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卷飛全家後我躺平了》70.第70章 德光三十一年的新年
  第70章 德光三十一年的新年
  且不說胡氏發現兒子又跑出房間後,是如何淚眼汪汪控訴熊孩子的,也不提海礁與海棠兄妹倆又是如何護著小弟弟免受胡氏數落,隨著年味一天比一天濃,前來海家試探的客人慢慢地變少了。

  很快,德光三十一年的新年就到來了。

  海家人歡歡喜喜地過了一個團圓年。

  肅州城已經大半年沒有過戰事了,周邊村鎮雖說偶爾會有胡人、馬匪前來騷擾,但隨著肅州衛增添了兵力,加緊了巡防,這一帶的百姓日子也太平了許多。

  天公作美,去歲沒有什麽大的災禍,秋天糧食得了豐收。瓜、沙二州來的移民不少都填充到了肅州治下的村鎮中,州內人煙也隨之繁茂起來。哪怕早有風聲,說朝廷要封閉嘉峪關,從此商路斷絕,但至少此刻,肅州上下,日子還算是安穩的。

  正月裡肅州城人潮川流不息,許多城裡的百姓四處走親戚訪友,周邊的居民也騎馬坐車到城中逛街購物,還有人打聽是否有煙火燈會等娛樂活動。

  可惜的是,肅州城為了建葡萄酒作坊與玻璃作坊,今年財政稍有吃緊,帳上沒有多少盈余,因此沒準備放煙火,燈會也只有幾個大商家聯合起來辦了個中等規模的,意思意思。倒是肅州衛依照慣例,從外地請了個戲班子回來,在嘉峪關城與肅州城裡連著唱了好幾天的戲,引得周邊軍民百姓趕來聽戲。從除夕開始到正月十七,這兩處都是熱熱鬧鬧的。

  海棠爭取到了祖母馬氏的許可,與哥哥海礁一起,跟著表叔公謝文載、曹耕雲以及陸栢年三位長輩,在城裡逛街看花燈,順道將正月裡還在營業的店鋪全都逛了個遍。

  私底下,她還讓哥哥海礁指路,將那幾處有可能會迎來胡人奸細或江洋大盜的地點給記下來了,以防萬一。

  當然,這就是順手的事。她出門逛街,當然還是要以自己尋樂子為重。她趁著正月裡祖母馬氏管得松的機會,把城中的食店小攤都吃遍了,還能反過來向家裡人推薦自己的心水好鋪呢。

  其中有幾款最讓她滿意的美食,她都研究出了大致的食譜,在家裡指揮著金果搗鼓了一下,還真搗鼓出了山寨版來。有些比不得店家做得好,但想吃時可以拿來騙騙嘴解解讒;有些做得比店家還要美味,祖母馬氏立刻便下令崔嬸婆媳倆複製一遍,還要將食譜收藏起來,留著日後傳家。

  海棠私下裡對哥哥海礁說:“阿奶有點太誇張了……這些食譜大多數用的材料都是西北特有的,要是咱們回了老家,想吃也沒處買材料去,就算買到了材料,也未必是那個味兒,留著食譜有什麽用?”

  海礁倒是覺得這沒什麽:“留著總比不留的好。萬一咱們將來不在老家長住了呢?我要是入了軍中任職,未必不會調職到別處去。若是又回到西北來了,這食譜不就派上用場了?”

  上輩子他失去了所有親人,流落在外的時候,逢年過節,旁人一家團圓,他只能孤零零地思念著親人,回憶著小時候一家人團圓吃家宴的情形。那時候他多想再嘗一嘗祖母與二嬸的手藝呀,就連大壯媳婦做的湯面,他都想念得緊。因此祖母命海棠謄寫食譜,他並不覺得有什麽。可上輩子的心情,他卻沒辦法告訴妹妹聽。

  他只能柔聲對海棠說:“咱們慢慢攢著食譜,將來就算去了別的地方,離開了親人,只要能買到材料,對著食譜就能做出家裡的味道了,吃起來,就跟回到家裡似的。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海棠瞬間就體會到了哥哥的心情,想想她上輩子剛穿進大楚世界的時候,還有初進宮的時候……

  海棠微笑:“哥哥說得對。那咱們就多攢些食譜吧!”

  食譜這東西,她腦子裡還記著許多。除了在現代社會時吃過、見過的食譜以外,上輩子家裡開小店時做過的小食,還有進宮後吃過的宮廷膳食……所有食譜她都記著呢。雖說她做的不是尚食女官,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呀。她做司彩的時候,跟尚食局的司膳、司醞女官交情都不錯,沒少從她們那兒看到宮廷食方、酒方……
    不過,在這西北邊城,物資不豐,她能用得上的食譜也不多。雖然海家香料儲存豐富,可作料卻沒多少選擇。海棠覺得,與其在家弄些費事又成本高的美味菜肴,還不如做點更接地氣一點兒的日常美食……

  她把主意打到了去年才收獲了一茬的新糧食玉蜀黍——也就是玉米上。

  海西崖一直鼓勵肅州城上下多研究玉蜀黍的吃法,不過從去年秋天到今年開春為止,大家吃新糧的方式,大多還是以水煮為主,無論是連棒啃玉米,還是把玉米粒掰下來煮成粥,味道都是不錯的,就是啃起來稍硬了些——他們種的玉米是硬粒型的品種。

  也有人將玉米棒拿去火烤,出來的口感又有些不同了,同樣好吃——這種方法主要在軍中比較盛行,在各個墩台、哨所值守的士兵最愛這種吃法。

  還有人發現這玉蜀黍曬乾後,能保存比較長的時間,有人保存到開春後還能繼續吃,這就非常吸引人了。衛所已經有人開始試驗,看這新糧種收獲下來後,最長能保存多久了。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嘗試著將玉米粒磨成粉來食用,只是玉米粉與麵粉不同,無論是做面餅還是做面條,好象都差著些什麽,太容易斷了,煮起來又有些費事,還不如直接熬糊糊……

  海棠讓崔伯給自己尋了個小石磨,將家裡曬乾的玉米拿出來脫粒,親自用小石磨磨成細粉,再摻些糯米粉進去,加糖、鹽、雞蛋什麽的,做了一鍋小窩窩頭出來,吃午飯的時候直接送到了正屋餐桌上去。

  祖母馬氏大為讚賞:“這個味道可比先時試做的死面餅子強得多了,快把方子記下來!”

  祖父海西崖也細細向孫女詢問了窩窩頭的做法,得知還要加糖和雞蛋,便歎了口氣,沒有多說什麽,過後倒是把這個食方給衛所的幾位將軍送過去了。

  海棠心裡知道,爺爺定是嫌自己拿出來的食譜成本略高了些,不是一般平民能吃得起的。可一般平民煮玉米烤玉米也照樣能裹腹,就算是少摻些別的材料,也不是不能做窩窩頭,只是不如她的做法好吃罷了。

  過後她又試著在玉米面裡加白面加鹽去做玉米面條,加牛乳、乾果、糖等烤玉米餅,又做了鐵鍋燉魚貼玉米餅子……她還沒把自己知道的玉米吃法搗鼓完呢,家裡儲存的玉米倒是先耗光了。

  祖父海西崖對此並不生氣,反而笑呵呵的:“這玉蜀黍果真不錯,竟能有這麽多種吃法,還能養人。我吃著都白胖了一圈。開春後我定要多種幾頃玉蜀黍,秋天就能有更多的新菜可嘗了!”

  剛開春不久,他就忙著帶人去城外開墾更多的土地了。不過剛開墾了一半,甘州那邊就傳來了新消息。

  參加和談的官員名單終於定了下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