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千禧大導演》140.第139章 路演與票房
  第139章 路演與票房

  魔都。

  徐匯新影聯影院外,聚集了一大群來觀看電影的觀眾。

  他們大多都是年輕人,一眼望去少有幾個30歲以上的,大多面孔都透露著幾分稚氣。

  “聽說今天吳導會帶著胡戈他們來影院開見面會?”

  “對,我就是衝著這個才買的今天的電影票,還是從別人手上倒來的,100塊一張!”

  “我首映當天就看了,今天為了見他們,再來看一遍!”

  “劉一菲會來嗎?她好漂亮,我超級喜歡她的!”

  “還是胡戈更帥一點,之前都沒聽說過有這麽一個演員,真的好帥!”

  “你們就不覺得吳導更帥嗎?雖然他不是演員,但他比電影裡的這些男演員都更帥一些欸!”

  年輕人嘛,聚在一起討論的話題肯定是比較輕松的。

  他們一邊聊著天,一邊拿著電影票陸續檢票進場,準備觀看電影。

  經過三天的上映,網絡上已經出現很多看完電影后,忍不住分享劇情故事的劇透黨了。

  很多影迷在來之前,就已經知道了大概的電影劇情。

  但當他們真正坐在電影院裡,看完了這一百多分鍾的電影后,依舊還是為電影唯美浪漫的故事感動流淚。

  在2004年,《你的名字》這樣的電影殺傷力真的太強了。

  要特效有特效,要故事有故事,剪輯手法新穎,畫面充滿美感,主演們的顏值又都很高。

  真的很難找到缺點。

  大部分觀影的女生,都在《想見你》的歌聲中嘩啦啦的哭成了淚人。

  而和她們一起來的男伴,則殷勤的送上了早準備好的紙巾。

  當然,也有些男生哭的厲害,女生反過來安慰遞紙巾的
  今年21歲的袁鐸,看完電影后就哭成了個淚人。

  雖然他是個男生,但天生就比較感性,平常看一些傷感文學作品都會為文字落淚,更別提看《伱的名字》這種催淚電影了。

  坐在他旁邊的女朋友,反而情緒很穩定,雖然眼眶有些紅潤,卻沒有落下淚來。

  她見怪不怪的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包紙巾,抽出一張遞給了袁鐸,“你看吧,我就說要帶紙巾來的。”

  袁鐸一邊啜泣著,一邊點頭接過紙巾,擦拭眼淚,“真的太感人了,林文傑和三葉的喜歡很純粹,這場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拯救也很感動。”

  “還好他們最後又再次相遇了,是個團圓的結局。”

  她的女朋友同樣欣慰的點點頭,剛想附和幾句呢,放映廳的門卻突然被打開,燈光也亮起。

  吳淵帶著胡戈、劉一菲等主演們,從門外魚貫而入。

  嘩————

  坐在放映廳內的觀眾們,立馬全都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激動的看向吳淵一行人。

  “大家好!”

  “我是《你的名字》的導演吳淵。”

  拿著話筒,吳淵笑著對觀眾們問道:“你們喜歡這部電影嗎?”

  沒有絲毫猶豫,不大的放映廳內響起了整齊的回應聲:“喜歡!”

  袁鐸喊的最大聲,甚至都喊破音了。

  “喜歡就好。”吳淵含笑頷首,將話筒遞給了胡戈等人。

  他們挨個向觀眾做了自我介紹,每個人都受到了熱烈的歡呼聲和掌聲。

  主創們輪流自我介紹了一圈後,話筒又回到了吳淵的手上。

  “非常感謝大家能來支持我們這部電影。”

  “那接下來,我們就聊一聊這部電影吧。”

  “你們在看完之後,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嗎?”

  大多數觀眾都搖了搖頭,不過也有一些觀眾神色有些遲疑。

  吳淵立馬示意工作人員給遲疑的觀眾遞上話筒。

  “那個.吳導,為什麽三葉和林文傑會互相忘記了對方啊?”一位看起來文文弱弱,戴著眼睛的姑娘問道:“如果她們沒有忘記對方,就不需要等到八年後再重逢了。”

  “因為對三葉和林文傑來說,他們互換身體的經歷就只是一場夢而已。”吳淵接過了話頭,認真的回答道:
  “夢嘛,醒來之後總是會忘記的。”

  “其實一開始,我設想的結局是兩人都恢復了平靜的生活,三葉最終實現了夢想,來到了京城工作生活,林文傑也開始了新的戀情。”

  “兩人終究還是錯過了。”

  “但這個結局最終還是被我否了,因為我仔細想了想,觀眾可能更希望看到一個圓滿的結局吧,雖然錯過和遺憾或許更美。”

  不少松一口氣的聲音從觀眾席上傳來。

  吳淵要真這麽拍,他們絕對會不滿的!

  “吳導,所以這是一場姐弟戀對嗎,三葉三年前就讀高中了,她比林文傑大三歲吧?”另一個女孩站起來笑嘻嘻的又問道。

  吳淵也樂了:“是,確實是姐弟戀。”

  他眨巴了下眼睛:“但是現實中,劉一菲可比胡戈小哦。”

  劉一菲捂嘴輕笑,笑的眼睛的眯起來了,看得觀眾席上一堆男同胞那叫一個心花怒放。

  一個獨身來看電影的男孩子站起來問道:“劉一菲,我是你的粉絲!”

  “我想問一問,電影裡那個踩酒曲的情節,是實拍的嗎,真的是你踩的?”

  沒想到有人會問這個問題,劉一菲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是實拍的。”

  “那踩完後的酒曲真的釀酒了嗎?”那個男孩眼神一亮:“後來林文傑喝的酒,真的是你釀的嗎?”

  劉一菲愣住了,這是什麽問題?
  吳淵有些好笑的替她回答道:“當然不是,後面喝的酒是道具組準備的,從當地買的特色酒。”

  “味道很不錯,拍完後當天晚上我們就全喝了。”

  “籲~~~”一陣失望的聲音從不少男同胞的嘴裡傳出,他們還想問問胡戈,劉一菲踩出來的酒味道怎麽樣呢
  吳淵搖頭失笑。

  果然,不管什麽年代,男人都是這個樣子。

  插科打諢了一會之後,幾位主創都陸陸續續回答了幾個問題。

  第一次近距離和影迷們互動,每個演員臉上的興奮神色不比觀眾們少多少,不管被問道的問題多奇怪,都努力的回應。

  這年頭的路演就這樣,沒有什麽做遊戲、玩自拍、送禮物的環節,只是主創們與現場觀眾進行一番10~20分鍾的問答交流互動。

  不過不管是主演還是觀眾,對此都已經很滿足了。

  現在想見到明星一次,可真的太難了。
    明星和粉絲之間,也沒有微博這種能拉近距離感的社交軟件。

  在大部分普通人眼裡,明星都是高高在上,離普羅大眾很遙遠的人,能和這樣的人面對面聊天,已經夠滿足了。

  路演見面會的最後,吳淵拿著話筒,對觀眾們說道:“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

  “電影上映之後,其實我收到了很多批評的聲音。”

  “有一些教授專家,和所謂的電影界前輩,說我們這部電影的價值觀不正確,教唆早戀,是不良作品。”

  “他們說,這部電影毫無任何電影藝術可言,是一部宣揚小資情調,三觀極度不正的電影。”

  “他們說,《你的名字》這樣的電影,應該立馬封殺下映,是會教壞年輕人,毀了華夏下一代的電影。”

  “還有很多更加難聽,赤裸的話,我就不在這裡說了。”

  “我想說的是,他們代表不了年輕人,也代表不了觀眾影迷。”

  “現在你們看過這部電影了,能告訴我,一部電影而已,真的會教壞你們嗎?”

  坐在觀眾席上的影迷觀眾們,一臉茫然的左右對視。

  年輕人都是叛逆的,都是不服的。

  他們才不認可那些所謂的前輩、教授的看法呢。

  那些老一套的觀念,早就過時了!

  “不會!”

  “這是一部好電影!”

  “我喜歡!”

  “拍得好!”

  各種各樣的支持聲從觀眾席上響起。

  附和的聲音越來越多,雜七雜八的支持聲漸漸匯成了同一句話。

  “我們愛看!”

  吳淵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幾位主演也紅了眼眶。

  “只要你們愛看,那就夠了。”

  吳淵帶著所有主創,鄭重的向觀眾席鞠了一躬。

  “謝謝大家!”

  坐在前往蘇州的大巴車上,吳淵失神的看著窗外略過的風景。

  《你的名字》上映後的票房成績非常喜人。

  首日1200萬,上映三天票房3200萬,首周4500萬,最終票房破億已經不是問題了,甚至有可能期待一下2億票房。

  但隨著票房節節攀升,《你的名字》也陷入了輿論中心。

  這部電影畢竟是一部講述兩個17歲少年的“愛情”故事。

  哪怕從頭到尾吳淵並沒有戳破這件事,但任何一個看完電影的人,都會將這部電影當愛情片看待。

  而在2004年的當下,“早戀”在上了年紀的人眼裡,絕對是如猛虎一般恐怖的一件事。

  對內地電影來說,這個時代是個好時代。

  現在總局的審片尺度,可比後世寬多了,很多放在10年後根本不可能上映的電影,現在都可以過審。

  但是可以過審,不代表那群老學究、所謂的電影界前輩就會認可了。

  從六七十年代走過來的他們,對《你的名字》這種青少年愛情電影,絕對是嗤之以鼻,甚至視為蛇蠍的。

  很多高校裡的老教授,部分老導演,都在報紙上公開呼籲,停止《你的名字》的放映,封殺這部電影。

  他們認為這部電影的價值觀導向太不正確的,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會做出錯誤的引導,教唆早戀。

  而且這股輿論的聲勢還不小。

  在《你的名字》上映前,紙媒上刊登的還都是各路參加首映嘉賓對這部電影的誇讚之語,風評那叫一個好,恨不得把這部電影捧上天。

  然而到電影正式上映後,那群常年把握報紙“社評”的老教授,大專家們,立馬奪回了話語權,對《你的名字》口誅筆伐!
  巴不得這部電影立馬暴斃!
  紙媒風向轉變的速度,那叫一個快
  可能這就是輿論吧,和六月的天氣一樣,說變就變。

  神奇的是,報紙上一片譴責之聲,《你的名字》的票房卻節節攀升,越來越好了.
  經歷了新世紀變革,與國際接軌的年輕人們,根本不在乎這些老學究們的想法。

  甚至他們越是批評、批判《你的名字》,年輕人就越想去看一看這部電影到底講了啥。

  逆反心理全被激起來了。

  而看完之後,年輕人們沒辦法在報紙上支持吳淵,卻在網絡上聲勢浩大的支持和讚美《你的名字》,並且呼籲更多人去電影院看。

  於是,在2004年的初春,一個很詭異的現象出現在了華夏內地。

  內地的各大報紙媒體,刊登的都是各種學者、教授、導演對《你的名字》的批評,好似這部電影是什麽洪水猛獸,會毀掉華夏青少年。

  而在網絡上,卻又全都是一面倒讚美和誇讚《你的名字》的評價,好似這部電影是華夏愛情電影的巔峰之作,比肩《泰坦尼克號》,如果沒看過這部電影,那都不配說自己是華夏人.
  就很神奇。

  也讓吳淵頗為擔憂,他還真怕文化部迫於壓力,真的出手喊停《你的名字》的放映。

  還好,很快韓董就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

  “別怕,上面對你這部電影沒有任何意見,拍得很好。”

  “男女主角又沒有真的談戀愛,連表白都沒有,這不算什麽問題。”

  “文化部只希望這部電影的票房能賣得更好,擴大內地的電影市場!”

  “吳導你放心路演就是了。”

  得到了明確的支持後,吳淵這才松了一口氣。

  看起來上頭現在是真的一切以發展壯大華夏電影行業為重啊!
  他信心滿滿的帶領著主演們,在半個月裡,跑了國內九大城市,在每個城市都進行了1-3場的路演見面會。

  在他積極的路演刺激下,《你的名字》的後續票房增長幅度也保持的十分穩定,每日都能創造1000萬左右的票房,甚至比剛開始放映時的成績還好!
  直到3月16號,《你的名字》的全國路演結束,這部電影的累計票房已經達到了1.46億!
  這個成績不但成為了今年票房最高的電影,還成功成為了華夏內地第三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吳淵這位在好來塢闖出不少票房紀錄的華夏導演,也終於在華語片領域叱吒風雲,證明了自己的華語片影迷號召力!

  同步上映的港島,雖然成績沒有這麽亮眼,但吳淵憑借其“好來塢大導”的知名度,《你的名字》在港島上映半個月,也獲得了800萬港幣的票房。

  在《十面埋伏》上映之前,《你的名字》注定成為上半年最耀眼,最火爆的內地電影!
  而取得了這個好成績的吳淵,也並沒有志得意滿。

  1.5億的票房只是堪堪回本而已!

  《你的名字》的征程才剛剛開始!
  3月21號,就在內地的觀眾還沉浸在《你的名字》潸然淚下的愛情故事中時,吳淵卻已經帶著胡戈和劉一菲,踏上了飛往東京的航班。

  不要臉的吳大導演,帶著《你的名字》出口轉內銷,反攻日本電影市場去了!
   同年12月上映的《功夫》,以每天1500萬票房的速度突飛猛進,我這1000萬真的不是瞎寫的,還是保守著寫的。

    
    總局對青春愛情電影抓得嚴主要是《致青春》之後,那段時間立項很多愛情電影,只要是涉及到高中時期的,總局都要求最終男女主角不能幸福結局,必須是分手,錯過之類的結局,就是怕引導青少年早戀問題。

    這還真被上綱上線過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