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影視劇中的王牌特工》第10章 特訓班成立事宜
  第10章 特訓班成立事宜

  張安平升軍銜了。

  來到特務處的第八天,他就多加了一顆星,從少尉提升到了中尉。

  理由很充足:
  喝洋墨水回來的、抓捕日諜有功。

  當然,他也在同一時間脫離了警衛股,關系又回到了總務科——這一次只是掛靠關系,因為他加入到了【特訓班籌備處】。

  特訓班籌備處的處長自然是處座兼職,副處長是幾名密查組出身的元老,但他們也不管事,真正管事的反而是包括張安平在內的七名乾事。

  成員分別是:徐百川、王天風、吳敬中、呂宗方、鄭耀先、李維恭和張安平。

  總務科收拾出了一間屋子供籌備處辦事,此時七名乾事聚在辦公室內,商討著籌備事宜。

  鄭耀先先將壞消息丟出來:“軍委會辦公廳那邊不讓我們掛他們的名號。”

  “意料之中。”張安平了解過洪公祠特訓班的往事:“處座在中央警官學校兼職,掛名的話我們可以掛在中央警官學校。”

  “這個問題解決了,那下一個問題——位置呢?按照處座要求,這一期的培訓班,至少要五百人左右,其中一半的學生是特務處人員回訓,另一半招收,洪公祠這裡倒是有現成的,但容納不了這麽多人。”

  “而且這裡是本部,也不適合展開培訓。”

  鄭耀先道:“南京城這麽大,容納五百人的學校應該不難找。”

  “最重要的一個問題,”王天風道:“生源!”

  徐百川無奈道:“洪公祠特訓班時期,生源主要是黃埔畢業生,但兩百多人的話,從黃埔那邊找人肯定不夠。”

  特務處黃埔出身的人員不少,但大多是黃埔畢業後沒上崗的失敗者。

  但每年黃埔畢業沒能上崗的失敗者數量也不多,一次性招200多人,肯定不夠。

  “從各學校挑選吧——給各省站發文,給他們規定一個數字,讓他們從各高校招人。”張安平道:“人數盡量多招點,咱們不要的可以保送進警官學校,在處裡給他們留檔,保留他們的關系!以後這些人也能成我們的耳目。”

  眾人紛紛誇獎:“世豪老弟這個主意好!”

  “當然,有一點要給各省站說清楚,他們送來的人要讓他們背書,不合格問題不大,可要是出現共黨,處裡將對他們進行追責!這一點一定要說清楚,免得他們乾活時候不認真——還有,我建議成立一個‘審查背調科’,所有學員的背景都要背調審查,絕對、堅決不能讓日諜、共黨混進來!”

  張安平拋出了該看法後,所有人都舉雙手讚同,並一致認為“審背科”現在就要成立,可以請一位籌備處的副處長兼任科長。

  “世豪老弟,我覺得你可以當‘審背科’的副科長!”徐百川當下就推舉張安平。

  王天風表示讚同,其他成員如吳敬中、李維恭兩位老資格,也共同附和。

  王天風是因為處座要求找過張安平,再加上昨天會議時候處座撇清似的表現,心裡猜想張安平應該和處座有關。

  而吳敬中、李維恭這兩老資格,純粹就是太了解處座的為人——處座專門提到的人,肯定是有緣故的,順水推舟賣個好自然樂意。

  畢竟,一個審背科副科長的履歷,在升職時候是很重要的!

  “各位,這可不是個好差事。”張安平苦笑道:“萬一混進共諜日諜,‘審背科’可得背鍋的!”

  眾人笑而不語。

  真有問題,首當其衝的是各省站,背鍋的也是他們——審背科不會有太多人,背鍋能背到哪去?

  張安平見狀也不推辭了:“也罷,承蒙諸位照顧,那我就不客氣了——鄭老哥,呂大哥,你們也到審背科來吧,我就是個嘴炮,實操經驗為零,你們得幫我把把關。”

  “世豪老弟,伱這是拉墊背的啊!”鄭耀先滿臉苦笑。

  另外一名被張安平喚做呂老哥的是呂宗方,此人也是特務處的老人,面對張安平的“邀請”,呂宗方敬謝不敏,但拗不過張安平的再三邀請,言明審背科需要一名穩重老人坐鎮,加上眾人從旁勸言,呂宗方隻得苦笑著應是。

  看呂宗方和鄭耀先都被拉進去,眾人對審背科再無疑問。

  只有張安平心裡古怪:審查共諜的審背科,辦事的三個人都是共諜……嘖嘖……

  議題繼續。

  徐百川將另一份文件拿出來交給眾人傳閱:“這是處座關於特訓班分類的一點建議。”

  趁眾人認真傳閱觀看之際,徐百川站起身在身後的黑板上寫下了處座的“建議”。

  電訊、審訊、刺探、行動、後勤、潛伏。

  其實這就是張安平當初的建議,只不過現在成了處座的建議——對此張安平沒有任何意見,同樣的話,從表舅嘴裡說出來和自己嘴裡說出來,那就是兩個性質!
    自己說出來,總有人會找碴,表舅說出來,那就不是建議,而是決議!

  “處座果然是高屋建瓴、目光遠矚啊!”吳敬中由衷道:“常言道術業有專用,將情報人員直接分類、專業化真可謂是神來之筆!”

  鄭耀先面色不變,但心裡卻暗道:老吳啊老吳,你可真會拍馬屁,可惜這一次你拍的……

  王天風、李維恭還有呂宗方也表示讚同。

  “下面是關於課程——”徐百川在黑板上寫寫畫畫,寫完後撂下粉筆,說道:“課程方面分為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每個專業的公共課程都有不同,大家商量下公共課程對應的各專業。”

  眾人探討起來。

  相互間爭論極多,爭執了足足兩個多小時,才算將公共課程對應的專業確定下來——這還是托張安平關鍵時刻建議每個專業的學員必須選修三門公共課程的緣故,要不然他們爭到晚上未必能出結果。

  在確定了課程後,就是老師人選。

  特訓班不可能像學校那樣,每門課程固定一位老師,而是一門課程需要多位老師才行,除了張安平外,其他人對特務處的情況非常了解,很快就羅列了一堆各課程適合的人選。

  又一一查漏補缺,確認無誤後進入下一個話題。

  議題一個接著一個。

  特訓班的成立其實就是新建一所學校,裡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情況很多,要不是籌備處裡有三位老資格坐鎮,有些事是包括張安平在內的四個小年輕想都想不到的。

  比方說形式主義——這玩意看似沒用,但上面就好這一口,所以在李維恭和吳敬中的操作下,多了許多流於表面卻絕對能讓上面滿意的流程。

  譬如:學員入訓禮、領袖講話學習、政治教育、紀念日活動等等。

  這個會開了足足十個小時,眾人整理出了一堆文字性的報告,確認無誤後紛紛簽名上報處座,隨後開始挑選校址。

  接連幾天,四個小年輕算是跑斷腿了,最終選出了五個地點,李維恭和吳敬中五個地點跑了一趟,又剔除了兩個後,將剩下的三個地址名單上報了處座。

  三個地名入眼,處座看清後想也不想的圈出了一個名字:
  關王廟。

  這時候的人多少都有點迷信,未來軍統的掌舵人也不例外,關王廟這個名字一聽就讓人想到忠義和報國二詞,培訓特務當然要首重忠義和報國,所以他毫不猶豫的將其圈了出來。

  興建培訓班的文字材料有了,地址有了,就差從上面拿到許可文件了——這件事自然是處座自己負責。

  估計是上面感受到了風雨欲來的沉重,辦事向來拖拉的上面居然在短短幾天就批準了訓練班的成立事宜,並撥了一筆經費。

  但培訓班還是掛靠中央警官學校,處座建議的【JSWYH特別訓練班】沒有被批準,估計是因為這個名字“太大”了。

  無奈之下,處座只能用【中央警官學校特種警察訓練班】這個名字。

  按照文件,訓練班一共分為兩個體系六個班,第一個體系為正常的特訓班,具體為:分為電訊班、刑訊班、後勤班、行動一班、行動二班、刺探潛伏班。

  第二個體系則是回訓班,共分為8個班,分別是回訓行動一班至八班。

  電訊、刑訊和後勤三個班為第一中隊,行動一、二班為第二中隊,刺探、潛伏班為第三中隊,回訓行動一班至四班為第四中隊,回訓行動五班至八班為第五中隊。

  訓練班的班主任由處座兼任,另設有總隊長室、教務處、政訓處、總務處、會計室、醫務室等等部門。

  雖然僅僅五百名規製的學員,但訓練班全職的教師、後勤等人員,卻足足有五十多人,另還有三十多名常駐的兼職的教師,其余兼職教師不用常駐,但每月都必須上課不少於十節。

  除此之外,特務處的其他老資格都要求每月固定上兩節課。

  很明顯,這一期只是試水,如果效果斐然,在接下來的歲月中,處座會讓特務處大部分人員回訓、並大肆招收高校學生。

  對於訓練班的成立,所有人都很滿意。

  當然,最滿意的其實是張安平。

  因為他的緣故,38年才會出現的臨澧班提前了兩年出現了。

  更重要的是,在他不動聲色推動下,呂宗方、鄭耀先都進了特訓班的“審背科”,未來的軍統,必然迎來一大波紅心白皮的成員。

   講個笑話,JSWYH調查統計局是什麽時候成立的——百度百科答案:1937年4月,然後全網的很多科普文章都引用了1937年4月這個時間段。

    對了,他們還會說1935年,黨務調查科改擴編的特工總部,改名為調查處——他們不會在乎,所謂的調查處指的就是JSWYH統計調查局第一處的事實。

    我去百科糾錯,申明是1935年4月改編的事,甚至搬出了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的招牌,可惜百度不認——他們難道不知道第二歷史檔案館是官方的民國歷史館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