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之玩轉大宋》二零四 百日戰爭(十一)
守城的李乾順也看了看天上落下來的秋雨,對著咩保吳明道:「今天居然下雨了,這在咱們大夏可是不多見。」

咩保吳明卻是有些擔心道:「陛下,如今這城牆已經破敗了,下雨可容易引起城牆倒塌。」

李乾順卻笑道:「愛卿有所不知,這興慶府雖然是夯土建城。卻是用了當年匈奴赫連勃勃建設統萬城之法建造。所用之土都用火蒸乾水分,和泥都用糯米漿,因此城池異常堅固,這十幾日西軍用火器連番攻打,這座城池顧若金湯。如今天降甘霖,西軍所依靠的火器威力必然大減,這豈不是天意嗎?」

咩保吳明剛要提醒李乾順,這蒸土雖然堅固但是怕水,應該趁著西軍攻勢減弱迅速修補城牆。但是就在此時,侍衛李振突然跑到了過來道:「恭喜陛下,那條溝渠挖好了。」

原來就在幾日之前,錢良帶人日夜挖地道,當他們挖過護城河的時候,西軍由於火藥緊張停止了攻城。沒有了火炮和轟天雷,興慶府城牆附近安靜了下來。距離城牆不遠有一口水井,平時是供應守城將士飲水所用。

這幾日士兵打水的時候,突然聽到井中有「鐺鐺」悶響,士兵們不知何故就報給了李乾順。李乾順帶著諸大臣大臣前來觀看,眾人也不知所以。這天正好晉王察哥也在當場,察哥瘋癲之症時好時壞,這一天他的精神還是非常好的。

察哥在西夏君臣中熟讀兵書,見多識廣,他聽到這個聲音,想了一會道:「陛下不好,這個是西軍在挖地道攻城,漢人的兵書中記載過這種戰法。」

這個到讓李乾順沒要想到,他愣了半天道:「愛卿可有破解之道?」

察哥道:「陛下可以沿著城牆埋下大缸數十口,大缸可以收集西軍挖地道的聲音。辨別聲音後就可以大致確定西軍地道的方位。然後沿著城牆內側,挖條橫溝。這條溝渠不必寬,有2尺即可,一定要深,至少要深過城牆德地基。然後引入活水灌入溝渠,若乾西軍的地道掛到城牆下,必然與橫溝相通,這樣溝內的活水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灌入西軍的地道,西軍地道攻城之計可破也。」

李乾順看著自己的弟弟點了點頭,如果察哥不瘋,真的是自己的好幫手。於是道:「晉王之言甚合朕意,火速辦理。」

由於是西夏軍在城內挖掘橫溝,而且這個溝渠也不寬,這個溝渠幾天就完成了,也是湊巧西夏軍的橫溝很西軍的地道幾乎是同一天完成。

李乾順站在這窄窄溝渠邊有些懷疑,這個溝能夠防住西軍的進攻嗎?他回頭想問問察哥,才想起察哥今天精神不好根本就沒出門。他看了一會這個溝渠對李振道:「放水吧。」

李振隨即傳令放水,這個溝渠的水是引自城中的禦花園的,隨著李振的下令,禦花園的被引入了這條小小的橫渠,渠溝立刻就灌滿了水。

李乾順見溝渠灌滿了水,剛剛要轉身離去。突然就聽城牆某處地基之前「轟隆」,隨即水位迅速下降,滿渠的水好像被什麼神秘的力量吸走了,進了「無底洞」一般。緊接著禦花園引來水迅速的向這個「無底洞」灌了進去。

西夏君臣見此情景目瞪口呆,他們真的沒有想到西軍的地道已經挖到了城下。如果要是晚上幾個時辰,也許西軍就會從低到中爬出來了。(他們沒想到西軍是想用火藥炸城。)後怕之餘,李乾順也感到慶幸,這條橫溝挖的太及時了。

李乾順振臂高呼道:「天佑大夏,萬勝!萬勝!」

錢良正在指揮士兵往地道裡運送火藥,此時地道裡突然傳出了異響。緊接著地道裡的水就沖了出來。跟著水被衝出來的士兵算是撿了一條命,更多的士兵來不及逃跑活活被淹死在地道中!

緊接著就是就是一聲巨響,整個地道都坍塌了。錢良看著自己幾乎挖了1個月的地道就此坍塌簡直不知所措。西軍磨刀霍霍準備攻城的將士也的都傻了眼。

錢良半響才想起來自己闖了大禍,他趕忙跪倒在種師道面前,磕頭如雞奔碎米一般,哀哭道:「次則小人之過,願領死罪。」

種師道看了看天上越來越大的雨,看了錢良一眼,道:「汝無罪。起來吧,待破城之後查明原因即可。」隨後又對準備攻城的將士說道:「都回營避雨,等雨停後再戰。」

西軍攻城受挫,種師道心中鬱悶,本想等雨停後再次想辦法攻城,但是這個秋雨連綿不斷,數日不停。此時行軍主簿張叔夜來報,說是軍中糧草告急,糧草要是再不運到只怕軍中要斷糧。

種師道面對困境也是無法,連發放了幾隻信鴿到延安府崔糧,同時也排出了探馬沿著興慶府道延安府的官道上的打探押送糧草的軍隊的位置。

又過了幾日,嶽飛、李德標和唐四五押糧運草到了興慶府,雖然李德標丟失了一部分糧食,但是運輸過來的這部分總算暫時解了西軍缺糧的問題,因此種師道也沒有降罪李德標和唐四五。

原本等天晴後在就恢復攻城,但是誰也沒有意料到西北會下起來連綿不斷的秋雨。嶽飛和李德標押送糧食的時候,雨布準備都不足。好在嶽飛當機立斷,用僅有的雨布保住了糧食和食鹽,但是火藥卻都被打濕了。

種師道仔細聽了嶽飛等人在野三坡遭遇襲擊的事情,心中也是煩悶,不過好在糧食和食鹽都運送過來一部分,總算可以解決燃眉之急了,但是火藥被打濕攻城暫時沒有辦法了。

接二連三的攻擊受挫,再加上連綿不斷的陰雨,如今西軍士氣低落,種師道也是無奈,隻好將營盤扎到了高處,盡量面授雨水的沖刷。

也是由於陰雨,道路泥濘,攻城受傷的將士也無法送往洪州。為了鼓舞士氣,種師道再一次帶著軍機處諸將道傷兵營慰問傷兵。

現在的傷病營在種師道的規劃下,已經脫了當時那個年代的行臟惡臭的形象了。士兵用的繃帶都熱水煮過,大量的酒精的使用使得傷口的感染率大大降低,而且傷兵用適量的阿芙蓉作為陣痛藥物,傷病營也不向原來那樣哀嚎一片了。

傷病營的建設讓西軍將士在作戰的時候多了一份勇氣,種師道的慰問也鼓舞了士兵的士氣。唐四五退讓李德標用火藥「惡治」一下後,命是保住了,但是腿還是化膿的厲害。他的大腿幾乎有比原來粗了一倍,腫脹的厲害。由於唐四五身份特殊,在西軍中也是小有名氣了,因此種世義親自給他看幾次。

不過種世禮看了半天也沒有辦法醫好他的腿,他跟唐四五表示過即使是神醫安道全來恐怕他的腿也是也是保不住了。今天種師道的到來多少給了唐四五一些希望。

種世義把唐四五的情況跟種師道詳細的說了,種師道看了看唐四五的傷情。唐四五用期盼的眼神看著種師道,道:「還請侯爺顯神威,就小人一命。」其實平時種師道很少給人看病,不是因為別的,而是自己真的不會看病。

不過種師道先後就活了楊再興、劉光世、嶽飛等人,有完善酒精、阿芙蓉、、青蒿、人蔘的使用方法,每一次種師道救人,其實都是讓當時的醫學前進了一步,因此種世義等軍醫也都希望這次種師道能夠再次出手。

種師道也是無奈,他看了看唐四五的腿,道:「你這腿要想保就得走險招了,也許就沒命了。」

唐四五聽說每次種師道救助重病人之時都是這麼說的,於是他立刻回道:「小人願意一試。」

種師道嘆了一口氣,道:「好吧,我一會把救治之法傳給世禮,至於你的能否成功就看天意了。」

唐四五急忙磕頭道:「多謝侯爺成全。」

種師道通過來自未來的常識,也知道唐四五這個化膿也只能做外科手術,將傷口劃開,然後擠出流膿即可,可是現在沒有止血藥、消炎藥,鎮痛葯也就是有阿芙蓉而已。種師道知道中藥中止血、消腫功效最好的就是雲南白藥了,但是雲南白藥是晚清才出現的,現在自然沒有這種葯。

但是他抱著試試的態度把段競逐叫了過來,種師道對段競逐道:「段掌櫃,《九陰真經》記載大理國有一種白色的葯面,稱為『白葯』,不知道你見過沒有。」(在宋朝雲南、貴州那個地區稱為大理國。)

段競逐撓了撓他那一頭黃焦焦的頭髮,道:「小人從小就離開了大理國,到北方販馬。不知道有這等藥物,不過我走南闖北倒是帶著金瘡葯。」說吧就把自己珍藏的金瘡葯給遞了過來。

種師道把拿過金瘡葯看了,隨機交給了種世禮,問道:「你看如何?」

種世禮聞了一下,又仔細看了看,道:「這個就是普通的金瘡葯,沒有特別稀奇的。」

種師道聽了多少有些失望,他揮手讓段競逐離開。然後繼續問道:「牛皋在伏牛山獻上的狗核桃(就是蒙汗藥),你研製的怎麼樣了。」

種世禮道:「這個東西我試了一下,確實可以讓人昏睡。我帶來了一些,只是不知多作何用處。」

種師道說道:「先給唐四五用上一些,等他昏睡後在做手術。」

種世禮道:「何為手術!」

種師道就給種世禮解釋了這「手術」之道,種師道這次救助唐四五,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手術。

種世禮聽了種師道傳授的「手術」之法,大驚道:「這世間真的有傳說中的神醫『華佗』手段!」

種師道說道:「華佗只是傳說,我教授與你的『手術』之法不知強他多少倍,只不過現在缺少止血、消炎、殺菌、滅毒的藥物,實施手術風險巨大。這個唐四五除了用這個方法,也沒有什麼更好的救助之法了。你儘力實施,能否保命就看他自己的天數了。」

對於「消炎、殺菌、滅毒」等專業術語,種世禮由於經常跟種師道探究醫術,因此大概了解。他對種師道說道:「侄兒儘力施為。」

種師道說道:「如果他還是疼痛就用阿芙蓉吧。術後幾日可能會發燒,要用退熱解毒的藥物盡量讓他退燒。」

種世禮道:「伯父放心。發燒就是您說的『炎症』原因吧,還有阿芙蓉這個唐四五始終不用,他說是被江南方臘軍中的『神兵』嚇壞了。」

種師道說道:「那就隨他去吧,你儘力也就是了。如果手術成功,未來可以就更多人的生命,善莫大焉。」

種師道用手術之法救了唐四五的病,唐四五手術後燒了幾天,也許是唐四五的體格好,抵抗力強,手術後幾天唐四五居然可以拄著拐杖下地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