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在現代創建欽天監》113.第112章 全國普及,網絡炸鍋了!
  第112章 全國普及,網絡炸鍋了!

  李悵然獨自坐在訓練室內,借著月光賞劍。

  龍吟劍在月光的照耀下反射著寒光,但卻唯獨不讓李悵然感覺冰冷。

  在這把龍吟劍的劍柄上多了一個特殊的劍穗,這個劍穗看起來像是用麻繩粗糙地編織而成,且因為時間久遠,早已褪了顏色。

  但李悵然看著劍穗的眼神卻是那麽溫暖,柔和。

  在他的腦海中再度浮現出了那個少年時的畫面,妹妹親手將這個劍穗綁在了樹枝上。

  那時候的劍,斬的是少年愁。

  現在的這把劍,護的是家國山河。

  劍穗依舊,物是人非,看著劍穗,李悵然就會感覺妹妹還在自己的身邊,這樣的一個團圓日節裡,也顯得不那麽孤單了。

  沒有電話可打的人員不止李悵然一位,張靈淵此刻顯得有些寂寥。

  他看著窗外的星空,不斷地被城市煙火照亮。

  當絢麗的煙花綻放的那一刻,也勾勒出了人間色彩。

  可對於張靈淵而言,他就像是遊走在這個世界上的一道影子似的。

  半生漂泊,所以說生根在欽天監。

  他從未跟任何人說起過他的家人,甚至對自己的過往都少有提及。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下他的手裡拿著一個看起來有些特別的盒子。

  這個盒子只有巴掌大小,且像魯班盒那般構造複雜,是需要特定的手法才能解開的機關。

  盒子上寫著一行小字,字跡清秀,但內容卻出塵通透。

  “天上銀河轉,人間垂幕簾……”

  這個盒子張靈淵一直帶在身上,獨自一人的時候,也會去試著拆解機關。

  可每一次都以失敗而告終,久而久之,都已經形成了慣性動作。

  他修長的手指在機關盒上翩翩起舞,這令人眼花繚亂的動作中,還伴隨著悅耳的機關響動的聲響。

  如果把這個盒子放到耳邊細細去聽,還能聽到裡面密密麻麻齒輪轉動的聲音。

  高山蒼雪,人間聖地。

  張靈淵的背後顯然藏著一個故事,但至少目前為止,他還沒有把這個故事與別人分享的想法。

  這一夜,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人憤慨有人憂。

  每一位隊員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的心裡也都藏著他人並不知曉的煩惱。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盡力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情,隨後盤腿入定,一坐則歲月遷。

  ……

  大年之後,喜慶的氣氛並沒有消散,反而一連持續了多日。

  各地的習俗不同,大年以後要做的事情也不一樣。

  龍郡過年的風俗吃法講究最多,過去老龍郡曾有民謠: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

  在大年三十之後,人們就開始期待熱熱鬧鬧的廟會。

  大中寺廟可以挑永樂,大鍾白雲觀廟,可以摸石猴,打金錢眼。

  並且在龍郡還有一個較為特殊的講究,那就是農歷正月初五這一天叫破五,不到破五不能用生米做飯。

  而在魔都,大年初一之後就要穿上新衣新鞋在堂上拜天祭祖,然後少幼齊向家長拜年。

  有些地方要在過年之後祭神,有些地方要敬祖。

  有些地方要燒十廟香,有些地方要燃九品燭。

  大炎國地域寬廣,從而形成了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的盛景。

  這種民俗活動往往要持續到初五以後,才會逐漸安靜下來。

  元宵節過後,也就意味著這個大年徹底過完了。

  大人們開始準備恢復狀態,開始一年繁忙的工作。

  小孩們也開始發愁,一個寒假沒有寫完的作業,該耍點什麽小聰明解決。

  龍郡各個學校高層,甚至已經開始組織會議,畢竟在今年要響應教育司的號召,增設一個新的科目,這可不是什麽小事。

  1月29日一早,龍軍教育司辦公室便公布了一份通知。

  《關於做好2024年春季學期中小學錯峰開學工作的通知。》

  在這份通知裡明確提到了各個學齡階段的開學時間。

  普通中學高三年級於2024年2月5日星期六報到,2月6日星期日正式上課。

  初三年級於2024年2月6日星期天報到,2027日星期一正式上課。

  中學其他年級以及小學於2024年2月15日星期二報到,2月16日星期三正式上課。

  幼兒園開學時間參照小學執行。

  有了這份明確的開學通知,各個學校的高層領導就開始忙碌了起來。

  春季開學還要面臨一個迎新生的問題,因此相關負責老師也要提前前往學校做好準備工作。

  春暖花開,冰雪消融,年味漸漸退去,人們也開始步入到了正常的生活中去。

  回家過年的人們開始接連返回城市,空蕩蕩的街道,再度變得車水馬龍。

  工廠企業陸續開工,一切都在逐漸地恢復正常。

  每年似乎都會形成這樣的一個輪回,但也正是這樣井然有序的輪回,才構成了一個繁榮的國家。

  龍郡第二實驗小學,是一所百年歷史的學校,成立於1909年。

  在4年前,該小學被認定為龍郡第2批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達標學校。

  全校學生全學科,期末合格率為100%。

  這個數據足以讓該小學成為龍郡所有小學的標杆。

  其他學校都在學習該小學的管理方式以及教學方式,毫不誇張地說,這就是方向標,任何新興的東西都要從這個學校開始,才會被其他學校效仿從而接受。

  今日,是第二實驗小學開學的日子,學校門口早已堵成了一條長龍。

  家長們匆匆忙忙送自己的孩子來到學校,校門口上已經拉起了橫幅,歡迎新同學入學。

  長達近一個小時的擁擠之後,這條街道方才漸漸地暢通,新生入校,學校內部也開始進行了正常的運轉。

  一年級一班,剛剛進入學校的孩子們,還對於這個陌生的環境感到恐慌。

  有些小孩的臉上還帶著淚痕,哭紅的臉還沒有消退這抹紅暈。

  就在此時,一道身影走入了教室,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欽天監術法司的院士,林默。

  欽天監內各個司部,紛紛派出了大量的院士前往各個學校,他們要在改革計劃的初期階段,駐守在學校內擔任授課講師。

  “孩子們,今天我們要開始上課了……”

  林默明顯也感到有些緊張,畢竟他面對的是一群小孩子,這種感受除非親身體驗過,否則恐怕很難理解。

  按照授課計劃,民俗神話史要在小學階段就打好基礎,尤其是一年級的新生尤其重要。

  而在系統設置的教案中,術法司可以作為課程的開端,進行授課。

  當然要講授的也無非就是一些理論知識,同時為了增加趣味性以及打下良好的基礎,也會教給孩子們一些用筆方法。

  一、二年級相對來說課程都較為簡單,但從三年級開始,第1節課就已經開始練習毛筆字了。

  孩子們好奇地看著講台上的院士在黑板上教學毛筆的使用方法,個個都感到非常奇怪。

  直接院士在黑板上一氣呵成畫出了一道符咒,隨後方才看向孩子們指著這符咒說道:
  “同學們,咱們今天要開始練毛筆字,就用這個符號來練習。

  大家現在可能不認識這個符號是什麽,不過沒關系,在我們的民俗神話史課堂上,大家都會慢慢學到,但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年級的孩子們懵懂地點了點頭,隨後拿起一旁分發下來的毛筆,便開始在紙上照葫蘆畫瓢。

  授課的院士非常認真地下來挨個查看:

  “大家一定要注意,在大家書寫的過程中一定不要斷筆,在書寫的整個過程,秉著一口氣,由丹田運輸到手上再到筆尖,行雲如流水,方才為上乘。

  注意手腕……

  這位同學力量不要太大……”

  “沒事,斷筆了也不怕,剛開始練習在所難免。”

  孩子們哪見過這種東西,之前倒是也被語文老師教育過該如何寫硬筆字。

  但這符咒卻讓孩子們非常好奇,這種字練得跟畫畫似的,而且從來沒有見過。

  孩子們都是有好奇心的,並且越新奇的東西,越容易投入。

  看著孩子們對這堂課萌生了非常直觀的興趣,授課的院士也終於暗暗地松了口氣。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裡,全龍郡各小學開始了全面授課。

  晨讀讀的是咒語,練字練的是道符。

  課堂上講的是一氣化三清,課間操練的是融合太極和多種道家術修心法的課間操。

  周六周天到了,孩子們都被家長接回了家,因為要關心孩子的學習,所以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少家長也會盡職盡責地去看上幾眼。

  可在看到孩子做的作業時,家長們紛紛愣住了。

  “你在幹什麽呢?”

  孩子手拿著毛筆,坐姿端正,可他面前的紙上卻畫著一張符咒。

  家長們就算再不懂,那也是看過電影的,這種符咒在電影裡並不罕見。

  “媽媽,這是老師留的作業!”

  這樣的對話發生在很多家庭裡,讓不少家長都一頭霧水。

  其他作業都還好理解,這用毛筆畫符算是哪門子課程?
  而且家長們也是這時候才知道學校居然增設了一個新的科目,名為民俗神話史。

  而民族神話史的基礎階段就是使用毛筆,並繪製符咒。

  至於那些四五年級的孩子,有那些好學的,一大早就會起來背誦課文。

  家長們將此看在眼裡,也會倍感欣慰,端上些水果送過去,給孩子補充營養。

  可當走到孩子的房門口時,聽到裡面傳來朗誦的聲音,家長手裡的果盤都差點掉到地上。

  “清淨之水,日月華蓋。中藏北鬥,內陰三台。

  神水一灑,厭穢速開。淨水灑過,禍去福來……”

  這聽起來就跟念咒似的朗誦,讓家長很快便打開門走了進來,只見孩子手裡拿著一個從未見過的新課本,課本上寫著民俗神話史,而課本的封面則是畫著傳說中的神明。

  這看起來就跟課外書似的,東西卻真的是學校發的教材。

  家長好奇地拿過課本翻了翻,這才知曉剛剛孩子背誦的叫作淨宅咒。

  再往後看去這書裡不但講到如何淨宅旺宅,還有風水符籙等基礎知識。

  家長越看越糊塗,壓根就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同樣的情況可不僅僅只是發生在小學階段,初高中更是如此。

  除了高三今年就要高考的學生之外,其他的學生都已經開始接觸民俗神話史的課程,所授課的內容也比小學要更加深奧一些。

  “同學們,民俗神話史這堂課呢,主要是想讓大家更多地去了解民俗文化,以及咱們大炎國神話的由來。

  一直以來從科學的角度去看,通過神話我們能夠去追溯不同時期的文化風貌。

  在開始講課之前,老師想要問一問同學們對於神話都知道些什麽?”

  “老師,我知道誇父逐日!”

  “老師,西遊記是不是神話?”

  “老師,我知道精衛填海……”

  學生們踴躍地回答著問題,授課的院士欣慰地點了點頭:
  “很好,看來大家平常也會看一些課外書去補充知識。

  但咱們要說的神話,還和你們剛才所知道的這些有些不同,我們要說的是神仙。

  請大家翻開課本第一課神仙篇……”

  “大家知道神仙裡,地位最高的是誰嗎?”

  “玉皇大帝!”

  “沒錯,就是玉皇大帝,那你們知道玉皇大帝的全號是什麽嗎?

  知道他住在哪裡長什麽樣,又有怎樣的本事嗎?”

  對於這種新奇的課程內容,孩子們的積極性非常高,授課的院士自然會抓住這個機會,來將更多的知識教授給孩子們。

  小學階段以打基礎為主,初中階段就開始完善體系,建立起一個完整的世界觀。

  在這個世界觀裡,神明是真實存在的,且各居其位,各有所長。

  為了不對孩子們當下的科學概念有所衝擊,所以這些課程還是建立在神話的基礎上去進行的。

  “玉皇大帝的全稱是太上開天執符禦歷含真體道金闕天門九瓊玉立萬道無為大道名殿昊天金闕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率穹高上帝。

  我知道這個名字很長,但大家可得記住,考試的時候說不定會考到。

  在神話的記載中,玉皇大帝住在昊天金闕彌羅天宮,也是地位最高的一位神仙……”

  院士在台上講著,學生們在下面仔細的記錄著。

  對於這種事情,孩子們的積極性永遠是高漲的。

  他們正處於對任何事情都好奇的階段,因此在這種課堂上的問題自然也少不到哪裡去。

  但好在前來授課的院士提前都經過了縝密的準備,因此對於這些問題也能遊刃有余的給予回答。

  高中課程裡,難度自然就比小學和初中要更高一些,高二的同學好奇地走入了一間新裝修過的教室,卻發現這教室的桌子上放著好幾個小碟子碟子裡,則是一些完全不知道是什麽的東西。

  旁邊則是放著一個黑色的爐子,這爐子讓不少學生眼前一亮。

  “這不電影裡的煉丹爐嗎?”

  “這以前不是老化學教室嗎,現在怎麽變成這個樣子了?”

  學生們好奇的紛紛入座,前來授課的講師很快便佝僂著身子,捋著胡須,一步一步走了現在。

  “同學們,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張全北,是民俗神話史這堂新課程的老師。

  在你們高中階段的課程裡,民族神話史的第1課,就是對煉丹有一個基礎的了解。”

  “煉丹?”

  這番話讓在座的學生們個個瞪大了眼睛,高二的孩子就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判斷能力,因此他們的心中都倍感困惑。
    之前在歷史課上,他們對煉丹這種事情也有所了解,很多帝王為了尋求長生不老的方法都會請方士煉丹,但在那種課程中煉丹等同於詐騙。

  可現在這位老師在上台後說的第2句話,就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煉丹為煉製外丹與內丹的統稱。

  外丹呢,就是在丹爐裡煉化礦物以製造仙丹。

  而內丹則是將人體擬作丹爐,用以習煉精氣神等方式修煉變為內丹。

  很多高人都會通過各種秘法煉化丹藥用來食用,從而讓自身的音質畫質為陽氣。

  正所謂龍虎胎息,土故納新,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大家看看自己面前放著的東西,煉丹哪用你們能理解的話說和化學的反應有很多關系。

  你們旁邊這個稍大一點的叫做藥爐,旁邊這個是丹爐,丹鼎,水海,石榴罐,華池,研磨器。

  今天咱們不會上手,就只是了解一下基礎知識。

  在了解了基礎的設備之後,大家還得知道煉丹的名家名叫葛洪,別號抱樸子。

  在煉丹的過程中抱樸子實際上就已經有了不少新發現,比如他當時就已經發現將紅色的硫化汞,也就是丹砂進行加熱便能分離出汞,而汞加硫磺又能化合生成硫化汞……”

  為了考慮到學生們能夠更快地接受課程,在授課過程中,院士們也會加入一些孩子們已經至少的現代知識來進行結合,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

  事實上也的確如院士們先前所想的那樣,孩子們的心裡萌生出了極大的好奇心。

  平常上化學課他們都沒有像現在這樣認真過,尤其是看著眼前這些各式各樣但卻完全不知道用處的特殊設備。

  一眾荷爾蒙爆棚的年輕人們,巴不得現在就能上手試試,畢竟在他們的印象裡,在電影中那些煉丹之人個個都非常了得。

  當做到了這一步,也意味著課程的開端是正確的。

  能夠調動起孩子們的學習能動性,也就能將這堂課延續下去了。

  與此同時,龍郡,魔都,羊城最知名的三所大學內也開設了講堂。

  劉天一等三位司長親自擔任講師,在三個城郡的知名大學進行公開講座。

  這一天前來的學生並不算太多,潦潦草草也不過二三十人而已。

  而且這些學生還是因為無聊,又看到了民俗神話史這種較為新奇的東西,所以抱著好奇心想要來看看。

  劉天一站在講台上,在他背後的黑板是手繪的天象圖。

  一條黃色的線代表黃道,而黃道線附近則被點了28個點。

  這28個點代表著28星宿,大學生們紛紛好奇的看著劉天一,這種講座他們倒還真是第1次聽。

  “蒼龍連蜷於左,白虎猛居於右。朱在奮翼於前,靈龜圈首於後。

  同學們,我剛才說的就是民俗中常稱的四象。

  古人將全天二十八星宿按東北西南4個方向劃分為4部分,每一部分包含7個星宿,並根據各部分中的7個星宿組成的形狀,用4種與之相像的動物命名這四部分,叫做4項或四陸,而我們今天主要了解的就是這其中的對應關系……”

  “東方七宿如同飛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龍,所以稱之為東官蒼龍。

  北方七宿以夏末秋初夜空的蛇龜居首北官玄武。

  南方七宿,像寒冬早春出現在天空中的朱雀,故稱南官朱雀。

  西方七宿,猶猛虎躍出深秋初冬,稱西官白虎……”

  學生們聽的是面面相覷,紛紛納悶,這種東西怎麽會出現在大學講座?

  之前有關天文學的課程中有所提及,但可不像現在這樣單獨成立了一個講堂來專門講授。

  而另一邊魔都的大學裡,張道義也已經開始了風水學說的講堂。

  這堂課的吸睛程度明顯要比星象學強的多,畢竟風水本來就是人盡皆知,且仍舊披著一層神秘外衣的存在。

  因此前來參加公開講座的學生很多,足足有百余人。

  在上課前,張道義就跟劉天一打過一通電話。

  在知道他們那邊僅僅只有幾十個學生,之後上課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同學們,很高興大家能來參加這場民俗神話,使之風水學說的公開講座,我是主講師張道義。

  說到風水,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這也應該算是最被大家所熟知的易學了。

  風水於今可有6000多年的文化了歷史了,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形成規模。

  在經歷了幾千年的傳承和發展,如今的風水已經形成了一門具有理論體系,可以學基礎與根據的應用哲學。

  學好了風水,你們也能像電影裡說的那樣去窺伺天機,所以今天大家能坐在這裡,實際上就已經成功一半。”

  張道義的教學方法相對來說幽默的多,課堂氣氛也非常的融洽。

  “風水按術法分類,其實就只有兩種,那就是堪輿和相地。

  大家在我的講座上都能學到,所以無需著急,我們今日只是來了解一些必須要知道的風水基礎知識。

  風水最重要的兩個東西已經體現在名字上了,其核心理念就是風和水。

  風其實就是元氣和場,能水就是流動和變化。

  其實大家所處的環境裡,處處都是風水,就像這座講堂,南北而建,門開東南,地處整個大學的文曲星位。

  而在這個地方建立起講堂來讓大家學習傳授知識,就叫風水上的相合。

  在這裡去學習,很容易會讓大家有一種如有神助的感覺。”

  “老師,那為什麽每天早上我來上課的時候都會覺得很艱難?”

  一個調皮的學生調侃了一句,頓時便引來了不少人的哄笑。

  張道義並不著急,平和的笑著看向他說道:
  “那只能說明你宿舍的床位風水強度比這裡還要強大,同時也側面佐證了你比較懶。”

  又是一陣哄堂大笑,張道義用這種方式無形中和學生們拉近的距離。

  課程的進展也自然就越來越順利,參與到其中,互動的學生越來越多,在他們提出的問題裡,也不乏有一些讓張道義眼前一亮的。

  “老師,風水在實際生活中到底有多大的意義?
  換句話說,假設我手裡抱著一台有無限子彈的加特林,那麽我就算在風水最差的鬼屋裡呆著,好像也不會影響什麽吧。”

  “這位同學這個問題問的好,但你有沒有想過你手裡拿著加特林的時候,自身的風水也發生了變化?
  加特林,在真正意義上來說應該是屬金的,金為陽而鬼屋為陰。

  你是個男生,雖然不知道你是不是童子身,但自身的陽氣會因為拿著加特林而加強。

  當陽氣盛於陰氣的時候,你也就改變了身處環境的風水。

  別忘了我剛才說過風水是流動的,是變化的……”

  “老師,那我有喜歡的女生追不上,能不能通過改變風水去做到?”

  “這就不是風水學的問題了,這個得是術法學的問題。

  下堂課應該就是我的好友雲道子先生來授課了,關於術法學的問題,你們可以問問他。

  不過你這個想法可不提倡,再好的東西用錯了地方,那都叫旁門左道。”

  在張道義和學生們的互動中,課堂上的氣氛越來越融洽。

  當張道義開始講關於風水的專業知識時,學生們接受起來的速度也很快。

  興趣,果然是最好的老師。

  與此同時,遠在羊城知名大學的雲道子,則是面臨著和劉天一一樣,只有寥寥幾十人的窘境。

  不過雲道子並不灰心,畢竟這是第1課,大家在接受程度上有所不同。

  但他相信通過自己課程的影響力下一次開課的時候,這種情況一定會有明顯改變。

  雲道子的課程由山海經展開,這本奇書一度在學術領域飽受爭議。

  這本書已經被爭議了千年了,也能算得上是大炎國最有神秘感的先秦著作。

  在這本書裡充滿怪物鬼神和奇聞異事,並且非常具體的描述了上古大炎國的天文,地理,風土人情,科技,醫藥,甚至是巫蠱和宗教等內容。

  之前在大學裡倒也開辦過一些有關於山海經的講座,不過那種講座只是以科學的角度去探索山海經的價值和參與百家爭鳴的各位先賢的思想等值,進行思想上的哲學碰撞。

  但今天這講座卻截然不同,雲道子希望能從這個角度入手,讓所有的學生們逐漸意識到這世界還有他們所不了解的一面。

  “山海經,海內南經記載,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

  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檀。其曰建木,在西弱水上。

  大家知道這指的是什麽東西嗎?”

  面對雲道者的詢問,學生們面面相覷,因為他們始終對於山海經就當個神話看看,怎麽可能會有真實存在的東西呢?

  但很快在身後的PPT上放出了一張圖片,隨後指著這圖片對學生們說道:
  “大家看這個圖片,彎曲的樹枝就像牛角一樣。

  這個東西是不久前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整體有9個分叉,每個分叉的頂端都安裝著一隻青銅鳥。

  另外在一些樹枝上還懸掛著青銅鈴,雕刻著青銅龍的紋飾。

  經過了一番詳細的研究,很多專家都認為三星堆青銅神樹的原型就是山海經記載的神樹,也就是我剛才所說的建木。”

  “大家再往下看,山海經裡還提到過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

  在這其中所提到的蠶叢就是千裡眼的意思,那麽與之對應的呢,就是三星堆之前出土的青銅面具。

  大家看這青銅面具,眼睛的部分是用青銅杆接連起來的,在古時候就是千裡眼的意思。”

  原本嘈雜的課堂環境漸漸的安靜了下來,學生們的臉上也逐漸浮現出了好奇。

  的確,只是古人的描述較為隱晦和深奧,但有圖片為證,這一切又好像真的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巧合。

  或者換句話說,這真的是巧合嗎?
  看著學生們的反應,雲道子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用最簡單的方法成功吸引住了學生們,並讓他們對這一堂課萌生起了好奇。

  “同學們,我們這堂課呢暫時不去表述背後的意義,只是想讓大家能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

  我們一直說,對凡是要報以科學的態度,但在這堂課上,我希望大家能暫時放下這種看法。

  不可否認的是科學的發展推動了世界的進步,但老祖宗流傳了幾千年的文化,真的就是毫無意義的嗎?
  用百年的科學去探索幾千年的文化,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事情。

  所以大家姑且放下心中的成見,咱們去了解一個更加精彩的世界,熟真熟假不予評價,但或許能有同學們從這其中有所發現。”

  雲道子的這番話正是拉開了這堂課的帷幕,大學生們接受起這些事情來的程度,自然要比其他學齡的孩子強的多。

  各個方面看似都在按部就班的穩步發展,課程改革也已經踏上了至關重要的第1步。

  可別忘了,改革往往意味著爭議,在近半個月的時間發酵下,一些必然會發生的問題還是出現了。

  爭議的開始起源於魔都,一位網友的發帖,這個帖子已經出現,頓時便激起了千層浪。

  “我想問一下,魔都第一中學到底是怎麽想的?

  突然增設了一個什麽民俗神話史的課程,我孩子學習已經夠累了,好幾門學科壓的喘不過氣來。

  初中是很重要的階段,已經要為未來的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礎,眾所周知,高考是改變命運成本最低的方法。

  可偏偏在這個時候第一中學增設了民俗神話史的課程,我想知道這其中的意義何在?

  孩子現在不再每天要背歷史地理,還要背一些奇奇怪怪的咒語。

  這種封建迷信的東西不是早就摒棄了嗎?怎麽能搬到學校裡來?
  請教育司的領導重視,給我們家長一個說法。”

  顯然,這位家長始終認為增設民俗神話史課程,只是魔都第一中學的單獨行為。

  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接二連三的評論,徹底讓事情走向了不可控的方向。

  “啊?你們魔都學校也有這種課程,我還以為只有我們學校是這樣。

  我們這龍郡岐山小學也增設了民俗神話史的課程,那一天,我看孩子在練毛筆字還挺欣慰,但走近一看他在拿毛筆畫符!”

  “我是羊郡的,我孩子今年高二那天回家來就吵著讓我給他買中醫方面的書籍。

  我還納悶孩子明明是學理科的,怎麽突然對中醫感了興趣?
  後來細細詢問才知道孩子在學校學煉丹!”

  “我們龍郡也是這樣,原來不僅僅是一個兩個學校如此,而是所有學校都這樣?”

  “你們在這說啥呢?我是津海郡的,從來沒聽說過什麽民俗神話史的課程。

  你們是在炒作嗎?”

  其他城郡的網友也紛紛前來湊熱鬧,但隨著參與進來的人越來越多,網友們也逐漸發現了問題所在。

  所有聲稱學校增設了民俗神話史課程的網友,大部分都是龍郡,陽郡以及魔都這三個地方的人。

  而且從各位網友們言辭激烈的口誅筆伐中,不難看出這新增設的民俗神話時,的確有些離譜。

  課堂上老師帶孩子們練字是在畫符,背誦的東西是咒語,學習的內容是怪力亂神,這自然在短時間內就引發了極大的轟動。

  初高中階段的家長就更加憤怒了,本來他們就把高考視為人生,這輩子最大的事情,哪還能容忍這種惡劣情況的發生?
  “我看了學校給我兒子留的作業,問的問題基本都是遭遇鬼打牆該怎麽辦,墳地裡上香香熄滅了意味著什麽?
  最可氣的是,卷子最後面的兩道大題,給你個場景還得寫出,符咒朱砂的運用方法。

  我想知道學校這是在培養什麽,培養神棍嗎?
  耽誤我兒子的前程,誰來負這個責任?”

  不明所以的家長們,越聊越氣憤。

  尤其是在得知民俗神話史的課程主要是針對於三城郡增設的之後,壓力自然就給到了相關學校以及相關教育司。

  這一天,各個學校教務處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電話裡全是家長氣憤的聲音。

  他們都要求學校給出個說法,這麽做的意義究竟是什麽,更納悶學校這到底安的是什麽心
  一時之間各方校長壓力山大,他們總算是體會到了什麽叫做欲哭無淚。

  這事說白了,跟我們學校有什麽關系?
  我們也是在按照教育司的指示去辦事兒。

  你們不給教育司打電話要說法,反而跟我們學校要說法,還有沒有天理?

  但實際上,教育司的電話也因為打入的電話太多,而長時間處於佔線狀態。

  教育司內的接線員,還不得不秉承著專業態度保持著微笑,用最溫和的語氣去給予回答,但卻要承受著很多家長情緒激烈的言辭指責。

  這件事情一度在全網引起了轟動,其他城郡的網友們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態度紛紛參與到了討論中。

  “大城市就是不一樣,社會發展的速度超乎了我們這種小市民的想象。”

  “記得我小時候,從學校走廊穿行而過的時候,能聽到各個教室給傳來朗朗讀書聲。

  現在進學校會不會到處都是念經念咒的聲音?”

  “以前小時候在操場玩都會拿起樹枝扮演大俠,現在是不是個個仙風道骨,擺陣施法?”

  這些調侃的聲音被家長們看在眼中自然就更拱火了,越來越多的家長,自發的圍聚到學校,勢必要向校方領導討要個說法。

  各學校校長不得不硬著頭皮,被家長們圍在中間,還要安撫著家長的情緒。

  眼看著事情擴散的速度越來越快,幾乎就要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程度了。

  這就是改革所需要承擔的風險,沒有任何一場改革能夠順水推舟。

  因為改革就意味著改變,並且這種改變往往是令人難以接受的。

  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世間之人肉眼凡胎,見前不見後,見明不見暗。

  民眾們的層層施壓,讓三大城郡的教育司部長也開始焦頭爛額。

  他們雖然想到過,民眾們一定會有輿論,卻沒想到這種輿論會如此激烈。

  學校附近的道路早已堵得水泄不通,三大城郡所有學校,都受到了嚴重的波及。

  這時候的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增設民俗神話學是國家政策,在他們的想法裡,這很可能是學校或者是教育司單方面的決定……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