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從頂流塌房了,系統才來?》第471章 上帝!這是華夏的音樂傳承?!
  由於網絡不相通,所以國際上的這些議論,華夏網友們很少知道。

  算是少了諸多麻煩。

  不然以這些網友的性子,聽到歐美網友說華夏沒有音樂傳承,恐怕得掀翻天。

  不過還是有不少會翻牆的網友,在看到外網上的評論後,一個個都氣得夠戧,可也只能無可奈何。

  否則能怎麽辦?
  爭辯嗎?
  只需歐美網友一句“既然你們有那麽深厚的音樂傳承,為何在國際上一片空白”就能將華夏網友懟得無地自容。

  所以大家只能默默祈禱著王默能在最後一輪的比賽中大發神威,讓這些自大的家夥見識一下華夏的音樂。

  “瑪德,太氣憤了。”

  “默哥,一定要讓他們這些沒見過世面的看看我們華夏的樂器。”

  “我華夏的所有樂器多達幾百種,豈是區區幾種西方樂器能比的?”

  “真的是本末倒置。”

  “我還見到有人說扶桑國的音樂傳承比我們厲害多了,氣得我差點抑鬱。”

  “草!在哪裡?其它嘲諷我都能忍受,這個真的忍不了!”

  “……”

  當然,即便是對王默抱著十足信心的華夏網友們,依然對華夏最後能否拿到“音樂之鄉”的稱呼抱以懷疑的態度。

  不是懷疑王默的水平。

  也不是懷疑華夏樂器的底蘊。

  而是認為華夏的民族樂團在大型演奏上天然吃虧。

  比如:歐美的大型樂團,可以演奏管弦樂曲、交響曲等這些大型曲子。而華夏的古典樂器幾乎都是獨奏,怎麽來表演大型場面?
  沒有!

  然而在最後一場的民族音樂傳承比賽中,大型團隊的演奏分數比重很高,佔據了幾乎一半的分量。

  所以即便是華夏樂器、音樂傳承都足夠厚重,但沒有大型樂團的演奏,恐怕最後得分依然不會太高。

  怎麽辦?
  華夏民眾不知道,只能祈禱王默能想出好的辦法,彌補這個缺陷。

  ……

  終於。

  當三日過去,國際音樂殿堂之夜再次開啟。

  這是此次音樂盛典最後一個環節,所以引起的熱度也是最大的。

  畢竟,任何一個參賽的國家都知道它的關鍵之處:只要誰能夠在這一輪取得最好的成績,那就有很大概率能贏得“音樂之鄉”的桂冠。

  尤其是華夏不成為威脅後,其它國家的競爭之心更是變得熾烈。

  網絡上,早早吵成一片。

  漂亮國網友:“作為東道國,此次音樂之鄉當仁不讓。”

  澳洲網友:“上一屆我們是最牛,這一屆同樣如此。”

  奧地麗網友:“沒有了王默大師,我們奧地麗誰與爭鋒?”

  扶桑網友:“相田大師,相田大師?您怎麽了?”

  而此刻,正在乘坐車進入現場的華夏音樂代表團,一片鬥志昂揚。

  如果有記者拍攝到車裡面的成員,定然會驚異發現,這些人跟之前演奏《拉基斯德進行曲》和《命運交響曲》的成員根本就不是同一個隊伍,而是換了一批人。

  而他們,便是華夏的民族樂團。

  這些平均年齡才三十來歲的青年,全都目光炯炯,意氣風發。

  車的最前面,王默和趙樹兩人並排坐著。

  王默讚道:“大家精神不錯。”

  趙樹笑道:“都是你給的底氣,才讓他們如此有信心。不過……除了我們自己,外界似乎都不看好我們啊?”

  “正常。”

  王默淡然道:“他們如果看好我們才奇怪。畢竟過去那麽多年,我們華夏的音樂團隊可是從未在國際上展示過我們的音樂傳承。”

  趙樹苦笑:“不是沒有展示,是沒有機會展示。”

  如果有機會,華夏能不把握機會嗎?
  奈何機會都沒有!
  因為按照比賽的規則,唯有至少滿足了前面三個條件的其中兩個,才有資格參加最後一輪的比賽。

  而華夏之前的比賽別說滿足兩個條件了,一個都做不到。

  沒有音樂大師。

  無法拿到單場比賽第一。

  沒辦法進入金音榜前十。

  哪一項都做不到。

  歎了口氣,趙樹繼續道:“正因為如此,所以國際上的大部分網友才對華夏的音樂傳承一無所知。認為我們根本就沒有音樂傳承,甚至還有一些對華夏半知不解的人認為華夏許多音樂傳承是從扶桑國抄襲去的,看到這些話,我實在無言以對。”

  王默看著趙樹眼神裡的黯然,便知道他以前在這方面承受過太多的嘲諷和譏笑。

  默然半響。

  王默才認真道:“趙老,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嗯。”

  趙樹聞言,壓下心事,臉上浮現出笑容:“你說的沒錯,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轟!
  下一刻,只見車輛駛入了百老匯的街道。

  哪怕是隔著車窗,外面如山一般的歡呼和尖叫還是傳入了他的耳朵。

  “啊啊啊!是華夏的代表團!”

  “王默大師!”

  “默哥!”

  “我見到華夏的音樂團隊了,好激動!!!”

  “……”

  街道兩旁,不論是華裔還是歐美的民眾,見到他們的到來,全都爆發出了巨大的歡呼。

  見到這一幕,趙樹忽然眼睛就有些濕潤。

  他還清楚記得十幾天前,他們華夏代表團第一次進入百老匯寬街的時候,冷冷清清的模樣。

  而僅僅只是半個月的時間,便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趙樹收回目光,看向旁邊的王默,心中依然無限感慨。

  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因為這個才二十多歲的孩子,實在是太過於夢幻。

  不過趙樹知道,更大的變化還在後面!

  他相信,在過幾天華夏的音樂比賽結束後,他們華夏的音樂代表團將會迎來更加熱烈的歡呼和掌聲。

  在思緒翻滾中,大都會歌劇院到了。

  ……

  晚上八點,

  最後一輪的音樂比賽正式開始。

  一名穿著西裝的主持人微笑著走上舞台,簡單說了一下規則:“接下來的九天時間,將會是我們國際音樂殿堂之夜最後一場交流賽。它至關重要,決定著最後‘音樂之鄉’的歸屬。而這九天的時間分布如下。

  第一天,將會是各國展示自己音樂傳承的時刻。

  接下來的八天,將會由八個有資格參加交流賽的國家分別展示自己國家的音樂傳承。每一個國家都會有一天的時間來表演。

  最後,將會由評委和全球的音樂愛好者來決定本屆的‘音樂之鄉’得主。”

  “音樂之鄉!”

  “音樂之鄉!”

  “……”

  主持人話音剛落,現場就爆發出了巨大的呼聲。

  王默同樣在台下微笑鼓著掌。

  他早就了解了規則。

  今天晚上不會有比賽,而是有資格參與最後一輪比賽的國家,分批次來展示自己的音樂文化底蘊。

  說白了就是展示自己國家的樂器,並且說它們在自己國家有多麽豐富的歷史傳承,有多麽深厚的歷史文化。

  而這個時候就特別有趣。

  眾所周知,在歐美國家,鋼琴、小提琴、各種管弦樂器等等基本上都是不分家的,西方許多國家全都統一在用。

  並且一用就是千年歲月。

  於是,每一屆的音樂殿堂之夜,一到這個環節,英吉麗、奧地麗、意大莉等國家便在樂器的歸屬方面爭論得面紅耳赤。

  鋼琴是你意大莉發明的?不好意思,我們英吉麗也有貢獻,是我們改進的。

  小提琴也是你意大莉發明的?你好意思嗎?沒有我們英吉麗,長號早就消失了。

  風琴是你英吉麗的傳統樂器?你問過我漂亮國沒?
  反正誰也不服誰,於是每次到了各國展示自己樂器的環節,這些國家便索性將能擺出來的西方樂器全都擺了上去。

  比如這一次。

  全球進入最後一輪比賽的有八個國家,除了六大音樂王國之外,還包括英吉麗和華夏。

  而當主持人宣布開始展示音樂傳承後。

  八個國家的代表團就會在舞台上分批次展示出自己國家的傳統樂器,供全球所有人來欣賞和了解此國的音樂傳承。

  很快,流程就開始了。

  八個國家展覽的順序為:澳洲、德意志、奧地麗、英吉麗、意大莉、漂亮國、扶桑、華夏。

  除了扶桑和華夏,其他六個國家擺出來的樂曲幾乎如出一轍,沒啥兩樣。

  你搬鋼琴?我也搬鋼琴。

  你拿小提琴?我也拿小提琴。

  網友們看到這一幕,同樣笑得前俯後仰。

  “都特麽不要臉啊。”

  “這是六個國家複製黏貼了?”

  “哈哈哈,你們稍稍改動一下也行啊。”

  “其實真正傳承最深厚的還是意大莉,畢竟鋼琴、小提琴這兩樣樂器都是意大莉發明的。”

  “發明有什麽用?誰在這件樂器上的貢獻最大,才是最有資格傳承的。我們英吉麗就發揚光大了鋼琴和小提琴,所以我們才最有資格。”

  “放你的狗屁!”

  “……”

  得!
  網友們也吵起來了。

  不過所有人都習以為常,這樣的吵鬧基本上每四年都會來一次。

  終於。

  在六個國家展覽完畢後,輪到扶桑國了。

  扶桑的傳統樂器還是不少的。

  很快,一眾工作人員就從後台搬出了一連串大大小小的樂曲。

  有:三味線、尺八、太鼓、小鼓、胡弓、十三弦古箏、五弦琵琶、十七弦琴、伎樂……等等數十項。

  國際網友們看到這些平時很少見的樂器,都大為讚歎。

  “不得不說,扶桑的底蘊就是深厚啊。”

  “確實是這樣,比起剛才六個不要臉的國家好多了。”

  “雖然這些樂器我都不太了解,可看著似乎都不錯。”

  “扶桑國的音樂底蘊真深厚。”

  “不一樣的音樂傳承,迥異於西方的樂器,很不錯!”

  “只可惜,他們沒有得過‘音樂之鄉’。”

  “估計這次差不多了。”

  “……”

  唯有正在看直播的華夏網友,看到這些樂器後,一個個氣得砸電腦。

  無它。
    實在是這些樂器對於華夏民眾來說都太熟悉了。

  “瑪德,真特麽的不要臉。”

  “這些都是你扶桑國的樂器?誰說的?你站出來,勞資不甩你幾耳光!”

  “什麽時候我華夏樂器都成為你扶桑的了?”

  “草!”

  許多人怒火衝天。

  什麽三味線?不就是華夏的三弦稍稍改了一下?!

  什麽尺八?不就是華夏的羌笛?!
  至於什麽十三弦古箏、五弦琵琶,完全就是華夏的古箏和琵琶稍稍變了個樣子,甚至有的樂器連樣子都沒變,就被扶桑國堂而皇之擺了出來!
  無恥!
  荒唐!

  哪怕是王默,都眯起了眼睛。

  倒是趙樹似乎早已見慣了這種場面,依然表情平靜。

  很快,扶桑國的樂器展示就結束了。

  終於輪到了華夏。

  在賤死了扶桑國深厚的音樂底蘊後,許多歐美網友登時議論紛紛。

  “華夏能有多少傳統樂器?”

  “估計遠不如扶桑國。”

  “肯定不如啊,不然我怎麽可能從未聽過。”

  “說得對,如果不是華夏這次出了一個王默,誰知道他們還有音樂傳承啊?”

  “這下華夏要尷尬了,堂堂一個大國,自己的音樂傳承竟然連扶桑這個彈丸之國都比不上。”

  “……”

  即便是現場,不少名流也皺起眉頭,感覺華夏要出糗。

  然而。

  下一秒。

  唰!
  所有人的目光匯聚,接著無數的驚呼聲響了起來。

  “我天!”

  “這是?”

  “這麽多人?”

  “不是吧?”

  只見龐大的舞台上,湧入了一大群的工作人員,每一個工作人員或端、或抬、或拿、或抗……用各種各樣的動作從後台拿出了一件件他們從未見過的樂器。

  古箏、古琴、琵琶、笛子、二胡、長簫……

  剛開始,許多人還在詫異怎麽那麽多的樂器跟扶桑那麽像?

  甚至有歐美網友在質疑。

  “這些樂器,是不是抄襲扶桑國的啊?”

  “對啊,看著那麽像。”

  “不是吧?這麽無恥?”

  “扶桑那個小心眼的國家,能忍受得了?”

  然而,讓歐美網友奇怪的是。以前蹦躂得很厲害的扶桑網友,這一次面對華夏國搬出來的跟他們十分相似的樂器,卻一個個仿佛失了聲,沒有半句爭吵。

  “好奇怪?”

  “怎麽回事?”

  然而歐美網友們內心的奇怪並沒有持續太久,就被舞台上的情景吸引了過去。

  因為他們發現,從舞台後面依然還在源源不斷走出工作人員。

  二胡、塤、排簫、笙、大鼓、瑟、箜篌……

  剛開始,只有十幾件樂器被工作人員拿出來的時候,大家臉上還保持著冷靜。

  但漸漸地,當這些樂器的數量超過了扶桑國,達到二三十件的時候,現場就已經響起了不少驚呼聲,至於正在看直播的網友們也瞪大眼睛。

  “怎麽這麽多?”

  “天哪,這都快三十件了吧?”

  “華夏怎麽有這麽多的傳統樂器啊?”

  “真的假的?比扶桑國還多?”

  “不可思議!”

  可是,更加震撼的一幕出現了。

  只見這些工作人員拿出樂器後,卻一個個走到了一排排的架子面前,開始對它們進行歸類擺放。

  有人在一排架子上貼下了:吹管樂器。

  有人在第二排架子上貼下了:彈撥樂器。

  有人去了第三排,貼下了:打擊樂器。

  有人去了第四排,貼下:拉弦樂器。

  這下,現場終於發出了巨大的喧嘩聲,越來越多的人驚得頭皮發麻。

  因為哪怕是之前所有的西方樂器,加起來也才四五十件,它們都被幾個國家隨隨便便放在了舞台上,哪裡用得著分類?

  可現在,華夏樂器居然還要分類?

  這是有多少啊?!
  上帝!

  很快他們就知道有都是了。

  首先是吹管樂器。

  一排排的工作人員來到了這個架子面前,開始往上面擺放:笛、簫、排簫、塤、笙、蘆笙、巴烏、管子、嗩呐……

  甚至僅僅只是笛子,就有曲笛、梆笛、定調笛、加鍵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一大堆的分類,看的眾人目瞪口呆。

  其次就是彈撥樂器。

  更多了!
  箏、古琴、箜篌、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並且每一件樂曲都古樸典雅,體積很大,很快就將舞台佔據了一半的地方。

  大都會歌劇院的舞台有多大?

  足足三百多個平方!

  然而此刻,僅僅只是華夏的彈撥樂器,就佔據了一百多個平方。超越了西方所有樂器加起來的總和!

  許多人早已看的呆滯了。

  甚至意識都變得一片空白,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的。

  “上帝啊!”

  “這些都是樂器?它們都是華夏的傳統樂器?”

  “僅僅只是一個小分類,就超越了所有西方樂器數量總和?”

  “這……”

  當彈撥樂器擺放完畢後,終於來到了打擊樂器。

  就在剛才,許多人還在讚歎扶桑國的太鼓、小鼓好看,然而此刻見到華夏堂鼓、銅鼓、缸鼓、小鼓、排鼓等一系列的鼓種類被抬出來後,全都眼皮猛跳。

  但很快,大家又被其它的種類吸引了目光。

  揚琴、碰鈴、雲鑼、太鈸、快板……並且每一個種類又有著許多小類。

  看的眾人眼花繚亂。

  甚至許多華夏的網友都目光呆滯,因為即使是這些土生土長在華夏的民眾,都從未見過如此壯觀的場面。

  所以即便是華夏的觀眾,都一片驚呼。

  “我們有這麽多樂器?”

  “靠!連我都不知道。”

  “那是什麽?那個又是什麽?”

  “好吧……感覺本土的我都成了沒見過世面的人。”

  可是他們卻沒想到,真正的震撼還在後面。

  正當大家以為舞台上的打擊樂器種類和規模已經足夠震撼的時候。

  只見一排工作人員從幕後小心翼翼推了一整排的架子過來,架子上面赫然吊著由大到小的數十個青銅器!
  轟!
  當看到這一幕,即便是再沉穩的華夏觀眾也驚呼出聲。

  “臥槽!”

  “編鍾?”

  “這是我們華夏的國寶級文物編鍾?”

  “我勒個擦,這東西都被搬出來了?”

  台下。

  即便是許多華夏代表團的成員,見到一整排的編鍾出現的時候,都差點眼珠子凸出。

  至於王默,雖然早就知道此事,但看到它們在台上亮相,心中同樣翻滾。

  旁邊,一名成員用不可思議的語氣問趙樹:“趙老師,這……這……我們真的將編鍾都給弄過來了?”

  趙樹微微一笑,說道:“是複製品。真正出土的戰國時期編鍾,那可是華夏最重要的國寶,怎麽可能出國展示?”

  聽到趙樹的話,這些成員才舒了口氣。

  可即便如此,他們看到舞台上那個佔據了幾乎數十個平方的編鍾,依然還是熱血上湧。

  眼前這一套編鍾,是根據戰國一位侯爺墓中出土的編鍾複刻而成,由19個鈕鍾、45個甬鍾以及一件大鎛鍾總共65件組成。分為三層掛在鍾架上。總質量高達2.5噸!
  放眼全球,沒有任何一件樂器能夠在浩大、恢弘、莊重方面與之相提並論。

  所以當它們出現的時候,瞬間就引起了現場巨大的喧嘩。

  哪怕是西蒙、羅曼多等大師,看到編鍾的那一刻都不禁倒吸一口涼氣,編鍾的巨大、恢弘,它的歷史厚重感以及無形中散發出來的威嚴氣勢,都讓狠狠衝擊著他們的心靈。

  幾人面面相覷,瞳孔劇震。

  “居然有這等樂器!”

  “這……如此震撼的道具居然能成為樂器?”

  “是不是真的?”

  “這壓迫感太強了。”

  “它們真的是樂器?我的天。”

  而許多普通的歐美網友,更是下意識咽了咽口水。

  實在是他們一生之中別說看到了,就連想象都想不出世界上竟然有如此龐大的樂器,就憑它的造成、威壓便足以令人側目。

  這一次,華夏音樂官方也是下了狠決心了,為了在此次音樂盛典上給眾人足夠的震撼,將幾乎整個華夏的家底都搬了出來。不然雖然這一套編鍾是複製品,但依然屬於華夏不可多得的寶物,輕易不會出國。

  不知道過了多久,許多人才回過神。

  因為舞台上,許多工作人員還在不斷搬出各種各樣的樂器。

  見所未見。

  聞所未聞。

  拉弦樂器也有著數不勝數的種類和樣式。

  二胡、板胡、京胡、椰胡、革胡、天琴、奚琴、馬頭琴……

  天知道觀眾們是如何看完整個過程的。

  前面七個國在展示本國音樂底蘊時,消耗時間最長的也就是扶桑國,但也僅僅隻用了十幾分鍾。

  然而華夏卻耗費了足足三個多小時!

  從前到後,參與的工作人員高達百人!

  至於樂器的種類,足足數百種!
  可以說,之前七個國家所有的樂器種類加起來,甚至還不如華夏展示出來的樂器零頭。

  當最後一個工作人員上台將最後一件樂器擺好後。

  現場。

  全球。

  數億觀眾看著已經被各種琳琅滿目的樂器佔滿的數百平米的舞台,全都失聲。(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