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影視劇中的王牌特工》第4章 “喀秋莎”和建議
  第4章 “喀秋莎”和建議
  夜,喬裝後張安平的再一次敲響了岑庵衍的門。

  一直在等張安平的岑庵衍快速開門,但門口站著的女人卻讓岑庵衍手足無措——這是一個風塵味很足的婦女,長得倒也好看,旗袍、高跟鞋的標配,隔著一米都能聞到廉價的香水味道。

  嚇得岑庵衍一個激靈,試圖趕緊跨出屋門,生怕出現有口說不清的狀況。

  “呦,這是害羞呢……”“女子”伸手就要撫摸岑庵衍的胸膛,岑庵衍趕緊躲避,卻被女子一把抓住,隨後在他耳邊低語:

  “岑老師,是我,張安平。”

  避無可避正想喊人的正直人士岑庵衍目瞪口呆。

  要不是知識分子的素養,他一定先爆一句:
  我艸!

  岑庵衍放下戒意,鬼鬼祟祟的朝兩邊看了看,趕緊關上了房門。

  女裝大佬張安平已經坐在椅子上了,穿著旗袍風騷萬種的他將腳搭起來,左手拎著衣領右手拿扇子往裡衣內扇風,抱怨道:

  “真不知道為什麽女人那麽愛穿高跟鞋,可把我夾死了!”

  岑庵衍無奈的看著“風塵女”:“你……你……”

  老岑說不出來了,他的名聲估計得毀了。

  張安平朝岑庵衍拋了一個媚眼,笑吟吟道:“以後就用這打扮找你,保證沒人說什麽!”

  老岑鬱悶過後,仔細打量這尊女裝大佬,越打量他越驚訝,完全看不出張安平的一點痕跡,要不是張安平用的是自己的聲音,他都認為對方絕對是個女人!
  真是神了!

  “伱這化妝術太厲害了!”

  張安平笑而不語,能不厲害嗎?50積分兌換的中級化妝術!

  這要是擱後世,美顏一開,直播平台都能圈一波隨時扛火車跑路的榜一大哥了。

  岑庵衍提及正事:“張安平同志,經過組織的慎重考慮,已經正式批準你加入了!”

  “太好了!”張安平高興不已,他還擔心組織需要再經過幾番試探呢。

  既然正式加入了,他便直接說正事:
  “岑老師,我明天就得去南京了,估計未來一段時間都來不了上海。”

  “去南京?有安排嗎?”

  “有。應我的要求,我表舅可能會再搞一個類似洪公祠特訓班一樣性質的特務培訓班,我會去裡面執教——你能不能給我一份思想過硬的進步學生名單,我想辦法讓他們都進入培訓班。”

  岑庵衍一驚:“學生?都?”

  “我會建議培訓班的成員從學生中招人。對了,你最好讓他們這段時間突擊學習一下素描繪畫,到時候我會以此為借口讓他們通過審核。”

  岑庵衍心中舉棋不定,但嘴上還是應承:“我盡量吧。”

  “是必須!”張安平解釋道:“洪公祠培訓班一共開展了三期,這三期出來的特務現在都是特務處的中堅,新的培訓班培訓出來的特工肯定也會因此受到重用,所以必須要有我們的人。”

  “我明白了。”

  “我有個公司才開業,叫‘全球泛貿易公司’,現在正在招人,組織裡最好派人潛伏到裡面去。現在公司沒名氣,進去的話應該不難,具體的名單我就不管了。這公司以後會涉及到藥品、器械、軍火等生意,估計也會和特務處產生聯系,要盡早布局。”

  岑庵衍想到張安那份“財務報告”中提及的聲音,頓時明白了張安平的苦心,毫不猶豫的點頭。

  張安平又問:“我回南京以後怎麽和你聯絡?”

  “我會盡快去南京,到時候我找你吧——把你家的地址給我,我會用真實身份和你寫信的。”

  “沒問題。”張安平說著便寫下了自家的地址,邊交地址邊問:“岑老師,我有代號嗎?”

  “目前還沒有——你想給自己起一個?”

  “‘喀秋莎’吧,就用這個代號。”張安平想也不想的說出了自己中意的代號。

  “‘喀秋莎’?這好像是個蘇聯名字。”

  這時候能代表老天降下正義的火箭炮還沒問世,喀秋莎這個名字並不被世人廣知。

  “代號嘛。”張安平也沒仔細解釋,他之所以用這個代號,主要是因為關鍵時候能忽悠一把敵人——到時候說這個代號可能是個女人,這不就把自己能洗一波嫌疑嗎?

  當然,同行也不是那麽好騙的,但只要能帶偏一點,那也是值得的!
  “行!”岑庵衍倒也沒多想,見張安平正事說完,便站起來伸手:“喀秋莎同志,我送送你?”

  “先等等!”

  張安平“陰陰一笑”,然後走到床前就開始有節奏的搖床,岑庵衍眼前一黑,心道:這一次是真洗不清了!
  搖了兩分鍾床後張安平笑眯眯的道:“岑老師,那我走了?”

  “你……”

  岑庵衍想留人,你好歹多搖一會兒啊!
  張安平風情萬種的搖了搖扇子,墨跡一陣後和岑庵衍道別,出門後扭著屁股晃悠悠的離開,沿途還嘟囔著什麽——過來人大概都能猜到。

  嗯,老岑離職的借口這不就有了嗎!

  張安平心道自己可真是小天才!
  岑庵衍淚流滿面,自己……洗不清了。

  ……

  哐哧哐哧
  火車晃悠悠的在沒有汙染的大地上穿行。

  包廂中,張安平正靈巧的轉著筆檢查著自己寫出的建議書。

  在他的對面,表舅饒有興趣的看著認真的外甥,笑吟吟道:“都說胸有成竹才能下筆如飛,你這麽快就寫完我讓你寫的建議,是不是早就有腹稿了?”

  說到正事,張安平倒是沒有像往常對待表舅那麽隨意,很正式的回答:“是——從接觸到FBI的間諜學校開始,我就琢磨過將這一套結合我們的國情搬過來。”

  “結合我們的國情?”表舅不解。

  “對。”張安平點頭確認:“兩邊的國情不同,所以必須要有一定的改變,讓這一套更適應中國,絕對不能照本宣科的搬過來,否則會水土不適——就以潛伏來說,FBI那邊更重視證據的獲取,但咱們可不然,潛伏主要是為了情報和行動。

  還有課程方面,這些我都列舉在這裡了,處座您看看?”

  聽聞張安平最後一句稱呼,一旁的鄭耀先眼皮都不抬一下。
    一個和自己閑扯中都滴水不漏的小狐狸,能不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嗎?

  表舅卻非常高興,他一直擔心自己的這個外甥加入特務處以後拎不清輕重,仗著有自己和他父親這一層關系胡作非為、不識好歹,畢竟年輕人嘛。

  但沒想到外甥卻這麽有眼色,現在都已經稱呼處座了——這樣表態的意義他非常明白。

  “既然你說的這麽,那我得好好鑒賞鑒賞你這意見。”

  表舅接過建議書緩慢的看了起來。

  這一看沒想到居然足足看了一小時!

  表舅看的不僅僅是津津有味,而且更是激昂不已。

  1927年,他就參加密查組,1932年隨著特務處在複興社成立,他擔任處長,同時著手成立了洪公祠特訓班。

  但洪公祠特訓班本質上是草台班子。

  因為他話語權不夠,明明是為特務處培養人才,可他在裡面並不是絕對說話算數的一個。

  雖然根據他的建議,特訓班設立了相關科目,但他始終感覺差點什麽。

  特訓班辦了三期就停了,他也沒有太大的遺憾,雖然出了些人才,但對越來越龐大的特務處來說,其實也就是杯水車薪。

  他之前執掌的浙江警官學校被中央警官學校吞並了,負責給特務處輸血的特種警察培訓班目前去留未定,且該班其實也不符合他的理念——

  這段時間他一直構想著如何再建新的培訓班,可無奈事務繁忙,手下又沒有太好的建議,便一直擱置。

  沒想到接外甥時候居然意外的收到了一份近乎完美的辦學建議書!
  他終於意識到特訓班差的是什麽了!

  專業性!
  張安平在建議書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專業性三個字,強調任何工作、職業都需要專業性,言明一旦爆發中日間的戰爭,情報人員將無處不在,越專業的情報人員越具有價值——情報人員的專業性不是天生的,只能後期培養。

  所以他建議細分科目,並細分情報人員的所屬性質。

  他將情報人員分為了個六類型:
  電訊、審訊、刺探、行動、後勤、潛伏。

  【讓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乾】

  建議書中始終貫徹著這個思想,並強調情報人員不需要全才,但一定要將自身所屬性質對應的科目精通,要秉承貴在精而不再多的原則——這是因為情報人員的性質所決定。

  任何一次情報人員的行動,都是一個小組或者多個小組竭力協作的結果,切不可讓濫竽充數之輩混入其中。

  在選人方面,張安平的要求是從學生中選人,理由有三:
  1、學生文化程度高,接受新鮮事物更容易。

  2、學生思想開放、更愛國。

  3、學生沒有社會閑雜人員的秉性,更容易培養。

  表舅許久後終於吭聲,但卻問了一句和建議書沒關系的話:

  “你很看不起社會閑雜人員?”

  張安平坐直回答:
  “不!我不歧視任何人!因為即便是很多敗類,他們可能都有一顆愛國的心。但我排斥他們,因為他們不具備專業性,即便受到專業訓練,養成的惡習也是不會輕易改變的。就如洪青之流,我承認他們之中有不少人心懷國家,但對情報系統來說,他們隻適合作為眼線,而不適合作為骨乾力量。”

  表舅若有所思,又問:“如果我把選人的事交給你,你會怎麽做?”

  “處座,我不建議選人的事交給我。”

  張安平的回答卻讓人詫異。

  “為什麽?”

  “建議書是我寫的,我也會在培訓班執教,如果選人事務由我負責,那這些人就等同於我的人——作為一名軍人,有嫡系是正常的,但大量的門生故吏反而會有不好的影響。”

  張安平坦然道:“戰爭迫在眉睫,特務處只能有一個意志貫徹!這個意志便是你的意志!”

  鄭耀先用余光打量著張安平,這個人一定會成為處座最信任的人——就憑這句話!

  表舅是真的大喜過望,誰都喜歡用自己人,因為自己人能貫徹自己的意志,但往往自己人中作威作福的多,識趣的少。

  而自家的這個外甥,很明顯就是識趣的這一類,而且還是非常識趣的這一類!
  表舅思索後又問:“你覺得第一期的學員有多少合適?”

  “電訊、審訊、後勤,這三類可以少點,行動類人才越多越好,刺探和潛伏相輔相成,可以先並列在一起,後期可以重新進行分班。因為是第一期,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建議電訊、審訊和後勤三個類型可以暫時先設三個班,每個班二十人左右即可。

  行動類班級,暫定兩個班,每個班四十人。

  刺探和潛伏暫時設一個大班,八十人左右吧。

  這樣算的話總共需要220人即可,但考慮到淘汰,我覺得招收人數可以定在260人左右。”

  張安平說出了自己保守的數字。

  260人?
  表舅盯著張安平,這個數字超出他想象——不是高了,而是太低了!
  “你不覺得這些人太少嗎?”

  “初建的第一階段,我認為沒必要人數太多,船小好調頭。”

  船小好調頭?
  表舅沒想到這個表外甥能給自己這麽多的意外——一般人為掌權,恨不得說得天花亂墜,但自家表外甥卻很沉穩。

  他越發喜愛這個表外甥了。

  但他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答應,反而道:

  “我想想,我想想。”

  張安平也不急切,並沒有繼續鼓吹——適可而止的道理他懂,而且表舅明顯是動心了,否則也不會問這麽多。

  之所以用“我想想”這個擱置的詞組,無非是來自上位者的馭下手段罷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