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武紀》第20章 小史
  第20章 小史
  武盂糾結許久,還是不願放棄招攬薑黎。但他也知道,薑黎已經拒絕他三次,怕是他說再多也是無用。

  可這難不倒武盂,既然薑黎這裡走不通,那他就走帝辛的路子。

  等他覺醒血脈,在家中的地位勢必會得到提高。到時,他再向帝辛討薑黎,想來帝辛不會拒絕。

  “完美!”

  武盂對自己的想法很滿意,可現在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要確保在他向帝辛要人前,薑黎不能出事。

  他先前所說的事,並非是在誇大其實,而是真的。在辛城太史寮任職,確實極為危險。

  想想就知道,倘若辛城太史寮真是什麽好地方,前往那裡的人早就爭破頭皮了,如何會輪得到薑黎?正是因為沒人去,才讓薑黎補了這個缺。

  “我會小心的。”

  與武盂的緊張不同,薑黎顯得很輕松,他不覺得自己有危險。再怎麽說他也是陛下的耳目,就算真有人要針對他,那也是很久之後的事了。

  不可能他一上任,立馬就有人想要乾掉他。這不現實,大商只是露出衰弱的跡象,並不是真的衰弱了。

  帝之耳目來一個殺一個,這不就是打帝辛的臉嗎,真當他不敢殺人?起碼也得上隔幾年,才會偷偷弄死一個。

  同時,薑黎還覺得,武盂有些過於危言聳聽了。斬殺帝辛的耳目,除了激怒他也沒別的用處了,遠沒有拉攏他的耳目更具價值。

  換做薑黎,他肯定會想辦法拉攏太史寮的人,讓其充當自己的眼線,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想通了這些,薑黎還有什麽好憂慮的?最差他也有幾年安全期,可以用來提升實力。好一點的話,被人拉攏,還能撈到不少的好處。

  “黎真是好氣度。”

  薑黎的這番表現,落在武盂的眼裡就是處變不驚,令他更為欣賞了。

  同時,他招攬薑黎的決心也更加堅定了。最多不過兩年,他就能完成九次脫胎換骨,從而覺醒玄鳥血脈。

  那時,他向帝辛開口討要薑黎,帝辛豈有不允之理?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玄鳥是大商的圖騰,宗室子弟若能覺醒玄鳥血脈,皆可以說是未來的公卿,話語權自然非同凡響,可直面商帝。

  ……

  青銅戰車的速度漸漸減緩,卻是辛城到了。

  駛過高大的城門,薑黎與武盂告別,跳下青銅戰車,在士卒的指引下前往位於外城的太史寮。

  而武盂等人則是繼續向前,前往貴族所在的內城。

  辛城分為內城與外城,內城是貴人所居之地,外城魚龍混雜,各種身份的人都有。

  有普通的貴族後裔,有從諸侯國趕來的冒險者,有犯了事的罪犯,有邪神的信徒,有混進來的異族……

  武盂說太史寮危險,不是沒有道理的,外城居民如此複雜,沒危險才是見鬼了。

  辛城外城很大,為了方便管理,城主按照十二地支,將外城平均分成了十二個城區。而每個城區又有五個坊市組成,分別以天乾地支命名。

  薑黎前往任職的太史寮,位於寅城區甲寅坊,所以他一進城,就朝這裡趕去。

  來之前,薑黎就聽說辛城很大,可卻沒有實感。而現在,他終於感受到了。他是清晨入的城,可等他趕到寅城太史寮時,已經過了晌午。

  與薑黎先前所在的太史寮相比,寅城太史寮看起來就要上檔次多了。

  不僅有高大的青銅殿,還有精致的院落,生長著不知名的奇花異草與靈樹,散發出陣陣醉人的靈氣。

  猛然來到這座地方,薑黎不免有種鄉巴佬進城的錯覺。

  “呼~~”

  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衫,取出證明自己身份的信物,薑黎邁步走進了太史寮。

  ……

  “你就是黎?”

  “嗯,樣貌是合格了,就是修為差了點,剛剛邁入通脈之境。不過無所謂,我太史寮看重的是能力,而不是實力。”

  “只要能力足夠,實力差一點也無妨。”

  太史寮的院落裡,上史寅確認了薑黎的身份後,就用一種審視的目光打量著他,半響,方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太史寮在外代表的是帝辛,形象肯定是不能差的,不說俊美非凡,那也得五官端正,身材魁梧。

  否則,太史寮上下盡是一群身形猥瑣之徒,這丟的是誰的人?
  薑黎的樣貌自是不差的,或者說修煉之人,就沒有長的醜的。

  修行的本質就是進化,讓自身變得更完美。就算以前很醜,可隨著修煉,也會慢慢變成俊男美女。

  薑黎為習武之人,氣血旺盛,身材魁梧肯定是符合的,加之修煉太陽真經,使得他一身陽剛之氣。

  單論賣相,絕對能夠拿得出手,遠超太史寮招人的門檻。

  “雖說太史寮不看重實力,但你這實力也太弱了,連脫胎境都沒到。你這樣的實力,就算有好的位置也不能給伱,那不是看重你,而是在給你招禍。”

  “這樣吧,你先從最低的小史乾起,等你修成第四境,或是立了什麽大功,再把你提升到下史也不遲。”

  上史寅想了想,為薑黎做出了安排。

  太史寮缺的是個下史,薑黎來此也是補這個下史的缺。

  但奈何,他實力太弱,連開脈境都沒到,上史寅出於安全考慮,給薑黎降了一級,讓他擔任地位更低的小史。

  說實話,就薑黎這樣的實力,連擔任小史都有些不夠格。

  太史寮的主官為太史,六卿之一,權力可排進大商前十,論及地位,很多諸侯都不如他。

  太史之下是禦史,地位與士大夫相當,共分為三等,分別是上禦史、中禦史、下禦史。

  禦史之下是史,地位堪比元士,也分為三等,為上史、中史、下史。

  辛都內城太史寮主官為禦史,其余十二城區主官為上史。上史寅,上史是官位,寅是名。

  太史寮內,地位最低的是下史,並無小史。這說明小史不入流,是編外人員。

  可就是如此,想要成為太史寮小史,那最少也得有開脈境的修為。

  至於成為下史,要求就更高了,一般都是以四境修士為主,特殊情況下,才會任用三境修士。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