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千禧大導演》第28章 更適合亞洲寶寶的《朱諾》
  第28章 更適合亞洲寶寶的《朱諾》

  《朱諾》這部電影的故事並不複雜。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名叫朱諾的女生,和學校田徑隊的酷男孩布裡克偷嘗了禁果,然後一發入魂,意外懷孕了,如何解決這個“大麻煩”的故事。

  別看故事簡單,但是美國民眾們確實很吃這一套。

  因為從八九十年代開始,美國年輕人意外懷孕問題,就一直困擾著社會,這個問題也在千禧年後成為了美國社會大議題。

  原版《朱諾》就是一部很美國式的電影。

  朱諾確定懷孕後,先是和好友商量,打算打掉孩子,然後又因為各種事情產生了心理變化,母愛佔據上峰,決定把孩子生下來。

  電影到這前半段,一切都挺好的,畢竟“生命誠可貴”這個道理在人類社會通行。

  但是到電影下半部,大多數非歐美地區的觀眾,可能就有些感到不理解了。

  朱諾把懷孕的消息告訴了自己父親和繼母,父母給了她溫馨的支持,看起來好像是個幸福結局。

  然後,朱諾就開始為孩子尋找領養父母了.
  她並不打算養這個孩子,隻管生不管養,打算生完後拍拍屁股,繼續做學生朱諾。

  在父親的陪同下,朱諾確定了孩子的領養家庭,一個幸福、富足的家庭。

  好吧,到此為止劇情勉強也還算是能接受,朱諾確實沒辦法很好的撫養孩子,或許將孩子給一個幸福、富裕但是缺少孩子的家庭領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編劇又開始鬧么蛾子了。

  隨著朱諾的預產期越來越近,孩子都要出生了,這對養父母積攢已久的婚姻矛盾爆發了,要鬧離婚,日子過不下去了。

  按理來說,故事進展到這裡,應該是要出現轉折了。

  比如朱諾在看到這對養父母婚姻矛盾時,明悟了對家庭、孩子的責任,選擇扛起這份責任,獨自或者與孩子的父親一起好好將孩子養大。

  朱諾成長了,懂得了什麽是責任,孩子也不用離開自己的親生母親,這不失為一個團圓結局。

  但是編劇偏偏不這麽寫。

  朱諾面對養父母家庭的婚姻矛盾,雖然很痛苦,但是還是選擇了相信這位離了婚,成為了單身女性的領養媽媽,對她說“只要你還願意繼續,那我也繼續。”

  於是,喜極而泣的領養媽媽成為了朱諾女兒的養母,榮升單親媽媽,生完孩子的朱諾也回歸了校園,打算和酷男孩布裡克來一場生完孩子後的戀愛。

  holy shit!

  這就是原版《朱諾》的故事!

  當初看完這部電影的吳淵,滿腦子只有一個問題。

  美國人是不懂得“責任”這兩個字怎麽寫嗎?

  他可以理解,電影需要有戲劇性情節,需要有起伏轉折,太過平淡並不好看。

  但是這不代表他的價值觀能夠接受這種劇情!

  所以吳淵不打算按照原版劇本百分百還原出來。

  你要送給領養家庭,也找個幸福正常的家庭啊!

  他不認為朱諾這種將孩子生下來,然後丟給一個單親媽媽領養的行為,是對自己、對孩子的救贖!
  將孩子拋棄給一個離婚了的單身媽媽,這種行為就是對孩子毫不在意,甚至嫌棄!

  就像是將一個對自己沒什麽價值的玩具,當成禮物送給鄰居一樣!
  不是說離婚了的單身媽媽就不好。

  而是這樣孩子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沒準要面對養母+後爸,而且後爸是什麽樣的還不清楚,這什麽天坑開局?

  這不是救贖,也不是幸福結局,而是女主角的逃避、拋棄、不負責任!
  要這麽做的話,還不如一開始就別生。

  吳淵不打算這麽寫這個故事。

  朱諾不能因為“我還年輕,我不懂照顧孩子,我沒有經濟能力,我還只是個孩子”這樣的理由,將孩子隨便一送,就可以一身輕松繼續回歸自己的生活軌跡了。

  這個孩子的出現,注定就會改變朱諾的人生軌跡,不能只是將其當做一個插曲而已!
    還有電影裡的男主角存在感也太薄弱了,除了貢獻了一發子彈外,全程再沒有任何存在感,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自己的思維,對孩子的未來毫不在意。

  這不對!
  朱諾有權利選擇生和不生,就算不生也沒有任何人可以指責她,甚至也更應該支持她。

  但是如果決定生下來,那作為父母,就應該扛起這份責任!
  原版故事的劇情重點,在於朱諾和領養夫妻的互動,在於她選擇領養家庭時的掙扎,和確定後的自我救贖。

  主要想表達的電影主題是“生命誠可貴,意外懷孕並不是一件多可怕的事情。”這樣的理念。

  可是吳淵構思的劇本中,朱諾雖然一開始也是想要找領養家庭,但當領養家庭的婚姻矛盾爆發,離婚後,朱諾將孩子送人的心就開始動搖了。

  而那位造成這一切,同樣應該承擔一半責任的布裡克,也同樣在進行著蛻變。

  他的心態從一開始的不負責任,避之不及,再到看到朱諾肚子一點點變大後的不斷反省,再到最終醒悟決定承擔下屬於父親的責任!
  當朱諾生下孩子,休學一年選擇照顧孩子到斷奶後再繼續學業。

  布裡克選擇加入北美橄欖球聯盟,做一位橄欖球職業球員賺錢養家。

  兩人一個一邊照顧孩子,一個承擔起家庭的重任,幸福的躺在床上溫馨哄著孩子睡覺,這也不失為一個溫馨完美的結局!

  吳淵版本的《朱諾》,面對周圍人和事的變化,外界的異樣眼光和看法,心態是怎麽變化的,又是如何鼓起勇氣成長起來,扛起這份責任!
  是一部更聚焦於校園,聚焦於青少年成長與學會承擔責任的電影!

  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這本吳淵大改版的《朱諾》,終於寫好,並且第一時間就發往了John的郵箱。

  而John的回復也非常快。

  第二天,John就編輯了一條郵件回復。

  他並沒有覺得這個劇本有哪裡不好,相反John非常看好這部劇本,覺得這部劇本寫的很有深度,也很契合美國社會大環境!
  美國人也並不是不懂得“責任”這兩個字的,不然也不會誕生《辛德勒的名單》這樣的經典電影!

  講述青少年平靜生活突逢劇變然後成長蛻變的電影,同樣也是好來塢青睞的一種題材,學院也喜歡!
  收到John的回復,吳淵一顆忐忑的心才終於放下了。

  其實,他最好的選擇,應該是將原版《朱諾》一絲不苟的寫出來,這樣福克斯探照燈百分百會喜歡!

  畢竟原軌跡上,這部電影就是福克斯探照燈製作發行的。

  但是吳淵不想這麽做。

  他雖然是奔著錢去的,但他也想要在好來塢留下點屬於自己的痕跡!
  如果按照原版來拍,那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很美式的,不管從電影主題還是故事理念、角色思維方式上,都找不到絲毫與華夏相關的地方。

  那麽,他這個華夏導演、編劇對這部電影的意義在哪裡?

  吳白鴿拍好來塢大片還會往裡加入華夏工夫元素,加入華夏思維呢!
  吳淵不是溫子仁,他是在華夏土生土長,京城電影學院培養出來的導演。

  他可以在好萊塢投資一些很好來塢的電影,cult片也好,商業片也罷,為了賺錢沒什麽。

  他在國內也可以拍一些好來塢風格的電影,因為現在的華夏電影本就是在學習好來塢,摸石頭過河中。

  但是他在好萊塢自己創作執導電影時,卻絕對不能沒有一點屬於華夏風格的東西!

  不然他就不是一個華夏導演了,成了芸芸多的美國導演中的一員,毫無特色可言。

  所以,吳淵修改版的《朱諾》更加符合亞洲觀眾的價值觀、家庭觀、愛情觀!

  讓人一看就知道,嘿,這是一部亞洲導演拍的電影!
  這才是一個華夏導演該在好來塢展現出來的風貌!
  雖然這麽做,可能會讓《朱諾》的北美票房,達不到原版那麽高的成績。

  但是這部電影在亞洲的票房,也會比原版更好啊!
  這是一部更適合亞洲寶寶體質的電影!
  雖然華夏票房市場現在確實是沒什麽看頭,可是日韓現在分別是全球第二、第五大電影市場呢!
  在北美損失的票房,未必不能在亞洲補回來!
   這周上第一輪推薦了!

    各位書友們,還請多多支持,每天保持追讀啊!

    追讀數據至關重要,是和同期比拚的,可能少了你一個追讀,我就被淘汰了,沒辦法晉級下一輪推薦了!

    OZR!OZR!還請大家盡量每天追讀!
    
    PS.其實《朱諾》原版在北美上映時,也被廣為吐槽過,很多美國人也覺得這劇情有問題,和我在書中寫的想法一樣,可見雖然文化不同,但是對子女的愛,對家庭的責任感,不管是哪個國家,都是一樣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