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在武俠文字遊戲裡當莽夫》474.第474章 共尊鬼谷之名
  第474章 共尊鬼谷之名
  權謀者有十三家,形式者有十一家,房中八家,神仙十家,天文十二家,歷譜十八家,五行三十一家,蓍龜十五家,雜佔十八家,刑法六家,以及其余“不知其名”的學派共有一百八十九家。

  聖人曰:“諸子百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

  這九家分別為儒家者流、陰陽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農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縱橫家者流、雜家者流。

  一般來講,這九家九流是百家公認的領頭羊。

  但除了“九流”這種說法,還有“十家”的說法,也就是前面這幾位,加上一個小說家。

  他們當年在稷下學宮,評選上九流之時,被評了個第十,很是不服,言語間觸怒了聖人,從那之後規模就小了很多,不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

  楚君回在決定帶領百家歸附商王之後,第一個找上的就是小說家。

  他找上小說家弟子的時候,對方正在樹下記錄自己剛聽來的故事。

  “我有故事,先生要聽嗎?”

  “您的故事與道教給出的故事不同?”

  “大相徑庭。”

  “我洗耳恭聽。”

  “先生不怕聽了不該聽的引火上身?”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我們的故事,本來就容易被人當做野史,不聽勝利者書寫的那套也罷。”

  楚君回點頭表示明白,生動形象的描繪起了自己大發神威,和神策將軍一起逆凡伐仙的故事。

  那位小說家的弟子聽的津津有味,興起之時,不禁撫掌大叫。

  “快哉!快哉!”

  等到楚君回講完的時候,他細細回味了一番,才開始落筆把剛剛聽到的東西都記錄下來。

  “先生為何不邊聽邊記?”

  “我們先是聽故事的人,才是寫故事的人。”那人不急不慢道。

  楚君回點了點頭,倒也不急,等到他忙完了手上的活,才說出自己此行的目的。

  “商王想要再建稷下學宮,重新劃分上九流?”小說家的弟子眼裡突然就有了光。

  當年儒家聖人一句“致遠恐泥,君子不為”險些沒給小說家乾到土裡去,現在重新劃分上九流,豈不是翻身的好機會?
  正是想到了這一點,楚君回才會第一個找上小說家。

  眼看對面還有些猶豫,他直接放出了自己這邊的重磅炸彈。

  “尊我為鬼谷,我還可以傳你們一條真法登山的路。”

  ……

  小說家當場歸心。

  和楚君回想的一樣,道教縱然掌握了商國官方的輿論,百家這邊仍是不信他們的話,對整件事的真相抱有保留態度。

  三教是什麽鳥樣,百家可深有體會。

  他們嘴裡的魔頭雖說不至於是什麽救世主,但聲望天然就比他們自己高一截。

  很久很久以前,糟重的不只是小說家,最早在聖人手裡糟重的其實是史家。

  小說家講述的事情太過天馬行空,雖然很多都是他們從民間自己收集上來口耳相傳的故事,但人們還是習慣性的不信他們。
    人們最相信的是史家的話,相信他們能為世間記載下來真相。

  史家也確實沒辜負天下人的信任,儒教說“這邊的人都是死於天災”,史家非要記一筆“這邊的百姓都是因為儒家的某某實施了錯誤的政令而死亡”。

  刀架到脖子上,史家的人也不會改一個字,剛的一批。

  ……所以後來他們就無了。

  從那之後,歷史的筆隻屬於勝利者。

  再具體一點說,三教哪怕是指鹿為馬都不會被人戳破了,他們對凡人的收心工作將更好開展。

  看到史家的下場,大夥都低調了起來……唯獨小說家,依舊在那天馬行空,不順著三教給出的版本走。

  所以才有了稷下學宮聖人的那句話,才有了九流之外第十家的小說家。

  把小說家拉上戰車沒有難度,除九流以外的其余學派想要收服也不難。

  楚君回架著月車一家一家尋過去,只要掏出真法登山和入朝為官這兩個殺手鐧,就很少有不歸從的。

  就算少數一兩家畏懼聖人大教的淫威,不敢上這艘賊船,魔主給他一個眼神,便也由不得他了。

  “你怕儒道不怕我,沒道理的。”

  短短半個月,楚君回把商國跑了好幾遍,一百八十九家學派,被公輸家用機關術搜出來行蹤的只有一百五十九家。

  這一百五十九家除了儒家、陰陽家、道家、法家、農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以外,全部共尊鬼谷之名。

  只等真正的商王重回尊位,執吾振臂一呼,他們就群而應之。

  老楚算是明白了非洲好兄弟大票型支持是種什麽感覺了……你別說這些學派的規模小不小,伱就說他們是不是“諸子百家”吧。

  光是各家的武功秘籍,經史典義,楚君回都看不過來了,只能用“錄往”先記著,以後有時間閉關就整波大的。

  鬼谷子當年都沒這學習量,真把這些手段全整明白了,用太宇神功一揉,我說我是武聖,誰讚成?誰反對?

  剩下的九流裡面,墨家不用說,老楚和巨子是生死之交,早就py過,讓他們喊一喊鬼谷的口號不是什麽問題。

  喊一句一兩銀子,楚君回懷疑墨家能把他喊破產。

  陰陽家、法家也是楚君回的“生死之交”,幫老楚夯實了萬仞丈天,這倆剩下的隊伍現在不知道躲哪去了,老楚找不到,不在考慮范圍內。

  儒家和道家比較特殊,乾他們容易被聖人提前算到,設局反將一軍,穩妥起見先不管。

  剩下了農家、名家、縱橫家、雜家……

  “嘶……其實我對兵家挺有興趣的,沒他們消息啊,那就先去名家試試吧。”

  名家對真法登山有執念,不出意外不難拿下。

  楚君回循著線索找上門去,在一家佛寺的禪房內找到了名家的當家人。

  這人和寺內方丈辯經十場,七勝三敗猶不滿足,還要挑戰別的和尚,看到楚君回的第一眼,他就對這個和尚的光頭很是滿意。

  這種純度的光頭,一定值得一辯!
  楚君回被名家當家人拉著吱哇吱哇說了一堆,煩不勝煩,忽然冷下了臉道:

  “施主若是聽不懂佛法,貧僧也略懂一些拳腳。”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