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帝國風雲錄》第603章 決心
七月下,克夷門。

董小醜把主力集結到婁博貝,準備攻打阿拉善的時候,接到了李虎已經抵達克夷門的消息。董小醜當即放棄了攻擊,再率主力趕赴克夷門。

在軍議上,耶律馬哥主張以主力沿黃河東岸南下,先把興慶府東南方向的州縣全部掃平,等到宋軍北上會合後,則發力攻擊興慶府。

「如果我們以主力南下威脅興慶府,靈、夏一帶的敵軍勢必北上,這樣我們就要和幾十萬夏軍作戰。」董小醜持謹慎態度,「我認為,既然宋軍要從南線展開攻擊,那麼我們只要保持對興慶府的威脅就可以了,這樣我們既能牽製住夏軍主力,又能幫助宋軍迅速北上。隻待兩軍會師,取得兵力上的優勢,我們再攻擊興慶府也不遲。」

「董帥,到目前為止,我們尚不能確定汴京是否同意出兵。」毛軍馬上反駁,他和耶律馬哥的意見一致,認為此刻應該直接攻打興慶府,「就算汴京同意了,西北軍也要在十月之後發動攻擊。現在距離十月還有兩個多月,這兩個多月戰局會發生什麼變化?黨項人和契丹人不一樣,近百年來,他們一直在打仗,戰鬥力非常高。此刻我們已經打到黨項人的京都了,黨項人難道還不反擊?難道他們要等到宋軍北上了,腹背受敵,然後乖乖的束手就擒?我可以肯定地說,要不了多久,西夏人就要反擊,而且是全力反擊。」

「我同意毛帥的意見。」高寶龍說道,「形勢很明顯,西夏人如果不能儘快擊敗我們,必將腹背受敵,只能困守興慶府。相反,如果他們擊敗了我們,等於一舉扭轉了不利局面,那時就算宋軍打到了黃河邊上,西夏人也不怕,畢竟對付一個敵人比同時對付兩個敵人要輕鬆多了。」

董小醜連連搖手,「我們只有十三萬軍隊,而據范奏記的推算……」董小醜指指坐在身邊的范直昌,繼續說道,「即使西夏人的左廂軍沒有回援,興慶府一帶也有二十多萬大軍,如果決戰,我們沒有勝算,退一步說,就算我們以弱勝強,打贏了,我們也必定損失慘重,這對虎烈府來說,有什麼好處?我們兵力嚴重受損,接下來怎麼打興慶府?打不下興慶府,我們兵力又折損過半,這一仗有什麼意義?難道我們打西夏,就是為了損耗自己,自取敗亡嗎?」

耶律馬哥臉色微變,悄悄看了一眼李虎,不敢說話了。董小醜這話說得很嚴重,如果契丹人極力要求決戰,那就是別有居心了。

毛軍笑笑,搖搖頭,望著董小醜問道:「董帥,如果不決戰,我們怎麼攻佔興慶府?難道西夏人會聞風而逃,拱手送上自己的京都?的確,我們獨自攻擊西夏,實力是不夠,如果決戰,損失肯定很大,但如果宋軍來了,我們是不是一定有勝算?好,就算我們有勝算,我們擊敗了西夏人,那麼,興慶府是誰的?你打算送給汴京嗎?你把興慶府送給汴京,我們打西夏還不是一無所獲。」



幾位統帥爭執不下,而李虎則坐在一邊沉默不語。他的心思都在大同,無顏那雙絕望的眼睛總是浮現在他的腦海裡,讓他惶恐不安。如果金軍南下,如果金軍勢如破竹,汴京是不是有危險?靖康之恥是不是會發生?他反覆推演局勢,感覺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汴京前面還有黃河天險,只要扼守黃河,金軍只能止步於河北,難做寸進。

既然汴京沒有危險,河東軍又北上大同相助,那麼虎烈軍就應該下定決心在賀蘭山打出戰績,否則這一仗就一無所獲。董小醜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但如果為了保存實力而把西北策略放在次要地位,那就是本末倒置,將來必定自陷絕境。

「總帥,你的意見呢?」柴雲意識到這樣爭下去沒有意義。李虎之所以離開大同親自趕赴前線,就是代表了虎烈府的決心,這一仗無論如何不能無功而返。

「我們為什麼打西夏?」李虎望著董小醜,笑著說道,「保存實力的另外一個意思其實就是固守代北。代北深陷重圍,我們打西夏就是為了突圍,所以必須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攻克興慶府,即使全軍覆沒也在所不惜。」

帥帳內霎時鴉雀無聲,誰都沒有想到,李虎的決心竟然這麼大,竟然抱著即使全軍覆沒也在所不惜的決心。

董小醜面色冷峻,一言不發。他不想和李虎爭辯,李虎是王,是虎烈軍的最高統帥,他說要破釜沉舟,那就拚到底了。

毛軍、耶律馬哥和高寶龍暗自驚凜。從李虎的語氣裡聽得出來,他決心要和西夏人決戰,那這一仗勢必異常慘烈。

「總帥打算怎麼打?」范直昌聞言非常興奮,激動地問道,「是打克夷門還是沿黃河東岸而下直殺興慶府?」

「直殺興慶府。」李虎說道,「克夷門易守難攻,以我們步軍的兵力,就算把人打完了也無法越過關隘,所以我的意見是,棄守婁博貝,把兵力集中到黃河東岸,全力攻打興慶府。」

「克夷門這裏呢?」柴雲急忙問道,「要不要留一部分人馬繼續佯攻,以牽製西夏右廂軍?」

「把佯攻克夷門的事交給射糧軍。」李虎指指洪雲,笑著問道,「洪大帥,你有把握把西夏右廂軍牽製在克夷門嗎?」

「射糧軍打仗不行,但造聲勢絕對沒有問題。」洪雲非常自信。

「黨項人如果從婁博貝方向殺過來怎麼辦?」范直昌對此表示擔心。

「我把虎烈軍全部調到興慶府一線,黨項人還敢分兵?」李虎笑道,「對於黨項人來說,克夷門這裏打得越是激烈,他們越高興,因為這代表克夷門方向的夏軍有限牽製了虎烈軍,有利於西夏人展開反擊。」

范直昌認同李虎的說法,但他還是不放心,指著地圖問道:「總帥,如果派一支軍隊從阿拉善方向殺到賀蘭山東麓,攻打赤木關,這就形成了東西夾擊之勢……」

「這個時候,無論如何不能分兵,分兵必敗。」李虎知道範直昌沒有打過仗,沒有豐富的臨戰經驗,不得不耐心解釋,「西夏人也是一樣,也不能分兵。現在西夏人在兵力上佔據優勢,如果分兵,優勢喪失殆盡。」

「這麼說,我們和西夏人肯定要在興慶府決戰了?」

「對,肯定要決戰。」李虎說道,「西夏人有兵力優勢,有地形優勢,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備,這種情況下據稱堅守,消極防禦,顯然是錯誤的,因為宋軍一旦殺到黃河岸邊,和我們會合,西夏人的兵力優勢隨即喪失,只有死守,但你看……」李虎的手指在地圖上劃了一個圈,「你看興慶府的位置,如果被圍,興慶府就無法得到其它地方的支援,甚至連一粒糧食都運不進去,時間一長,興慶府必定完蛋,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宋軍如果趕來與我們會合,西夏的皇帝肯定要率主力撤到河西,同時留一部分守城,一部分則轉到外圍作戰。」

李虎抬頭看看范直昌,笑道:「現在你明白了?西夏人肯定要決戰,如果我們不想決戰,唯一的辦法就是撤退,一直撤回前套。」

「但我們的兵力大概只有西夏人的一半。」范直昌擔心地說道,「如果宋軍要到十月才發動進攻,那李察哥還有足夠的時間帶著左廂軍主力趕到戰場,加入決戰,那時候西夏人的兵力至少是我們的兩倍以上。」

「兵力多寡決定不了勝負。」李虎輕描淡寫地說道,「一個小小的錯誤就足以讓戰局顛覆。」

「這麼說,總帥有致勝之策了?」范直昌驚喜地問道。

「我沒有致勝之策,我只有必勝的信心。」李虎笑了起來,目光從董小醜、毛軍、耶律馬哥、高寶龍、柴雲、原野等人的臉上一一掃過,「你們可有信心?」

李虎的信心向來是將帥們的定心丸,只要李虎決定要打的仗,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輸過,這就是虎烈軍的最大信心。

李虎的目光停在了耶律馬哥臉上,眼神漸漸凌厲,「大王可敢決戰?」

耶律馬哥的確不敢決戰,契丹軍就是他的本錢,是契丹人未來的希望,如果把人打完了,契丹人的希望也就沒了,但問題是,如果李虎打輸了,契丹人的希望同樣沒了。

「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耶律馬哥咬咬牙,鄭重發誓。

「這一仗打贏了,你契丹人在北方的威名就可以重新建立,契丹人依舊是大漠最驍勇的戰士。」李虎也鄭重說道,「不遠的將來,契丹人或許就可以收復家園,重回故土。」



七月下,興慶府。

李察哥和仁多保國匆忙返回京師。這兩位一到,異口同聲,堅決要求皇帝集結主力北上,和虎烈軍進行決戰。

「如果宋軍發動進攻怎麼辦?」這是皇帝和中樞大臣們最擔心的問題。

「如果宋軍殺到了黃河岸邊,和虎烈軍會合,興慶府怎麼辦?」李察哥厲聲問道,「皇帝難道打算棄守京都,避難河西?」

兩者權衡利弊,顯然後者更可怕,所以即刻和虎烈軍決戰成了扭轉戰局的唯一辦法。

=

=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