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星辰大遠航》第218章 磁場偏向盾
  第218章 第二百一十五 二級文明
  但是量變到質變帶來的變化,卻讓人類真切的感受到,二級文明到底有多強大。

  當然了,科學的攀登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

  人類實現重核聚變,也是無數年以及無數相關科技的積累。摘下重核聚變科技桂冠的過程也同樣是一步步實現的。

  在過去的八十年時間裡,人類在氦核聚變的基礎上,不斷攀登。

  最先實現的,是碳聚變成氖。

  使用耐高溫耐高壓材料作為聚變爐,人類憑借著從木衛四墜毀的外星飛船上仿製出來的材料,硬生生抗住了碳聚變成氖的高溫環境。

  不過到了氖聚變成氧的階段,這種材料就頂不住了,因為在這個階段所需的溫度已經超過了1.5億攝氏度。而這個溫度,顯然是超過這種金屬熔點的。

  好在人類也沒有傻乎乎地一直用材料去硬抗,而是以這種材料為基礎打造設備以及耐高溫高壓部件,再通過超強磁場對聚變物進行約束。

  有了磁場的參與,就不需要材料設備直接承載高溫高壓了。

  這點很容易想象,因為聚變所需的高溫高壓並不是對容器內壁的高溫高壓,而是對聚變材料本身的高溫高壓。

  在磁場約束的情況下,只要聚變材料本身所處的環境滿足聚變環境,就可以發生核聚變。

  人類也是利用了這一點,才完成了氖聚變成氧的突破。

  而氧核聚變,則是氧核聚變成鎂,最低溫度是2億攝氏度配十個太陽重力產生的壓力環境。

  對於人類來說,相比苛刻的壓力環境,提高溫度顯然更容易一些。

  在加上又了之前氖核聚變的經驗,人類很快就想到了解決方案,或者說前進方向。

  那就是繼續加強磁場,然後繼續提高等離子射流的速度從而提高溫度,溫度提高了,壓力要求自然就降下來了。

  最終在十七年的奮鬥之後,人類突破了這一步。

  而突破鎂核聚變的時候,其實就是當初人類相關科學家說的還需要三十年的時候。

  背誦過元素周期表的同學都知道,鎂之後就是鋁,鋁之後就是矽。而矽聚變,就是人類重核聚變的目標。

  創造壓力承載壓力比提高溫度承載溫度要困難,所以人類科學家決定用老辦法老路線,繼續提高溫度、提高等離子流的速度。

  提高溫度、提高等離子流的速度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卻非常不容易。

  眾所周知,核聚變原料並不是直接將原料丟到聚變爐裡面的,而是先將作為燃料的物質先加熱,使其氣化成等離子體之後才被泵入反應室裡。

  因為只有等離子體,才會收到磁場約束,不帶電的正常物質可不行。

  可想而知這裡邊的技術要求有多高。

  首先,人類必須擁有足夠的能力將物質氣化為等離子體,這裡.約束聚變技術就起到了關鍵作用。

  而所謂的泵入反應室,這個過程就需要人類擁有一個超級強大的磁場對等離子體進行極限加速。也唯有超強磁場,才能保證人類製造的反應室不至於被超高速等離子體擊穿。

  所以當初說的三十年時間,其實大部分時間都被預算到如何提高磁場強度、如何掌控超強磁場的研究上。
    如何獲得超級強大卻穩定受控的磁場,也成了人類過去三十年一直刻苦專研的課題。

  那麽如何增強磁場呢?
  答案盡在麥克斯韋方程組裡。

  第一,電流。將電流通過一根導體產生的磁場就是電磁場,因此可以通過增強電流強度來增加磁場強度。

  第二,螺線管。將導線繞城螺線管,在其中通以電流,也可以製造出強大的電磁場,繞線層數越多得到的磁場越強。

  第三,反射器,也叫電磁波反射器。原理是通過反射器反射電磁波,從而增強磁場強度。

  第四,激光,使用激光可以製造出高頻電磁波,高頻電磁波聚集在一起會產生極強磁場。

  第五,高壓放電。使用高壓放電,可以對周圍環境產生極強的磁場不過這個方式一般僅用於研究電磁場在不同環境中的行為。

  方式看起來很多,歸根到底還是電流、線圈。

  而這,又回到了材料學問題,回到了超強磁場超導磁體的研發問題。唯有超導磁體,才能讓人類獲得磁場強度變化非常小且保持穩定的超強磁場,因為超導的材料特性,使得它可以產生永恆電流模式下的穩定磁場,並且還不會因為超強電流而擔心導體發熱問題。

  那麽超導磁體材料如何獲得?

  嗯.這個問不是很大,畢竟早在二十一世紀,科學家就用冷凍機傳導冷卻製成了超導磁體,在不適用液氦的情況下,產生超過10T的磁場。甚至有些國家通過對超導磁體的研究,成功建立起了超過20T的強磁場實驗室。

  T,即特斯拉,磁場單位。

  1T的磁場強度,大概是一個13KG大型擴音器裡邊的磁磁鐵磁場強度。醫院的核磁共振成像儀,大概是3T。太陽黑子磁場強度大約為10T。

  而能使一隻青蛙懸浮在空中的實驗室,其設備能產生的磁場強度大約為16T。

  二十一世紀那會,中科院曾經弄出45.22T的強磁場,一度打破了阿美莉卡保持了23年的記錄。

  這個磁場強度是地球磁場的90萬倍。

  不過這些磁場強度對如今的新人類來說,遠遠不夠,不足以束縛重核聚變環境下的超級等離子體。

  可想而知是多麽困難。

  皇天不負苦心人,人類站在無數科學技術的台階上,經過三十年專研,終於攻克了這一難關,人類的攀登電磁力這個宇宙第二強大力的道路上,終於又向上邁了一步。

  能夠束縛重核聚變環境下超級等離子體的超強磁場,人類終於給乾出來了。

  這標志著,人類終於躍上了二級文明行列。

  而這個時候,人類驚奇的發現,自己辛辛苦苦研發出來的超強磁場並不止能用在束縛重核聚變反應室上,還能改進一下,放在戰艦的其他位置上,通過數個超強磁場發生器組成陣列,然後使之形成一個磁場護盾。

  實現了重核聚變之後,那個為重核聚變實現而研究的技術,就這麽搖身一變成了戰艦的磁場護盾發生器,一切就這麽的水到渠成。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