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陌上花開緩緩歸》第 117 章
()整頓了吏治,高凌讓沈捷廷帶了大量西疆府庫帳本和民生情況的匯總來王府,挑重要的仔細看,不時地就實際問題詢問沈捷廷和袁嶽,腦中逐漸形成了如何發展民生和改善現狀的大致設想。

藩王屬地,財稅利率可用朝廷制定的標準,也可根據各地實際情況自定,只要按時向朝廷納貢即可。因此高凌第一條方案便是改革稅制。取消人頭稅,丈量土地,按田地所有的多少納稅並規定每戶兩畝以下免稅,因為這些連自家飽腹也難以保證,三畝以上再制定階梯式稅率,並對奢侈品買賣征高額稅收。這樣,真正的窮苦百姓大大減了稅負,地主和有錢人卻要多繳很多稅,算下來,西疆府一年的總稅收要比以前還多。

沈捷廷和袁嶽當即反對,皆不贊同分稅法。因為這樣子對富人和官宦人家打擊太大,一旦聯合起來罷市,後果難料,對增加奢侈品的稅收倒是贊成的。

高凌眼巴巴看著袁崢,安疆王沉思了良久還是搖頭:「丈量土地容易,派一隊兵就行了,但是一旦真要實行,推行並貫徹這項制度的官員們絕大多數需要多繳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稅,他們決不會答應。就算無奈答應了,也會千方百計逃稅。你的第一項政令如果無法令行禁止,對將來執政有百害而無一利。」

高凌仔細想想:「也對,我操之過急了。這樣,在京城學習的大夫們也都回來了,整個西疆民眾聚居的地方,每個村子派一名,村民看病就不用跑遠路進城。」

這一建議,三人皆大力贊同。

「這第二件事,」高凌忽然笑了,「去找幾個會燒地道中原菜的廚子,三天后,本郡王要大宴賓客!」

這兩天,烏魯木齊城裏流傳著這樣一個消息:隨安疆王從京城一起來的皇子殿下睿郡王要大宴賓客,王府正在準備宴席,打算邀請三十位在西疆商界地位最高,最富有,影響力最大的商人列席。

這消息簡直像水入滾油,在富商們中間產生了極大的反響。能被當今最有權勢的王爺和十皇子宴請,對一般的官兒來說都是奢望,何況是他們行商之人!

仕農工商,商人雖有錢卻地位低下,平日裏連穿綢緞的資格都沒有。現在有如此好的能親近上位者的機會豈可放棄!更何況有大好商機也說不定。因此稍有家底的商人們誰都想能得到邀請。可是聽說十殿下初來乍到,什麼都不熟悉,安疆王又軍務繁忙,於是把發放邀請函的事交給了王府周管家來辦。

周管家不愧是王府總管,鐵面無私,絕不通融,不論哪位老闆派人來要請柬,一律做伸手將軍。來求的人實在多,周管家乾脆放出話來:價高者得!三十張請柬,換來厚厚一遝銀票,來得晚的,出價再高也沒了。大批住得遠的或者得到消息晚的富商們極不甘心,拎著禮物在王府周圍流連不去。最後安疆王發話:「鄉裡鄉親的,本王不好太過厚此薄彼,再增加二十張請柬!」



五十名商人在王府偏殿濟濟一堂,郡王殿下絲毫沒有看不起他們的神情,頻頻勸酒勸菜。十皇子笑容親切,一一了解在座諸人的姓氏和所做生意及規模。酒過三巡,侍衛呈上一份帳單,高凌放下酒杯:「這是諸位向周管家購買本次宴席請柬以及送於安疆王和本王的禮物折成的銀錢總數,共計八千二百兩銀子。這筆錢呢,本王一文不要,打算以各位的名義捐出,在每個村子設私塾學堂,聘請先生免費教孩子們讀書,短缺的部分,由王府墊付。各位意下如何?」

有腦子靈光的已是滿口溢美之詞了,人人贊同。不少人卻也心頭打鼓,不知郡王爺葫蘆裡賣的什麼葯。

果盤上桌,高凌淡淡一笑,招呼大家開懷大吃:「本王到此沒幾天,已深刻領略了西疆水果的美味,尤其是這葡萄和蜜瓜,讓人百吃不厭哪。在京城的時候,從來也沒見過如此多的品種,如此美味的果子,呵呵。」

眾人不知他到底想說什麼,隻好跟著笑。高凌話鋒一轉:「可惜中原當寶的東西在這裏卻被視若泥土,當成垃圾一樣堆在路邊任由腐爛,太暴殄天物了!」

有人回答:「那是因為產量太高,晾房又不夠。」

高凌點頭:「是啊,所以果農一年的辛苦付置東流,實在可惜,本王見了也著實心疼。因此這第二件事,便是請在座的諸位慷慨解囊,為西疆果農捐建大量晾房。」

下人捧上募捐冊,底下一片嗡嗡聲,商人們交頭接耳,卻無人帶頭捐銀。高凌環顧一周,朗聲道:「誰若捐三座以上晾房,本王免他半年的酒稅!」

此言一出,立即有四五個商人站起來表示願意捐。釀酒離不開糧食,西疆常年缺糧,因此酒稅比中原要高出幾倍,如今酒商只要花不多的錢便可免半年的稅,又名利雙收,這筆帳無論如何算都是合算的。然而酒商畢竟沒幾個,其他人礙於面子勉強捐了一點點,與高凌的預期相差甚大。

高凌背著手在殿中踱了一圈,商人們隻覺得年輕的郡王爺眼神銳利無比,被盯一下都心底發慌,與剛才的溫和親切比似乎換了個人一般。高凌似笑非笑地開口:「這第三件事嘛,是這樣的,前幾日,本王和王爺一同微服私訪到某個村子的時候,被村民誤以為是騙他們簽下假契約的奸商,把本王的坐騎都給打傷了,那馬可是太子哥哥的心愛之物,本王離京前親賜於我的,如今卻受傷了,一旦怪罪下來……各位認為該怎麼辦啊?」說著把在那個村莊收集的幾張契約取了出來給眾商人傳閱。

這回至少有半數人開始額頭冒汗,後悔來赴這鴻門宴了,不少人甚至暗罵自己鬼迷心竅,俗話說宴無好宴,果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卻又不得不在募捐冊上寫下所捐數目,越是心虛數目越大,美其名曰:給殿下的寶馬治傷的費用。

高凌粗略一估,數目已然超出心中預期,點頭道:「西疆人士果然豪爽,高凌在這裏謝過諸位了。」竟是躬身一禮。眾商人受寵若驚,紛紛還禮,早把捐銀的不甘拋到了九霄雲外。

菜過五味,看著眾商人已經低落的興緻,高凌停了筷子:「各位,本王在京城的時候奉父皇之命主理戶部,整日與銀錢帳冊打交道,深知經商獲利雖豐,卻也有他人無法體會之苦,尤其是身處邊遠之地,比江南更不容易。」

眾人附合連連。

「西疆最難做的是什麼生意?」

「回郡王爺的話,水果生意最難做。」

「西疆水果啊……想當初在京城的時候,本王雖然身為皇子,卻也沒吃過幾次西疆的鮮果,貢品送來的時候早已不再新鮮,據說是一路上所耗的時間太久,損耗過巨,因此一般人根本沒有這口福。就連最富庶的江南,也沒幾個人能吃到。市面上若有西疆的蜜瓜葡萄之類,不管價格多離譜,也必是一搶而空。和今日桌上這些江南菜品在西疆是同樣珍稀啊。



話題一開,眾商人開始大吐苦水:運到中原雖然能賣好價錢,但是水果大多儲存不便,運輸不便,賣得再貴也賺不到什麼錢。偏偏這裏又盛產水果,賣不起價錢,運到遠處去賣,又匪盜出沒,路途不寧,一個不好,血本無歸是輕的,重者連命都要送掉!

高凌聽了半天,舉手示意安靜:「各位,本王有個設想,說出來大家看看是否可行。」頓了一下,「以目前的情形來看,各位不是不想把生意做到中原和江南,而是顧慮重重,不敢太冒險。」

眾人點頭。

「本王是想請王爺派出一支軍隊,開山搭橋,開闢一條西疆到中原的商道,並一路從烏魯木齊護送商隊入嘉峪關,負責打擊沿途的盜匪和山賊以及野獸,保證商隊的平安。至於做什麼生意,只要不犯國法,本王管不著,商隊只要如實納稅就可以。」

眾商人無比驚喜,商路一通,財源滾滾!身為各商會總管的幾個人戰戰兢兢地問:「那麼,請問郡王爺,開闢商路,需要我等做什麼?」

高凌笑笑:「各位不必緊張,本王不要你們捐軍餉,軍隊的開銷由府庫支出,只要你們和果農簽下契約,按市價收購他們的瓜果,如數付清款項,回程的時候把西疆最稀缺的貨物帶回來,做到和中原地區互通有無就可以。另外,商隊回來以後,每次將贏利的一成作為西疆窮苦百姓治病求學以及災年救助的費用,交由府庫管理,會有細帳給你們看的;如果沒賺到或賠了,就不必出這筆銀子。但是,」高凌重重一拍手裏的幾張紙,神情嚴肅,「誰敢在帳上弄虛作假,或者敢再欺騙不識字的果農簽下這種契約的,除按律處置外,永遠不得這項利益!以前的呢,就既往不究了。」

眾商人的感覺是:天上掉餡餅!這次赴宴所花的銀子太值了!簡直一本萬利!

大多數人喜不自勝,但也有疑心重的人遲疑著,高凌乾脆叫人端上文房四寶,將方才的承諾當場寫下,蓋上自己鮮紅的大印,交與商會長老保管。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