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星辰大遠航》第123章 超級地球
  第123章 沃爾夫1061
  易凱依舊堅持道:“不管這麽說,我認為打鐵還得自身硬,沒有比強化自身更好的方案了。

  你想象一下,搞什麽加速緩衝液之後,我們每次加速都得跟魚一樣泡在液體裡,黏糊糊地多難受,還不如直接想辦法把人類身體抗壓能力提高,用身體結構去硬抗實在.”

  “我也沒說不搞強化身體研究嘛”

  易凱的語氣雖然還跟以前一樣,但許真義似乎看出了他的話語中出現了些許松動,於是便笑道:“打鐵確實要自身硬,但目前我們可沒有相應的身體強化理論,再說了,即便您能在短時間內搞出相應理論,我們也暫時沒有那麽多生物樣本可供研究呀!”

  “嘿,雖說沒有。”易凱一副‘你不了解生物學’的樣子,看向許真義:“細胞動力學早就有了,而且你沒聽說過人工增強肺、人工微電脈衝心臟、鈦合金液壓骨骼?”

  說到這,易凱看到許真義臉上露出一副‘伱認真的?’的表情,連忙笑道:“好了,開個玩笑,我知道內植入方式不靠譜,說到底強化這東西還是得從細胞入手,細胞動力學、細胞強化,以及心肝脾胃腎等器官的生物強化,這都是有理論基礎的,主要是大腦問題.腦細胞不同於其他細胞,它們的運作涉及到量子層面的東西,確實沒有相應強化理論。”

  “這麽說”許真義也笑了起來,聽易凱如此說,豈不是相當於也改頭換面支持優先發展加速緩衝液?

  不過他剛一開口,易凱便抬手令他打住,然後接著說道:“直接強化沒有,但我們有基因編輯技術,還記得紅色液體的事嗎?”

  不等許真義回答,易凱便轉頭看向嶽淵,然後攤開手掌指向嶽淵:“總長,現在他身上就流淌著基因片段被改變後的血液。”

  “嗯那種紅色液體的機理我就不多說了,你們可以回去看看我的論文。我這裡要說的是,那玩意的運行機理我們是可以用在強化方面的。當然,要改變一個思路去利用。

  那種機理既然能欺騙基因,那也能誘導基因,我們可以從這方面入手,探究那種機理帶來的基因改變。

  只要研究透了,我們甚至可以隨意通過誘導來調整自身基因,從而重現人類演化過程中失去的各種能力,這裡面就包括強大且恢復力極強的身體機能。”

  “蚯蚓分八段還活蹦亂跳,許多軟體動物砍了一半它也沒死,如此種種強大基因,都還深藏在我們人類的基因裡,只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我們未嘗不能讓它們再次發揮作用。”

  “當然,有一些基因片段在數億年的漫長演化中已經丟失了,但其實並不要緊,就像我剛才所說的,我們只要從紅色氣體的表象中找到它的運作機理,我們不僅能通過誘導的方式激活基因片段,也能誘導欺騙某些片段隱去它的功能,

  屆時,我們便能完全摒棄傳統的基因編輯手段,對人類自身基因進行添加刪除,從而達到我們想要理想狀態。”

  看著侃侃而談的易凱,嶽淵忽然覺得這家夥是不是因為實驗室裡自己的血清樣本用光了,現在跑過來不是來討論優先考慮哪個方案,而是讓自己去獻血的。

  當然,嶽淵只是頭腦風暴了一下,不過易凱這麽說,他倒是想起了一件事,於是他反問道:“我說易博士,你這個的前提.該不會也要一個星球生物圈吧?”

  “越多越好!”易凱回答。
    嶽淵:“.”

  啥越多越好,能有一個生物圈就已經是走大運了吧,還越多越好。

  雖然心中吐槽,但嶽淵心裡已經知道易凱為人了,這是在告訴自己,如果將來人類遇到原生態星球,那就不管什麽道德,直接拿就完事了。

  生物圈的事,易凱跟嶽淵提過很多次了,直到現在銀霧之事後,嶽淵才意識到這家夥以前是委婉的表達這個意思。

  “好了,明天我到生命科學研究所去存些血清,三天后,希望號便要進入大冬眠狀態了,這期間你們也得冬眠。兩百年壽命可不算長,在新生命藥劑研究出來之前,別給我把自己活死了。”

  嶽淵從寫靠沙發背靠的狀態直起身體,做起身之狀:“至於方案,就優先集中精力搞加速緩衝液,易凱博士你這邊先緩緩,就跟你說的一樣,先把細胞那當事和紅色氣體欺騙基因的機理搞明白
  哦,對了,加速緩衝液的事也得冬眠之後再開始。甘德之前已經說過了,早在一千多年前,人類就通過觀測在沃爾夫恆星系發現了一個顆大型岩質行星。

  如果一切順利,我們應該會在那邊待很久,到時候人類也將全面鋪開,人口多了,事情也就不像現在那麽艱難了。”

  聽到嶽淵如此說,易凱倒也沒什麽意見,反而把關注點放到目的地上:“嗯,二十一世紀探測到的一顆地外行星,還是還處於宜居帶的岩質行星,這個我記得.當時的人們似乎將其稱為超級地球,就不知道有沒有生命。”

  “誰知道?不過最好沒有。”嶽淵苦笑道:“宜居帶也是人類根據自身定義的,況且根據我們從這個位置觀測,那顆巨型岩質行星其實是處於宜居帶內側邊沿,可能性不大,宇宙中大部分都是荒蕪星球,哪有那麽容易遇到生命。”

  科技造物另說嶽淵在心裡補了一句。

  人類選擇沃爾夫1061也是除了距離最近的巴納德星之外的最好選擇了,巴納德星被排除是因為怕銀霧知道航路,而其他恆星系則距離太遠,而且根據天文學家運用各種探測手段探測,其他距離也不算遠的恆星系大部分都可能沒有岩質行星。

  人類的發展需要大量重金屬,沒有岩質行星可不行,所以目前最優路線是去沃爾夫1061,那兒有三顆岩質行星,隨便人類揮霍。

  “好了,都回去準備一下吧,馬上就要進行冬眠了。沃爾夫恆星系距離太陽14光年,但與羅斯154卻才8.1光年,睡一覺就到了。”嶽淵起身,將兩位科學家打發走。

  才8.1光年,想當年人類為了跨越9.4光年距離,用來近乎千年,現在面對相差無幾的距離,卻用上了“才”這個字眼。

  科技進步帶來的變化不可謂不讓人感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