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275.第272章 聯名
  第272章 聯名
  “當然,X32116主要是供給汽車使用肯定偏向GPU優化,我們還研究了X322115,後者設計更複雜,所以X32116應該是X32115閹割過來的。

  X32115就更加全面了,如果要作為個人計算機,那麽一塊芯片就能統一CPU和GPU功能。”

  戈登·摩爾耐心地聽完,然後又翻閱了一些測試數據,最後把目光停留在安裝著32116的手工DIY主板上。

  在工作台上,還有好幾顆不同來歷的芯片,因為應用場景不同封裝出來的外觀也有區別,都進行了一系列測試。

  “28nm,性能卻直追主流的16nm和14nm先進製程,甚至做到了功能集成,三進製芯片的潛力真是讓人讚歎。”

  摩爾對著空氣發出幾句感慨,想到了科工委對於三進製技術捂得死死的態度。

  一邊調集國內力量試圖短時間內組建起成熟的三進製軟硬件產業鏈,但對於外國半導體廠商卻不願意多說一個字,只是維持著現有的貿易。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X86、ARM等傳統架構經營了幾十年的生態市場不可能被橫掃碾壓,但是如果華國鐵了心推廣,依靠自己國內的旺盛需求就能把三進製養起來,形成自己的獨有體系。

  不需要打敗二進製,只要能做到使製裁失去力量的程度就夠了,這就能掌握最主動的話語權。

  帕特·基辛格:“我們是不是應該……主動一些,比如把X86架構的授權使用范圍弄得更廣一些,再賣一些超算使用的志強處理器?以此來換取他們放棄開發三進製或者開放給我們一部分。”

  “不,這樣沒用。”

  戈登·摩爾:“如此之強的潛力,而且工藝製成要求低,28nm可比14nm便宜多了,如果是我一定會堅定地發展下去,如果他們的28nm工藝和我們一樣,那麽X32115的價格將只有我們同級別處理器的二分之一。

  唔……我想想,他們之前發布了一款搭載Y1601,也就是X32115的筆記本電腦,對嗎?”

  帕特·基辛格:“是的。”

  戈登·摩爾:“那是政府采購訂單,但他們卻並沒有讓Lenovo去做,而是選擇了GreatWall。”

  “額……”帕特:“但GreatWall是國企,還是京城直轄管理的。”

  戈登·摩爾搖了搖頭,以聯想的巨大影響力怎麽可能輕易地把首台全國產高性能筆記本的資格讓出去?這裡面是有原因的。

  “去打聽一下,聯想有沒有配合出品搭載國產芯片計算機的計劃?我想應該是沒有的。”

  “您是說……”

  “也許這裡是有突破口的,三進製雖然前景廣闊但畢竟剛剛發展,適當的施壓是有用的,另外聯系一下華爾街那些豺狼,這更多的是他們的利益。”

  ……

  瓊州。

  哈曼德國王帶著阿伯龐大的訪問機隊走了,訪問12天,前往了8個城市,見證了144項協議達成,總價值高達540億美元。

  哈曼德隻去了B級基地半天看望好朋友,但還是簽下了6年35億美元的的合同,又拓展了一些月球合作內容。

  同時提前下單定製一架C832超豪華版作為自己的專機之一,預計2018年交付。

  阿伯使團是要接連在全球浪一圈,四處大撒幣,行程比較緊湊,但依然使華國執行簽訂的貿易合同總價值達到了恐怖的數字。

  哈曼德走的時候還很遺憾,他還想賴到30日看先鋒號首飛,但實在沒時間。
    林炬送走哈曼德的同時也飛往瓊州,去看自己的航天飛機。

  飛機上,他把玩著手中的mate10三體聯名款。

  mate9是10月底發布的,但華為決定12月底就發布mate10,自然不是為了衝擊自家產品。

  mate10是全三進製架構相當多的程序無法使用,宣傳重點是高端保密商務手機以及全機國產。

  畢竟三進製結構的系統保密性確實很值得吹一下,據說備貨也沒多少,就是為了爭第一款三進製國產手機的名。

  而且他們還去聯系了某劉姓電工,蹭了三體的熱度出了聯名紀念版,提前給黃河半導體和新遠送了十幾台過來。

  林炬拿在手裡試了試感覺不錯,但他不打算用。

  B級基地拿了一個月產能特意生產力一批低功耗芯片和通信基帶,不計成本的組裝了一千台保密手機,直接連到經緯衛星網絡內部專用,從硬件底層加密,保證數據的絕對安全。

  新遠內部也終於完成了能在XOS上運行的CAD、CAM等製圖、仿真、建模、有限元分析軟件,初步能在工業設計上使用基地計算機,便利性大大上升。

  這些軟件也不是基地自己用,附近的611所、132廠和商航也有很大興趣,他們主要用髪國達索的CATIA系列工具,也樂意支持一下新遠的三進製體系。

  當林炬坐著飛機降落在新遠發射場時,遠遠就看到了燈火通明的發射塔架。

  現在是11月26日晚,距離發射還有四天。

  就在前幾天,追夢者B1使用獵鷹9號火箭完成了第二次全狀態無人試射,在太空停留33個小時後返回。

  從NACA項目負責人對著鏡頭的笑容來看,追夢者瘦身版航天飛機基本是成了,來一次有人飛行就可以承接ISS的發射任務了。

  而體積龐大且沉重的先鋒號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與新遠二號甲改進行配合演練,今天晚上都是。

  因為芯級進行了加強和加長(增加了部分燃料),專門拿來發射H2的新遠二號甲加了個改型,按國內習慣寫作X-2AG。

  謝廖夫比林炬走的更快先下了飛機,在黑暗中微笑地看著燈光下比X-2AG火箭還要寬的先鋒號。

  “老板,不如把第三架H2M命名為貝加爾號吧,看到先鋒號我就想起了暴風雪號,她要是好好維護沒有被廠房砸壞,現在都應該能飛的。”

  林炬:“……”

  我倒是沒有什麽意見,但是現在貝加爾湖是露西亞的地,這樣會不會顯得野心太明顯了?

  前世就是航天愛好者的林炬自然知道,聯盟的航天飛機除了首架暴風雪號以外,第二架和第三架分別打算叫做“貝加爾”和“風暴”。

  “老科,其實我覺得第三架可以用你的名字命名,謝廖夫號也挺好的。”

  謝廖夫:“啊?不,我要XN90飛船的命名。”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