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在武俠文字遊戲裡當莽夫》536.第536章 開戰
  第536章 開戰

  博陽殿東面五裡,有一處王宮中最新的建築。

  至於為什麽最新嘛,因為這處建築是在儒教聖君選擇來王宮駐守後,才迅速蓋起的一處地方。

  齊王希望儒教的聖君幫自己防備那個神出鬼沒的魔尊,但他又不希望儒教的聖君過多參與自己的國事,約束自己的權利,所以他在這兒建了個“高閣”。

  這兩個字既可以理解為“聖人高徒居住的地方”,也可以理解為……束之高閣。

  高閣之內,兩人正在共案做聯。

  初歲日,要貼紅聯,這是被儒教認可的習俗,所以就連王宮這個金碧輝煌的地方也不例外……這兒也得貼。

  可王宮內的很多宮殿門柱太高,筆力不好的人,寫不了那麽大的紅聯。

  於是,某人就來這邊找儒教的聖君幫忙,希望他能幫忙寫一些,到時候那些紅聯就算卸下來了,裝裱一下也能傳世。

  “聖君的筆墨,字字千金,當真有道理在。”一個都峨冠博,帶長鋏之陸離兮的軒昂男子停筆讚道。

  他看看自己寫的這些紅聯,再看看旁邊那位聖君寫的紅聯,隻覺得這是熒火與皓月的差別。

  他的字就只是字,而對方的字每一個都能演化出“象”來。

  一個“山”字就能讓人看到巍峨高山,一個“福”字就能為人帶來當頭鴻運,一畫一描,一筆一景,這是寫出神來了。

  “在下走文途也有二十余載,日日練字,卻也練不出聖君這般下筆如神的字來。”

  無論什麽時候,寫字都是一件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那位聖君沒有邊說話邊寫字的習慣,所以他也停了筆。

  看著案上那張紅聯,他感覺“財”這個字的鉤兒短了些,於是張起紅聯,對著那未乾的墨吹了口氣,稠墨被吹的偏了幾毫,把鉤兒上勒的長了些,顯得更靈動了幾分。

  他這才滿意的放下紅聯。

  “大閣士就不要騙自己了。”

  “我寫字用了十分的認真,你寫字抱的卻是別的心思,怎麽可能寫好?”

  他身邊這人,看起來是文人,其實骨子裡早變成了武夫。

  來寫紅聯?

  這可不是這位齊國巔山境的真實目的。

  自從他接替師兄,來齊國鎮守,這大閣士就三天兩頭的上門拜訪。

  不是吟詩作對,就是賞花擺酒。

  “不是我說,就算齊王派你來監視我,你也上點心呐,伱這作詩的水平不成,喝酒不成,寫字也不成,要我說,你還不如和我切磋武道呢。”

  “您有聖人指導,誰能指導我啊?”大閣士辯解道。

  真不是他不行,主要是人所處的地位不一樣。

  在儒教那邊,巔山境頭頂還有聖人在,在凡間這邊,巔山境那真就是天外天了。

  他和屬下喝酒,就沒人敢贏他。

  他在屬下面前作詩,就沒人敢不誇他。

  他在屬下面前寫字,所有人巴不得把那字搶過來當傳家寶。

  要不是儒教聖君來王宮輪流駐守,他都不知道自己這麽多年都活成井底之蛙了。

  “在道教,管這些都叫紅塵之毒,不利於你認清真我。”加邦聖君給出了一個誘人的建議,“隨我去山海境吧,看在這麽多天陪伴的份上,我替你求一個聖君之位,彼時我的師尊就是你的師尊。”

  “算了算了。”大閣士連忙拒絕。

  他是來監視加邦聖君的,不是來被加邦聖君策反的。

  這時,一個內侍在殿外來報。
    “王上有召。”

  ……

  博陽殿,君臣二人關上門來說話。

  “什麽,十日後起兵?”

  齊王的開拓之心早就有之,但大閣士萬萬沒想到,這一日會來的這麽快。

  “小聲點,你還想讓加邦聖君聽到不成。”

  “王上三思,國之大事,當慎之又慎啊。”大閣士一拜到底。

  早就猜到他會來這麽一出,齊王這才沒選擇直接下聖旨,而是親自召過來密談。

  他把女君剛剛與自己商議的一切全部告訴了大閣士。

  “怎樣,這下你能放心了吧?”

  大閣士沉思良久,最終還是說道:“此行甚險。”

  如果女君說的都是真的,那麽伐吳之事大有可為。

  但問題是,女君可信嗎?

  “魏越亡國,與女君不無關系,魏王與越王正是同意了女君的借道之策,這才使得我們能有機會吞並他們的土地。”

  “站在我們的立場上,女君無疑是提供了一個明策,但站在魏越的角度上,女君何嘗不是提供了一個亡國之策呢?”

  “民間都傳女君是及時雨,與邪惡的魔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以為不然,女君與魔尊都是一丘之貉,稱她為毒士更為合適一些。”

  “言重了。”齊王並不認可大閣士說的話,“女君和他夫君冒著生命危險替我大齊刺殺吳國巔山境,我們怎麽能這麽想她?”

  “你若懷疑她的用心,那麽請問大閣士……你敢去吳國王宮行刺嗎?”

  大閣士沉默不語。

  他知道,那確實是九死一生,別的不說,吳國巔山境的武祖始廟可就在那兒立著呢,在武祖始廟附近和巔山境交手很難看到勝算。

  “好了,別多想。”齊王敲定道,“你收拾一番,準備帶軍出征。”

  “若是當真放心不下,你就先在邊境和吳國摩擦一番,發發戰書,等到女君行刺成功的消息傳來後,再開始全面進軍。”

  “以前巔山境全部困守王宮,你是第一個帶兵開拓的巔山境,我希望你能打出自己的風采。”

  “朕只有一個要求,時機到來後,一日內打到吳國王都。”

  “臣……領旨。”大閣士合袖一禮。

  寫字他比不上儒教的聖君,但是要論君臣之禮,他恪守的一定要比對方要好。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

  三日後,齊王攜帶社稷重物離開了臨淄,王師浩浩蕩蕩的往西南巡視去了,加邦聖君為了“保護王上的安全”隨行其中。

  調開了這個儒教的監視者,大閣士拿著虎符開始調軍,合地方軍隊、王都七卒、邊軍共五十萬大軍,叩邊吳國。

  正式的戰書發了十六份,每一份都有國璽壓印,這代表著……這場戰爭很可能會發展成國戰。

  一時間,吳國舉國皆顫。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