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千禧大導演》254.第251章 光影時代院線品牌新掌舵人
  第251章 光影時代院線品牌新掌舵人
  光影時代,會客廳。

  吳淵端坐在沙發上,面前的茶幾上擺著一杯熱茶,正在不斷的冒著熱氣。

  他時不時的看一眼手表,似乎是在等什麽人。

  沒過一會,敲門聲響起。

  “吳導,林先生到了。”助理小張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吳淵連忙起身:“快請。”

  會客廳的門被推開,小張帶著一位西裝革履還戴著眼鏡,一副十足精英相,看著大概三十多不到四十歲的男子走了進來。

  “林先生,可算是等到你了。”

  吳淵臉上堆滿了笑容,主動握了握他的手,招呼著他到沙發上坐下。

  “公司影院業務的這一攤子事,可就都等著你來統籌運營了。”

  是的,這位林先生,就是吳淵為光影時代院線品牌尋覓的掌舵手。

  從今年的年初開始,他就有在關注這件事,讓李曉萍物色合適的人員,找獵頭公司挖人了。

  在經過了大半年的努力,可算是挖到了一位真正的精英。

  這位林先生全名叫林偉,名字可能平平無奇,但他這個人可一點都不平平無奇。

  他是一位華裔,16歲的時候跟著父母移民到了美國。

  他的父母是國內的高知分子,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在九十年代的移民思潮下,選擇了去美國發展。

  而林偉在到了美國後,憑借其優秀的頭腦,很快就考入了斯坦福大學的商學院。

  畢業後,他就進入了AMC工作。

  “AMC(American Multi-Cinema)是一家美國的連鎖電影院,總部位於堪薩斯城附近的黎霧城,並且它是世界最大的連鎖院線。

  AMC於1920年在美國開設第一所電影院,至今已有92年的歷史,在美國是家喻戶曉的品牌。

  除了美國、加拿大,在英國、法國、華夏港島等地區都有影院。

  不過AMC公司擁有的影院,主要還是集中在北美大型城市中心地帶,擁有北美票房最多的前50家影院中的23家。

  在全球范圍內,這都是一家非常厲害的電影院線品牌。

  而林偉在入職這家公司後,花費了十多年的時間,成為了AMC的區域經理,負責美國西海岸數個州的影院工作,算是中層裡最頂尖的管理了。

  然而,對他一個華裔來說,這已經是他能爬到的最高位置了,再上一步到AMC真正的高層,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根本沒有他的位置。

  華裔在美國是有一層看不見的天花板的,特別是和好來塢相關的文娛行業,基本都被一群老白男掌握了高層位置,黑人、亞裔、拉丁裔都沒辦法上位。

  才三十多歲,還處於事業上升期的林偉,當然不希望這輩子就到這了,還有一顆再往上爬的心。

  於是,在獵頭公司的不斷勸說,又拿出了光影時代的發展計劃下,終於是打動了他,讓他辭掉了AMC的工作,跳槽來了光影時代。

  他將會擔任光影時代院線傳媒公司的總經理。

  是的,吳淵直接將光影時代的院線品牌給剝離了出來,單獨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他是全資股東,林偉則會獲得一個豐富的合同。

  每為公司工作一年,就能獲得1%的股份,最高可以獲得10%的股份,這是股份,不是期權或者乾股分紅!
  也就是說,林偉如果能為公司努力打拚十年,那他就將會擁有這個院線公司10%的股份,成為第二股東。

  唯一有限制的,就是他這些股份如果要轉賣的話,必須優先以市價轉賣給吳淵,不能私下轉給別人,除非吳淵不要。

  吳淵還是舍得給好處的。

  他請林偉來,就是讓他來發展公司院線品牌的。

  吳淵只是個導演,他對院線發展什麽的一竅不懂,也就知道未來十年是院線紅海,開電影院肯定能賺錢。

  但具體怎麽開,影院要怎麽運行,員工都如何安排,他是一點都不懂。

  李曉萍將公司的院線品牌發展到十幾家影院後,也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

  人一上百,管理起來就很費心費力了,再加上每家影院都會遇到各種不一樣的難題,從來沒做過這個行業的李曉萍也沒經驗,只能摸索著處理。

  想要讓光影時代院線品牌裂變,擴張到幾十家甚至上百家,那必須得有一位專業人士來掌舵,放權來讓他負責。

  林偉就是吳淵找來的專業人士,是21世紀最重要的東西,人才!

  舍不到孩子套不到狼。

  不給這一年1%的股份吊著,怎麽能將林偉綁在公司至少十年?

  花10%的股份,換取一家擁有上百甚至數百影院的院線品牌,怎麽都是值得的!
  也是被股份所打動,不想隻做一個打工人的林偉,這才拋棄了美國的一切,毅然決然的回國了。
    嗯,當然,吳淵承諾的至少在院線品牌上投入一億人民幣的起步資金,也是讓他心動的原因之一。

  新老板太有錢了。

  “吳導,感謝您的信任。”林偉矜持的扶了扶眼鏡框,從自己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裡拿出了一份文件遞給了吳淵。

  “這是我為公司做的發展計劃,如果您沒意見的話,接下來光影時代的院線品牌就按照這份計劃書的方案進行擴張了。”

  “在回國前,我仔細調研了一番華夏內地的電影市場發展情況,根據我的判斷,未來十年華夏內地的電影院市場大有可為啊!”

  “隨著國家GDP的強勢增長,看電影已經逐漸成為大眾娛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而華夏擁有全球最多的人口,十數億人裡,哪怕只有百分之1的人有進電影院看電影的習慣,這就會造就一個百億級別的電影市場。”

  “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很遠,十年內華夏內地的電影市場就會破百億規模。”

  “而現在內地的電影院,根本沒辦法承載這麽大的電影市場,電影院產業擴張是必然的事情。”

  “可以說未來十年在華夏內地開電影院都是躺著賺錢的一件事。”

  吳淵挑了挑眉,伸手接過了計劃書。

  還別說,業內精英就是業內精英,這眼光確實沒問題。

  在不像吳淵這樣開未來透視的情況下,能把握到未來十年的內地電影院發展脈絡,這林偉確實是有兩把刷子的。

  翻開計劃書,吳淵認真的看了起來。

  “光影時代院線品牌將會定位為全數字化影院,采用頂級放映設備。”

  “盡快啟動光影時代影城項目,將光影時代影城打造為城市地標建築,商圈中心。”

  “引入美國電影院線先進設計理念、人性化服務及國際連鎖影院成功的管理模式,以五星級、超五星級影院的標準打造每一座影城。”

  “2007年必須在北上廣深四大城市至少開業兩家營業面積2500多平方米,有至少4個豪華放映大廳和1個VIP廳,共有座位800余個,可與國際院線同步播映各種世界大片的影城。”

  “2007年內,光影時代品牌電影院數量必須達到20家。”

  “2008年計劃新開業20家影院,3-5家影城,在全國主要一、二線城市樹立起品牌名氣。”

  “2009年總影院數需達到80家,並且在一線城市打造5-8家影城,進一步鞏固品牌影響力。”

  “2010年開始,品牌拓展方向轉入二三線城市,重點發展三線城市的影院,搶佔下沉市場!”

  “在2015年之前,爭取在全國二三線地級市開業100家影院,形成品牌統治力!”

  當然,整個計劃書肯定不會寫的這麽簡單,吳淵只是提煉了一下重點。

  林偉非常有野心,打算在九年內,打造出一個擁有180家影院,10家影城的大型連鎖電影院品牌。

  想要做到這點,一個億肯定是不夠的。

  吳淵指著計劃書上很大的“影城”二字,問道:“林總,建一家影城的花費,比開一家影院要貴很多吧。”

  “是的。”林偉淡定的說道:“一家普通的影院,在非自建,隻租場地的情況下,花費一到二百萬就能搞定。”

  “但想要開一家佔地2500平方以上的影城,我們需要在商圈主體廣場租一到兩層建築,再加上五星級的裝修服務,一家影城需要花費一到兩千萬才能開辦。”

  吳淵皺了皺眉,“這麽貴?”

  “那一下子開兩家,會不會負擔太大了?”

  吳淵給的初始資金只有一個億,兩家影城就直接能乾掉四千萬,剩下的錢夠林偉實現2008年20家影院加上3家影城的擴張計劃嗎?
  “吳導,我仔細算過的,這個方案絕對是資金利用最大化下,收益最高的方案。”林偉眼神閃爍著幾分興奮,手舞足蹈的描述起了他的商業藍圖。

  “公司目前正在運營的十多家影院收益情況都很好,不過一年時間就收回了成本。”

  “現在是影院藍海,基本上開一家電影院,半年就能回本,一年淨利潤就能超過百萬。”

  “光靠現有的影院裂變,就足夠支持一年翻一倍的影院數量。”

  “您新注資的一個億,主要還是拿來打造影城的,雖然影院毛利潤高,但影城才是真正能代表一個院線品牌形象和影響力的。”

  “只有在一線城市開辦大型影城,才能快速提升院線品牌形象,吸引觀眾選擇我們的院線。”

  “這就像那些酒店品牌,都要盡力打造豪華高端酒店,搞六星級、七星級一樣。”

  “隻做低端連鎖便捷酒店,是沒辦法成為行業領頭羊,成為高端品牌的。”

  “做院線也是這個道理,就算咬著牙,也必須在前期多在影城方面投入,絕對不能因小失大!”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