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244.第244章 夢想終於實現
  第244章 夢想終於實現
  這些大眾性的社交平台,就像是一家超級市場,售賣的貨物非常的全面,卻沒有什麽特別突出的商品。

  而學海app則像是一家專賣店,只要是在這個領域范圍內的,去學海app肯定是更好的選擇。

  在學海app做起來之後,寧晨也逐漸減少了在學海app上面的精力投入,把公司那邊的事情,都交給了陸明昊等人,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科研和論文上面。

  依靠這些天的研究,寧晨已經準備好了五篇非常不錯的論文,隨時都可以將論文公開發表。

  這個時候,創辦學術期刊的時機也終於成熟了。

  這一天,寧晨找到劉旭,說明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寧老師,現在你已經準備好創辦學術期刊的事情了?”

  其實之前寧晨就跟劉旭提過這件事情,當時劉旭也對於寧晨的這個想法表示支持。

  以盛州大學的名義,去創建一家學術期刊,這在以前是劉旭和盛州大學的其他校領導,所完全無法想象的一件事情。

  畢竟放眼全國的高校,有這個號召力的也只是屈指可數。

  但現在的盛州大學,已經完全不可以與過去的盛州大學同日而語了。

  雖然現在盛州大學的綜合水平,還比不上國內的幾所頂級高校,但排名也是飛快的上升著。

  特別是寧晨的留校,對盛州大學帶來了質的改變,即便是國外的頂級高校,也不會對盛州大學有任何的輕視。

  “是的,劉院長,我已經準備好這件事情了。現在我積攢了五篇還算尚可的論文,學海這邊也有了一定的影響力。相信新的學術期刊創建之後,還是會獲得國內外的一些關注的。”

  寧晨的話說得比較保守,不過劉旭還是能夠從中聽出來,寧晨的確是已經準備得非常充分了的。

  能夠讓寧晨自認為“尚可”的論文,至少也是能夠發表在《Nature》、《Science》這種級別學術期刊的論文,寧晨選擇將這種論文用於學術期刊的創建上面,可以說直接放棄了上百萬的論文獎勵。

  而學海現在的影響力也非常巨大,大部分國內做科研的人,都已經注冊了學海的帳號,甚至連一些國外的學術大佬級人物,也在使用學海進行學術內容的瀏覽和交流。

  “好的,寧老師,既然你已經準備好了,學校這邊會對學術期刊的創建,盡到最大的支持的。對了,寧老師,你想好這家學術期刊的名字了嗎?”

  “劉院長,我想了一個名字,叫做《學術星空》。”

  “《學術星空》嗎?一個很不錯的名字嘛。”

  劉旭心說寧晨似乎特別喜歡“星辰”、“星空”之類的名字,不過在人類文明誕生以來,確實在不斷的努力去探索深邃的宇宙,這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終極目標。

  “起名這塊兒我也不是太擅長,如果劉院長和其他校領導有什麽更好的名字,那我們還是選擇一個最好聽的名字吧。”

  “我倒是覺得《學術星空》這個名字就很好了,反正我是想不到什麽更好的名字了,回去之後我再問問其他校領導的意見吧。”

  接下來的時間裡,寧晨又和劉旭討論了一些這家學術期刊中的各種細節問題。

  寧晨希望能夠把這家學術期刊,做成一家精品的學術期刊,不求每期發表論文的數量,而是要格外注重論文發表的質量。

  期刊創建的前期,寧晨隻想做一本主刊,這本主刊不限制任何的論文研究方向,只要論文的質量足夠優秀,就是可以被期刊接收的。

  寧晨暫定期刊每個月發布一期雜志,裡面收錄10篇左右的論文,如果期刊接收的出色論文比較多的話,寧晨也會考慮提升每期論文發表的數量。

  等到之後期刊的關注度上升,寧晨會再考慮增加子刊的事情。

  聽完了寧晨的想法後,劉旭點了點頭,說道:
  “不錯,寧老師,伱對於創建學術期刊的事情,已經考慮得十分全面了。回去我再和其他校領導商議一下,沒問題的話,就準備推進這件事情了。”

  “好的,那就麻煩劉院長了。”

  以寧晨一個人的力量,還是沒法辦成一家學術期刊的,因為其中涉及到的東西很多,寧晨也只能在其中起到帶頭的作用,還是需要以高校作為期刊的創建單位。

  盛州大學的校領導在經過商議之後,完全通過了寧晨的這些想法,甚至連任何的學術期刊細節也沒有更改,也沒有再起其他的名字。

  這家學術期刊的創建,對於盛州大學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的影響力,都會有很大的提升,這也是為什麽學校願意支持寧晨這個想法的主要原因。
    往大了說,這家學術期刊的創建,甚至能夠提升整個華國的學術影響力,而不僅僅是對盛州大學有益的一件事情。

  為了創建這家學術期刊,盛州大學安排了多個新的工作崗位,這裡有全職的崗位,也有兼職的崗位。

  而寧晨則是作為《學術星空》的重要人物出現,不僅作為期刊的主編之一,同時也將擔任期刊首席審稿人的工作。

  期刊編輯同時擔任審稿人的事情,在學術界並不算多見,但以專業能力來看,寧晨確實非常適合作為審稿人的角色出現。

  準備好了這些工作之後,盛州大學正式對外公布了,《學術星空》創建的消息,並歡迎國內外的科研人員,向《學術星空》進行投稿。

  與此同時,寧晨也安排自己的星辰科技,在學海上面同步宣傳了這個消息。

  這個消息引起了非常大的關注,很多人都樂觀的認為,這會是一家華國最優秀的學術期刊。

  “真沒想到,盛州大學竟然也創建了自己的學術期刊了。不過有寧晨在,這家學術期刊至少能夠保證很高的下限,同時也擁有無限的上限。”

  “這是否代表著,從此以後我們不再需要往國外的學術期刊投遞論文了?希望國內各大高校也能夠增加將論文發表在國內學術期刊上的獎勵金額,這可以提升論文作者將論文投遞向國內學術期刊的意向。”

  “太好了,我們終於可以擁有一家國際頂級的學術期刊了。希望《學術星空》也能夠吸引一些國外科研者來投遞論文,不僅僅將影響力局限在國內。”

  在《學術星空》正式成立之後,很快便收到了一些論文的投遞。

  能夠這麽早就進行論文的投遞,足以說明這些論文投遞者早就完成了論文的撰寫,甚至在這之前已經有了其他的理想投遞期刊。

  但他們能夠將論文投遞向《學術星空》,足以說明《學術星空》已經引起了很多科研者的關注。

  作為期刊主編之一和期刊的首席審稿人,《學術星空》的創建,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寧晨的工作量。

  不過寧晨還是非常享受這些工作的,對別人的期刊進行審稿,寧晨也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新的靈感。

  另外,這件事情一直是寧晨多年以來的一個夢想,當這個夢想真的實現的時候,寧晨自然是願意花費精力投身於其中的。

  當然,這些第一批投遞向《學術星空》的論文,整體的質量還是稍微差一些的,寧晨覺得應該是期刊剛剛成立的事情,很多學術界大佬還處於觀望狀態,而也有一些論文,應該是其他期刊退稿之後,再投遞向《學術星空》的。

  寧晨也並不急著去發布第一期的期刊,寧晨更傾向於寧缺毋濫的觀點,如果真的湊不出十篇高質量的論文,寧晨也不會強行找一些質量不夠的論文去湊數。

  讓寧晨有些沒有想到的是,一段時間之後,陶轍軒竟然主動向期刊的郵箱投遞了一篇論文。

  驚訝之余,寧晨也並沒有因為論文投遞者是陶轍軒,便放松對論文審稿的嚴格程度,而是保持著一視同仁的態度。

  而最後的結果,也沒有讓寧晨感到失望,這篇論文的確是一篇研究價值非常高的論文。

  甚至即使這篇論文投遞向數學界的四大期刊,也是有很大可能被期刊所接收的。

  寧晨不知道,陶轍軒之所以會在《學術星空》剛剛成立的時候,就向《學術星空》投遞論文,是因為和自己的私交,還是什麽其他的原因。

  但對於陶轍軒的捧場,寧晨還是非常的感激的。

  又過了一段時間,寧晨又收到了一篇來自於蘇國物理學家——弗拉基米爾投遞的論文。

  因為寧晨同時擅長多個學科,所以很多方面的論文,寧晨都具有審稿的能力。

  這篇論文同樣是一篇質量很高的論文,寧晨覺得足以達到發表頂刊的水平。

  對於國外專家投遞的論文,寧晨也會降低一些硬性的標準,暫時不會強製使用漢語進行論文的撰寫。

  畢竟推廣漢語的事情還是得一步一步的來,一開始就強製使用漢語的話,會勸退絕大多數的國外學者的。

  終於,經過一個階段的審稿工作,期刊第一期的論文數量,已經積累得足夠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