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第21章 搶飯碗
  第21章 搶飯碗

  2014年的國際商業航天公司還處於發育階段,主要航天大國的火箭很吃香,份額都要搶。

  老馬的獵鷹9明年年末第一次回收成功,雖然現在也早就開始了商業發射,但成功率不怎麽樣,還處於賭運氣的狀態。

  國內……國內的衛星發射需求同樣旺盛。

  對於國內的頂尖高校和有太空需求的企業,等火箭實在是個麻煩事。

  首先是貴,按公斤算錢的發射費用很高,所以要壓縮衛星的體積和重量。

  第二是難,以國內的現役火箭運力,發射小衛星大材小用,但價格是不會降低的,一顆衛星和十顆衛星都是一個價,只要是同一枚火箭。

  所以要等,要拚單,盡量將火箭的費用攤薄些。

  第三是缺少合適的火箭,長征二、三號這樣幾噸十幾噸的運力太大了,國內一兩年的衛星發射需求加起來可能都沒這麽重。

  況且不同的衛星工作的軌道也有差異,不能集中起來一起發射就完了,發射窗口也不相同。

  對於這一種情況,魔都團隊設計了長征六號,目標正是設計一種結構簡單、運力小、價格低廉的火箭,供給這部分需求。

  長征六號的一級正好是一台YF100發動機,芯一級直徑3.35米,LEO運力約1.5噸,SSO運力。

  目前東北、陝西、京城的高等學府和國防高校、以及幾個軍工企業設計的小衛星都是為了長征六號準備的。

  按照計劃,長征六號將在一年後帶著這些衛星首飛,並送到700KM的SSO太陽同步軌道。

  現在的長六還在箭體測試呢,YF100都才驗收沒幾年,還在改進中。

  這些高校和企業慢悠悠地造好了衛星,然後就坐等火箭,結果被新遠一號吸引了眼球。

  尤其是看到南機院400公斤的衛星,更是酸到流口水。

  為什麽呢,因為長六的SSO運力只有700公斤,首飛的載荷20多顆加一起的重量也不能超過這個數字。

  現在,一個在他們眼中處於中下遊的院校,竟然獨享了400公斤載荷,還就花了一千萬?!
  一公斤才2萬多人民幣?要知道長六的報價是6.4萬每公斤,貴了幾倍。

  自南機院的衛星在天上轉圈圈後,一臉刷了好多篇論文,憑借熱度在高校圈子裡都傳了一圈。

  普通人看了是羨慕,但在真正的一流高校眼中這簡直是暴殄天物。

  那麽大的重量和體積,就裝了個空間輻射探測儀?還有一半是電池?

  正所謂嫉妒使人扭曲,這些高校和企業沒事也盯著新遠宇航,沒等幾天,官網就更新了。

  安德羅夫的新遠一號甲、乙、丙三種型號被列了出來,並表示新遠宇航將正式用這三種火箭對外承接商業航天發射。

  其中新遠一號丙采用新的3.5米直徑箭體,SSO軌道載荷770公斤,最低報價……3.99萬元起!
  這樣一枚幾乎是翻版長六的火箭,價格直降了三分之一!

  至於改型還沒有飛過也無所謂,明年搭載的長六也是首飛,風險沒啥區別。

  再說新遠一號都飛過了,一個改型怎麽說也比全新的長六可靠性更高才對。

  9月的第一天,廠辦收到了南方一家軍工企業的問詢函,詢問新遠一號丙的具體技術參數。

  對於這真正的第一筆訂單,林炬高度重視,讓安德羅夫親自回復。

  之後的一周裡,雙方通過郵件交流了幾天,然後對方表示了考察意向。

  林炬爽快答應,此時工廠剛剛升到C級,正好撐門面。

  經過系統團隊的升級改造,新的廠房佔地面積擴大了整整三倍,擁有了最大6米級箭體直徑加工能力。

  新增了研發場地,新增七八年後才成熟的3D增材打印機,以及先進的加工機床,同樣是不明品牌。

  至少在基礎設施上,新遠宇航的製造能力已經與航天局持平甚至略勝一籌了,差只在規模和技術積累上。

  當軍工廠的代表來到新遠航天時,差點沒懷疑自己是不是飛錯了地方。
    這怎麽和津沽的火箭製造廠差不多呢,而且還看起來更先進。

  而且此時工廠正在製造要交付給六院的火箭發動機,並且拿出一台首次嘗試用新增的3D打印機加工部分零件。

  比如以往的火箭噴口是先做出個橢圓的模型,再放在鍛模機上旋轉擠壓,加工成最後的成品。

  現在打印機在基座上從0開始,一點點就能做出合規的產品,連其上的部分零件和架構也一次性加工成型,既提高了效率,還減少了焊接工序和重量。

  一個字——先進!
  “陳代表,像這樣的發動機,現在完整生產一台只需要86個小時,而我們能一次同時生產四台,平均一台不到22個小時,也就是說120噸推力的液氧煤油發動機,我們廠平均一天就能生產一台!
  六院向我們采購3台,只需要3天就能完工!”

  負責接待的副經理拍著胸脯,一副無比自豪的樣子。

  “厲害,厲害呀!”

  軍工廠代表陳旺對新遠宇航動力公司的技術實力是完全信服了,不住地拍手稱讚。

  這下連航天局都來買了,還有什麽不放心的?
  他哪知道這個副經理完全是在吹,86小時的理論工時是事實,但受限於經驗和熟練工人少,這個數字水分很大,目前隻存在於理論上,但即使是這樣也足夠令人敬佩了。

  “胡經理,請問你們的新遠一號丙單次發射費用是多少呢?”

  “不多,人民幣正好三千萬,載荷越多單價就越劃算,最低4萬一公斤不止是宣傳,實際也這個價。

  當然如果載荷重量輕了也是這個價,畢竟我們每一枚火箭的成本都是固定的沒法改。”

  陳旺點點頭沒有反駁,火箭運輸不是計程車打表,既不能重複使用也不能說少載荷就能偷工減料,自家110公斤的載荷如果單獨發射那每公斤價格得飆升到28萬,顯然不合適。

  不過他既然代表軍工廠過來,肯定是早有預料。

  “我們的載荷雖然只有110公斤,但這只是原本計劃,如果單價是4萬元,這個數字會翻一倍。

  而且還有三四家和我們有差不多需求的企業,運行軌道都是SSO太陽同步軌道,湊在一起接近600多公斤,總價如果不超過2500萬就能接受。

  但是這個發射有時效要求,必須在今年12月之前入軌,不過我想對你們不是問題。”

  陳旺難得沒有講價,因為4萬一公斤的價格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了,除非打LEO低軌,國內拚團才差不多能摸到這個線。

  新遠宇航收到了意向,回頭上報給林炬。

  林炬仔細思考一番,如果這600公斤載荷升空拿到2500萬,盈利空間在700萬左右,但如果考慮到新遠一號改型的研發投入,也就能賺五百萬。

  他絲毫沒有將全部改進成本算進去的黑心自覺,反而覺得自己太善良了。

  雖然賺的少了點,但畢竟是第一個商業訂單,就當優惠吧。

  過了一天,陳旺就看到胡副經理一臉難為情的樣子:
  “說實話,我們火箭的製造成本就是兩千多萬,三千萬本身就是一個非常低的數字。”

  陳旺:我相信你()。

  “但是呢,作為首個選擇我們的商業用戶,林董事長說了,2600萬,我們不賺錢交個朋友。

  並且火箭2個月內擇機發射,衛星到位就沒問題,至於發射保險全看伱們的自願。”

  嗯,航天發射也是有保險的,至少現在有。

  再過幾年經歷了私人航天幾次慘痛的失敗,生生讓瑞士一家保險公司都承受不住退場了。

  2600萬正好摸到了陳旺的價格最高點,稍稍超出一些。

  這個價格他去聯絡其他企業,壓一壓價格把自身成本降到4萬出頭就是有希望的。

  就在雙方情投意合的時候,正在努力推進長征六號的八院領導突然打了個噴嚏,晃晃腦袋看向窗外念叨了句:
  “又是誰想害我們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