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第95章 你也太瞧得起我了
  第95章 你也太瞧得起我了
  一開始的實驗並沒有那麽順利,徐洲和寧晨等人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來選擇出適合添加到矽基負極材料中的金屬物質。

  好在徐洲和寧晨的毅力和恆心都非常的強,經過漫長的實驗之後,他們終於篩選出了幾種合適的金屬物質。

  “從之前的實驗中,可以確定銅、鋁、銀都是可以添加到矽基負極材料中的。它們可以遏製多孔矽結構在鋰化過程中的體積膨脹,同時對於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影響也較小……”

  在這個階段的實驗之中,徐洲真正主導了整個實驗的進程,當然寧晨在其中,也起到了很多重要的作用。

  平心而論,要是不依靠任何系統的功能的話,寧晨覺得自己材料學的學科水平,跟徐洲相比應該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之前的實驗,寧晨之所以能夠一個人主導實驗,很大程度上還是依靠系統提供的引導作用,哪怕只是一些信息碎片,也能夠讓寧晨少走很多的彎路。

  看著徐洲的狀態越來越好,寧晨心裡也為徐洲感到高興。

  “嗯?”

  就在這個時候,寧晨突然注意到了系統界面的變化。

  【任務進度已更新:審稿人審稿結束,等待編輯處理】

  看到任務進度的更新,寧晨知道,這篇有關秋成同猜想的論文,已經到了投遞最關鍵的階段。

  相比於期刊編輯,審稿人擁有更高的專業性,對於論文能否發表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只是寧晨並不知道,這些審稿人到底給出了怎樣的意見,最後期刊編輯又會如何進行決定。

  讓寧晨沒有想到的是,之後的論文狀態更新進度,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快出許多。

  僅僅是兩天過去,任務進度的狀態,就變成了“編輯決定接收稿件”。

  隨之而來的,便是任務完成的提示消息。

  【檢測到宿主已完成任務:在不依靠系統提供資料的情況下,獨立完成一項研究,並將研究成果發表到任意SCI一區期刊上】

  【獲得任務獎勵:大腦仿真模擬*5】

  【任務系統已更新……】

  【任務:獲得一次世界級的學術獎項】

  【任務介紹:現在的你在學術界已經小有名氣了,請繼續在學術的道路上向前邁進吧。獲得一次世界級的學術獎項,包括但不限於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等等】

  【任務獎勵:精力恢復*10】

  【使用精力恢復效果,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恢復宿主精力,並不會有任何副作用】

  【精力恢復有48小時的冷卻時間,效果主要作用於大腦,不會對體力有明顯的恢復效果】

  瀏覽完了系統任務更新的信息,寧晨先是將關注點放在了下一個任務上面。

  “居然想讓我拿到一個世界級的學術獎項……系統也太瞧得起我了吧?”

  寧晨知道,雖然現在的自己在同年齡段的學生中,已經是佼佼者一般的存在。

  但距離拿到諾貝爾獎、菲爾茲獎這種世界頂尖級別的獎項,寧晨還有非常非常巨大的差距。

  好在,這些世界級的學術獎項,並不只有諾貝爾獎、菲爾茲獎這些而已。

  如果寧晨能夠完成整個秋成同猜想的證明,或者在材料學領域上做出更多的成果,拿到一些世界級的學術獎項還是不無可能的。

  有了完成任務的信心後,寧晨繼續查看起下一個任務的獎勵。

  任務獎勵是讓寧晨有動力完成任務的原因之一,而這次的任務獎勵,也讓寧晨感到非常的期待。

  “能夠短時間內恢復精力的神奇效果……聽起來有些像《龍珠》裡面的仙豆啊。”

  當然,相比於漫畫中的神奇道具,這個恢復精力的效果還是要弱出很多,只會對精力進行恢復,並無法恢復體力,或是治愈身體上的傷勢。

  但這樣的效果,已經讓寧晨想到很多種使用方式了。

  “等一下……如果將‘興奮模式’和‘恢復精力’結合使用,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抵消興奮模式的負面效果了?”
    寧晨覺得這樣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等之後拿到了任務獎勵,一定要好好嘗試一下。

  思考完了這些問題,寧晨將注意力放在了系統背包之中。

  在完成了上一個系統任務之後,寧晨得到了5次大腦仿真模擬的獎勵。

  寧晨知道這5次的大腦仿真模擬非常的寶貴,便計劃起了如何對這些模擬使用次數進行分配。

  寧晨決定,還是把第一次模擬的機會用在解決秋成同猜想的相關問題上面。

  這是寧晨最有希望衝擊世界級學術獎項的一項研究成果,而且寧晨已經完成了這個問題的一部分,肯定是要繼續在這個方向上向前探索的。

  但寧晨並沒有馬上就進行模擬,在這之前,寧晨還需要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之後的幾天裡,寧晨減少了在材料實驗室中的時間,將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模擬前的準備上。

  經過詳細的分析和思考,寧晨覺得接下來的工作,還是要集中在Kahler幾何的研究上面。

  在之前的研究中,寧晨已經將一類四階完全非線性橢圓方程進行了巧妙的轉化,讓整個問題的複雜程度大大降低。

  確定了模擬的核心,寧晨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感覺到自己的精力足夠的充沛,寧晨終於準備開始進行自己第一次的大腦仿真模擬了。

  “系統,開始大腦仿真模擬吧。”

  【已為宿主進入大腦仿真模擬狀態】

  幾乎就是瞬間,寧晨隻感覺到,自己腦海中的畫面變成了一片黑暗。

  但這種黑暗並不會讓寧晨感覺到壓抑,反而有一種置身於宇宙的深邃感覺。

  當寧晨熟悉了這種環境之後,很快發現自己是可以在這個黑暗環境中,自由的構造任何的物體、甚至微粒。

  “原來如此,這就有點兒像《我的世界》一樣,可以在這個模擬空間中創造各種各樣的物質。模擬起來,要比軟件建模更加的方便,也會更加的逼真。”

  掌握了模擬空間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寧晨開始思考著如何利用這個空間,來進行數學問題的模擬。

  數學相比於其他理工類的學科,要更加的抽象許多,一開始寧晨並沒有找到模擬的進行方式。

  好在寧晨有足夠的數學建模知識的基礎,經過一番嘗試之後,寧晨終於開始進入到了狀態。

  寧晨在模擬空間中,創造著各種Kahler流形及其子流形的幾何物體,並在模擬空間中,觀察著它們的各種性質。

  就這樣,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飛速的流逝著,而寧晨的數學學科經驗,也在悄然間快速的積累了起來。

  終於,寧晨感覺到自己的精力已經到達極限,不得不結束了這一次的大腦仿真模擬。

  從大腦仿真模擬狀態之中跳了出來,寧晨感覺到了一種嚴重的腦力疲憊感。

  當然這種腦力疲憊感,相對於使用興奮模式之後的疲憊感,還是要輕出很多的。

  只要進行正常的休息,這種疲憊感便可以漸漸的恢復,不需要再像使用興奮模式之後,經歷漫長的深度睡眠才能恢復。

  看到系統背包中的剩余模擬次數從5次變為4次,寧晨感覺到有些肉疼。

  “哎,要是我的精力再足一些,就可以進行更長時間的模擬了。”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孩子買了遊樂場的通票,不玩個一整天是絕對不甘心出來的。

  不過通過這一次的模擬,寧晨對於繼續攻克秋成同猜想,已經有了一定的信心。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證明環對稱Kahler流形上的穩定性猜想了。嗯?我的數學學科經驗,好像突然間增加了很多?”

  在這之前,即便寧晨花費一整天的時間去研究數學,一天最多也只能積累十幾點的學科經驗而已。

  但這一次,只是幾個小時的模擬,寧晨的數學學科經驗就足足增加了50多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