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帝國風雲錄》第642章 嶽飛的咆哮
二月初四日凌晨,寅時正,太原治府陽曲城突然鼓聲擂動,殺聲衝天而起,一團團耀眼的火光照亮了漆黑的夜空。

虎烈軍在毛軍的指揮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急速殺進陽曲。

漢王行營內,燈火通明,傳令兵往來飛馳,急驟的馬蹄聲如同鐵槌一般重重敲擊在心上,讓所有人都喘不過氣來。

帥帳內,李虎和董小醜等人圍在地圖前,急切商議著,突然,嶽飛沖了進來,手握刀柄,怒聲咆哮,「為什麼攻打太原?」

嶽飛的咆哮聲讓喧囂的帥帳突然安靜下來,大家驚駭地望著嶽飛,無法想像一向溫文爾雅的嶽飛竟然還有如此暴烈的一面。

李虎抬頭看著嶽飛,微微皺眉。嶽飛殺氣騰騰,英俊的面龐漲得通紅,眼睛裏幾乎噴出火來,「告訴我,為什麼?」

在虎烈府,他是李虎的兄弟,地位很高,但嶽飛自己心裏有算,他和盧俊義、林沖一樣,和李虎不過是同門師兄弟而已。李虎器重他,對他有知遇之恩,他也願意追隨李虎,報答李虎的恩情,但他是大宋人,虎烈軍卻由北方漢人和契丹、渤海等蕃人組成,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他認同和接納虎烈軍有一定難度,很多時候,看到虎烈軍越來越強大,他不是高興,而是擔心,擔心大宋受到虎烈軍的威脅。

今天,僅僅在一個多時辰之前,李虎還在和鄆王商討勤王大計,但一轉眼,虎烈軍攻打太原,這太可怕了,他第一感覺就是李虎背叛了大宋,要禍害大宋。他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李虎,但他也不願意助紂為虐。李虎背叛了大宋,是大宋的敵人,他要離開李虎。離開前,他要知道,李虎為什麼要背叛大宋,為什麼要背叛自己的祖宗。

「鵬舉,冷靜一點……」董小醜很喜歡嶽飛,李虎的這位兄弟文武雙全,為人正直,雖然有些傲氣,但年輕人狂傲一點也不是什麼壞事,只要多加磨鍊,假以時日,嶽飛必定可以成為虎烈府獨當一面的帥才。說實話,他對李虎的眼光很佩服,會看人,而且知人善用,這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啊。

「虎烈軍正在攻打太原,這是背叛,是對大宋的背叛。」嶽飛扯著嗓子,縱聲吼道,「你們和金人一樣,正在入侵我大宋。」他聲嘶力竭地吼叫著,握住刀柄的右手猛然用力,戰刀「嗆啷」一聲出鞘了。

「鵬舉……」黃涉上前一把抓住了嶽飛的右手,「背叛大宋的不是我們,而是童貫,他打算擁戴鄆王為皇帝,並利用我們的武力南下攻打汴京,分裂大宋。」

嶽飛駭然睜大雙眼,不可思議地望著黃涉。以黃涉在虎烈府的地位,當然不會無中生有。這次黃涉陪同鄆王和童貫返回太原,其中肯定發生了一些事情,而這些事情直接導致了虎烈軍發動兵變。「這怎麼可能?童貫怎麼會背叛大宋?」

「童貫背叛了汴京的皇帝,事實上等於背叛了大宋。」董小醜走到嶽飛面前,拍拍他的後背,笑著說道,「總帥本來想天亮後再找你談談,但沒想到你來得這麼快。」

嶽飛轉目望向李虎,他不相信黃涉和董小醜,他想親耳聽到李虎說出同樣的話。

李虎冷笑,面如寒霜,轉身走進了偏帳。嶽飛一把推開黃涉和董小醜,大步追了過去。黃涉和董小醜互相看看,笑著搖搖頭,這個嶽飛雖然本事不小,但脾氣更大,還需要磨鍊方能成大器。



李虎了解嶽飛的性格,嶽飛的死和他這種性格有必然的聯繫,但他能忍受,為了不再讓歷史重演,為了實現自己心中那個夢想,他願意忍受嶽飛所做的一切,不再讓嶽飛以那種悲慘的方式結束輝煌的一生。

李虎坐在案幾後面,把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說了一下,當然,他隱瞞了虎烈府南下發展的新策略,至於挾天子奪國祚的設想更是不會透露絲毫。

嶽飛跟著李虎前後也有三年時間了,因為特殊的身份也接觸了虎烈府的一些高層機密,對府司和軍隊裡的權力鬥爭也有一定的認識,但今天聽到汴京的皇統之爭和由此引發的一系列足以危害大宋國祚的事情,他感覺自己就象一個稚嫩的小孩,根本無法理解和讀懂這裏面的奧秘。

「自太上皇主政,發動元佑黨人案清除了所有可能阻礙新政實施的對手後,新政在蔡京和一幫元豐黨人的主持下全面推行。文公(王安石)的新政本是富國強民之策,但到了蔡京手上,新政發生了蛻變,不但沒有富國強民,反而引發了一系列的危機。到了今天,這些危機不但導致國庫空竭,更導致大宋無兵可用,而皇統之爭無疑加劇了危機。隨著北虜入侵,這些危機終於爆發,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大宋事實上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李虎嘆了一口氣,抬頭看看嶽飛。嶽飛的神情很震駭,眼睛裏帶著幾分羞愧,先前的怒氣已經蕩然無存,但看得出來,他對形勢很悲觀,對大宋的那份忠誠和摯愛讓他非常痛苦,不知道如何才能力挽狂瀾。

「幾個月前,鄆王和童貫到了大同,這使得汴京和西北的局勢同時開始失控。」李虎繼續說道,「從目前形勢來看,汴京有中了女真人奸計的嫌疑,但往深處一想,女真人何嘗不是被汴京所利用?汴京的君臣為了各自的利益,無視大宋國祚和百姓,這樣下去,即使有力挽狂瀾的辦法,也無法實施,因為汴京只顧自己,把自己的利益凌駕於國祚之上,任何人只要威脅到汴京的利益,那麼必然遭到汴京的打擊和摯肘。由此你可以想像,接下來的事情有多麼複雜。」

嶽飛能夠理解李虎此刻的苦悶和無奈,他在虎烈府和李虎身邊待了好幾年了,但看到虎烈軍攻打太原,第一個反應就是李虎背叛了大宋,這是一種本能的反應,源自根深蒂固的對北方漢人的排斥。大宋人不能認同北方漢人,互相間沒有信任,汴京時刻都把虎烈府當作敵人,這種形勢下,李虎根本沒有力挽狂瀾的機會,所以,他唯一能作的就是一邊緩與和汴京的矛盾,一邊固守代北,竭盡全力保護大宋國祚的安全。

「鄆王是汴京皇統之爭的關鍵人物,就他本人來說,自從他陷進這個漩渦之後,他就沒有回頭路。現在太子繼承了皇位,他只有誓死一搏,但西北軍見風使舵,不再支持他,他只能依靠我。我如果支持他,那就是分裂大宋,直接把大宋推進敗亡的深淵,所以我不能再支持他,更不能幫助他奪取皇統。」

「鄆王和童貫對形勢的理解完全不一樣。在他們看來,大宋還是太上皇說了算,就算金軍後撤了,小皇帝保住了汴京,太上皇陷入了被動,但只要我率軍南下,太上皇還是能扭轉局面,化被動為主動。」李虎望著嶽飛,問道,「知道他們為什麼這麼想嗎?」

嶽飛搖搖頭。李虎說了太多太多的東西,他統統裝進了腦子裏,但他需要消化,需要時間去理解。

「因為他們的眼睛裏只有權力和利益,沒有國祚和百姓,他們忘本了。」李虎冷笑道,「內戰一旦打起來,女真人必定還要再次南下,那時候,誰能阻止?」

「但是,你攻佔了太原,把鄆王和童貫抓起來了,汴京可以說你背叛了大宋。」嶽飛苦笑道,「金軍撤走了,汴京馬上就會打你。」

「有些事,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李虎笑道,「這次我攻打太原,目標是童貫,我把童貫殺了,鄆王還能幹什麼?他只能聽我的。你再看看天下大勢,鄆王在太原,有我支持他;老皇帝在東南,擁有東南的錢糧和軍隊;小皇帝在汴京,雖然有軍隊,但實力沒有我強大,而汴京的錢糧又被東南老皇帝所控制,他的日子非常難過。金軍撤離汴京後,暫時也不會放棄河北,這仗還要繼續打下去,而河北山東等地的義軍也會乘勢而起,汴京還要想辦法平叛。這種情況下,汴京的小皇帝只有向我低頭。」

「很明顯,汴京的小皇帝如果向老皇帝低頭,老皇帝返回汴京,他就完了,所以,汴京知道我控制了太原,小皇帝不但不會主動挑起內戰,反而會和我聯手,共擊金軍,以儘快收復河北和幽燕,先把國內穩下來,先把他自己的皇帝位子坐牢了。」



嶽飛被李虎的一番話所折服,對其佩服的五體投地,雖然他覺得李虎威脅汴京不是為臣之道,但此刻李虎若想力挽狂瀾,也只有用這個辦法。

「你馬上率軍趕赴河北。」李虎攤開地圖,手指井徑。井徑是太行八徑的第五徑,從河東太原到河北真定最近的一條路就是取道井徑,「到了真定後,馬上展開攻擊。你的目標是金軍糧道,金軍糧道一旦受到威脅,遠在汴京的金軍主力必定後撤,這樣就可以迅速化解汴京危機。」

「給我多少人?」嶽飛問道。虎烈軍正在攻打太原,勝捷軍和太原府的廂軍已經不可能隨同作戰了。

「虎衛軍的四個指揮,兩千人,足夠了。」李虎笑道,「到了河北,沒有糧草武器的補充,只能靠你自己了,所以不要太多人,這樣反而方便行動。另外,河北各路義軍看到金軍入侵,馬上就會調轉矛頭打女真人。你可以聯繫河北的義軍,和他們並肩作戰,相信有了他們的幫助,你可以迅速切斷金軍糧道。」

「什麼時候出發?」嶽飛問道。

「馬上。」李虎站了起來,「即刻出發。」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