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讓你當好聖孫,你養一群女妖?》184.第183章 世子爺,就是他們讀書人的廣廈
  “啥?!”

  司馬南微微怔了怔,隨即忍不住直接蹦起來。

  “世子爺英明,英明啊!”

  “聊城有救,烈乾有救,天下蒼生有救了!”

  “我代表聊城三十萬百姓,感激世子爺的恩德!”

  一旁的蘇璃煙表情有些複雜,“哥,你這是圖什麽?”

  “三萬兩銀子,都夠再多招回兩千戶人家了。”

  “現在聊城複興剛剛起步,用錢的地方多得是,何必浪費在這上面?”

  “你若是銀子多得沒地方花,給我多買幾件首飾不好麽?”

  陸遠咧嘴笑道,“璃煙,這可不是浪費,而必須花的錢。”

  “教育,關乎著聊城的未來,關乎著烈乾王朝的國運。”

  “若是在教育上省銀子,那無異於是自斷臂膀。”

  一旁司馬南拚命地連連點頭,“世子爺英明,世子爺說得好!”

  蘇璃煙仍然一萬個不理解,但也隻得冷哼一聲,不情不願道,“好吧,我這就去給他拿銀子。”

  “先不急。”

  陸遠擺了擺手,淡笑道,“司馬南,你方才說,你打算在聊城開辦三十家學堂?”

  “那你身邊,一定有不少像你一樣的有識之士吧?”

  “世子爺說得沒錯!”

  司馬南立刻點了點頭,“小生在聊城,有不少曾一起寒窗苦讀的舊時同窗,年兄年弟。”

  “他們一身才華,卻未能被朝廷錄用,也都一直盼望著能在城中辦學,將自己未竟的心願傳給下一代人。”

  “但是,當初聊城縣令是個魚肉百姓的貪官,只知道往自己的囊中撈銀子。”

  “幸好現在,世子爺您來了,聊城終於有救了,蒼生終於有望了!”

  陸遠摸著下巴,咧嘴笑道,“好!”

  “這樣,你現在立刻去尋找你那些年兄年弟。”

  “然後,讓他們發動各自的人脈,將整個聊城及周邊十幾個城的文人,全都給我請到這裡來。”

  “這……”

  司馬南微微愣了愣,面露疑惑,“世子爺為何要招這麽多人?”

  “僅僅三十家,實在是太少了。”

  “就算一家能出兩名考取功名的學子,也才不過六十個。”

  陸遠咧嘴一笑,意氣風發道,“要開,就開三百家學堂!”

  “讓聊城及周邊十幾個城縣,還有鄉鎮田村,都被學堂覆蓋。”

  “讓娃娃們學會說話,便有書讀!”

  這一刻,在司馬南的眼中,陸遠的身形就像神明一樣偉岸。

  世人隻讚揚孔孟有教無類,教學相長。

  但和世子爺比起來,孔孟所作所為,根本就不值一提。

  在這個人心浮躁、寒門清苦的烈乾王朝。

  世子爺,就是他們所有讀書人的廣廈。

  可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回到府衙,陸遠心情愉悅,悠閑地喝著茶水。

  而蘇璃煙劈裡啪啦地打著算盤,表情變得有些難看。

  “世子爺,這三萬兩銀子,可不是個小數目。”

  “當初你留在聊城的銀兩,多半都已經用來分發給返鄉的災民。”

  “倘若再出了這三萬兩,那府衙帳上可就捉襟見肘了。”

  “不打緊。”

  陸遠笑呵呵擺了擺手,“銀子,有的是。”

  “回頭你親自跑一趟,從魯西之地再帶來些不就是了?”

  蘇璃煙忍不住疑惑道,“世子爺,你究竟在想什麽?”

  “為何要拿這麽多銀子,去做沒有意義的事?”

  “璃煙,我剛剛說了,這可不是沒有意義的事。”

  陸遠意味深長道,“而是鑄造空前偉業的基石!”

  說實話。

  在收復瑰蜀,得到《教學》之前。

  陸遠對於教育這種事,也是模棱兩可,一知半解。

  只是有時候聽顧時卿神神叨叨地說什麽“有教無類”、“寓教於樂”。

  左耳進,右耳出,隻當是耳旁風,根本沒進大腦。

  但是,觀閱了《教學》之中的內容。

  陸遠才真正明白,教育的重要性。

  現在朝廷選取官吏的制度,是憑借科舉入仕。

  乍一看,雖然較為公平。

  但仔細一推敲,便會讓人覺得無比黑暗。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現代人經常開玩笑說,如果自己去了古代,頂多就是個寒門學子。

  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現代人,根本就夠不上寒門的門坎。

  所謂寒門,必須是祖上曾經出過某些名臣大將。

  只是後來造了些意外,才導致沒落。

  而想要稱之為寒門,起碼得是家裡有幾百畝地,三四間房,還必須有下人侍奉。

  跨過這些門檻,也才僅僅只是擁有了受學和參加科考的資格而已。

  絕大多數尋常百姓,要麽莊農之人,要麽殺豬賣肉,要麽小商小販。

  想要花大把的銀子,供出一個學子,根本就不可能。

  換言之,只要能坐在科考的考場上,那就至少是小富人家。

  對於真正的平民百姓來說,太不公平。

  也會讓朝廷在無形間,損失不知多少人才。

  而陸遠要做的,可不僅僅只是開一兩家私塾。

  而是效仿現代,全面普及義務教育。

  這項偉業,是一項大工程。

  比起經營魯西或者聊城,要大上不知多少倍。

  首先,自己必須要有皇爺的支持。

  其次在起步之初,還要花費不少銀兩。

  但是,陸遠堅信。

  只要這項偉業,可以實現。

  加上日後,自己將科舉制度改革為高考制度。

  一定可以讓天下的官吏,都徹底改頭換面,氣象一新。

  對於烈乾王朝的千秋萬世,更是功德無量。

  ……

  當日,傍晚時分。

  一大群文人,便從周邊各城陸續趕來聊城。

  聽說世子爺願意出銀子,資助他們設堂辦學。

  這些文人一個個都無比激動,放下手頭的各種事務,立刻動身起行。

  其中,有一位須發蒼白、年過古稀的老學究。

  原本身患重病,臥床多日,已經是病入膏肓、奄奄一息。

  但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瞬間奇跡般地從榻上蹦下來。

  直接命家奴駕車,趕了五百裡的路,前來拜見世子爺。

  不大時,府衙中便聚集了數百位文人墨客。

  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像司馬南一樣,曾經中過秀才。

  最牛批的一位,竟然是洪武爺朝時期的鄉試舉人。

  官居襄陽知府,行事勤勉,政績斐然。

  但是,眼看著他即將仕途高升,平步青雲時,卻受到了胡案的牽連。

  才落得個罷官奪職,孑然一身。

  “稟世子爺!”

  司馬南激動道,“聊城及周邊各城,四百七十九名文士,都已經到齊!”

  “拜見世子爺!”

  眾人紛紛跪地,大禮參拜。

  看著那名年過古稀的老者,一個趔趄險些癱在地上。
    陸遠急忙心驚肉跳地擺了擺手,“不必多禮。”

  “諸位,本世子將你們召集於此,就是為了辦學。”

  “但是,這辦學教些什麽,不知你們有數否?”

  “當然!”

  司馬南不假思索道,“自然是聖賢之書,聖人之道!”

  “世子爺,在座的所有文生,皆是精通四書五經,經史子集。”

  “論及教學之才華,絕不亞於朝中的太傅太師!”

  眾人皆面露驕傲,與有榮焉。

  顯然對自己的才學,有著十足的自信。

  陸遠卻微微皺眉,搖了搖頭,“不。”

  “學書不學儒生酸。”

  “學那些故弄玄虛的東西,除了滿嘴之乎者,成天目空一切,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之外,還有什麽用?”

  此話一出,司馬南等人瞬間臉色都變得有些難看。

  滿嘴之乎者也,成天目空一切……

  世子爺只是在指桑罵槐地數落他們嗎?

  趙擴——也就是那名前朝舉人,走上前小心翼翼問道,“那敢問世子爺,打算在學堂中教些什麽?”

  “問得好。”

  陸遠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從桌上拿起一張紙,交給司馬南。

  眾人湊上前一看,瞬間臉色無比怪異。

  白紙之上,只寫著六個詞,十二個大字。

  “國學?”

  “數理?”

  “洋文?”

  “機械?”

  “天地?”

  “物化?”

  眾文生臉色複雜,不解問道,“世子爺,這是什麽意思?”

  “為何你所說的這些書,我們從來沒看過?”

  “這不是書,而是學科。”

  陸遠淡笑著說道,“讓每一名學子,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天賦和興趣,挑選他們最喜歡的領域來學習。”

  隨即,他不緊不慢,逐一向這些文生們解釋起來。

  “所謂國學,便是諸位先生最為擅長的。”

  “詩詞歌賦,通史古今,尤其是烈乾王朝和前朝的青史,必須讓學子們銘記熟悉,從中總結教訓。”

  “數理,便是……”

  聽完陸遠的這番解釋後。

  文生們頓時一個個更加費解。

  “世子爺,這……這有些太瘋狂了吧?”

  司馬南苦笑著說道,“身為學子,自然應當學習八股文。”

  “倒弄這些數字和符號,又有何用?”

  趙擴也不解道:“是啊,世子爺。”

  “我烈乾乃天下之主,萬邦來朝,應當是那些海外小國學習我們的文字。”

  “學這些洋文,又有何用?”

  其余文生也紛紛附和。

  認為陸遠提出的機械、天地、物化等學科,都是無用之物。

  並且,都說出了最嚴峻的問題。

  世子爺要教這些東西。

  我們不會啊。

  “諸位,你們聽好了。”

  陸遠清了清嗓子,朗聲道,“學習,不是為了參加科考,討好君王和考官。”

  “而是為了懷知成才,為了豐富閱歷,為了烈乾王朝的百年基業添磚加瓦。”

  “我所制定的這六大學科,皆是經過深思熟慮。”

  “即便有不妥之處,也絕對比那些經史子集要管用。”

  “至於諸位不會,也好辦。”

  陸遠咧嘴笑道,“還請諸位,在做先生前,先當幾日學生。”

  “由本世子,先將這些知識都傳授於你們。”

  “然後,再由你們傳授給孩子們。”

  他們都是聊城一帶的名士,在烈乾大小有點名聲。

  卻要重新回去做學生,豈不是惹人笑話?
  司馬南等人,都有些不情不願。

  但即便再不情願,也隻得無奈答應。

  沒辦法。

  他們想要辦學,得靠人家世子爺的銀子。

  當學生,就當學生吧。

  然而,在陸遠講了三天的課之後。

  所有文生,便都對世子爺的智慧心悅誠服。

  並且對這六大學科的必要性,再無半點質疑。

  陸遠的課程,講得繪聲繪色,無比勾人。

  加上講授的知識,皆是他們聞所未聞的。

  每一天每一堂課,所有人都提前半個時辰出席,沒有一個遲到的。

  陸遠憑借《教學》之中的教育方法。

  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

  將這些文生,全都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變。

  最後一堂課上,他特意花心思出了六份試卷。

  讓所有文生們,迎來了他們人生的第一場考試。

  並且按照最後的成績,給他們分配了自己最擅長的領域。

  譬如司馬倫等數十人,負責數理。

  趙括等數十人,負責機械……

  經過陸遠的調訓後,這些文生真正變成了學識淵博的全才。

  即便放到現代,也都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看著自己傾盡心血培養出的這些人才。

  陸遠突然心中生出一種蠢徒弟終於出師的欣慰。

  恨不得每個人都給他們發上一本教師資格證。

  他清了清嗓子,淡淡道:“諸位。”

  “在你們學習的這一個月裡,我已經命人在聊城及周邊各城,都建好了學堂。”

  “明日,我們的學堂便可以正式對外招生。”

  “你們按照自己最擅長的科目,每六個人負責一家學堂。”

  “誰若教得好,我還有重賞。”

  “謝世子爺!”

  眾人欣喜地點了點頭。

  司馬南問道,“世子爺,還有個問題。”

  “咱們的學堂招收學生,收多少學費?”

  按照慣例,想要將自家孩子送進私塾的話。

  要麽是一年一貫錢。

  要麽是用些糧食、臘肉、雞蛋等東西來抵。

  但是,他們這個學堂不同。

  他們所傳授的,不是四書五經那種誰都能教的東西。

  而是世子爺開創的六大科目,天下僅此一份。

  收學費的定價,自然不可能和那些尋常私塾一樣……

  “問得好。”

  陸遠微微一笑,不緊不慢道,“咱們聊城及周邊各城,開辦的所有學堂……”

  “一律分文不取!”(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