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在現代創建欽天監》71.第71章 一場龍王祭,全網眾人知(二更)
  第71章 一場龍王祭,全網眾人知(二更)
  民眾的情緒紛紛激動了起來,他們驚詫的看著那上空遊動,且似幻似真的虛影。

  伴隨著一陣涼風,在眾目睽睽之下,那道龍身虛影好似一道風,又似一道烏雲,竟突然之間徑直鑽入了玲瓏塔中。

  “鐺……鐺……鐺……”

  與此同時,玲瓏塔塔頂掛著的金鍾不敲自響,如此異象引得民眾們滿臉難以置信的愣在了原地。

  山巔之上,將這一切看在眼中的趙啟,輕聲說道:
  “河神,去吧,引來天邊水,澆灌這霧山之地。至此之後,此地有你這河神相護,切莫再讓此地民眾蒙受大旱之災。”

  “謹遵太祖法旨!”

  隨著趙啟話音落下,他的耳邊緊接著便傳來了虛幻的聲音。

  緊接著肉眼可見中,河神神位前的香爐內,嫋嫋清香不散反聚,神位之上,一道不宜察覺的金光一閃而逝。

  河神龍王登天而去,於九霄行雲布雨!

  ……

  在這一刻,整個霧山郡所有的江河紛紛大浪滔天,天上的陰雲也越積越濃。

  “哢嚓!”

  隨著一道電閃劃過天際,伴隨著雷聲,隱約中有一道怒吼響徹天地間。

  “哞!”

  那吼聲似真似幻,於雲層中回蕩,傳回地面時已如蚊蠅,但依舊有些人們聽到了,不禁環目四顧,一臉茫然。

  “我好像聽到了莫名的吼聲……”

  但還不等這些人驚疑不定,滴答聲接連四起,傾盆大雨陡然從天而降,澆灌在了這片乾旱已久的土地上。

  “臥槽,下雨了!”

  “下雨啦!下雨啦!”

  民眾們激動的聲音接踵而來,這一刻沒有人匆忙跑開前去避雨,而是沐浴在這大雨之中,各個面色驚喜。

  他們這才剛剛祭拜完河神,緊接著就看到龍身虛影進入塔中,隨後便是磅礴大雨而來。

  這一切,可不是用巧合二字就能夠解釋清楚的。

  簡直就是神跡一般。

  不過縱然眾人心中詫異,但對於這場大雨眾人實在是期待的太久了。

  各個主城的市民們紛紛攤開雙手,站在大雨中,看著越發陰沉的積雲,喜笑顏開。

  村莊內坐在乾旱的土地前,愁眉不展的老人們,紛紛站起身來,看著地裡的莊家激動不已。

  他們不斷感謝著上蒼,因為這場大雨不但驅散了酷暑,更救活了他們一年的心血。

  “鐺……鐺……鐺……”

  七層八角玲瓏,塔頂的金鍾不斷發出沉重的聲響。

  伴隨著響徹十八城區的鍾聲,大雨如期而至。

  乾涸的湖泊水位上漲,枯死的莊稼在雨水中重新抬起了頭。

  民眾們紛紛在大雨裡歡呼雀躍,相關活動的負責人更是一臉錯愕的看著天空,心中倍受震撼。

  “難不成這大雨真是這場儀式求來的?”

  “根本沒有科學依據啊。”

  “這還要啥科學啊,很多事情是科學能解釋的通的嗎?”

  “還記得之前那位從龍俊來的李教授說的話嗎?他保證會有大雨落下,沒想到居然成真了!”

  發生這樣的事情很難不讓人去聯想,是不是這場龍王祭的求雨儀式,求來了這場頗為蹊蹺的大雨?

  畢竟整個霧山郡遭遇乾旱天災已經一月有余,在這場大雨落下之前,有關部門也沒有發布任何降雨預告。

  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大雨落下都莫名其妙,但的確解決了霧山郡市民的燃眉之急。

  這一場在大雨中的狂歡持續了很久,人們並不知道南山之上的趙啟,才是這一切的緣由。

  置身於大雨中,趙啟長長的松了口氣。

  這一場大雨解救了無數的生靈,讓即將枯死的莊稼重獲新生,讓乾枯的河床再度飽滿,魚蝦雀躍。

  雲霧之中,隱約可見龍身虛影遊動,大雨越來越大,伴隨著陣陣雷鳴。

  南山山巔之上,民眾們置身於久違的大雨中,臉上紛紛掛著燦爛的笑容。

  市民們拿出手機,想要拍下來這罕見的一幕,但再翻看視頻時才發現,肉眼能夠看到的虛影,在視頻裡根本就看不到分毫,如幻覺一般。

  至此,霧山郡河神歸位,白虎抬頭的風水局也有了寶塔矗立,保萬世安寧。

  這龐大的布局,讓趙啟一直不敢掉以輕心,直到現在方才能夠放松下來。

  所有的教授們,也為能參與其中而感到自豪。

  畢竟,這場大雨、這次封神,也有他們的一份功勞。

  仿佛親身經歷了一場神話,讓人每逢回憶都心情激蕩,如置身傳說之中,難以忘懷。

  片刻之後,趙啟的耳邊再度傳來了河神蒼老的聲音:

  “太祖,大雨已降……”

  趙啟滿意的點了點頭,那聲音也逐漸消失不見。

  趙啟抬頭看著眼前這壯觀的七層八角玲瓏塔,對身後的一眾教授們說道:

  “如今這風水局已成,有四象鎮守的霧山郡,不再會是妖魔唾手可得之地。

  塔頂金鍾敲不響,一旦響起,便是河神顯神跡。

  跟當地有關部門打個招呼吧,讓他們盡可能的讓此地人氣興旺起來。

  給這玲瓏塔命名‘河神殿’,否則沒有香火的話,難保不會再有乾旱天災侵襲。”

  “明白!”

  李泰激動的點了點頭,他再一次因為趙啟所做的事情而感到震撼。

  做完了這一切,趙啟悄無聲息的離開了霧山郡,快馬加班返回龍郡。

  欽天監初建,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忙碌。

  這場大雨連下了三天三夜,宣告霧山郡的旱災正式消失。

  隨著霧山郡大雨的消息出現在了網上,原本就熱度頗高的話題更是直線上升。

  所有人幾乎都在討論的話題是:

  【這場大雨,是否是龍王祭求來的。】

  【河神,龍王,是否真的存在……】

  ……

  封神台在趙啟離開的當天晚上,便被連夜撤走,一切關於封神的痕跡,盡數在大雨中消失不見。

  鑄城司完成了建設方面的收尾工作之後,便率先和趙啟一同返回了龍郡。

  民俗司的教授們,在和各個主城的民俗文化管理局領導開完會後,便也悄無聲息的撤離了霧山郡。

  一切都好像從未發生過似的,但縈繞在眾人心頭的疑惑,卻並不容易消散。

  在各個主城民俗文化管理局會議室內,幾乎每一位領導都詢問了民俗司的教授:
  “這場大雨落在,和這場儀式真的沒有任何關系?”

  所有的教授們也早就統一了口風,態度出奇的一致:
  “當然沒關系,咱們之前不是都已經開會研討過了嗎,這只是一場普通的民俗文化活動……”

  教授們雖然離開了,但這些高層們卻依舊心懷疑慮。

  同樣對此感到不解的還有霧山郡氣象局,一眾工作人員紛紛在會議室內眉頭緊鎖。

  會議室正前方的大屏幕上,是積雨雲出現時的數據動向。

  正常情況下啊來說,雲層積雨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但霧山郡的這場大雨,雲層積雨的速度堪稱離譜。

  短短幾分鍾的時間內,原本降雨率為零的天氣數值驟然上升,一場暴雨從積蓄雲層到落下,花了一共不到五分鍾的時間,甚至連預報的時間都不給。

  沒有任何的冷空氣推波助瀾,這就等於是在乾旱的沙漠裡,強行開辟了一條河。

  一眾工作人員研究了這奇怪的數據有兩天了,到現在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我都懷疑雲層裡有個雷公電母了。”

  不過相比於這些各部門的官方人員,民眾們則是欣喜不已。

  連下三天三夜的大暴雨,終於讓溫度恢復了正常,城市的生活節奏也在逐漸回歸。

  對於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民眾們雖然也很疑惑,但更願意相信這是河神顯靈。

  畢竟天下哪有這麽巧的事情,龍王祭才剛剛結束,隨著龍身虛影進入塔中,緊接著就是暴雨落下。

  當時在南山上的所有人,都萌生了這樣的想法。

  這些人裡不乏一些曾經堅定的無神論者,但在親身經歷過如此怪事之後,他們心中的想法早以發生了變化。

  霧山郡搖身一變成為了網絡熱議的熱點城市。

  一場龍王祭,百裡眾人知。

  尤其是這緊接著而來的一場大雨,為原本就有頗多神秘色彩的霧山郡,更填了幾分疑雲。

  這幾天佔據熱搜榜首的話題全都是關於霧山郡的,其熱度居高不下,為整個城市帶來了極大的關注度。

  【霧山郡龍王祭,求來大雨破天災。】

  【霧山郡,一個被河神護佑的城市。】

  【南山寶塔,多人聲稱見龍身於雲霧……】

  這些頗為吸睛的標題,雖然帶有濃濃的標題黨氣息,但這一次說的卻是事實。

  一打開相關的話題,幾乎能看到全國各地的網友在熱切的討論此事。

  有人態度曖昧,意有所指,有人信念決絕,堅稱是巧合。爭論之下,話題熱度越來越高,但始終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我覺得哪有那麽巧的事情,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東西,肯定是有道理的。”

  “樓上的意思就是說你相信有龍王唄,麻煩你找出來我看看!”

  “求龍王,想養。”

  “今天直播打假,請相信科學!”

  “別抬杠,有些事情的確是無法用科學解釋的。很多人都表示在南山那新建成的塔前看到了有龍騰飛,隨後就下了大雨,總不能是假的吧。”

  “那可能是積雲層濕度極速上升導致的一眾類似於海市蜃樓的幻覺,反正我不信這世上會有河神,龍王之類的東西。”

  所有的評論裡絕大部分都是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爭論,殊不知這種站在不同立場上,就連核心理念都截然不同的交鋒,連辯論都算不上,最多只能稱之為互噴。

  但若是耐心翻看下面的評論,也能看到一些真正清醒的人,一語道出最該令人思索的天機。

  “伱們不覺得奇怪嗎,明明霧山郡正在遭遇大旱,為何還突然要修建南山上的寶塔?我覺得我們真正應該去思考的,是這其中的用意是什麽?官方,絕對不做無用之事!有些事情,老百姓不知道,但是國家會不會更了解?”

  該評論下方,是一眾清醒的網友表達各自的觀點,不站在任何的角度上,只是就著事件本身,去進行延伸和設想。

  “假如說我是霧山郡郡守,值得我去調動各個主城配合的浩大工程,一定是建立在能解決這天災問題基礎上的。否則都民不聊生了,還扯什麽城市基建?”

  “沒錯,所以是不是對於霧山郡而言,這寶塔的建立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我很難不進行聯想,建立寶塔,龍王祭儀式,都是早就計劃好的步驟,為的可能就是這個求雨的結局……”

  網上的討論經久不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除了將話題鬧的沸沸揚揚之外,沒有任何結果。

  但霧山郡的高層領導一直在密切關注著網上的消息,對於這越來越高的熱度,實在是感到有些頭疼。

  “李教授,您也看到了,網上現在都在討論霧山郡。這到底是怎麽回事,為什麽大雨說下就下,真的只是個巧合?”

  郡守一臉錯額的看著留在霧山郡善後沒有和其他人一同離開的李泰,迫切的想要從他的口中得到一個答案。

  但對此,李泰則一如既往那般笑著搖了搖頭。

  在他們加入欽天監的那一刻,趙啟就公開了十年計劃,讓所有的參與者知曉他們要踐行的目標。

  現在正是計劃進行的第一個階段,還遠遠不到要讓這些事情被民眾知曉,並帶領民眾步入修行的時候。

  為了不必要的社會恐慌,在欽天監沒有布局完成之前,一切都需要準備與等待。

  因此對於這些無關計劃發展的官方人員而言,李泰也沒有如實相告。

  他很清楚,就算他如實去解釋,依舊無法解答對方心中的疑惑。

  改變民眾的觀點,還得細水長流。

  與其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麻煩,浪費時間去解釋半天還毫無意義,倒不如就裝個糊塗。

  “郡守,這件事情不需要過多深思,是巧合還是注定,你我都不好說。

  比起真相,你更在意的是想要讓大家相信什麽,我之所以留在這裡,就是幫你這個忙的。”

  郡守聞言頓時好奇的皺了皺眉頭,李泰見此便繼續溫和的說道:
  “現在霧山郡的熱度如此之高,網上相關的話題有幾十萬人在參與討論。

  與其你們在這裡糾結他們的討論會不會帶來負面影響,還不如順水推舟,借此宣傳一下這個城市。

  既然所有人都對於南山上修建的寶塔好奇,也對這場大雨的到來感到疑惑,那麽他們一定也會願意親自來看看吧?”

  郡守聞言頓時眼前一亮:
  “李教授,您的意思是……”

  李泰點了點頭:

  “沒錯,借勢把南山開發成景區,標志性景點就是這山頂上的河神殿。

  然後再多發展一些有關於民俗的景區活動,打造一個特色的民俗文化旅遊城市。

  熱度有了,話題有了,你們甚至不用做過多的宣傳,就能為整個霧山郡帶來極大的收益,何樂而不為?”

  李泰的這番話著實引起了郡守的好奇,但直到李泰離開辦公室之後,郡守才想起來。

  直到現在,李泰也沒有告訴他,為什麽龍郡要專門派人來,特別建立這河神殿呢?
  ……

  不久之後,南山便再度被封鎖了起來,要打造南山民俗文化旅遊景區的消息,很快便借著眾人對霧山郡的關注,在網上傳開了。

  由於南山本身就有著非常好的自然生態,而此地的定位又不是遊樂景區,而是自然風光以及民俗文化景區,所以在建設上並不需要動太大的工程。

  “南山河神殿景區開放……”

  原本就依托著如此高的關注度,使得霧山郡旅遊管理局官方發出通知之後,瞬間燃爆了全網。

  本地市民本著淨水樓台先得月的原則,紛紛從各個主城趕來南山。

  段短時間不見,這南山一帶頗有了景區氛圍。

  穿過檢票口之後,便是古樹成蔭的山路通往山巔。

  在這一路上還衍生了不少旅遊產品,譬如小吃,紀念品之類的東西。

  雖然目前還正在招商中,但不難看出這日後必定又是個紅火的地方。

  段短時間內,山路上便人有攢動,大有那天萬民上香的盛況。

  率先來到景區的民眾,大多當天上香時也在場,他們都看到了龍影入寶塔,因此對此地格外崇敬。

  跨過寫著龍門二字的石門,便算是正式進入了景區之中。

  兩旁還有不少工人在維護山中的古樹,並修築欄杆,防止遊客翻越,打擾到這山中的“原住民”。

  遊客們新奇的觀賞著四周的風景,不知不覺間便沿著山路來到了山上。

  由於李泰提前打過了招呼,翻修景區的施工隊沒有動這寶塔分毫,因此並沒有什麽變化。

  不過這殿門已經打開,旁邊也搭建起了販賣香支貢品的攤位。

  這些市民有的購買香支,有的購買貢品,虔誠的將其供奉在了河神神位上。

  雖然他們嘴上不說,但心中更願意相信,那場救萬民於水火的大雨,是河神顯靈。

  在敬拜過後,遊客們沿著樓梯朝著塔上走去。

  蜿蜒的樓梯盤旋而上,但暫時的壓抑過後,每一層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風景。

  二層塔前是山林徐徐,飛鳥啼鳴。

  再往上走則是近處樓台月,遠處燈火明。

  這些不同的風景引得遊客們紛紛駐足,但只有到了最高層時,才會體會到什麽才是俯瞰眾山小。

  站在最高處,頭頂的天空仿佛唾手可得。

  置身於此,南部的城市風景能夠盡收眼底,與江口遙遙相望。

  高山常青,流水奔騰,這一靜一動的結合,形成了一副絕美的風景畫卷。

  同時,在塔頂之上還特別設立了敲金鍾的趣味活動。

  旅遊文化管理局的官網上是這麽形容的:

  “南山幽靜藏寶塔,金鍾迎日散余暉。

  百人鳴撞鍾不響,河神顯聖方自鳴……”

  不少遊客也因為這口怪鍾而來,紛紛登上塔頂想要敲響金鍾。

  可鍾杵撞在金鍾上,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聲音,那沉悶的手感就好像是撞在了石頭上似的。

  這讓很多外地的遊客感到奇怪,網上也逐漸出現了越來越多關於‘河神殿掛啞鍾’的評論。

  但每每這個時候,本地市民就會非常默契的站出來。

  “河神殿的金鍾,我們很多人都聽到了鍾聲,並非是啞鍾。”

  “外地人別亂說了,當天我們在南山上香,見到龍影入寶塔,隨後傳來了鍾聲。所以,這鍾聲只有河神能夠撞響。”

  爭議雖大,但怪鍾之名還是為霧山郡引來了大量的遊客。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單單南山景區的遊客量,就超過了其他景區日常遊客的總合。

  當地領導也沒有想到,一個河神殿,竟然讓霧山郡的旅遊產業迎來了第二春。

  南山景區周邊的酒店幾乎天天爆滿,一房難求。

  這也因此引來了很多資金入駐,開始在南山下修建旅遊衍生產業。

  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南山,因為河神殿竟然一度入榜‘全國最佳打卡地’之一。

  隨後當地旅遊文化局又和民俗文化管理局合作,一同在南山景區內開辦包括龍王祭在內的一系列民俗活動。

  至此,南山景區徹底被打造成了全國之名的民俗文化景區之一。

  逐漸的,網上討論那場大雨的帖子越來越少,反而是有關於河神殿的話題越來越多。

  “姐妹們,霧山郡南山河神殿太靈了,我爸是船員,我習慣在他每次出海的時候,去廟裡求簽。

  這回來霧山郡旅遊,就在河神殿求了符,結果當晚我爸本來上的那搜船出海當晚就遭遇了大風浪。

  按理說那麽大的風浪,不可能沒事,但這一船人都安然無恙的回來了。

  後來一檢查船隻,操控系統早就燒了,絕不可能開回來了。

  就連船長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怎麽回事。”

  “家人們誰懂啊,霧山郡河神是不是搶了月老的活?
  都說河神殿靈驗,我就去求了姻緣,結果沒幾天就有了男朋友。

  後來一問,我男朋友也在河神殿求了姻緣!”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自從河神殿建成之後,我們出船打魚再沒出過事!”

  越來越多的評論出現,讓河神殿的名聲遠揚。

  自這之後,河神殿香火不斷,越發昌盛。

  只是,塔上金鍾平日不響,但每每意外響起時,不久之後都會有大雨落下。

  本地的老人們每次在聽到鍾聲響起之後,就會囑咐孩子們收衣服。

  小孩子們好奇的詢問,老人們也總是笑眯眯的說道:

  “河神敲鍾,就是要降雨了,這是在提醒我們要收衣服嘞……”

   今晚還有一更,稍晚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