續往前推進。

  雖然蘇軍在抵抗,但是他們的抵抗意志並不是很頑強。

  “都起來,打起精神,德軍已經打過來了,躲著有什麽用?拿起你的武器,別像是一個懦夫一般的趴在這裡”

  維克托上尉怒斥士兵喊道。

  蘇軍維克托上尉穿梭在防線上。

  看到了士兵蜷縮著不動彈基本上都會上去給他兩個逼兜。

  隨著維克托上尉的親臨一線,讓前方抵抗的蘇軍士兵仿佛又找到了主心骨開始舉槍進行了反擊。

  “這些德軍火力真是凶猛,德軍什麽時候這麽強了?”

  維克托上尉僅僅抬頭看了一眼外面的情況。

  窗口處就飛來至少十余發子彈撞擊在後面的牆壁上濺起的石子灰塵不斷的飛舞。

  看到這一幕也讓維克托上尉十分的震驚。

  轟!轟!
  “哪來的炮擊?”

  維克托上尉找了一處縫隙拿出了望遠鏡觀察著外面的情況問道。

  “不知道上尉,德軍的步兵炮聽聲音因該很近,但是難以發現它在哪,我們已經有兩處機槍巢被其摧毀了,這樣下去難以守住”

  看著眼前的情況,維克托已經知道了根本就沒有辦法阻攔德軍的腳步。

  這裡可以說毫無準備就遭到了德軍猛烈的打擊。

  就在維克托上尉猶豫的時候,威廉的合成戰鬥營已經開始了重炮打擊。

  轟轟轟!
  三枚150毫米高爆彈直接飛入了拉姆要塞中。

  巨大的爆炸直接造成了蘇軍二十多人的死亡。

  遍地的殘肢斷臂讓其余還活著的蘇軍整個人都膽寒了。

  他們作為新兵哪裡見過這樣的血腥場面。

  當年參加瓜分波蘭的部隊只有少數的部隊,後續部隊大多數都是沒有見過血的新兵蛋子。

  這如此恐怖的場景誰看了不膽寒。

  “維克托上尉這是150毫米的重型步兵炮,我們守不住的!”

  少尉乞乞科夫一臉驚恐的開口道。

  這話很明顯,我們不要在這裡死磕了,這裡在打下去都是你我的墳墓。

  甚至是那種屍骨無存的墳場了。

   求全訂,求票子,謝謝各位巨,另外本書是小說,不要太較真,還有一些劇情沒法改變,因為我們要按照國家政策來寫,不能瞎寫,法西斯必死!想了解後面走勢的就來企鵝群:770708934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