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高武:我練武全靠努力》第412章 論道
  “師弟還真是福運深厚,隨便遇到一個遺跡,竟能獲得一條近乎完整的‘道’。”

  “美中不足的是,這是一‘小道’,而非‘大道’。”

  鬥姆元君將金翅大鵬鳥丟入她的洞天小世界,在趙玄面前展示一件散發著熒光的異物。

  說是異物,是因為此物形狀不一。

  時而是一枚珠子,時而變成一根細長的繩子。

  趙玄趁機問道:“敢問師姐,何為‘道’?”

  鬥姆元君斟酌片刻,正色道:“‘道’本無形無色,乃天地萬物運轉的規律。”

  趙玄指著她手上發光的異物:“師姐手上的‘道’,有形狀和顏色。”

  鬥姆元君笑道:“師弟莫急,且容我細細道來。”

  “此‘道’並非天地間的‘道’,而是修行者參悟天地萬物運轉的規律,領悟到的‘道’。”

  “‘道’本無形無色,因有了修行者,變得有形有色。”

  尋常人聽了,肯定犯迷糊,趙玄卻是有些聽懂了。

  “師姐的意思是,有兩種‘道’,一種是天地間自然的‘道’,無形無色,一種是修行者參照天地間的‘道’,領悟創造的‘道’,有形有色。”

  鬥姆元君讚道:“孺子可教。”

  趙玄反問:“那‘道’對修士而言,具體有什麽作用?”

  他算是換個方式在問,鬥姆元君手上的道,對他有什麽好處。

  鬥姆元君正色道:“修行者修到後期,修的就是道。”

  “準確的說,修行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修己身。”

  “前期的煉體、練氣、元神和歸一境,練的是自己。”

  “第二階段是搭建和天地之間的神橋,此階段有兩個境界,法相和洞虛。”

  “法相境,是自身意志,與天地間流淌在外的能量相結合,形成合而為一的法相,發揮出比自身強十倍乃至百倍的力量。”

  “洞虛境,洞察天地暗中一面的虛實,可借助虛空中的力量。”

  “此二者,無不是以自身為橋梁,勾聯天地。”

  “第三階段是悟道,參悟天地萬物運轉的規則,將之化為自身的力量。”

  “此階段,同樣有兩個境界,一為太乙,一為大羅。”

  “天地間的‘道’有無數種,但凡領悟一種小道,為你所用,那你便是太乙境。”

  “此境界,在妖族稱之為妖神,在佛門,甚至有資格當佛陀。”

  “同為太乙境,因領悟的‘道’的強弱不一,數量多少不一,實力往往千差萬別。”

  “若能領悟三千大道之一,那便是大羅境。”

  “修行第四階段,稱之為造化。”

  “到了此等境界,幾乎超越了生死,可稱的上一句‘萬劫不朽’。”

  “師尊和兩位師伯,佛門那位世尊,都是此境界。”

  “造化境亦有高低,眾生公認,師尊和兩位師伯的實力要強過佛門那位世尊。”

  趙玄聞言恍然。

  “所以師姐手上握著的是通往太乙境的鑰匙。”

  難怪兩妖說什麽晉升妖神,原來是這個意思。

  自己沒能領悟“道”,可以搶別人的“道”。

  當然,絕大多數沒領悟“道”的人,根本沒有那個實力,去搶領悟“道”的人。

  不過有別的方法,一種是請實力更高的人幫忙去搶。
    一種就像兩妖做的,從死去的人或妖身上搶。

  可搶別人的道,真的可以變成自己的嗎?
  沒有“終生無法晉升”諸如此類的副作用嗎?

  趙玄問出了這個問題。

  鬥姆元君肅然道:“師弟要弄清楚一件事,別人的道,並非像法寶一般,拿過來重新煉化,就可使用。”

  “準確的說,別人的道,只能拿來參詳、模仿,最終凝聚出自己的‘道’。”

  “只不過相比天地間虛無縹緲、無形無色的‘道’,他人凝聚出來的有形有色的‘道’,更容易讓人參悟。”

  “只不過通過參悟他人的‘道’,凝聚出來的‘道’,會受他人的‘道’所限,難以有更高的成就。”

  趙玄大致懂了。

  別人的“道”,就像一張及格的卷子。

  你拿過來,不代表你就會做題,能及格,這分數也不是你的。

  你還是要認真寫一張卷子,拿到及格的分數,才能算及格。

  如果對已經及格的卷子認真學,認真抄寫,及格的幾率會很大。

  只不過分數會比別人低。

  但只是幾率大,不保證一定及格。

  想通後,趙玄仍然對鬥姆元君手裡這條‘道’興趣滿滿,但沒有之前那股子興奮。

  “敢問師姐,一定要洞虛境才能悟道嗎?境界低的,通通不行?”

  鬥姆元君聞言哪不知趙玄在想什麽,搖頭道:“不是不行,而是境界太低,承受不住‘道’的力量。”

  “洞虛境之所以能承受,是因為與天地之間建立了橋梁,天地承擔了大部分壓力。”

  一句話,打斷了趙玄的念想。

  好東西,他卻用不上。

  鬥姆元君看著失望的趙玄,安慰道:“師弟莫急,以你的天賦,最多百年,就可跨入洞虛境,屆時再領悟不遲。”

  “這‘道’……”

  她猶豫了一瞬,還是坦然說道:“此物你暫時用不了,留在你身上,容易給你帶來禍患。”

  “師姐先替你保管一段時間,等你能用了,再給你。”

  她說這句話,純粹是為了趙玄著想,沒有一絲貪墨的想法。

  趙玄剛想答應,一個騎著葫蘆的道童從天而降:“且慢。”

  “不麻煩元君,老君有令,讓我將這‘小道’封起來,留出一絲絲給趙玄兄弟參悟,等他邁入洞虛時,說不定正好領悟成功,省了許多時間。”

  來者正是金角,看樣子來的十分匆忙。

  應該是聽到鬥姆元君說替趙玄保管,匆匆趕來的。

  側面證明,太上老君一直在盯著趙玄。

  鬥姆元君眉頭一皺:“我能理解老君一片好心,但何至於這麽著急?”

  金角擺了擺手道:“老君肯定比元君懂得多,聽他的,準沒錯。”

  說完從鬥姆元君手上接過“道”,將其封印在一枚珠子中,遞給趙玄。

  趙玄剛接過,一段提示在耳邊浮現:

  【你得到了前輩的遺澤,對“土之塑造”一道,有了些許領悟。】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