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第639章 發展的產業鏈
   第639章 發展的產業鏈
  作為承載了人類未來能源需求的重要物質,氦-3聚變主要分為兩種:

  氦-3與氘聚變,以及氦-3與氦-3聚變。

  前者被稱為第二代核聚變技術,後者被成為第三代核聚變技術。

  氘、氚都是氫的同位素,僅有一個質子,而氦-3擁有兩個質子,所以越是往後越先進的聚變技術,反應物的質量就越大。

  可別小看區區1個質子質量的差異,在點火時所需的條件截然不同,其中差異巨大。

  核子越輕,反應越容易,反之則難度劇增。

  外界媒體往往刻意強調可控核聚變試驗堆的點火溫度,這實際上只是個片面因素,並不是點火成功的絕對條件。

  核聚變說白了就是把兩個獨立的原子核擠壓在一起,主要在於高溫、高壓。

  高溫讓它們能級上升變得不穩定活潑、更容易點燃,而高壓則把它們緊緊壓迫在一起,兩著都沒有特別嚴苛的界限。

  就比如太陽核心才1500萬攝氏度,還不如氫彈爆炸中心溫度高,但依靠太陽自身佔太陽系99.86%的可怕質量,硬是用強大的引力製造恐怖高壓,源源不斷地維持聚變鏈式反應。

  只要成功一次並收集到相關數據,研究人員就有把握開始設計超級氫彈。

  而以現有技術想點燃氦-3與氦-3反應相當困難,氫彈爆炸時就會產生相當數量的氦三,但它們都幾乎沒有進行聚變反應,可見條件之困難。

  當然也不是絕對沒有辦法,假如把氦-3液化,提高反應時的密度能大大提高成功率,世界上第一顆氫彈就使用類似方法的液態氘,為了提供足夠低溫,整個氫彈重量高達82噸。

  而實現它們的唯一辦法就是利用氫彈作為扳機,也只有氫彈爆炸時的恐怖高溫高壓,再加上提前進行的各種優化布置才可能成功。

  氦-3與氘更容易些,釋放出的能量還更高,但依然暫時沒有成功先例,即使是不可控的。

  所以很自然世界上出產氦-3最多的國家就是阿美,國內相比就要少得多,但這麽多年也攢了一些。

  至於為什麽不從月球上提取氦-3是因為效費比不搭,雖然有證據表明月球表面就有相當豐富的氦-3,但提取他們並精煉液化的成本過於高昂,況且做一次試驗也要不了多少。

  人類暫時還沒辦法制造太陽那樣的高壓,那就只能提升溫度,只要溫度夠高也能點著。

  已經逐漸融合的兩支核科學研究團隊,就是希望想辦法促成一次成功的氦-3與氘、或者氦-3與氦-3聚變,以此研發出期望中第四代、第五代氫彈的小型化技術,讓幾千萬噸、乃至上億噸當量的氫彈具備實用性。

  獲取氦-3不麻煩,第三代氫彈的氚衰變以後就成了氦-3,一般都流入醫用市場給核磁共振儀器做肺部CT使用,每年的需求高達上萬升(1公斤左右)。

  但這依然是個極其艱難的過程,畢竟上世紀全世界的核科學家也不缺能人,大家或多或少都試過一些,顯然都沒能取得成功。

  留給他們的時間並不多,極限只有兩個月時間,早在一個月前眾人就開始了理論構型設計工作,然後以符明東、虞民為首發展出了兩個主要方向,細化後總共7種方案。

  國內打算把庫存的所有氦三全部拿出來做實驗,但存量只能支持4種方案,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們得一邊設計方案一邊研製試驗裝置。
    ……

  月球,烏兔空間站。

  在天幕三號任務結束9天后,停泊在空間站上加注滿燃料的九章號斷開電氣系統,再度準備脫離進行登陸任務。

  四名宇航員已經全部固定在了椅子上,指令長鄧磊正在認真輕點電子目錄中的物品清單,看看還有什麽需要帶下去。

  9名載荷專家各自都隻用了幾天完成任務,但4名宇航員暫定的下一次返回月軌日期是3月6日,也就是這一次登陸後起碼要在月球待30天。

  但實際上鄧磊做好了待50天甚至60天的準備,一直待到第一枚氫彈試爆為止。

  這也是近期唯一可能進行的大項目,其他計劃都需要更多時間去調整準備,而且大多數也需要避開氫彈爆炸的節點。

  而這一次他們帶下去的物資除了空間站中,幾乎所有的飲水、速食等物資外,最重要的還是兩個居住艙以及更新的3輛月球車。

  這一批的3輛月球車與之前的所有種類都截然不同,其中兩輛加裝了類似輕卡的貨鬥以及機械臂,便於施工。

  而第三輛則極為特殊,因為它擁有一個封閉的駕駛艙——可以摘頭盔的那種。

  三輛月球車不再使用單獨命名,而是更為製式化的字母+數字,分別是T3和T7,數字基本代表重量級和複雜程度。

  其他序列號的月球車都還在研究中,例如親身體驗過後強烈提議的摩托,其代號就是T1。

  T7月球車的官方名稱叫“多功能移動探索基地”,整體質量高達7.8噸,一共有6個32寸輪轂,搭配外徑達到60寸的低壓充氣輪胎,最高行駛速度高達45公裡每小時,越野能力也是前所未有。

  而其至關重要的封閉式駕駛艙其實也並非全新研發,而是充分發揮了廢物利用精神,拆了一台地面測試的“滿月”登陸器指令艙,拆除所有器件後重新設計,直接就當作車頭。

  其他部分也是拚湊而來,那個體積同樣不小的封閉式貨艙裡裝的實際上是一台反應堆,直接移植自現成的核電車,限制功率後增加防護措施。

  底盤雖然是全新研發,但根本上其實是為了以後的礦石運輸車拖頭設計,挪過來給T7月球車使用。

  T系列月球車本來不過是航發委組織,為了更好規劃月球用裝備統一度劃定,T7也只是其中一個簡單的設想,但誰知道新遠和聯絡比較密切的五院到處找部件,硬是東拚西湊出了這麽一個玩意,比起預期計劃提前了至少半年。

  不過人們並未因此輕視T7,反而發現了一個事實:華國的航天產業鏈與各種項目太豐富了,覆蓋技術面太廣了。

  以至於當需要某種裝備時,可以直接找到各種成熟的零部件拚湊快速生產,而不是單獨立項對每一個零件進行技術突破,這其中的意義才重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