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修仙:我的開枝散葉系統》117.第117章 ,疑慮
  第117章 ,疑慮

  第一一六章,疑慮

  這樣的情況也讓許飛越加肯定,當年前身之死的事情怕是別有隱情。

  可為什麽?
  前身就是一個小縣的少年,怎麽會牽扯到宮廷暗殺?

  尤其還是如此詭異。

  而且如果事情真的與前身有關的話,那他又怎麽能安安穩穩的活過這麽些年?

  是因為對方覺得‘他’死定了,沒有再理會?

  還是說前身就是倒霉,恰逢其會才招致殺劫?
  仔細回想前身記憶,許飛卻也沒有發現什麽疑點,甚至就算他現在有著二階49級的醫術,卻也看不出前身到底是中毒,還是怎麽樣才那般離奇的死亡。

  一時間各種念頭紛雜,讓許飛摸不著頭腦。

  另外時局後續的變化,更出乎許飛的預料,卻也在情理之中。

  雍國豪俠王陶,突然遇刺身亡,腦袋不翼而飛。

  這讓在雍國惹起的偌大風波,戛然而止。

  當然也不能算完全止息,因為呼應王陶起義的武者們各自率部,化整為零,紛紛散於湖泊山林之中,或為水匪,或為山寇。

  繼續抗擊雍國暴政。

  而齊國七十萬民夫的起義,本來轟轟烈烈,可遇到了一樣的問題。

  幾個首領接連被刺殺。

  人心惶惶之下只能散去,並且與雍國轉為匪寇的起義不同,這七十萬民夫大半竟然偷偷跑回家。

  只有小部分與同伴,或其他有威望的頭目的帶領下,轉成賊匪。

  其實之所以會如此,也與雍、齊兩國當年沒有制定嚴苛的朝堂轄製江湖的策略有關。

  一百多年前,梁國孫烈,雍國應玄吉,齊國武鳴,這三位猛人平定混亂定鼎天下之後,梁國太祖孫烈對江湖客的禍害認知深刻,決意治理江湖,且取得不錯的成果。

  這才有了梁國百年安寧。

  可惜許飛生不逢時,沒有趕上好時候。

  而雍國應玄吉,齊國武鳴或者是沒有這般想法,也可能是做不到如此程度,總之雍齊兩國一直都是朝堂與江湖共天下的狀態。

  雖然平時雍齊兩國百姓既要供奉朝廷,還得奉養各大幫派武館,負擔尤其之重,但在發生大亂之時,這些幫派武館卻也真的上。

  雍國王陶,領導齊國七十萬民夫叛亂的幾個頭領被刺殺,就是雍齊兩國內的幾個知名武館幫派所為。

  直接讓這兩股大規模的起義在起事隻一個多月之後,就星崩雲散。

  反觀梁國的武館幫派勢力,大多都還在觀望。

  畢竟這些年他們雖然也過上了好日子,但心底裡何嘗沒有過去受到朝堂轄製而有所怨恨。

  這也就造成了梁國朝堂雖然因為幾位反叛的王爺突然暴斃而平複下來,但也終究無法抵擋於守心的叛軍,狼狽的從梁京逃了出來。

  並且在情勢稍有安定之後,朝堂上就有人開始就前任官家與幾位反叛王爺的突然死亡提出質疑,矛頭直至賢貴妃。

  讓梁國的局勢更是內憂外患。

  不過這些對於遷移到大刀城的許飛一家來說,卻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基本只能算是談資。

  最多也就是擔心過去的友人,或許會受到動蕩的影響。

  而就在這種外界紛爭不斷,大刀城內安寧平定的情況下,時間悠忽而過。

  又是近一年悄然流逝。

  雖然許飛還是沒有能夠功成先天,但對於如何成就先天,卻已經有所明悟。
    簡單來說就是內勁的變化,或者說蛻變、進化。

  在身體強健後蘊練而出的內勁,是一種非同一般的力量,對其熟練的掌握使用可以發揮出遠超肉身強度的能力。

  摧山破石力敵千鈞。

  而到了一定程度,或者機緣巧合下,內勁就會發生奇妙的改變。

  許飛不知道別人是如何獲得內勁改變的契機,但他卻是練著練著就開始慢慢的體會到內勁的變化了。

  不過這種變化卻很細微。

  如果不是許飛有著二階49級,且融入不少精品內功的三華篇,使得自身對於內勁的掌握度極高,都未必能體悟到這些變化。

  所以許飛還是頗為振奮的,因為按照他的估算,或許再有三年左右,他就能真正的成就先天!
  另外就是隨著在大刀城生活,通過與其他人的來往時,偶爾聽到的隻言片語,以及一些私底下的閑聊。

  許飛對於大刀會這些勢力有了更多的認識。

  他們就像是布置這處靈絕之地的仙門下的‘分包公司’。

  而分包的項目自然就是在靈絕之地出現有道根的人,也謫仙之資的仙苗後,將其保護起來,然後上報仙門。

  這也是仙門會容忍他們存在的根本原因。

  畢竟因為靈絕之地內沒有靈機,修道練真之人是不可能在這裡長時間停留,難免會有所疏忽。

  除此外,大刀會等勢力還會在各地遴選資質不俗的少年,傳授教習武藝。

  這麽做一是為了給自身培養新鮮血液,二也是想要培養出功成先天的高手。

  一旦有了功成先天后能夠修道練真者,將其送入仙門,也是會有一定的獎勵。

  這也是之前‘厲飛雨’這個身份顯露實力,大刀會等眾多勢力競相討好、招攬的原因。

  連雲娘當初都在得知許飛這家夥竟然是厲飛雨後,就將她出身靈域的事情說了出來。

  就是因為實力達到所謂傳說之境的內勁武者,有更高概率功成先天。

  若有所思間,許飛放下手中用來做樣子的醫術,開始為過來看診的病人診治。

  片刻後,許飛開出藥方。

  “多謝張神醫。”病人十分感激道。

  許飛則只是輕笑點頭,並不居功。

  到了下午三點多,許飛施施然的下工。

  “張大夫,您慢走。”醫館的夥計滿眼羨慕道。

  許飛輕輕點頭回禮,乘馬車離開。

  回到家裡。

  許飛去自家書院看了下正在學文習字的孩子們。

  正因為當年他淋過雨,所以現在自己的孩子肯定不能置身事外。

  也得好好學!
  而且現在許飛特別理解當年老爹在得知他不想去學塾後的惱火。

  如果現在有那個小崽子說自己不想讀書?
  家法!肯定要行家法!
  至於說這麽做是不是過於粗暴?
  怎麽說那,在教育孩子方面,僅憑說教是行不通的,必須得打。

  這是許飛在有了二十個兒子,十八個女兒之後的切身體會。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