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道教神話:我乃世間最後一位真仙》第2章 雞兔同籠
  第2章 雞兔同籠
  翌日,旭日東升。

  夜雨帶來的寒冷還在大黑山四周肆虐。

  陳雲早早起來了。

  或者說,他是被吵醒的。

  屋外有兩個男子聲音在談論著什麽。

  其中一道略帶沙啞的青年男子聲音正是陳雲這輩子父親。

  “三爺,你別看我家娃兒瘦小,他從小就機靈的很,你帶他去城裡準不會有錯。”

  緊接著,一道陌生中年男子的聲音響了起來。

  “他這麽瘦小能幹什麽活?賣不了好價錢!”

  本來聽到爹爹的聲音,陳雲內心還有些高興,以為父親從幾百裡開外的城裡帶了糧食回來,今晚能夠吃一頓飽飯。

  然而這個陌生男子發出的聲音卻讓陳雲一愕。

  賣不了好價錢?

  難不成爹爹想把我給賣了嗎?

  陳雲不由蹙眉。

  現在還不能確定。

  他強忍著疑惑,繼續聽兩人的談論。

  爹爹道:“我真沒有騙你,我家娃兒會算數,不說以後當個帳房先生,最起碼可以給酒樓什麽當個不會找錯錢的小廝。”

  三爺語氣頗為好奇道:“這娃兒真會算數?”

  爹爹略帶自豪道:“我騙伱幹什麽?”

  在古代會算數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這不是陳雲胡編亂造。

  據《韓詩外傳》記載,在齊國東野有個懂九九乘法表的野人前往皇宮應聘官員。

  按照慣例,當時會背九九乘法的人,最多做個低級財會官。

  然那個野人舌若燦花,愣是讓齊恆公封其為爵。

  由此可見,會背九九乘法表雖然不能成為高級官員,但在古代依舊是比較稀有的人才。

  其實別說會算數了,古代有人若能識幾十個字,那絕對“文化人”。

  畢竟根據有關數據統計,華夏古代根據朝代的不同,文盲率為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五。

  陳雲不知道自己身處的世界是否是華夏古代。

  不過他所在的小山村,識字的只有一老先生。

  所以他知道識字、會算數在這個世界很吃香。

  外面兩人還在聊著。

  三爺道:“那待會我考考他,若真是會算數,我願意給你六兩銀子。”

  爹爹討價還價道:“會算數才值六兩銀子?三爺,是不是太少了?”

  三爺有些無語地說道:“六兩不少了,上次買了一個膚白貌美的姑娘也才花了八兩銀子,陳兄弟,我實話和你說吧,如今人市生意不好做,若是你硬要高價,那我只能對你說聲遺憾,你另找他人買令郎。”

  爹爹沉默了很長時間,最終長長歎了一口氣,“唉,六兩就六兩吧,家裡實在養不起這半大小子。”

  六兩?

  六兩就把我賣了?
  聞言,陳雲心中無比憤怒。

  他曾經無數次想著逃離小山村依靠前世記憶多賺點錢,然後讓家裡人都過上好日子,誰知爹爹竟然將自己賣給了人販子。

  要知道在古代社會,若是被賣會簽賣身契,成為賤口奴婢的啊!
  何為賤口奴婢?

  用一句話來形容,律比牲畜,連牛與馬都比不上!
  這可不是說笑的,牛和馬在古代社會受法律保護,無故殺牛殺馬是犯法的。

  但主人家打死賤口奴婢,是不需要負任何法律責任!

  簡單點說,這等於把自己往火坑裡推!

  更讓陳雲心寒的事是,還隻賣了六兩銀子?

  憑我腦袋裡的記憶,賣一千兩黃金都不為過!

  陳雲隻憤怒了一小會兒,隨即便變得釋然了。

  這是一個吃人的世界。

  他知道村裡有兩家實在活不下去易子而食。

  至少便宜老爹再苦再窮也沒有想過將我與別人易子而食。

  陳雲記得五歲那年,家裡窮得實在揭不開鍋,村尾王大叔曾經暗地裡找過便宜老爹。

  雖然一開始他並不知道什麽事。

  但第二天王大叔和村頭李二牛家的兒子便消失不見了。

  陳雲從兩家人暗地裡哭泣,以及距離村子不遠墳場多了兩堆新墳,可以得知兩家易子而食了。

  唉,或許家裡實在養不起我這個半大小子吧。

  不然怎麽才賣了六兩?
  陳雲不斷地寬慰自己。

  只是隨即他便露出了堅決的目光。

  即便被賣,也不能隻賣六兩銀子。

  “這是第一次體現我在這個世界價值的時刻,也算是和這個生我養我十六年的家庭告別,我一定要讓自己賣給好價錢!”

  陳雲緩緩起身。

  走到客堂。

  依舊沒見到母親和弟弟妹妹蹤影。

  陳雲心中大概有數了。

  估計父親早就回來告訴了母親這件事。

  母親心生不忍故而躲了出去。
    打開破破爛爛的木門。

  入眼是寸草不生,延綿千裡的大黑山和黃土。

  門外正站著兩個男子。

  其中一名裹著滿是布貼舊棉襖的三十來歲矮瘦男子正是陳雲的爹爹。

  另一名四五十歲雙鬢微白,體態富足的男子,不出意外就是三爺了。

  兩人似乎沒料到陳雲會在這個時候走出屋來。

  爹爹有些手足無措,眼神複雜地看向陳雲,語氣很弱道:“娃……”

  陳雲看都沒看他一眼,徑直看向盯著自己不斷打量的三爺,淡淡地說道:“三爺,花二十兩買我,你不會吃虧。”

  三爺一怔,啞然失笑道:“娃子,你可知二十兩是多大一筆數目?”

  陳雲語氣平靜道:“知道,我朝一鬥米三十文,二十兩足以買六百六十六鬥米,還能余二十文錢。”

  三爺一陣驚奇,“你果然會算數?”

  爹爹在旁又是想要露出巴結的笑,又是笑不出來,表情十分的複雜。

  陳雲問道:“如此我可值二十兩銀子?”

  三爺搖頭,“會這點算數,不值。”

  陳雲面色平靜道:“若我說我連‘雞兔同籠’都會算呢?”

  三爺一臉懵逼地說道:“何為‘雞兔同籠’?”

  爹爹也滿目疑惑。

  陳雲心說你連“雞兔同籠”都不知道嗎?

  雞兔同籠的本質是一種二元方程,一般在小學四到六年級學習。

  然而這道陳雲前世小學生都會算的題目,在古代可是數學名題之一。

  對於古代人來說,是一個很難解決的數學難題。

  可以這麽說,在古代社會能算這道數學題的人,基本上都是高級算術人才。

  不敢說一代算術宗師,最起碼也是大師。

  他仔細一想便知道三爺為何不知道“雞兔同籠”了。

  因為在古代社會之中,算術並不是必須要學,科舉考試未必用得到,所以別說普通人不懂,哪怕讀書人也未必懂。

  陳雲想了想,解釋道:“雞兔同籠就是指將雞和兔裝在同一個籃子裡,但是我們只知道總共有多少首,以及多少足,然後從中算出雞和兔各多少隻。”

  三爺面露訝然道:“隻知首和足怎麽可能算得出來?”

  爹爹在旁點頭表示讚同。

  陳雲道:“你可以心裡想好雞和兔各自數量,比如雞十隻,兔十隻,那麽就是二十首,六十足,然後由此問我,看我能否回答出來。”

  三爺一想也是,“如此倒也有趣,若是你真的能算出兔和雞的數量,那花二十兩買你值得。”

  陳雲伸手道:“請出題。”

  三爺心中默算了好半晌的時間,然後這才緩緩說道:“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言罷,三爺便看向了陳雲。

  他想看看這個少年到底能不能給出準確的答案,究竟會有多少時間計算。

  然而讓三爺訝然的是,問題剛一提出來不到片刻,陳雲便直接回答道:“雞二十三隻,兔十二隻。”

  三爺剛才心裡計算了好半晌,自然知曉答案。

  只是他沒想到陳雲如此之外回答出,不由暗暗稱奇,覺得這小子算術能力太強了。

  他好奇道:“何解?”

  陳雲面無表情道:“有兩解。”

  三爺道:“請說。”

  陳雲曰,“一解為:上置三十五頭,下置九十四足。半其足,得四十七,以少減多,再命之,上三除下四,上五除下七,下有一除上三,下有二除上五,即得。”

  三爺其實沒怎麽聽懂,不過他還是問道:“二解呢?”

  陳雲道:“上置頭,下置足,半其足,以頭除足,以足除頭,即得。”

  三爺還是沒太聽懂,在那邊沉思了好一會兒。

  陳雲也不著急,靜靜等候。

  兩人都不說話,陳雲的父親自然也沒有吭聲。

  此時,他看向兒子陳雲的目光複雜極了。

  陳雲的父親雖然聽不懂問題和解析,可是他從三爺緊鎖眉頭仔細思索的神態中能得知這道算術究竟有多難。

  一時間,他看向兒子的眼神變得複雜極了,有愧疚,有不舍,還有一絲絲……後悔。

  正在此時,三爺忽然側頭看向了陳雲的爹爹,“陳兄弟,你家娃兒如此聰慧,你當真要將其賣與我?”

  陳雲的爹爹有些後悔了,結結巴巴地說道:“我……我……”

  陳雲毫不猶豫接過話,“是我自己想將自己賣個好人家,不想此生埋骨大山。”

  三爺目光複雜地看著他,好像明白了什麽,微微頷首道:“既如此,我便給你爹爹二十兩,你跟我去西溝城,若是能賣個好人家,也不埋沒了你胸中的才華,可若是不能賣個好人家,留下給我當個帳房先生也不錯。”

  話是這麽說,其實三爺在見識了陳雲才華後,已經不想賣與他人了。

  陳雲作揖,道:“謝謝三爺。”

  言罷,他又轉身對著這輩子的便宜爹爹磕頭,“爹爹,感謝你與娘生養大恩,此生雲無以為報,只能以身換二十兩銀錢,至此以後,我陳雲是生是死與你們再無糾葛。”

  他重重磕了三個頭,發出“邦邦”響。

  做完這一切,陳雲利索地站起身朝著村外面走去。

  朝霞光輝照耀在少年孤單落寞的身子上,仿佛照亮了未來的路。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